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8
書迷正在閱讀:風雪候故人、白月光又在鬧分手[快穿]、我在修仙出盡風頭(仙俠,NPH)、柔弱無助大橘貓(穿越)、傅爺的法醫嬌妻、縛、人格共生(1V2)、那么愛你(姐弟骨科1V1高H)、[綜漫同人]天下最美之刃、日月永在
有時候李元都覺得李晶瑩、張梅鑫、李不群,三個人都是鬼,陽間的路不肯走,非要走陰間的路。 李晶瑩磨磨蹭蹭地上了牛車,一臉的不高興。 而事實上,正常人現在應該是因為遇到渣男而憤怒,而不是不高興,好像李元做錯事似的。 到了醫院,李元直接說明情況,人家醫院也沒有多余的話,直接就讓跑手續。 上上下下的手續跑完,再后面的事情李元就不管了。 月份小,其實并不麻煩,傷身肯定會,但這也是沒辦法避免的事情,總不能叫李晶瑩自己生下來。 手術做完,休息觀察一段時間,等醫生點頭就可以直接離開,回家養著了。 李元套了牛車等著,李晶瑩慢吞吞出來,滿臉的不高興,認為牛車太丟臉。 元元,說什么你也得買小汽車,不然說親人家都看不上你。李晶瑩拉著個臉道,媽,你也是,不好好扶著我,我都差點摔倒了??禳c回去,在外面叫人看到了丟臉。 這話李晶瑩現在說了,等回家之后還要跟外人說,說張梅鑫怎么怎么沒把她伺候好了。 李元也沒管這些事,把人帶回來,這就沒他事了。 他也忙。 這幾天顧知巫連續加班之后,就要準備回去了。 課題資料都整理好,交接給李元,大棚那些地方的工作報告等等,也同樣交給李元。 工作上的事情交代完,顧知巫就沒啥事要忙的了。 李元開始折騰土特產啥的。 菌菇多拿點,村里沒有,不行去周圍的村子收。李元道,草莓啥的也用空運,能多存放幾天。 叫你爸去周圍村子逛逛,你們就別去了。他們見著你們這種小年輕,價格都會提高好幾倍。鄭嬸就道。 李元趕緊要拿錢,等錢找出來,鄭叔已經背著蛇皮袋出門了。 花不了幾個錢。鄭嬸又說了句。 李元只能暫時把錢收著,想了想靠山村這邊還有什么能拿得出手的特產 第113章 想了一圈,靠山村這地界,也就是一些山貨還算稀罕,再就是大棚里的蔬菜小西紅柿草莓啥的,再別的,好像都不太適合拿出去當年貨。 顧知巫就道:已經準備很多了 多多益善。李元還是不死心。 自家大房子,鄭叔那邊,又去了趟二彪子家里,最后去了阿爺阿奶那邊,還真讓李元又發現一樣很不錯的特產:荷包。 現在稍微年輕一些的都很少動用針線了,平時衣服穿破了的都基本直接換新的,反正也花不了幾個錢,所以雖然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準備針線,但那也只是應急用的,也沒有誰會拿出來專門縫衣服啥的。 而且像是李晶瑩這么大的年紀,基本上家里都會有縫紉機,用電的那種,像是李不群那邊,有腳踩的老式縫紉機,縫東西速度快,而且針腳還特別細密。 只有阿爺阿奶那么大年紀的,年輕的時候沒有縫紉機,甚至是家里還有梭子那種紡線機,都是自己紡線、織布,衣服也都是自己裁剪,一針一針縫的。 那時候基本家家戶戶都是自家縫衣服,也都有大差不差地手藝,像是生活稍微好一些的人家,就會用一些布頭縫荷包,或者是給孩子玩,或者是拿出去賣。 可以說在阿爺阿奶的小時候,過得還是男耕女織的生活,后來稍稍長大一些,有些地方開放了,可日子也不是說一下子就變好了,其實還是過著跟以前一樣的日子。 而到現在呢,阿奶的針線活也沒放下,平時偶爾的還是會縫一些小荷包啥的。 李元覺得小荷包挺有意思,針腳細密看上去像機器弄得一樣均勻,而且看不到線頭,還有繡在上面的圖案,有蓮花、荷花啥的,看著挺好看。只不過現在都是穿工廠流水線出來的衣服,掛著荷包是有些不倫不類,但荷包也不一定非要掛著,當收藏品也很不錯。 于是李元干脆找阿奶商量,叫村里一些眼睛還清明,有空閑,針線活都不錯的,又專門去買了針線和不了,請老人們幫著縫荷包,到時候再給錢。 一說給錢,就沒有不樂意的,還有些都不好意思。 像是阿奶,肯定是不要錢,直接說:我多縫幾個,你拿去就是。 阿奶,這荷包我是準備給師兄拿去送人,不是我收藏,這個錢肯定得給。李元很堅持,又說,說不定這回師兄拿去送人效果不錯,回頭我還得請阿奶繼續縫荷包哩。 