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劍尊 第111節
商奇那一袖鼓動狂風,用意是不令凌沖的玄武星神咬住祁飛飛劍,表面是助凌沖御敵,暗里卻是“拉偏手”,用意十分惡毒。但凌沖修為渾厚,修成三十六道天罡之氣,竟能穩如磐石,商奇也有幾分驚異。 凌沖早知商奇心懷叵測,斗劍時留下幾分心神提防,果然其出手暗算。祁飛甚是孤傲,對自家劍術信心極強,但凌沖手段層出不窮,先以劍氣游斗,后以吞星符意相擾,最后又一道燦然星光,竟要將他飛劍收去。幸好商奇橫插一手,祁飛心念電轉之間,忙趁機將飛劍收回,但他生性陰鷙狠毒,非但不曾收手,反而身劍合一,化為一道長有數十丈之朱虹,橫空斬來! 身劍合一之道甚是玄妙,但也兇險異常,劍修一身真氣修為與飛劍化合為一,一往無前,只論生死,不計成??!朱虹凌空,還未落下,森森劍氣已四面飛射,商奇與喬淮清面色大變,紛紛讓身退避。祁飛這一擊絕無留手,包含其畢生劍術之精粹,乃是存了必死之心。 凌沖面容被劍光映襯的陰暗不定,這一劍舍身決然,尤其在祁飛金丹修為催動之下,更顯威力神妙莫測?;廾魍忧那娘@化身形,說道:“要不要我出手?”以他法寶之身,只一揮袖間便能將此劍化于無形。 凌沖不答,亦自身化長虹,也施展身劍合一之術而去!兩道劍光就在半空之中相遇,如神龍矯矢,劍光變幻。交擊之下,也不知換過多少招法。忽聽一聲長嘯,一道烏色劍光飛起,閃的一閃,消失不見。卻是祁飛,只聽他冷冷傳音道:“今日所賜,永不敢忘!” 凌沖所化劍光一收,現出身形,瞧也不瞧祁飛遁走方向,向商奇與喬淮清兩個拱手笑道:“兩位師兄,此間之事已了,凌某告辭?!鄙唐嬉娝嫔珪灱t,言笑晏晏,似無所傷,目中神光閃了一閃,回禮道:“此番多謝凌師弟出手相助,不知師弟欲往何處?”凌沖笑道:“先去京師,瞧瞧大明氣運如何?!毖粤T將身一抖,一道劍光繞空而飛。 商奇自始至終不曾出手,待凌沖走后,喬淮清問道:“我欲取凌沖性命,為胞弟報仇雪恨,但他劍術高明,只等商兄出手,方才他與那魔道劍修斗劍,分明身受重傷,為何不趁機動手?”喬淮清心切胞弟之仇,但凌沖劍術高明,一擊之下并無把握,早欲與商奇聯手。誰知到最后商奇卻按兵不動,是以有此一問。 商奇搖頭道:“凌沖為太玄劍派三百年來資質最為出眾者,甚至有傳言說他是上代掌教荀真人轉世之身,若是能將他殺了,我自會動手。但他身畔寶光隱隱,必有防備的手段,若是太玄劍派派遣長老隱身護持,你我皆要遭逢不測。還是謀定后動為妙?!?/br> 喬淮清驚道:“他竟是荀真人的轉世之身么?”太玄劍派上代掌教荀真人一身修為淵深難測,又教出五位弟子,皆有極高成就,乃是玄門之中極有名的劍道老祖??上Ф倌昵爸畱?,隕落于血河宗總壇。似那等純陽老祖,元神穩固,就算隕落劫數,總有一絲真靈落于輪回,只等機緣可再入道途。 二百年來亦有許多心懷叵測之輩,暗中尋覓其轉世托舍之身。若能收歸門下,一來多出一位資質超群的佳弟子,二來也可借此與太玄劍派搭上關系,至不濟也可用來威脅郭純陽,身為一派掌教,總不會眼睜睜瞧著恩師轉世之身受苦。 但空費了二百年苦功,卻無一絲收獲。太玄劍派封山之后,幾位長老先后閉關修行,也不曾下山尋覓。便有人猜測必是荀真人受創太大,僅余靈識不足以再入仙途,須得輪回數世,洗去一身業力因果,也借此溫養元神。