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
書迷正在閱讀:風雪候故人、白月光又在鬧分手[快穿]、我在修仙出盡風頭(仙俠,NPH)、柔弱無助大橘貓(穿越)、傅爺的法醫嬌妻、縛、人格共生(1V2)、那么愛你(姐弟骨科1V1高H)、[綜漫同人]天下最美之刃、日月永在
行,我在這等著。李元點頭。 等齊長青出了門,李元就道:爺爺,你放寬心。往后他們不管的事兒,我都管 你奶奶年前剛入冬腿就不靈便,我叫她歇著,非不歇爺爺嘆了口氣道,這也是她應得的。 腿腳不靈便,晚上出門踩了冰,直接摔了。 去醫院,兄弟幾個吵架,又把奶奶胳膊弄斷了。 好不容易過了個囫圇年,小五叔回來了,當年的事情雖然沒人提,但奶奶不打算善罷甘休,張羅著給小五叔找對象,打算一釘子釘死小五叔,讓爺爺攔了,直接氣出病。 再去醫院,腿上的毛病倒是查出來了,花錢也不多,可兒子好幾個,愣是湊不出五萬塊錢。 直接氣死了。 這事兒也說不好是誰對是錯,誰也沒想著奶奶氣性那么大,但直接順著奶奶,叫小五叔拿出十一萬,一萬給媒婆,十萬塊錢給那位大姐治病,甚至是還要入贅,那也絕對說不過去。 反正是人沒了,就剩下爺爺一個。 齊長青直接抱著紙盒過來,當場拆了紙盒,把小電視拿出來,幫著安裝。 村里看電視用的還是天線,正好這些齊長青也都有準備,直接拿過來,該安裝的安裝,該固定的固定,電視機打開,拿遙控器搜搜臺,確定信號最好,最清晰的臺,這就行了。 李元還幫著煮了一鍋面,就在這邊一塊吃完了,這才離開。 到了外面,李元這才說:奶奶沒了,看爺爺的樣子很累,以后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不管怎么說,兩個人一起過了大半輩子,現在都這么老了,還能再活幾年? 可偏偏爺爺就是不肯善罷甘休,鬧了幾次,奶奶就這么沒了。 或許爺爺奶奶最開始在一起,就只是活著。齊長青也有些感慨,爺爺奶奶年輕的時候,聽說靠山村只有幾戶人家,一到晚上就有山里的野獸來村里轉悠,就算是白天,有些小孩子跑出來,也會被叼進山里 那時候到處都是危險,有來自大自然的,也有來自人類的,可以說每個人保持呼吸,活著,就已經需要用盡全身力氣。 活著就那么艱難了,自然不會想別的,都是覺得年齡差不多,兩個人就在一塊過日子了,也沒有彩禮、擺酒之類的麻煩事情,都是請關系近的人來家里,幾把花生啥的,這就行了。 便是在一起之后,發現性格不合,那也不會分開,因為如果分開了,兩個人分別就不會再有更好的選擇,甚至是直接有可能活不下去了。 是。李元有些明白了。 在一起磕磕絆絆的過日子,不是因為互相之間有感情,只是因為不得不湊合在一起罷了。 所以即便是年紀這么大了,沒幾年可活了,爺爺也還是做出了這樣的選擇。 回到大房子,許錦棉和小五叔都已經休息了,李元也累的不行,回房間到頭就睡,什么都沒顧得上。 等休息好了,外面又接二連三來了很多事情,田里的菜地要開始播種了,像是密度、澆水、濕度什么的,雖然都有經驗,可以估摸著來,但這不是憋著一口氣準備比過周圍的村子么,就都謹慎起來,得請李元看看才能放心。 李元漫山遍野地跑了一整天,晚上李晶瑩來了,直接遞過來一個單子,馬上要擺酒結婚,這就得準備起來。 單子上都是什么呢? 煙,酒,糖果。豬牛羊、菜,飲料。李元看了眼單子,問,除了這些,你們自己準備啥? 爸媽能準備什么,他們到現在還覺得桌上有豬肘子就挺好的,那不是太丟人了。李晶瑩很看不上李不群的想法,本來我跟你姐夫商量了,直接去鎮上買現成的酒席,一桌一千八百八,準備十桌,差不多兩萬塊錢,爸攥著錢不給,非要自己準備酒席。 村里都是鄉里鄉親的,低頭不見抬頭見,怎么也得準備好一點的,不丟人吧? 到時候直接在你這邊擺酒,rou什么的多準備一些。我聽說人家擺酒席,會直接殺一頭鹿,你看看能不能買一頭鹿來,現在買也來得及。 別的也不用你管,你什么都不懂。 其余的不用花錢的地方,就不需要李元幫忙了。 