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劍尊 第76節
生死符為自家起了個道號“晦明”,甚是滿意,說道:“那是自然,喝天功乃是道家護法驅邪神功,上達天聽,修成此道,不畏邪魔,一聲斷喝之間,魔頭灰飛煙滅。當年太清門三位修煉喝天功的長老聯手,一喝之下,數十萬域外天魔化為無形,摧蕩一空。只可惜那三位長老也耗盡法力,當場坐化。但此功威力之強,絕不在佛門神通之下,你能得此功法訣,算是天授,甚是難得?!?/br> “喝天功不過是修成金丹之前的叫法,佛門獅子吼不過是一門小神通,其上尚有中神通天龍禪唱、大神通無相禪音等聲聞乘法門。喝天功之上亦有大洞真音、歸化神音兩道法門。待你修成太清符丹,便可修煉大洞真音,修成純陽才能修煉歸化神音。那時言出法隨,自能演化無邊神通世界,不令佛門專美于前?!?/br> 玄門法力與佛門神通有許多相近之處,也說不清是誰借鑒了誰。佛門有獅子吼,玄門便有喝天功與之相對,各有神妙,不相伯仲。凌沖聽聞喝天功之上居然還有如此變化,大洞真音與歸化神音,聽來便知威力無邊。但他志不在此,修煉喝天功也不過為了壯大陽神,歸根到底還是要修煉洞虛劍訣,以此成道,不能舍本逐末。 說道:“原來喝天功還有如此變化,當真令人神往。我曾通讀太清符經,知曉太清門中符術傳承分為祈禳部、煉魔部、煉神部三部,喝天功便是出自煉魔部。煉魔部中八大法門,十六道真符,其中三道乃是劍符之術,我自家也修煉了一點斬妖符劍,可惜不得其門而入。至于其余兩道太乙天罡劍煞符與七修辟魔神咒更是無從談起。不知晦明能否將太清符劍之術傳我?” 生死符晦明黑白之氣一吞一吐,冷笑道:“我知你打算,洞虛劍訣立意高遠,自辟世界,得大自在,倒也不失一門上乘道法。只是這道劍訣修煉太過嚴苛,遠不如太清門正宗符術,次第分明,又有無數前輩心血摸索,絕無走火之虞,你若愿意,不如廢去太玄劍術根基,重修太清符術,我將太清門最高傳承一并教你,以你資質,不出百年,定可鑄就太清符丹,那時再立太清道統,尹濟那廝于九天仙闕定會垂顧,有他接引,你此生定有飛升之望,豈不是好!” 凌沖想也不想,說道:“師門待我恩重,我生平愛劍,絕不會改弦易轍,另投他派?;廾髂愕暮靡庑念I,洞虛劍訣絕不在玄魔兩道其余道法之下,我定能憑此證道長生!”一句話說的斬釘截鐵,再無回旋余地。 晦明童子嘆息一聲:“罷了!我早知你是榆木腦袋,不肯回頭。反正我現下與你一體,一損俱損,一榮俱榮,太清門符術我自會傳你,你修煉有成,不妨留意些根骨資質上佳的少年男女,收為弟子,將太清門道統傳承下去,也不枉我出世一場。你既要學太清符劍之術,便先從斬妖符劍學起罷!” 第312章 三零一 重修太清真氣 凌沖大喜,說道:“我雖不能轉投太清門,但尋覓幾個根骨靈秀的孩子,傳承太清道法,卻也無妨?!绷铔_根基已定,再要推倒重來,一是與他心性不合,二是未必就能修成多大成就,反不如將洞虛劍訣修煉到極處,反正有郭純陽這位大宗師在,絕無余慮。 晦明童子當下將斬妖符劍之術講述一遍,這道斬妖劍符之術凌沖早已學過,甚至還在丹田中凝練了一道符文,修成一道禁制。只是當日玩玩便罷,并未真正下功夫修習?;廾魍铀鶄饕嗍撬氖诺婪?,但這些符箓勾勒之間,極盡玄妙,比太清陽符經所傳精妙了何止十倍? 晦明童子傳罷斬妖劍符,說道:“我知你曾得到一卷《太清秘授重玄陽符經》,這卷經文是當年傳功長老編纂,供外門弟子修行之用,待升到內門,鑄成金丹,自會有更高法門修煉。