第180頁
一番商量之后,具體怎么管理怎么付工錢,都有了詳細的措施。 于是村長出面,本著自愿的原則,把村里的男丁組織起來參加編織考核,根據成績分成三撥。 手藝好的由東子叔帶著給長豐縣供貨,因為他們的要求最嚴,價格也給得高。 手藝弱點的跟著良子叔,他們負責昌平縣雜貨店的供貨,再差點的則歸成子叔管,給鎮上雜貨店供貨,因為他們要求不高,有圖案就行,價錢給得也很一般,畢竟鎮上的人對品質要求不是很高。 至于技術很差甚至一點不會的就負責砍竹子和最后的成品擺放,這么一來,村里愿意加入的男性勞力基本用上了。 東子叔對村長的組織能力大為嘆服,不住慶幸當初的決定,為他減少了很多困擾。 因為分組的時候,他帶的這個組最受歡迎,花費同樣的精力,做同樣的數量,售價卻最高,收益也最好,所有的人都想到他的組來,不斷有人來找他說和,讓他看在往日情份上行個方便,這讓他很是為難,都是一個村的,他能拒絕哪個? 村長幫他解決了這個難題,讓他告訴村里這些人,分組安排東子叔一家做不了主,有啥直接找他,技術以外的事全推到村長身上。 為了讓這項事業更正規化,村長還找了一間空置的房屋,收拾打掃干凈,做為編織工廠。 這間工廠專門劃分了區域,三撥人在相應的區域編織,互不干涉。 村長特意制訂了規章制度,要求大家嚴格執行,若有人違反,輕則扣錢重則開除。 另外村長還安排了人手養護竹子,不允許再有人挖竹筍,這可是村里的聚寶盆??! 于是在村長的帶領下,南山村的蘿筐編織業蓬勃健康地開展起來。 現在村里人的經濟情況大為好轉,都說今年能過個富裕年了,大家的臉上滿是笑意,對林家人非常友善,他們都知道,蘿筐生意是林伊想出來的,還是她家的富貴親戚幫著拉的線! 就連林大山和洪氏看見林伊都主動示好,因為林大山也加入了編織隊,別看他人長得憨厚,手卻很巧,編織技術很好,經過考核被分在了東子叔一組,這段時間以來,收入很是不錯,大大改善了分家后的窮苦生活。 林伊沒有因為林奶奶的事故意為難他,不讓林大山加入,令他們一家很感動。 拿到工錢的第一件事就是讓洪氏跑了趟鎮上,給林奶奶買新出爐的棗泥糕,親自給林奶奶送去,他們不敢奢求林家人的原諒,只是誠心感謝林伊,而且是真正知道以前做錯了。 林伊對他們表現得很冷淡,她不想和林老頭有關的人再來往,至于林大山能呆在 編織隊,那是憑他自己的本事,林伊不會干涉。 而其中最高興的要數何氏,不僅家里收入增加日子好過,兒子小柱的婚事也有了著落。 何氏娘家村子的一戶人家主動找到她娘透出想要結親的意愿,那家人何氏認識,為人老實厚道,姑娘模樣長得不錯,孝順能干,又不多言不多語,何氏很滿意,而且小柱也認識這姑娘,知道這事后沒有反對,于是何氏便應了這門親,特意請了媒人去人家里提親,并且定好開春后就成親。 村里有些碎嘴的媳婦知道這事還在她面前嘮叨,說這家人太jian滑,以前咋沒想到結親,眼下見你們家日子好過了就傍上來了,讓何氏小心著點。 何氏倒是看得開,自己家以前那狀況誰家敢把姑娘嫁過來啊,真要是心疼女兒的人家肯定不愿意,就象自家小慧,如果說的是戶啥都沒有的人家她也不能答應,她不能眼看著女兒嫁過去受苦,將心比心,她很能理解。 眼下掙了錢,除了要給小柱攢錢辦親事,他家最想的還是再買些地,于是便請村長行個方便,把林伊家門口的那片荒地都給東子兩兄弟留著,攢夠了錢就要買下,為此還愿意先預付定金,村長自然滿口答應。 而林伊那幾畝荒地種的苜蓿已經收獲了一茬,家里的牲畜很愛吃,吃不了的曬干跺在雜物間,加上買的米糠,這個冬天都夠吃了。 隨著天氣越來越冷,山上變得不安全,村人都不再往山上跑,林伊也基本呆在家里。 林家人心疼陸然一個人在山上太難熬,誠懇邀請他沒事就來家里吃飯坐坐,陸然竟慨然應允。 現在他經常來林家,每次總會提點野物來,到了林家自己找事做,不會閑坐著,跟林家人的關系越來越和諧,林奶奶和林氏把他當成了自家人,還特別告訴他,過年的時候到家里來吃年夜飯,陸然也答應了。 這里的冬天雖然很少下大雪,但卻經常下雨,雨里時不時地夾著雪粒,濕冷濕冷的,直冷到人骨頭縫里,非常難熬。 林家在荒地上,周圍沒有建筑,沒遮沒攔地,寒風從門縫窗縫擠進來,發出怪聲怪氣的尖嘯,屋里也跟冰窖差不多,幸好陸然在鎮上提前給林家買了烤火爐和木炭,天冷后在堂屋里生起火,屋里溫暖如春,一點不覺得冷。 林伊讓陸然也買一個,他在洞里肯定更冷,結果陸然告訴她,自己早買了,在這方面,陸然是不會委屈自己的。 林伊本來打算在雜物間做溫室,可想想只是自家吃點綠葉子菜,沒必要弄那么大陣仗,而且堂屋這么大,又這么暖和,還不如做幾個木架子養在屋里,長出來后還可以當綠植欣賞,一舉數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