故而太玄劍派不曾大費周章去尋。 但凌沖橫空出世,北冥煉罡、出入冥獄、在天星界橫插一手,尤其得郭純陽驕縱寵愛,這一番事跡雖然隱秘,卻也逃不過有心人窺探。便有一種說法,言之鑿鑿,言道凌沖必是荀真人轉世之身,不然為何葉向天身為掌門大弟子,萬里迢迢,前去金陵接引?若當真如此,凌沖已歸太玄門下,眾修士不好明面下手,只能暗自謀劃。 清虛道宗素來自視為玄門正宗,執掌輪回世界玄門大權,不愿見其他門戶大興,當年太清門覆滅背后也有其謀劃之功。尤其凌沖與楊天琪、上官云珠在金陵望月樓上沖突,葉向天出手,以一道郭純陽練就的純陽劍氣驚走拂意老祖,逼得其回山之后入了生死玄關。上官云珠也被罰禁足,掌教雖然不言,卻算是與清虛道宗結下了深仇。再有荀真人轉世之流言一出,于公于私,清虛道宗弟子心中都有了些“想法”。 商奇搖頭道:“僅是虛言而已,當不得真。但其人天分之高,又修行號稱太玄劍派玄妙第一的洞虛劍訣,就算不是荀真人轉世之身,日后成就也自遠大?!痹捯糁袏A雜著一絲嫉妒之意,連自家都未發覺。 喬淮清玉笛一擺,沉吟不語。方才祁飛遁走,佘玉華亦暗中而去,二人雖有所感,卻未阻止。此時東方微熹,天色已明,蠻軍大營之中混亂不堪,也漸趨穩定。二人只奉命來誅殺領軍大將,不肯多造殺孽,對視一眼,起身化虹光而走。 第490章 四七六 魔念擾神 凌沖并未走遠,劍光在雁門關外一處荒野落下,忽然面色一白,似有內傷?;廾魍语@形道:“商奇與喬淮清兩個分明要打你主意,為何明知你身受重傷,反不敢追來?”凌沖搖頭道:“人心詭詐,那魔道劍修敗于我手,商奇兩個反會驚異我的修為,不敢輕易動手。我假作不支離去,便是為了引誘他們出手,可惜他們不曾上鉤?!?/br> 祁飛劍術精絕,招式老辣,商奇與喬淮清單個對上也無必勝把握,卻敗于凌沖之手。二人大為驚異,商奇雖想置其于死地,也不敢自蹈險地,思前想后,忍住不曾出手。凌沖故意賣個破綻,卻被那老狐貍識破,不由十分遺憾,嘆了口氣。 晦明童子笑道:“商奇那廝出身清虛道宗,若是死了,我也高興。但你身為名門正派弟子,豈能輕造殺孽?”凌沖嘆道:“我不好意思偷襲,只有引他們先出手,如此才師出有名??上?,可惜!”陳建德身在雁門關,也懶得去管。此人頭角崢嶸,有真龍之氣,但能否榮登大寶,把持神器,還在兩說。凌沖駕起劍光,越過雁門關,直入中原腹地,去京師尋張守正去了。 卻說凌沖分出陰神駕馭噬魂幡一路飛馳,陰神修煉噬魂劫法,施展不出劍氣雷音之術,也就依靠不得劍遁,只能老老實實飛去。噬魂劫法算是魂修一脈,亦有遁術流傳,走的卻是穿梭虛空之道,以元神之力包裹廬舍,身形介于有無之間,速度亦是不弱。陰神修為不過凝煞,自然比不得劍氣雷音來的迅快,直到十日之后方才跨過京師,來至江南地界。 陰神心切家人安危,一路不眠不休,到了金陵城外,先在天機臺上落下,調息良久,當年他初次歸家省親之時,遇上曹靖派遣座下弟子給金陵城中大員下藥,一怒之下,盡數殺之。還分化七情魔念,沾染了一干大員陰魂。 端坐金陵城外,運起噬魂劫法,借七情魔念窺探人心。七情魔念妙用無窮,侵入生靈靈臺,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金陵中大員大多是酒囊飯袋,偶有一兩個修煉道法,境界也不高明,魔念潛伏這些年居然一無所覺。