我傳你的斬妖劍符才是正宗嫡傳,四十九道符文勾連,只消注入真氣,便是一柄上佳利劍。太清符術須以太清玄始之氣為基,你的太清真氣修為太差,放在當年,連太清外門都入不了,何談修煉這道符劍!” 太清符門,規矩極大,雖門徒眾多,更是寧缺毋濫,非是一等一人才資質,不肯收錄。凌沖對太清真氣、符術只淺嘗輒止,當年太清門鼎盛之時,必要被逐出門戶的,做外門弟子的資格都無。 凌沖笑道:“我的根本道訣是洞虛劍訣,若非這道劍訣須要見識天下劍術,融匯一爐,也不必分要向你學甚么太清符劍了?!被廾鳉獾溃骸氨康?!蠢貨!朽木不可雕也!你只知道洞虛劍訣要辨識天下諸般劍法,卻不知為何要如此!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難怪你將劍訣修煉的不倫不類!” 凌沖大奇,說道:“劍訣上如何說,我便如何修煉,怎會不倫不類?”晦明童子道:“以我看來,洞虛劍訣的要旨并非追求劍光劍氣凌厲,而是融匯百家劍意,修成自家真意,所謂得意忘言,你太重劍法之形,忘卻了任何劍術皆要以劍中意境為根,這個意境便是劍意了!” “難道你那師傅連‘萬物無不可為劍’這般淺顯道理也不曾教你么?符是劍、雷是劍、星光亦是劍,不然你又怎么修的成三道根本劍光?你要學符劍,學的是符意,才能納入洞虛劍訣體系,再成一道根本劍光種子。若是悟不透這般道理,干脆廢去劍術修為,隨我轉練太清符術罷!” 轟!凌沖心頭如撥云見日,生死符幾句言語,將劍術種至高境界描繪而出。當年郭純陽傳他洞虛劍訣時,就要他跳出前人窠臼,自創一門。一直以來,凌沖只將洞虛劍訣奉為圭臬,按部就班修煉,這才勉強練成三道根本劍光,還是際遇無窮之下,若是窩在太玄峰上,怕是百年也不會稍有寸進。 凌沖心下穎悟,終于明了洞虛劍訣真意,就憑生死符區區幾句,他也不會立地成佛,就此開悟,但也明悟日后該當如何修行,本來這些話要郭純陽來點撥他,但有生死符代勞也是一樣。生死符身為法寶元靈,眼界腹笥之廣,天下無能出其右者。尹濟祖師祭煉這道符箓,大半心思還是落在將太清門符法傳承下去,并非是要祭煉一件斗法法寶。 生死符雖是小孩兒心性,但不失一位絕佳傳道之師,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幾句話就將凌沖喝得心頭清明,醍醐灌頂?;廾魍佑值溃骸澳阒幌霚\嘗輒止,修煉幾分太清符劍,只要以洞虛劍訣法門轉換為根本劍光即可。殊不知就算一門斬妖劍符,也是經過太清門無數弟子長老潛心推演,去蕪存菁而成,就算下盡苦功,也未見得能修到上乘境界,何況三心二意?太清法門我盡可傳你,但你要還是這般心意,趁早還是莫要修煉,免得誤人誤己!” 凌沖背上冷汗津津,生死符幾句話可謂當頭棒喝,他自修煉到以來,一直順風順水,順境中險些忘卻修道真意,吃生死符喝破,當即警醒。若是這般心境修道,根本練不成金丹,莫說純陽長生了。他拜謝道:“多謝晦明為我指點迷津!我欲學太清符劍之道,還請晦明傳我此法!” 晦明童子改怒為笑,說道:“孺子可教!你既要學,便好生練出個名堂,莫要墮了太清門威名?!碑斚轮更c凌沖如何修習斬妖符劍。斬妖符劍為煉魔部十八真符之一,其上還有太乙天罡劍煞符與七修辟魔神咒兩種神符真傳,功力不到也修習不得。 斬妖符劍共有四十九道符箓組成,每一道皆有無窮奧妙,符線勾勒繁復,但根本符意卻是取庚金犀利之氣,斬妖伏魔,靖平寰海,為道家降魔渡世絕學。