其實要讓李晶瑩安排,最好是李元直接拿幾萬塊錢過來,有了錢,直接去鎮上,怎么擺酒都行,而且也體面,最好是直接包輛大巴車,一車全都拉到鎮上,風風光光的。 只是李元擺明了不給錢,李不群堅持自己辦酒席,李晶瑩手頭沒錢,也只能想想作罷。 他準備什么?李元又問站在邊上,一副事不關己模樣的應自亮。 李晶瑩就很不高興,他是你姐夫,你怎么說話的?別的事不用你管,交代給你的事情你管好就行了。單子上的最好是多準備一些,省的到時候人來的太多,東西卻不夠,到時候咱們全家都跟著丟人。 我知道了。李元收起單子,直接關門,沒讓李晶瑩進來。 反正這么多年了,李晶瑩和李不群一樣,每次逼著他做事的時候,經常掛在嘴上的話就是別讓咱們家丟臉,你一定要做到什么什么事情。 丟臉不丟臉的,自己不出力,以此為借口逼著別人出力,就很惡心。 可真要是對李晶瑩這事兒不管不問吧,村里頭管閑事的人又得冒出來。 反正這靠山村就是這樣的環境,很多人盯著你如何過日子,如果你特立獨行,跟大家都不一樣,那就會有很多人跑出來說教,務必要把你同化,弄得像他們一樣才行。 李元拿著單子準備東西,齊長青在邊上幫忙。 許錦棉端著杯茶水,靠墻站著看熱鬧,你師兄馬上要來了,有空去鎮上接一下。哪天擺酒?到時候我跟你小五叔一塊過去,作為長輩給上禮錢。 就這兩天。李元含糊道,具體哪天,我姐也沒說,瞞著我,大概是怕我搗亂? 人家那是防備你,拿你當外人呢。許錦棉就笑,你本來就是外人,都不打算讓你養老的。 我也不愿意跟他們親近。那個應自亮我每次見到都覺得怪怪的,他不像正常人的樣子李元低聲吐槽。 那么大一個活人,再靦腆,知道李元是李晶瑩的弟弟,怎么也得打招呼吧?每次見面,應自亮都當做沒看到李元事兒,見了其他人就更不用說了,都是當做空氣。 這就不太正常。 誰讓你姐喜歡呢。許錦棉抿了口茶水,以后估計還得熱鬧呢。 以后熱鬧不熱鬧的不知道,李元給準備好東西,特地請了村里一大伙子人幫忙送過去,好叫村里人都看看,東西都是他準備的。 送了東西,李元這又得去鎮上接顧知巫。 車子還沒來,李元把牛車停路邊,和齊長青一塊兒蹲在路邊。 年前的時候,柏油馬路才剛剛沖洗過,路邊的綠化帶也都特地清洗過,結果這才過去幾天功夫,路上又有一層土,景觀樹葉片也都沾了土,看上去臟臟的。 李元和齊長青蹲在路邊,車子一輛輛地飛馳過去,塵土飛揚的,很快兩個人就不那么干凈了。 等會兒再采購些東西回去。李元吸了吸鼻子,沒在意路上的土。 行。齊長青低頭看腳邊慢慢爬過的螞蟻,我訂了些進口水果,過幾天就到了。 那水果少買點。 恩。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地說著話,等再有車子來的時候,就突然停在他們面前。 顧知巫從車上下來,跑去后面搬東西。 一箱一箱的摞在路邊,搬完東西,車子就走了。 又得把東西都搬上牛車,李元一看,牛車都快滿了,再去采購也不能買太多了,正想著跟顧知巫商量,再去趟商場,就看著先前幫著搬東西的小男孩竟然沒回車上,留了下來。 小男孩看著年紀不大,頭發有點長,瘦瘦的,像女孩子,站在顧知巫邊上,還抱著他的胳膊,眼睛一眨一眨地看李元。 師兄?李元扭頭看顧知巫。 從小一塊長大的,今年剛成年,過年的時候訂的婚。顧知巫解釋,前陣子一直在國外,今年回來就不走了,跟我在一塊。 這么一說,李元就想起來了。 還是許錦棉說過,顧知巫還沒出生就有個娃娃親,他出生的早一點,懂事起就知道自己有個小媳婦了,等小媳婦出生,兩個人就幾乎是一直在一塊長大了。 就像是兩家共同有兩個兒子一樣,從小感情就好,幾乎沒吵過架,等年紀小的那個年齡一到,馬上就訂婚,正式在一起,再找合適的時間結婚,反正特別順風順水,一點波折都沒有。 顧知巫跟李元介紹,叫小瑾兒,在國外長大,普通話有點不標準,不過溝通沒問題。 元元。小瑾兒不但普通話不太標準,還帶點不知道哪里的口音。 上牛車,去商場那邊買點東西再回去。李元招呼大家上牛車。 牛車停到商場外面的停車場,這邊有朱武的熟人,請人家幫著看牛車,幾個人進商場買東西。 