七情魔念發動起來宛如養蠱,凌沖分化出的七道魔念為母念,依七情演化,壯大之后再分化無窮細小念頭。 這些念頭初時極為弱小,潛伏生靈靈臺之后,生靈一有七情動念,便可吸食其雜念壯大。其實便是七情魔念與生靈元神化合為一,只要生靈元神壯大,魔念自然也一同壯大。此是兩利之局。只要凌沖動念,魔念自然飛回,那時等若生生割下生靈一塊元神,輕者神志被毀,重者形神俱滅。魔道之輩,只管自家超脫,哪顧別人死活?自噬魂老人創立噬魂道,死于噬魂邪法之下的生靈不計其數,為惡之甚,魔道六宗第一。 凌沖學了《噬魂真解》真本,本意只為用噬魂真氣平衡太玄真氣,cao控陰陽之氣,不求以此法證道,走的是正宗路數,以魔心魔念體悟紅塵百態,淬煉道心,不肯以此法害人。當年以魔念沾染金陵二品以上大員之后,數年之間也不曾發動魔念。此時是陰神出游,念頭記憶與陽神一般無二,但修煉噬魂劫法,以噬魂真氣滋養,思維行事自然與陽神不同,更偏向魔道風格多一些。這也是晦明童子所憂慮之事,一旦陰神陽神分隔太久,難免各自為政,主奴不分,硬生生將凌沖元神分作兩分。但他現下修為不高,還談不上各立門戶。 凌沖自方有德處得傳噬魂劫法正本之后,料定噬魂老人在世間定有分身,以魔念侵染。這也是噬魂道最為令人頭痛之處,試問自家親朋師友,一旦被魔念沾染,言行雖與先前一般無二,卻等若真我不存,形神俱滅,無論玄門魔道哪個能容得?清虛道宗曾糾集正道各派,圍剿噬魂道,連其余魔道門戶也深為忌憚,不肯援手。但噬魂道法太過邪祟,分化魔念沾染生靈,只要有一個存世,就算其余分身盡數被殺,假以時日亦能修煉回來,可謂殺不勝殺。 數次圍攻之下,噬魂道損失慘重,奪魂道人不得不約束門下弟子,龜縮總壇之中,輕易不得外出害人。之后不久噬魂劫法的破綻暴露出來,奪魂道人亦學當年噬魂老人一般,閉關參詳,輕易不理外事。 凌沖陰神與城中魔念勾連上,就似親臨其境,第一件事自然確認凌府如何。只要被噬魂魔念侵入靈臺,所思所想盡被人窺探了去,尤其不知不覺,隱蔽非常。靖王造反已有數月功夫,密謀準備了十幾年,囤積兵甲糧草,一經發難,勢如破竹,連克周遭數城之地。 大明承平已久,靖王藩地在江州地界,乃是靈江上游之所,物產豐富,正是一塊膏腴之地,若非如此,他也積攢不下無數的錢糧供養兵士。本來大明條律,藩王府親衛不得過百人之數,還要受藩地總督節制。靖王花費重金,買通了江州總督,對其豢養甲兵不予過問。其實靖王造反鬧得天下皆知,唯有惠帝不肯相信,等若是縱容綏靖,刀兵一興,又應對不力,如今大明江山已是半數糜爛,一派狼藉。 金陵城乃是明太祖龍興之地,后遷都而去,但風水地氣仍有帝王之氣,靖王麾下亦有高人,獻計稱可先取金陵,稱帝登基,占據名分大義,再發檄文,就言惠帝無道,為匡扶大明正統,學千年之前成祖皇帝,靖難起兵,自然百姓景從,大事可成。 靖王深以為然,當下命大將左懷仁為先鋒,率數十萬大軍,進發江南,誓取金陵之地。大軍一路而來,金陵城得了消息,一干大員商討對策,就在故宮之中吵吵嚷嚷數日,也沒個主見。故宮便是當年太祖所建,成祖遷都后,遣一位皇室宗親主持,平日金陵城中官員與京師一般早朝,拜皇帝金座空位。 第491章 四七七 碧霞退魔 左懷仁祖上乃是西域異族,戰敗被俘,貶為奴仆,到了其父這一代,走了運道,拜入靖王府中做事。左懷仁天賦異稟,武力出眾,弓馬拳劍無不精熟,被靖王瞧中,授以兵法,統領軍馬。