凌沖既然改換心意,自然全心投入,遵從生死符之言,先從最根本的太清玄始之氣下手修煉。 太清玄始之氣為太清門根本練氣法門,一應符術皆要由此真氣催動,方顯威力。凌沖本有根基,晦明童子又將玄始之氣奧妙傳授,當下按落劍光,選定一處凈地,靜坐思慮,修煉太清玄始之氣。 他攢煉罡氣時,就是生死符暗中出手,催動吞星符,將丹田中為數不多的太清玄始之氣祭煉為凝真境界圓滿,出手強奪九天仙罡煉化。那一團小小太清真氣煉化了九天仙罡之氣,其中仙音響動,如環佩叮咚,清泉流水,神秘非常。 晦明童子道:“當初你修煉罡氣,我cao控吞星符將太清真氣祭煉到了凝真境界,如今也攢煉了罡氣,這一團算不得你自家洗練,且不必去管,再行修煉便是,唯有自家一步步辛苦打磨的真氣,才能如臂使指,應用自如?!?/br> 凌沖深以為然,也知當年修煉玄鯨吞海功,要凝結玄鯨吞海真符的當口,也是生死符出手扭曲,使之練成了一道吞星符,收納周天星力。生死符靈智完滿,但內中禁制尚有缺陷,需要海量真氣祭煉。一般法寶不能自行修煉,需要有主人以法力祭煉才行。但生死符不愧為太清門最高傳承,竟能自行修煉,不然漫長歲月之中,早就被天妖奪取元氣崩滅了。 第313章 三零二 修煉斬妖劍符 生死符甚是雞賊,自家形體藏于吞星符陰影之中,借吞星符吞噬星力。周天星力中亦有生死真氣轉換,無盡時空,星辰生滅不斷,正和生死真意,他吞了星力,半點不肯分潤給凌沖,這就是為何凌沖屢屢催動吞星符,卻始終撈不到半點好處。 凌沖依照太清法門運轉真氣,不旋踵間丹田中多了一團小小真氣,溫潤醇和,若君子之性,正是太清玄始之氣。凌沖已有根基,從頭修煉太清真氣正是一蹴而就,但刻意壓制境界,慢慢體悟玄始之氣的玄妙之處,一如當年他修煉三十六天罡之時。 果然太清真氣與太玄真氣大有不同,醇醇溫和,余韻未盡,自有一股飄逸之氣,不似太玄真氣殺伐強橫,不留余地。所謂剛而易折,太清真氣似乎更合道家處下無為之說。凌沖一顆心思縹緲,忘卻一切算計、殺伐,神魂也沉浸于一種虛無之境,墮肢體、去聰明,無為無念,無相無我,這般無為無不為恰合太清門真氣道要,丹田中太清真氣急速旋轉壯大,片刻之間已是一滴水滴模樣,比方才渾厚了何止百倍? 晦明童子暗暗驚駭:“這小子悟性驚人,竟然無師自通,修煉太清真氣有成。再得我真傳,若一心修持符術,不出百年,定可成就脫劫宗師之位,重立太清道統也夠了??上乃疾患?,一心學劍,尹濟那廝也不知怎么瞎了眼,居然選了這么一位隔代傳人!”他已知此方世界再無太清道統,就有幾個散落的支派,也非正傳,正要靠凌沖重立太清威名,但他一心學劍,無意符道,正是媚眼拋給了瞎子。 凌沖閉關十日,終于將一團太清玄始之氣修煉到了凝真之境,這一團真氣是他自家感悟修成,自有一番感慨,對太清符術之道亦有了新的見地。感受一團太清玄始之氣在四肢百骸xue竅中游走不停,每過一處xue竅,便將之溫養一番。 太玄真氣陽剛霸烈,不善滋養rou身形神,太玄前輩長老才創出滄浪劍訣這等劍術,以水行劍氣滋養形神,但效果絕比不上太清玄始之氣。玄始之道才是秉承道家虛無之旨,無為之意,無為卻無不為。 晦明童子所化生死符還賴在丹田中,望著陰陽之氣流口水,就是不敢輕舉妄動,忽然說道:“你自家修煉有成,便可嘗試與先前一團太清真氣融合,沖擊煉罡境界。等練就罡氣,就可下手修習斬妖符劍了?!?/br> 凌沖沉心不語,兩團太清真氣漸趨一致,一團是他新近練就,另一團則是煉化了一絲九天仙罡,兩團真氣分屬同源,質性相吸,不必怎么費力,就合為一處。