推兩輛購物車,李元買計劃中的東西,小瑾兒是看什么都覺得好奇,那就買買買。 最后買的東西太多,直接去牛車上拿了兩個蛇皮袋子裝,再扛著出來,直接綁牛車上。 等牛車出了鎮子,往村里走,小瑾兒就興奮的不行,覺得哪兒哪兒都好奇。 我做馬車,沒想到牛車是這樣的小瑾兒比劃馬車的樣子。 那馬車是專門拉客的,牛車用處多,不是專門拉客的。李元解釋。 一路上說著話,回到村里,小瑾兒見著許錦棉,高高興興的喊老師。 許錦棉很矜持的點頭,說話十分不客氣,年前年后我跟小元子忙了所有的活,既然你是跟著小巫子來的,就幫他分擔一下,我跟小元子得好好歇一歇。 好。小瑾兒很高興能幫上忙。 第163章 年前顧知巫離開的挺早,過了正月十五才回來,前前后后耽擱了二十多天快一個月,不用許錦棉說,他也打算這段時間多做一些工作,讓許錦棉和李元都能歇一歇。 外面的事情都安排的差不多了,暫時應該不會很忙。李元解釋,只有課題比較忙一點,需要經常過去記錄數據。 小瑾兒可以幫忙。許錦棉很淡定地說了句。 李元這才知道,原來小瑾兒和顧知巫不但從小一起長大,就連愛好也都差不多,選擇大學的時候,雖然沒選同一個學校,但距離很近,而且專業也都差不多。 所以顧知巫的部分工作,小瑾兒也能幫上忙。 小瑾兒是比齊長青更能派上用場的課題編外人員。 工作后顧無憂了,李元就跟齊長青一起,后面溜溜達達的綴著許錦棉和小五叔,一塊兒過來看李晶瑩這邊擺酒。 當時說的時候,無論是李不群還是張梅鑫,亦或是李晶瑩,都是說前頭已經結婚一次了,這回二婚,就低調的辦辦,上次結婚走禮拿的禮錢什么的,也都還記著,這次就不用第二次走禮拿禮金了。 在靠山村這邊,大部分人的想法差不多也都是這樣的。 第一次結婚,各種禮數都要走到了,等第二次結婚,總不能還眼巴巴的叫親朋好友再來送禮錢,所以就會辦得比較簡陋,甚至是有些人家,直接領證,搬到一起過日子,這就行了。 可等李元到的時候,這邊已經張燈結彩的了,來來往往的人有不少,還專門請了鎮上名聲口碑不錯的廚子掌鍋。 四嬸剛巧從屋里出來,見著李元來了,就大聲道:哎喲,大學生來了。 很多正在幫忙的人就都看過來,見著李元一擺溜四個人進門,就有人開玩笑的說,這還不是一個大學生,來了好幾個呢 齊長青是一個大學生,許錦棉雖然年紀大點,但跟下地干活的漢子們比較起來,他算是年輕的,而且他不但是大學生,學歷還更高呢。 至于小五叔,跟這三個人站在一處,倒是叫人忽略他曾經只上完小學就沒再上了的事。 嬸子,這邊缺什么跟我說,我來想辦法。李元笑瞇瞇地喊人,順便表明自己的態度,又說,之前我送過來的東西都有單子,你們按照單子準備就行。 一般像這種自家準備酒席的,都是請來的廚師幫著總覽,物資多寡,都會提前準備好,臨時缺東西的可能性不大。 東西是按照十桌準備的,一般一桌能坐八個或者十個人,這就能安排小一百口子人。 李元幫著算了下,就李晶瑩這邊的親朋,像是大伯、二伯、四叔那幾家,基本上都過來幫忙,但真正上酒席的有一個代表就行了,別的像是張梅鑫的娘家親戚,李元的大姨、小姨,大舅、二舅,一家來一個人,這就是四個人,再下面的表哥表姐之類的,基本上都上班忙,人家抽不出空過來。 仔細算起來,李晶瑩這邊其實沒多少人。 男方那邊不知道要過來多少人。李元想找李不群問問,結果李不群在屋里跟一群人湊一塊喝茶,根本不理會他。 想找張梅鑫問問,她在廚房忙,守著做好的菜肴,不讓亂跑的小孩偷吃。 媽,男方那邊過來多少人?李元問。 張梅鑫一問三不知,直接搖頭,不知道。 今天擺酒,你不知道那邊來多少人?李元有點驚訝。 一般來多少人,都是提前就通過氣的,防止酒席準備的多了少了的,基本上人數都是大差不差的。 這事兒有你爸,還有你姐,用不著你cao心。張梅鑫硬邦邦地說了句。 就是不打算讓李元插手這個事兒。 李元也就沒在管,跑到胡同里等著看熱鬧。 齊長青也直挺挺地站在邊上,小五叔站李元另外一邊,再旁邊是許錦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