自起兵以來,所轄兵馬南征北討,攻城陷地,未嘗敗績,可謂當世名將。只是此人生性殘暴好殺,每破城池,則縱兵搶掠,jian殺劫掠,常有屠城之舉,因此朝野上送了個外號“人屠”。 靖王擁兵號稱三百萬,分兵數十萬,分三路來去金陵,由左懷仁節制。金陵城中一干大員得知竟是人屠親來,都慌了手腳,許多老爺暗中吩咐家人收拾細軟,金陵城中人心惶惶,也有許多百姓拖家帶口,舍了祖業,一路出城逃命。凌沖之父凌真先為禮部侍郎,這幾年考評優異,早有風聲要拔擢為禮部尚書。雖在金陵之中,不似京師那般大權在握,卻也是二品的大員,可謂光宗耀祖。 金陵之中一干文臣平日抨擊朝政,指點江山,個個英雄了得,待賊匪攻城,卻都成了霜打的茄子,亂作一團。凌真這幾日率領禮部官員,奔走城內,安撫民心,著實疲累。今日早朝之上,六部大員們又吵作一團。金陵以陪都之分,下設六部,與京師無疑。大臣們分作兩派,一派主張立刻派遣大將領兵拒敵,另一派則不允分兵,固守金陵。其實不少大臣心頭打鼓,打算一旦靖王大軍殺來,就此獻城投降,但誰也不敢宣之于口。城中還是有幾塊硬骨頭,極力主戰,若是稍露降意,只怕立時就要身首異處,白白送死。 金陵城中屯有禁軍守衛十萬,城外大營中亦有十萬軍馬,合計二十萬。禁軍之制乃是當年太祖欽定,拱衛京師。自成祖遷都之后,也不曾詔令修改,千年以來,一直保持這等規模。城外兵營中亦是常駐金陵軍馬。這二十萬便是金陵城能拿出的全部兵力。 固守一派認為與其分兵去救靈江上游城池,易被敵人各個擊破,反不如屯兵城中,借金陵城防之厚,與叛軍決一死戰。分兵一派則認為靖王起兵數月,并無大義,所過之處燒殺搶掠,天怒人怨,若遣一大將,統帥兵馬,沿途收攏殘軍,趁左懷仁一部遠來,休養未足,猝然殺出,定能大獲全勝,先發制人。 兩派皆有道理,連日吵鬧。如今在金陵主政者亦是一位王爺,論輩分尚是靖王之叔,惠帝之弟,年愈七旬,老眼昏聵,也拿不出甚么主意,瞧著兩派爭吵,只能苦笑而已。 凌沖催動七情魔念,恰聽到這場吵鬧。乃父凌真默然不語,只聽戶部侍郎郎清道:“據報左懷仁一部分兵三路,進襲金陵。其人自領一路,正往彭澤進發。彭澤之地素為江南重鎮,所產極豐,若是被左懷仁攻破,大軍糧草充足,豈非如虎添翼?自當趁其立足未穩,出兵相抗。何況彭澤城中尚有五萬守軍,未必不可一戰!” 又有一人沉吟道:“左懷仁乃當世名將,用兵詭詐,若佯攻彭澤,伏擊我等援軍,如之奈何?”郎清瞧了一眼凌真,忽然道:“凌大人,是分兵拒敵還是固守城池,不知你意下如何?” 凌真躊躇半晌,說道:“凌某不通軍務,還請諸位臣工決斷?!苯鹆甏鬆I總兵單雄忽然笑道:“郎大人何必為難凌大人?如今彭澤縣令正是凌大人親子,無論發兵與否,皆無錯處,還是我等商罷!” 凌沖心頭一動,大哥凌康外放為官,這幾年政績斐然,早應升遷,再有凌真這一層關系在,吏部考核之時特意將凌康調往彭澤任縣令幾年,磨其心性,再行拔擢。彭澤物阜民豐,最是富庶,出任縣令乃是一件美差肥差。本是一舉兩得,又能討好凌家,誰知靖王反叛,好巧不巧,卻成了兩軍交戰之要沖。 郎清心知此事,特意詢問凌真之意,便是借他之口,敲定出兵之事,哪知凌真腐儒一個,避嫌不言,心下暗罵。凌沖既知此事,哪里耐煩聽這些狗屁之事,心念微動,七情魔念齊發。單雄為人膽小怕事,生恐分兵力弱,忽然一股兇悍之意涌上心頭,沖口叫道:“不就是區區叛軍么?