一縷九天仙罡之力游走其間,至此太清真氣也算步入煉罡之境,與太玄劍氣并駕齊驅。 單太清真氣終究與太玄劍氣門戶不同,不受玄劍幻境壓制,在丹田中另辟空間,悠游流轉,好不愜意。凌沖真氣修成,當即著手修煉太清符劍之術。斬妖符劍四十九道符箓,苦苦存思三日,陡然伸臂震動,臂出如劍如槍,手指抖動,似乎十根手指化成十柄長劍,于虛空中縱橫飛舞。符箓之道,乃是先民祖師觀摩天地,書畫大道,溝通鬼神所成,博大精深。凌沖今日所書乃是斬妖劍符四十九道符文中前七道,十指縱橫,指尖嗤嗤有聲,丹田中太清真氣被符文牽引,循著脈絡xue竅,流入臂指,融入劍符之中。 每一道神通法力必須有相應真氣配合,如今太清真氣到了煉罡境界,施展起來莫不如意,比當初初學時順暢了何止百倍?十指綻放如蓮,幽意深藏,太清真氣透指而出,漸漸結成一道符箓,精巧恢弘,兼而有之。此符一成,便汲取虛空中游離庚金氣息,化為一道驚天劍氣,刷的一聲,切割大氣,威力抵得過胎動境全力一擊。 晦明童子說道:“太清門弟子初學符術,先要拜祖師,開法壇,請法器,以靈光符紙、珍獸之皮,書畫符箓,你根底深厚,免去這些俗事,直接學凌空書符便可,以后功力大進,念動符發,又是更上一層境界了?!?/br> 凌沖點頭,兀自努力書寫符箓。符術之道果然博大精深,一豎一橫,筆力勾勒之間,卻能引動天地元氣震顫,成為法術擊出,著實玄妙。他每化成一道符箓,丹田中太清真氣震動,在符文中游走一圈,才能勾動天地元氣相應如斯,化為種種法術??磥硖逍贾畾獠攀切逕挿偟母?,太清真氣修為越強,書畫的符箓威力就越大。 凌沖全心投入,陽神也自全力推演斬妖劍符符文變化,第一道符箓書就,又來書畫第二遍,如此將第一道符箓書畫百遍,方才精熟。接著又去修習第二道符箓。當年太清門外門弟子修煉斬妖符劍,四十九道符箓,每一道皆要書畫千萬遍,才能熟極而流,不教自悟,凌沖只是初學,還未入門,唯有勉力以赴。好在他修煉了太玄劍訣,精通大擒龍手,手指功夫了得,一彈指間數道符文生就,匯聚一處,倒也不虞疏漏。如此足足用了一個月光陰,才勉強練成前二十道符箓,離凝聚斬妖符劍還差的一大截。 凌沖想了想,還是先行趕路,免得到了京師,惠帝大壽都過了,不大好看。劍氣震光,刺破穹蒼,直投天京而去。劍光縱橫,又用了兩月光陰,才趕至天京城。兩月以來,凌沖參悟斬妖符劍,已將四十枚符箓修煉的精熟,只差其余九枚,便能真正凝聚出一道斬妖劍符來。 天京城位于大明北方,雄關漫漫,千年之前,北方蠻族鐵騎踏破燕云十六州,大肆侵略天下,大明太祖皇帝崛起于布衣,率領一干猛將謀事,數十年奮戰,終于光復中華,將韃子蠻人趕回漠北苦寒之地,于金陵城稱帝,建立大明王朝。 第314章 三零三 入京師 煉道心 太祖稱帝之后,將自家兒孫分封于各地為藩王,天京城便是當時四皇子的封地。四皇子能征善戰,手下兵將如云,恰可抵御北方鐵騎反撲,自駐扎天京城以來,屢立戰功,更曾遠赴漠北,誅殺韃子,大捷而歸。因此當他舉兵起事,亦是事半功倍,麾下將士久經沙場,比起文帝那些沒見過血腥的新兵精銳上一萬倍。 四皇子奪取皇位之后,遷都于天京城,取“天子守國門”之意,以真龍皇氣鎮壓大明氣運,抵御漠北蠻子。當年那些韃子蠻子就在漠北之中茍延殘喘,建立北方蠻國,不通教化,茹毛飲血,更奉行魔教,行殺戮之事,與大明生死敵對,冤仇不可化解。 