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頁
寧宓等六個人被分在了六個考場,接下來, 領隊老師會把翻譯好的試題帶給他們, 在四個半小時后, 結束第一天的比賽。 各國的卷子評判都由本國領隊給出, 再同組委會協商裁判,最后得出分數。 第一天的三道題分別是幾何、組合、代數, 難度中上,比起冬令營時要更難一些, 但寧宓做的不算困難, 雖然用時更長, 足足做到了第四個小時才交卷。 畢竟是IMO,饒是寧宓再有自信, 也會擔心自己馬失前蹄, 所以在答完題后,每道題都反復檢查確認了三次。 第一天的考試結束后回到酒店,六個人沒討論試題, 而是各自休息整頓, 早早睡下。 明天還有一場硬仗要打。 第二日,再度來到考試地點, 寧宓忽然有種不真實感。 望著進進出出的各國選手,她意識到,今天,就是她期待已久的最后一天。 寧宓本以為這樣有意義的日子會有更不一樣的地方,但似乎也沒有,即便他們身處最高賽場, 考試仍如所有普通考試一樣,正常進行著。 而她要做的,也只不過是把會做的題都做出來而已。 想到這里,寧宓忽然就懂了當初顧淮對她說的話。 “做的出,就做,做不出,就不做,數學競賽不就是做題嗎?” 寧宓不自覺笑了起來,確實啊,數學競賽不就是做題嗎? 她踏入了最后的考試場。 去迎接最終到來的試煉。 計時器再度開始倒計時,寧宓沉著拿起筆,用最平常的心態瀏覽完三道試題,開始了答題。 然而,就在她寫到第二道題的開頭時,意外發生了。 寧宓和顧淮,互換了。 IMO考場上,曾經有過兩次考試經驗的顧淮瞬間理解了寧宓所處的地點。 他看向已經寫了一半多的試卷,人生頭一次,感覺到了兩難抉擇。 曾經寧宓和他約定過,如果再度考場互換,他不能幫寧宓寫任何題,因為這不是寧宓的真實水平,寧宓無法接受。 然而這個地方不是普通考場,而是寧宓一路努力,才好不容易爭取到的最終舞臺。 而且如今的寧宓,在這些試題上的解答能力也絕對不遜于他,甚至有些部分超過了他。 答,還是不答? 顧淮提著筆,筆尖在卷子上點下一個墨點,遲遲沒有動作。 場外遠遠看到寧宓的領隊老師有點焦急,一起來的同事面色凝重:“寧宓怎么停下來這么久?是不是遇到做不出的了?” “不應該啊……” 領隊老師對寧宓的實力再清楚不過,他翻譯過這個題,這個題不是寧宓的盲區和弱點。 到底怎么回事? 最終,顧淮垂眸,用筆在紙上書寫起來。 * 另一邊,與顧淮互換了的寧宓,在短暫的無措后,迅速冷靜下來。 她這次互換來到的地方,不是別處,正是和顧淮第一次互換時,來到的顧淮書房。 書房旁的書架上,有一個地方缺了一處,沒有被其他書補上。 那本來是《數論妙趣:數學女王的盛情邀請》一書所在,被顧淮送給寧宓后,一直沒有放其他書。 或許是看開了競賽本質的原因,寧宓此時還很冷靜,她在想,是不是因為考前想到了顧淮,所以就會互換。 這也算總結出一條規律了。 但是,既然她已經坐上了那個考場,接受了本次考試,就斷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哪怕考試結束前換不回去,她也要完成這次的考試。 寧宓在顧淮桌子上找到草稿紙和筆,將自己記住的題干寫了下來,然后開始答題。 …… “這都一個半小時了,寧宓到底怎么了?” 領隊老師非常心焦,他眼睜睜看寧宓寫了兩下又停筆,現在干脆撐著腦袋發起呆來。 這可是IMO賽場,而寧宓本該是本屆國家隊的王牌選手! 他這邊轉來轉去表情凝重,也引起了其他國家領隊老師的注意,跟著他的視線也去看,發現了這個似乎已經放棄的中國女孩,都搖了搖頭。 在場只有一些非洲國家選手才會和她一樣早早停筆,不過他們往往直接交卷,也不會一直呆在這里。 “程老師,快看!寧宓她開始動了!”另一位老師拉著領隊老師驚喜道,“寧宓好像開始看題了!” 然而寧宓似乎只是改變了一種發呆方式——對著試卷發呆。 程老師徹底喪氣,不想再看。 就在他決定再也不關注寧宓情況時,寧宓居然提起了筆,開始答題。 程老師的眼中亮起了希望。 但是,現在的時間只剩下一個半小時不到,寧宓還能做完嗎? 所有人心中都升起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事實證明,寧宓能。 不僅能,而且她僅僅只用了十分鐘不到的時間,就好像答案已經印在腦子里一樣,迅速地完成了試卷,并舉手宣布交卷。 在她被收走的草稿紙上,一個筆力遒勁的字跡這樣書寫著: 交給你了。 一如既往的瀟灑,就像最初寧宓那本《高中數學必修一》上的簽名一樣。 而寫下這句話,并選擇相信寧宓的顧淮,在回到書房,看到攤了一桌子、寫的滿滿當當的草稿紙時,也勾了勾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