左懷仁那廝不過異族孽種,靖王竊據大位,大逆不道!我等身為大明臣子,正當挺身而出,匡扶社稷!本官贊同發兵十萬,迎擊左懷仁!我再保舉一人統兵,定能大獲全勝!”又向那位老王爺施禮道:“金陵城防全賴老王爺了!” 十萬禁軍平日駐扎內宮,歸這位皇室耆老統帥,老王爺顫顫巍巍起身,面上潮紅之色一閃而過,大聲道:“單大人只管放心,有本王在此,金陵絕無差池!”殿上諸臣紛紛獻言,異口同聲贊同出兵御敵,倒把凌真唬了一跳。見眾口一致,也有幾分歡喜,說到底為父之人,能發兵去救凌康,自是好事。不知怎的,心頭也有幾分感嘆:“當年答允沖兒隨張閣老修學,倒是走對一步閑棋。若是金陵城破,我凌家必要守節而亡。沖兒在京師,也算為凌家留下一條血脈?!?/br> 凌沖自然不會在老夫身上種下魔念,凌真一番感嘆自也不知。他略施小計,魔念發動,殿上群臣受魔念鼓動而不自知,群情激奮,當下敲定出兵之策。等若是凌沖一人分飾數角,自家與自家對答,做戲與凌真看。 耳邊忽有炸雷聲響,一人斷喝道:“不知噬魂道哪位長老到此?老僧未曾遠迎,罪過!罪過!”其聲之中用上佛門天龍禪唱的伏魔神音,震蕩心神,正是碧霞和尚出手了。 這老僧數年不見,修為更見精進,人在碧霞寺中,聲聞而來,如天雷擊頂,尤其佛音禪唱對魔道功法克制極強,凌沖陰神悶哼一聲,險些維持不住形體,被打散為無窮念頭。好在這具廬舍是噬魂幡所化,當下將震蕩佛音引入其中,聽憑這件法器自化。 噬魂老人乃是煉器的祖師,將噬魂幡與聚血魔旗殘片煉化合一,有了聚血魔旗之助,這件法器更見神妙,一路之上凌沖小心研究,也有些心得。碧霞和尚已開了第六識意識,相當于道門中法相境的高手,一聲斷喝,降服心魔。佛音入了噬魂幡中,激起這件法器反噬。噬魂幡有招靈旗、祭靈柱、絕情環、拘魂索與化靈池五件法器組成,各自激蕩不已。 但此寶傳自棄道人,最高不過金丹級數,被碧霞和尚一聲大喝,震得五件法器酥軟不堪,忽有一道血光起自微末,化為接天赤色,一口將佛音吞入,血河無波,連個波瀾也不起。將這一記天龍禪唱佛音消弭于無形。 第492章 四七八 妖幡獵獵吞血河 組成噬魂幡的五件法器受制于先天品質,經棄道人百年錘煉,已是精純之極。若方有德恢復前生玄陰老祖的修為,自然有辦法再精煉一步,但他眼下修為卻是愛莫能助。何況這件法器還是要在凌沖手中一步步祭煉完善,才稱得上是趁手的法寶。噬魂老人也并非全無出力,借著一面殘破的聚血魔旗,將噬魂幡重新整合煉化了一遍。 噬魂老人當年創出噬魂幡祭煉法門,或偷或搶,坑蒙拐騙,弄來不少玄魔兩道法寶、法器,甚至連佛門法器也過了過手,這才融會貫通,成就噬魂幡法門。只是法門草創,尚有破綻,待要彌補,卻魂飛魄散,墮入輪回。這一世轉劫再來,靜中參悟佛法之余,細細思索噬魂劫法與噬魂幡兩大法門精微之處。 郭純陽將聚血魔旗送來,雖已殘破,卻給了噬魂老人極大啟發,以血河道法匯入噬魂幡中,作為法力運轉中樞,互為補益。這等機緣也唯有凌沖才有,噬魂劫法與血河道法互為表里,以血河真氣之力滋養七情魔念。但血河宗被滅,門中存世法寶僅剩幾件,唯有這件聚血魔旗合用,恰巧被郭純陽到手,卻也舍得為自家弟子某個前程。 聚血魔旗乃是血河宗中一件極重要法寶,雖比不上血靈劍那般殺力驚人,但玄妙之處猶有過之。血河宗長老以此寶收藏了將近三成后天血河之水,只要將此寶展布開來,便能演化為一處血河世界,壓制其他旁門法力神通,而血河宗修士無論修煉斗法皆占盡便宜。 