凌沖在劍光之中,撥云下望,見北方魔國兵強馬壯,無論男女老幼,皆通騎射,修煉武藝,只是漠北苦寒,出產極少,每每食不果腹,便縱起刀槍,侵犯大明邊界,或殺或搶,掀起無邊波瀾。此是兩大種族之間,為生存而戰,無可避免。莫說以他法力,絕難滅絕蠻人,就是修成純陽,也不可做此絕戶之事。 “師傅曾說神通不敵天數,法力再大,也敵不過天數所限。蠻國與大明皆是人族之種,卻為了生計,相互仇殺千年,不曾終止,這也是天道輪回,我輩修道人便是純陽老祖也阻擋不得,哎!”嘆息一聲,劍光越過蠻國,直入大明境內。 他將劍光停駐虛空,凝而不散,凡人就是仰頭上望,也絕難瞧得清楚。遠遠可見一座雄城鐵關,如亙古兇獸,屹立北方,千年不倒,庇護中土生靈,吞吐無盡氣運。這座雄城自是天京城,怕不有千萬人駐扎其中,當真是揮汗成雨,揮袖成云,壯闊到了極致。 凌沖自小生長靈秀江南,乍見此等雄壯北方氣息,只覺胸懷舒暢,御劍當風,說不出的寫意瀟灑。與江南相比,天京城更多了幾分蒼涼灰芒之意,縱橫大氣。按落劍光,就在離京師數十里一座小山中落下,抖抖衣袍,他依舊身穿太玄弟子玄色道袍,光潔如新,也不更換,大袖飄動,直入京師。 天京城墻高有十丈,俱以巨石混以糯米漿、砂土澆筑而成,足可抵御千萬鐵騎沖關而不倒。天京城為大明都城,天子所在,自是要建的雄闊壯烈,據說只四面城墻便修建了百年之久,耗損無量錢財。但正是這道巨石城墻,千年來將北方游牧鐵騎擋在關外,不令其進步分毫,牢牢守護中土漢民性命及文明傳承,可謂居功至偉。 城墻四面,城門八扇,各有軍兵把守,軍容雄壯,各舉刀槍。凌沖瞧得暗暗點頭:“惠帝雖是昏君,但見這軍容整肅,還未到氣數盡時,有此雄軍,當可抵御外族侵略,護佑漢家升平之世?!贝藭r正是旭日東升,日華遍灑,照耀城墻,給千年斑駁之痕披上一層金光,別有一股濃重之感。 往來客商農戶早早排起長龍,魚貫入城,軍兵把守之處,檢視甚嚴,但絕無中飽私囊,敲詐商販之事,怎么說也是天子腳下,不敢太過隨意。輪到凌沖入城,掏出一本道錄呈上。道錄便如佛門度牒,記述玄門道士身份,用以核驗。 守門軍官上前,將道錄反反復復瞧了幾遍,見凌沖年級雖輕,飄然而有道氣,暗自稱奇,一語不發,恭敬放行?;莸劾^位以來,崇道崇佛,禮敬出家之人。因此道士和尚地位極高,盤踞觀寺,還可免除雜稅,特權極大。連那軍官也不敢輕易得罪。 凌沖收回道錄,這本道錄還是葉向天為他所做,假托是金陵城外玄天觀弟子,游歷四方之用,果然十分好用,輕易便混入了京師。他初入京城,忍不住十分好奇,見街道寬闊,臨街商鋪繁多,叫賣之聲此起彼伏,一派繁榮景象。 北方大漢形容粗獷,大口吃rou,大口喝酒,言談之間十分豪放,與金陵城中居民對比鮮明,也覺十分奇妙。丹田中生死符晦明童子守在陰陽之氣旁,漫不經心道:“淬煉道心,便是揣摩紅塵萬丈之意,無論正、邪、佛、魔,皆有可取之處。待你能見喜無悲,踟躇無意,就算入了門徑。說到底,道心一物,便是你自家體悟的物化之理,如何認知大道、熟流蒼生,各人道心皆有不同,我只能傳你大概法門,其余還要你自家去悟?!?/br> 凌沖點頭:“道心惟危,果然精妙非常。紅塵萬丈,恰是淬煉道心的上佳所在,我身在紅塵,體悟人生百態,自覺道心略有圓融,怪道先賢皆言,先入世后出世,原來是此道理!天色尚早,我且在天京城中轉轉罷!” 當下信步而行,天京城以外城計算,足有數十萬畝,當真騎馬難饒,凌沖興致盎然,也不用神通變化,憑著雙足而行,有時遇上吆喝的小販,便掏出幾枚銅錢,買上一個炊餅、一根糖葫蘆,自在啃著。