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六、風雨欲來
書迷正在閱讀:柯年的仙路(修仙 NP)、我在90年代發家致富、獨家婚寵:琛少的嬌妻、火影之至尊昊天、私有物(骨科 病嬌)、【快穿】 J液收集系統、艷曲悠揚(換妻,兄妹luan)、天醫鳳九(上)、性轉后我被迫厭男了(男穿女)、死對頭每天都在裝柔弱
溫知故對這些毫不知情,她忙著畫圖,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姜公子沒來,也只是問了一句便拋到腦后。 兩場雪后,除夕到了。 溫知故被柳盈春從圖樣中拉出來,才發現太傅府處處張燈結彩,人人臉上洋溢著歡樂的笑容,原來不知不覺中,就要辭舊迎新了。 打掃衛生、準備年夜飯這種事情,自然有下人來做,溫知故他們則要去祭祖。 溫儒是個孤兒,父母家族已經不可考究,家廟里僅有一個牌位,是他逝世的妻子。 溫家人口也簡單,也就溫儒、溫行書、柳盈春和溫知故。 溫知故還是第一次來家廟,只見當中放著一張八仙桌,桌上最中央位置擺著一個牌位,牌位前放著瓜果等供品,打掃得干凈的地上有幾個蒲團。 柳盈春親手點了線香,分給其他人,眾人齊齊在蒲團上跪下。 溫儒用溫和的聲音把這一年家中發生的事情說了一遍,然后道:“你最疼愛故兒,她現在有出息了,你在底下也能安心了?!?/br> 祖母是在“溫知故”五歲時去世的,溫知故對她沒有印象,此時聽說她也非常疼愛自己,忙道;“祖母,故兒以后會努力工作,好好照顧祖父和父母,您可以安息了?!?/br> 溫行書和柳盈春聽到溫知故說要照顧他們,不由得老懷欣慰。 他們的女兒真的長大了。 祭完祖,柳盈春去廚房安排年夜飯,溫儒帶著溫行書和溫知故在書房坐下,看著他們道:“明年有什么計劃?” 這個問題,往年他只會問溫行書,今年孫女表現太出色,溫儒把她也當成了家中的頂梁柱,所以也問了她。 溫行書把今年的工作安排說了說。 溫知故也把未來一年自己的計劃大概講了一下。 溫儒摸著胡子道:“皇上日漸年老,太子逐漸成長,今后你們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我的態度,哪些人該結交,哪些人該遠離,要做到心中有數?!?/br> 溫知故聽得心突突直跳。 這……意思是說,皇帝快要把儲君之位定下來了? 溫行書也臉色凝重:“父親,您是說——” “明年皇上會開始讓太子參與朝政,屆時會發生什么事,誰也不知道?!睖厝遴嵵囟诘?,“有什么事若是拿不準,要記得來問我?!?/br> 權力交替總是伴隨著血雨腥風,一個行差步錯,便有可能禍及全家,甚至殃及九族。 溫儒是經歷過那種風雨飄搖的時期的,知道里頭的兇險,但是兒子和孫女都沒有經歷過什么大事,他擔心他們會一不小心就著了別人的道。 溫行書好溫知故齊齊點頭:“知道了,祖父(父親)?!?/br> 此時,皇宮里正在舉行家宴。 延慶帝和皇后坐在上首,看著底下眾嬪妃和兒女,感慨道:“一轉眼,兒女都這么大了?!?/br> 皇后含笑點頭:“可不是嘛?都到了該婚嫁的年紀?!?/br> 皇后與延慶帝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平常家事都是有商有量的。 聽到皇后提及兒女婚嫁的事情,延慶帝便順口問:“太子已經及冠,是該娶妻了,你心中可有中意的人選?” 皇后想到前兩日聽到的傳言,沉吟片刻,反問回去:“皇上可有中意的兒媳婦人選?” 后宮事務一向由皇后負責,延慶帝哪里想過這種事,當下微微搖頭。 皇后有些吃驚,先前皇上有意封溫太傅的孫女為太子妃的消息傳得沸沸揚揚,怎地皇上卻說沒有中意的太子妃人選? 皇后按捺下內心的驚詫,試探道:“朝中大臣家里適齡的女子還挺多,秦尚書家兩個女兒、溫太傅的孫女、林祭酒的孫女……” 延慶帝耐心聽著,這當中他只記得溫太傅的孫女,所以笑道:“溫太傅家那個,本事大著呢,恐怕不會安于后宮當個太子妃?!?/br> 此言一出,皇后驚得手中的葡萄差點掉下來。 皇上壓根就沒有要賜婚溫知故的念頭,那些傳聞是怎么來的? 皇后也不自己瞎猜,直接把那個傳聞當笑話告訴延慶帝。 延慶帝皺著眉頭思索許久,最后還是在內侍的提醒下才想起來,自己當初確實是有隨口和太傅提過那么一句。 “朕不過是和太傅開個玩笑,太傅也沒當真,這傳聞到底怎么來的?” 皇后微微擰眉。 說話的兩人都沒當真,那傳聞就是惦記太子妃之位的人當了真,所以才傳了出來。 延慶帝也想到了這一點,神情變得稍微嚴肅了些:“那這太子妃的人選,還真的得好好選一選?!?/br> 延慶帝并非太子登基,當初爭這帝位時,皇后家助力非常大,后宅女主的作用多大,再也沒有比延慶帝感受更深的人。 正常情況下,太子妃即是將來皇后人選,意欲圖謀太子妃之位的人,或許對未來的儲君也有想法,就不知是想讓太子上位還是拖他下馬? 前者,興許可保和慶國安穩,后者,必定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 事關重大,延慶帝不得不重視。 皇后道:“臣妾前兩日還聽到溫太傅孫女的一個傳聞?!?/br> “說說?!?/br> 皇后便把溫知故無法生養的傳聞跟延慶帝說了。 兩則傳聞聯系在一起,延慶帝頓感里頭大有文章,招手吩咐內侍過后查一查。 家宴還在繼續,延慶帝和皇后也沒再討論兒女的婚事。 天家兒女的婚事是把雙刃劍,用得好,殺敵于無形,用不好,可能會影響到一國的興衰,還是從長計議的好。 延慶帝和皇后的這一番對話,只有內侍和貼身婢女知曉。 宴會后,長陽公主扶著皇后回宮,卻吞吞吐吐地問能否給她賜婚。 皇后震驚地頓住身子:“你瞧上了哪家的公子?” 若不是知道她的貼身婢女和皇上的內侍沒有機會向長陽傳遞消息,她都懷疑長陽是知道了他們在宴會上的談話了! 長陽公主垂下頭,神情嬌羞:“聽說此次蕭哥哥是回來議親的?!?/br> 她原本想等蕭哥哥向母后提親的,可是最近她都見不到蕭哥哥,而且聽說蕭哥哥只是回來三個月,三個月后又要去邊境,她若不早點提,生怕蕭家隨便就給他定了門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