這件法寶二百年前被太玄劍派高手長老生生打殘,品級跌落到法器級數,元靈也自消亡。落在血幽子手上可謂明珠暗投,饒是如此,其中也尚有近乎半成后天血河之水,可謂滔滔無盡。 噬魂老人手段通神,將聚血魔旗法器本體施法化去,還原為無邊血河,攝入噬魂幡中。借血河流轉之力,將五件法器勾連一處,更難得借血河真氣重練噬魂劫法,與五件法器息息相應,若合符節,一吸一呼之間無窮血河之力滲入法器之中,滋養祭煉,使整件噬魂幡氣息越發圓融。噬魂老人曾暗自感嘆,若早將聚血魔旗入手,研究通透血河之法,至少也可將噬魂幡法門完善完全,就不至落得個被人暗算,險些萬劫不復的下場了。 太玄峰下血河得先天血河之氣演化,就算半成之數,亦是數條大江的水量,足以供應一位血河宗修士修煉到玄陰境界而有余,碧霞和尚法力再深,也不過法相級數,還比不得這條血河之力。佛門天龍禪唱無功,碧霞和尚再也安坐不住,頂門金光一閃,撕裂虛空而去。 凌沖發動噬魂幡之力,化去碧霞的天龍禪唱,就見虛空漣漪,一尊金身跨出,正是碧霞和尚以法相金身趕來。碧霞和尚金身作忿怒相,周身佛光大作,喝道:“何方……咦?凌師弟怎么是你!” 凌沖陰神未變化面容,碧霞一眼認出,他在寺中靜坐,分明驚覺有魔道高手施展魔法,勾動生靈欲心,所用正是臭名昭著之噬魂道法門,當即趕來。碧霞和尚坐鎮金陵多年,護持一方水土,雖不問政事,但有妖魔作亂,自要出手鎮壓。見凌沖好整以暇端坐,身上一絲魔氣也無,不禁愣了愣神。 凌沖起身施禮,說道:“方才是小弟施展噬魂法門,驚擾了師兄,實在罪過?!碧拐\是自己發動噬魂劫法。碧霞和尚瞠目結舌,良久方道:“師弟不是太玄弟子,如何又修習了魔道法門?尤其這噬魂劫法,害人害己,更是萬萬碰不得?!?/br> 凌沖陰神借噬魂幡顯形,天生氣質陰冷,但若不顯露法力,連碧霞這等高僧也瞧不破他根底。噬魂劫法臭名昭著,連創始老祖也不得好死,碧霞和尚也是出于好意,出言提醒。 凌沖搖頭道:“小弟乃是奉了師命兼修此法,其中道理不足為外人道也?!北滔己蜕兄麛嗖粫诔稣N語,沉吟道:“郭掌教算無遺策,既然命師弟兼修此法,自然有他的道理。只是噬魂道法陰損毒辣,煉化他人元神,以為己用,太傷天和。師弟還是莫要動用此法,免得徒造殺孽,日后劫數臨頭,悔之晚矣?!?/br> 凌沖謝過碧霞和尚好意,說道:“這幾年小弟在山中修道,家中安危多賴師兄看顧,在此一并謝過?!北滔己蜕幸膊粏査麖暮蔚昧耸苫攴ǖ?,呵呵笑道:“此乃小事,何況方丈恩師遣我來金陵駐錫,便是為了鎮壓大明龍脈,使妖魔不得作亂。對了,前幾日曾有一位精修星辰道法的魔道修士欲對貴府出手,被我擊退?!?/br> 凌沖目中殺機一閃,沉聲道:“那當是星宿魔宗的蕭厲了?!碧煨墙缰畷r,凌沖早想除掉蕭厲,但其與吞星鐵甲獸一道,不好下手。若知其曾欲對凌府不利,索性糾結宿蒼子與無垢子等人,殺奔吞星鐵甲獸處,將其斬了,免除后患。蕭厲此人身有氣運,數次履險如夷,反而功力大進,拜入星宿魔宗,得傳白虎星辰之道,若不早除,早晚是禍。 噬魂老人手段當真高明,以碧霞和尚開啟佛門六識的手段,也瞧不出凌沖實是陰神出游,附著一件法器之上,問道:“如今靖王起兵作亂,人心惶惶,師弟歸家可是要大舉搬遷么?”