他自入道以來,夙興夜寐,每日想的就是修煉道法,證道長生,從未有一刻閑暇,此時置身京城,竟有了幼時閑逛金陵,心思純正的意境來。 凌沖轉了半日,周身氣息不知不覺轉換過去,從一位不食煙火的練氣之士,化為一位紅塵中人,嬉笑怒罵,舉手投足,皆是煙火氣息,偏生自家一無所覺。到了正午時分,凌沖雖不必飲食,卻也胡亂啃了兩張大餅充饑,尋了一處水井,自家動手打水,痛飲了一番,自始至終,不用絲毫神通道術。 晦明童子瞧在眼中,越來越是驚異,凌沖悟性之佳,直如妖魅。他只點撥了一絲,自家便悟出身入紅塵,瀟灑來去之理,“這小子當真是可造之材,只要不中途夭折,日后定必證道純陽。怪道能得尹濟那廝青眼,我且好生點撥于他,說不定還有許多好處!” 凌沖吃罷大餅,尋了個墻根蹲下,懶洋洋曬著太陽,瞧著許多幼兒嬉戲打鬧,婦人們拿著衣物前來井邊洗濯,一派祥和景象,不禁嘴角含笑,沉沉睡了過去,一覺醒來,竟是周身舒泰,比運氣玄關,氣走如珠,又是一番感受,遙望日頭西落,這才拍拍道袍起身,也不運功散去道袍上灰塵,就那么施施然往首輔府邸行去。 第315章 三零四 水陸大會 延壽丹藥(求個訂閱) 首輔官邸坐落北城,遙望皇宮,自然守備森嚴。凌沖一身污濁道袍,滿面土色,一路之上被許多兵士攔阻,他將道錄出示,費盡口舌,才得以放行,一路來至張府門前,見兩位家丁孔武有力,怒目而視,活似兩大門神。不禁一笑,說道:“煩勞兩位通秉貴府張亦如,就說太玄凌沖求見?!?/br> 那兩個家丁也算見慣世面,張守正治家甚嚴,也不敢狗眼看人,見凌沖雖是風塵仆仆,但雙眸晶亮,自有一番氣概,不敢怠慢,一個家丁問道:“不知道長與我家孫少爺可是相識么?”凌沖點頭笑道:“你只說凌沖師叔到來,他自然便知?!奔叶÷犅?,唬了一跳,張亦如自小好道,修煉道術,連向來不語怪力亂神的老爺也不阻攔,家人皆知其拜了一位了不得的師傅,今日居然又是師叔駕臨,當下一人飛跑入內,稟報去了。 過不多時,腳步聲響,一位翩翩少年出府而來,面容英俊,正是張亦如,他自太玄拜師,在山上呆了幾年,得傳道法,便被葉向天打發下山,依舊回自家府中盡孝,見了凌沖先是一愣,凌沖卻打趣他道:“亦如師侄,師叔來了,還不快快拜見!” 當年張亦如對這位小師叔頗為不忿,常給凌沖下絆子,但自東海歸來,凌沖大戰秋少鳴,又去鎮守地下血河,戰績彪炳,未嘗一敗。張亦如年歲漸長,已知這位便宜師叔極為了得,已無當年怨懟之氣,乍見其人,一時反應不來,囁嚅道:“師、師叔來了,請里面坐!”家丁見當真是孫少爺師叔,更是恭敬,只差沒當場下跪。凌沖笑道:“正要叨擾?!边~步便入。 張亦如修煉太玄真傳先天庚金劍訣,八年未見,進步神速,也開始修煉罡氣。與先天庚金劍訣合意的罡氣乃是太白玄罡,當年在東海之上,葉向天曾命張亦如試著修煉一縷,當時罡氣入體,將他丹田擊傷,如今卻能大口大口吞練,修為進境之速,比凌沖也不遑多讓。 凌沖于劍道悟性無人能及,若非洞虛劍訣太過坑爹,每層境界都要自家體悟,絕無前人經驗加持,他現在的境界絕不止此,但洞虛劍訣也有一個好處,便是根基打的極牢,尤其三道根本劍光,每一道皆等同于一般煉罡修士畢生法力,修為深厚,先天上便占盡優勢。 凌沖見張亦如周身劍意迫人,想是初入煉罡之境,真氣與罡氣煉合未久,還不能收放自如。洞虛劍訣煉罡之后,真氣罡氣剛柔轉變只在玄劍幻境中進行,外表卻絲毫瞧不出異狀。 師叔師侄見禮已畢,張亦如肅容引路,凌沖深入張府,見院落深深,苔痕斑駁,一派婆娑氣象,顯是年代久遠。這處首輔府邸本是前朝一位王爺所居,休憩的富麗堂皇,成祖遷都之后,將之賜予文淵閣大學士居住,久而久之,便成了首輔府邸,歷代大明首輔皆居于此地。這座府邸歷經韶光沖刷,可謂見證了大明王朝千年光陰,人道興衰。 凌沖漫步其中,透過剝漆的紅柱、缺損的匾額,似乎能感受到當年歷代首輔在此處,大筆如椽,決斷國家大事那股慷慨激昂之意。張亦如也有八年未見這位小師叔,聽聞他修煉了本門號稱最難修行的洞虛劍訣。這道劍訣號為破盡萬法,可惜歷代修煉之輩,無有一個憑此證道長生。多有弟子門人貪圖它斗法之力,初時多有修煉,但到了后來大多轉修其它劍訣。 這位凌師叔不知腦袋如何想的,居然敢修煉這道劍訣,居然讓他修煉到煉罡境界,著實是一大異數。張亦如心頭起伏,一路引了凌沖入后院,在他書房之中落座,自有丫鬟送上清茶。 凌沖略一打量,見正中一面描金屏風,畫著一副山水泛舟圖,筆力森然,墻上懸著幾幅字畫,皆是一時大家手筆。文案上堆著文房四寶,樣式考究,價值不菲。其實張家祖上乃是耕讀大戶,家產頗厚,祖宗積下的陰德,子孫不必四處奔走,便可享受悠然生活。 凌沖混跡金陵城古玩字畫坊間多年,自也有些眼光,不過他一心求道,久已不彈此調,目光一掃便罷。練氣士心存大道,對一干外物極少留心,張亦如也不會膚淺到那書畫之物炫耀,當下問道:“不知師叔此來京城何事?” 凌沖微笑道:“我今日來此,乃是奉了掌教師尊之命。一是要拜一拜貴祖父,從他修習儒家心法,磨練道心。二是惠帝壽誕在即,掌教命我全權處置,會一會天下英豪!”最后一句石破天驚,凌沖身為太玄掌教關門弟子,輩分極高,一手洞虛劍訣出必見血,雖僅煉罡修為,但同道門戶中與他年級相仿者,也不過與他境界仿佛,只要老一輩高手不出,與同道爭鋒這點底氣還是有的。再者劍修之輩,必要在爭斗殺伐中照見真我,磨練劍術,絕無靜坐山洞中,某日一朝頓悟,破入純陽的。 張亦如張了張口,惠帝壽誕臨近,宮中早放出風聲,延請天下佛道高手,要做一場水陸大會,為天子祈福消災。實則近年天子龍體欠安,精力大不如前,欲借壽誕水陸大會的由頭,令佛道高人獻出長生助壽的靈丹妙藥,延年益壽。 玄門練氣士雖然高高在上,餐霞飲露,不食人間煙火,到底不能與俗世割裂開來。似張亦如這般,身在太玄求道,一干家人在朝中做官,剪不斷理還亂,早有朝中百官透過種種耳目,傳遞了消息出去,延請各派能手到場,只要能獻上延壽妙藥,自有豐厚賞賜。練氣士雖然瞧不上,但有大把散修、官僚,欲借此牟利。因此這一次惠帝壽誕,鬧得八方云動,無數修道人紛紛前來。 張亦如輕聲解釋,說道:“若做水陸大會,佛門與玄門必要選出各自頭領主持,佛、道兩派中門戶之見甚深,免不了大打出手。就算選出服眾之人,佛道兩家數千年來互相瞧不順眼,自也要別別苗頭。這一場水陸大會,一個不好,便是流血漂櫓。想來掌教師祖命師叔前來,便是料到此事,特來阻止的?” 第316章 三零五 天子龍氣 壓制法力 凌沖苦笑道:“我與你一般是煉罡修為,何德何能能鎮壓當場?我想掌教他老人家定有妙算,不必多慮,我等只見機行事便是。對了,我太玄劍派除卻你我,還有弟子在京師么?”張亦如道:“聽聞任青師伯之徒鳳兮郡主要來,還有趙乘風師伯之徒李元慶也要來,只是不曾見到二人?!?/br> 凌沖皺眉道:“鳳兮出身羽鳳國,李元慶出身大夏,兩國雖是本派統御,但歷來血仇不斷,二人見面怕是要分個生死,當真添亂!你去好生打探,若是二人進城,便引來我處,免得自家人內訌,被人瞧了笑話去!”