太玄劍派地處西域邊陲,所轄之地卻是風水洞天,更能滋養形神,養育出的人種天生與天地元氣相合,比之其他地方更加適合修道練氣。 其實玄魔兩道皆有豢養人種之說,魔道甚至強令北方蠻國供奉數千年,每年皆挑選根骨靈秀的弟子,傳授法訣。這也是各家各派選定后輩傳人的既定之法。大明江山糜爛,凌沖將凌府眾人遷至太玄劍派之中,也是應有之義。 誰知凌沖搖頭道:“我凌家立身金陵,乃是傳宗之道,小弟日后必要出家修道,還是莫要插手俗事為好。此來只是暗中護持,另外我之兄長如今外放彭澤縣令,正當叛軍必攻之地,正要啟程去搭救一番?!?/br> 第493章 四七九 冷焰搜魂幡 凌康身在彭澤,正當左懷仁大軍所指,以他的脾氣,怕是要殉城報國,凌沖既然來此,怎會不救?金陵城中凌府有碧霞和尚看顧,又有玄天觀清元道人守護,可稱無憂,拱手道:“勞煩師兄看顧,待我將胞兄救出,再來尋師兄說話?!遍L身而起,一團光華繞身,望空便走。 碧霞和尚見他眨眼無蹤,遁法精妙非常,非是劍修路數,搖了搖頭。郭純陽的算計非他所能窺破,既然凌沖甘心入魔,自有道理,也輪不到他來置喙,金身足下一頓,返回碧霞寺中。 彭澤縣距金陵有數千里之遙,但凌沖陰神駕馭噬魂幡,不過片刻即至。彭澤縣毗鄰彭澤湖,乃是一處極大水泊,湖中四季不凍,所產魚米極豐,號稱江南糧倉。平日湖上煙波浩渺,漁船往來極多,但此時叛軍來襲,彭澤縣早有準備,命漁民百姓入城避難。但還有許多百姓拖家帶口,一路出城逃命而去。 凌沖遠來,但聞沿途哭嚎之聲不絕,百姓流離失所,以他魔道陰神之心境,也不由心生感嘆。遙望千里之外,狼煙四起,殺氣升騰,正是左懷仁引大軍而來,有三十萬之眾。凌沖臨來時,金陵城中單信已盡起守軍十萬,遣徐玉為將,星夜馳援彭澤。那徐玉亦是將門之后,深諳兵法韜略,只是為人耿直,不受上官待見,打發到金陵大營之中做個閑散的將軍。 凌沖魔念沾染單信,遍閱其記憶,得知還有這等虎將,當即借單信之手,將之啟用。徐玉已然四十有余,正是郁郁不得志,只道今生英雄無用武之地,誰知轉眼被委以重任,大喜之下,當即披掛停當,率大軍西來。 凌沖目光掃過兩處大軍,默然估算,左懷仁之軍再有兩日便到,徐玉之軍怕是還需三日方能趕至,他也懶得去管兵事之事,身化流光,直落彭澤城中??h門大開,任由百姓逃命,但只需出不許入,怕的是有叛軍細作趁機混入城中作亂。 縣令府衙之中,凌康身披官府,正在處置公務。江南承平已久,城防年久失修,兵士疏于cao練,這幾日他率領城中官員,加固城防,統御兵馬糧草,忙的不可開交。大明官制,縣中設總兵之職,節制兵馬。彭澤縣乃江南重鎮,兵制極高,城外循例駐扎有三萬精兵,合有五萬守軍。 說是精兵,其實大多是些老弱散勇,不堪大用。叛軍未至,已有不少兵士畏難逃命。大明以文官節制武將,彭澤縣一干軍政之權握于縣令之手,凌康亦有豪杰之氣,命總兵余豐率一隊親衛,手持大刀,但有逃兵,一刀梟首,懸于城門之上。如此一來,人人畏怖,果然逃兵大減。 凌康亦通兵法,心知此乃權宜之計,今日特意留于衙內,命老媽子將夫人與孩子請來。凌康這幾年外放為官,面上頗有風塵之色,比當年在金陵城中富家少爺更多了幾分干練沉穩,高家退婚之后,凌真又做主結了一門親事,已成婚數年,膝下育有一子,方有四歲。 母子立于堂下,凌氏挽著幼子,叫了一聲:“夫君!”凌康收拾心情,下堂挽住妻子之手,柔聲道:“這幾日城中頗不太平,叛軍不久將至,你立刻收拾細軟,我派人護送你們母子回金陵老家?!?