張亦如留山時日不多,尚不知鳳兮郡主與李元慶有仇,聞言大驚道:“弟子不知此事,這就去打探!” 凌沖擺手道:“不急!想來門中自有安排。對了,我欲見令祖,不知回轉府中了么?”張亦如回道:“家祖近日忙于天子壽誕之事,就在宮中公干,每日要到掌燈時分方才回來。師叔要從家祖學儒教學問么?” 凌沖心頭一動,問道:“如今你也是煉罡境界,不知道心錘煉之法,葉師兄可傳了你么?”張亦如點頭:“弟子修煉的庚金劍訣,葉師言道,淬煉道心最好要在殺伐之中,鑄就無敵信念,金丹自成?!卑蠢磉@等淬煉道心之法,乃是各派不傳之秘,但凌沖是自家師叔又是掌教弟子,問了就說了,也無甚忌諱。 凌沖點頭:“看來每道劍訣皆有不同鑄就道心之法,庚金劍訣之道看似簡單,實則危機重重。于殺伐中求明悟,先不說能否歷經爭斗,百死余歸,便是屢戰屢勝,一個不慎,覺悟的也是殺戮心念,絕非正道。與之相比,洞虛劍訣卻如練就根本劍光一般,要見識紅塵百態,做到一心不動,一念不亂,才是個中真意。掌教恩師命我從學儒道,想來便是此意?!?/br> 道心之物,最是精妙,所謂一念成佛,一念成魔。修道便是修心,一顆道心不亂,便能駕馭周身氣機,貼合大道,求得長生正果。洞虛劍訣包容天下劍法神通,要修成金丹,自也要閱盡世情,大徹大悟,心若琉璃,不染塵埃,所謂竹影掃階塵不動,月輪穿沼水無痕。水流任急境常靜,花落雖頻意自閑。此是佛家之語,用以形容這等心境最是合適不過。 凌沖偶然悟通此道,玄劍靈光幻境之中三十六道天罡之氣驟然生出變化,涓滴點點,似乎融入玄劍幻境之中。尤其三道根本劍光種子受了天罡之氣滋潤,更見犀利靈動?;秀敝g,凌沖一顆心兒似乎飄飄蕩蕩,與九天之外有了一絲聯系,恰如當日他在九層大氣中修煉罡氣,似乎只要心念一動,便可勾引九天天罡降臨。 凌沖想到便做,心念勾動九天,張亦如見他忽然怔然不語,跟著駭然發覺張府之上居然有九天天罡大氣垂落,雖是絲絲縷縷,卻也十分驚人,落在書房之中,被凌沖盡數吞噬。張亦如嘆息一聲,說道:“心念引九天,天罡垂落雨,我心皆自在,不問凡間趣!師叔能以心念勾動九天大氣,煉罡的功夫已算到了絕頂了?!?/br> 煉罡之士,在九天中修煉罡氣,往往只能體悟其性,一旦落地,再要汲取修煉,只能再度飛天修煉,或是靠著師門長老采集的罡氣修煉。若能以心溝通九天,時刻皆有天罡大氣垂落,時時修煉罡氣,亦是煉罡修士中的最上乘境界。前面四句詩便是極言此境界之玄妙。 葉向天當年傳授劍法,提過這般境界,張亦如自忖心境修為不到,也不敢奢望有此一朝,只能每日老老實實去京師之外一座山丘上,飛天修煉。不想凌沖這位便宜師叔,只說了幾句話,居然就此開竅開悟,領略如此上乘境界,不由又是羨慕又是嫉妒,卻不敢再有任何小視之心了。 凌沖勾動九天罡氣垂落,匯入丹田玄劍幻境中,霍然驚醒,心知無意之間突破一層境界,有了這層體悟,無論身在何處,心念一動,就有罡氣滾滾而來,大益修為。 張亦如見他心思不屬,便道:“弟子去打探鳳兮與李元慶兩位同門下落,師叔就在府中小住,待家祖歸來,弟子再代為引見?!笔┒Y去了。凌沖初破境界,正要鞏固一番,也不多言,心念一動,罡氣滾滾,身在京師,天子腳下,能人甚多,皇宮中便有一位國師曹靖,不知修為到了何等地步,怕太過放肆修煉,引起他人注意,得不償失,只小股小股引動罡氣下落,自頂門注入,一路流淌,匯入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