/br> 凌氏是一位溫婉女子,聽夫君說完,心頭一顫,搖頭道:“不,我們母子就陪著你,不去金陵?!绷杩颠∑拮又?,緩緩道:“我受皇恩,不可擅離職守。我已決意與彭澤共存亡。我弟凌沖離家求學未歸,這孩子便是我凌家最后骨血,你們母子速歸金陵,替我在堂前盡孝?!?/br> 叛軍勢大,凌康生性迂腐,當次國難之時,早已將生死置之度外,勢與彭澤共存亡。他也知若留守此城,唯有玉石俱焚的下場。因此早作安排,命心腹之人護送妻子返回金陵,算是為凌家留下一點骨血。 凌氏心如刀割,珠淚滾滾而落,囁嚅著說不出話來。那孩子甚是懂事,見母親流淚,伸出小手去擦。凌康將孩子抱在懷中,狠狠親了幾口,將孩子塞進夫人懷中,催促道:“事不宜遲,快走!” 忽聽一聲冷笑,有人說道:“你們哪也去不了,乖乖到陰間去做一對苦命鴛鴦罷!”陰風四起,無數鬼號之聲響徹。凌康一把將母子兩個拉在身后,喝道:“何方妖人,膽敢冒犯朝廷命官!”靖王謀反十幾年,手下網羅了一批左道之士,自起兵以來,派遣這些左道妖人四處刺殺官員,大軍隨后撲上。這些妖人受靖王供養多年,妖法詭異,著實殺了不少文官武將。靖王叛軍能在短短數月之內,攻下大片疆土,便有這些左道妖人之功。 左懷仁帳下有數位法力高強的左道之輩聽用,彭澤乃是江南重鎮,欲要不用刀兵將之拿下,特意派出高手,刺殺守城兵將。凌康自然深知此事,心頭暗嘆一聲,終究還是晚了一步,強做鎮定,護著妻兒一步步退至大堂之上,自案上拔出一柄長劍,勉強鎮定心神。 陰風之中,一人緩緩走出,一身雪白,手持一桿長幡,無數陰風自幡中飛出。此人面色慘白,猶如鬼魅,聲如夜梟,笑道:“山野散人白骷髏,見過縣令大人。小道欲求大人項上首級,換取一場榮華富貴,請大人允準?!?/br> 凌康喝道:“大膽妖人,為反賊張目,乃是死罪!速速退去,本官不追究此事,還可保你一條性命!”這白骷髏算是噬魂道弟子,心氣頗高,一心要修成無邊法力,噬魂道十大法器之首便是噬魂幡,特意搜羅材料,仿照噬魂幡的祭煉法門,煉制了這桿妖幡。但噬魂幡煉制之法連奪魂道人都不知曉,只能縱其想象,以噬魂劫法推演出一部法門。 白骷髏費盡心機,煉成的這桿妖幡,跟腳上絕非噬魂幡正本,他也有幾分自知之明,索性舍了噬魂幡的法門,煉成了一桿噬魂道十大法器中排行第六的冷焰搜魂幡。 第494章 四八零 太陰魅劍驚魔梟 噬魂道十大法器,各有神通,運用的祭煉法門也大不相同。冷焰搜魂幡威力猶在排名第八的禁魂牌之上。禁魂牌能禁錮陰魂、元神,冷焰搜魂幡則更進一步,能收攝魂魄以為己用,更能發無窮搜魂冷焰,白骷髏見凌康不過是個凡人,兩股戰戰,卻兀自充作好漢,也懶得啰嗦,冷焰搜魂幡一搖,陰風吹蕩,有縷縷攝魂魔音響起。 白骷髏也不屑用甚么高深法門對付凌康,打算速戰速決。魔道各派中大多有攝魂招魂的法術,凌康不過凡人一個,最多練過幾年劍術,身體強健些,哪經得起這等攝魂奪魄的場面,只覺陰風及體,腦中一片昏沉。 總算他曾跟凌沖學了幾手劍法,對道家靜坐內功之道亦有心得,丹田中一股熱氣涌出,頭腦一清,回頭見妻兒被陰氣所襲,面色青紫,險些就要暈去,內心凄涼之極:“看來終究是晚了一步,我死不足惜,凌家一點骨血卻要隨我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