這樣的話,為了以后著想,就當真是不好不拿錢了。 料子、針線什么的,鎮上就有,李元跑了一趟就買齊了,拿回來交給阿奶。 小老太等著白天出大太陽的時候,就在這附近的老宅子溜達一圈,任務這就分派下去了。 等顧知巫要離開那天,李元去找阿奶,就一下子拿了不少荷包。 捧著這么些荷包來大房子這邊,一個個荷包再用包裝盒包裝,李元直接盤腿坐在地板上,一邊忙活一邊感慨,想想以前的日子可真是苦,什么什么都得自己動手。 衣服是自家紡線、織布,再一針一針縫的,這不光是要花費很多功夫,而且這些活都是抽空干,平時的時候還要下地干活,更別說如果家里有孩子,還得照料孩子,幾乎是一個人當好幾個人用。 而且那時候沒有化肥,地里的種子也不是培育的新品種,再怎么侍弄田地產量也十分有限,這就導致很多人家都是一年到頭吃不飽的。 你阿爺阿奶是從苦日子熬過來的。鄭叔蹲在邊上處理蘑菇,這么說了句。 鄭嬸就笑,其實都一樣?,F在的日子看著好,可也有不少人家一年到頭就靠地里拿點糧食過日子,要攢著賣錢供應孩子念書,也不輕松。 那是,苦日子各種各樣的都有。李元也笑。 就算是現在有些人家的日子看著過得不錯,可子女不孝順,老人過得日子其實還是跟以前一樣的,吃喝都得靠自己。 反正是苦日子千奇百怪,哪種都會發生,也沒什么不可思議的。 蘑菇和荷包都包裝好,一塊送上牛車,李元攆車,送顧知巫去鎮上。 這些日子顧知巫一直住在村里,穿得跟李元都差不多,有時候是看上去有些臃腫的厚厚的羽絨服,有時候是更厚的大棉襖,鞋子都是鄭嬸給做的大棉鞋,穿在腳上像個胖胖的大饅頭。 想要穿得好看些,倒也有厚實的皮毛衣服,可穿著不方便工作,也只能暫時放棄。 現在要離開了,顧知巫還穿著厚厚的棉襖,叫他看上去跟這里融為一體,仿佛跟外面的世界完全分開,格格不入了。 師兄頭發有些長了。李元笑道,等去城里好好收拾收拾,別叫人以為師兄進山當野人了。 男生頭發本來就短,稍微長長點就看上去特別明顯。 顧知巫現在看上去不像從國外回來的精英,倒真像是山里的野人了。 元元,你跟老師越來越像了。顧知巫這么說了句。 臨離開大房子之前,許錦棉也這樣說了句。 我可比不上老師。李元坐在牛車上,揣著手。 顧知巫笑了笑,沒再說什么。 馬路上風還是很大,塵土飛揚的,柏油路表面一層灰撲撲的土,給人一種很不干凈的感覺。 車來的很快,不是客車,是市里專門來的車,停在路邊看著很氣派。 顧知巫站在車邊,顯得有些畫風不一致。 師兄。李元坐在牛車上喊了聲。 顧知巫擺了擺手,鉆進車里。 車子很快掉轉方向,油門一踩,就這么走了。 這時候鎮上的人比之前更多了,有些常年在外面打工的年輕人都回來了,大部分都是帶著孩子來鎮上買年貨。 打工一年,肯定是攢了些錢,來鎮上買東西就能明顯看出來,買豬rou啥的都是幾十斤幾十斤的買,瓜子啥的直接抗一小袋,有些帶著孩子的,還會給孩子買嶄新的小自行車。 李元又買了些rou放牛車上,這就回去了。 回到大房子,許錦棉不在客廳,李元知道顧知巫走了,他要幫忙分擔部分工作,現在肯定在工作室研究課題。 鄭叔、鄭嬸都不在,應該是回家忙了。 齊長青一直在書房,忙得飛起。 苗杏也不在,肯定是一塊去了鄭嬸家里。 大房子好像瞬間就變得空蕩蕩起來。 小狐貍從李元懷中鉆出來,跳到沙發上,伸著腦袋嗅客廳的氣味,也不知道在研究什么。 紅豆從樓上沖下來,圓滾滾地跑到李元腳邊飛快地搖尾巴。后面一左一右,黑豆和黃豆兩員大將也沖過來,仰著腦袋,眼睛濕漉漉地看著李元。 這三只小家伙好像有點基因突變,明明生他們的母狗個頭很大,而且特別威武,但他們好像前陣子瘋狂長個頭之后,現在就不怎么長了,看看肩高,還不到母狗的一半,而且圓滾滾的,一點都不威武。 外面很遠的地方有犬吠聲。 紅豆被轉移注意力,飛快地跑向那邊,豎起耳朵聽動靜。 李元往沙發上一坐,打開電視,播放新聞聯播。 小狐貍蹦蹦跳跳的過來,爬到李元腿上,把自己團成一個團子,烏溜溜地眼睛看著電視。 好像顧知巫離開之后,所有的地方就都變了似的。 電視里的聲音總是那么千篇一律,有時候李元都覺得自己能背下來那些臺詞,叫他看著看著不一會兒就昏昏欲睡起來。 正好沙發很柔軟,客廳也沒有別人,李元就干脆往邊上一倒,單手抱著小狐貍,就這么睡了。 迷迷糊糊的也不知道睡了多久,客廳好像又重新變得熱鬧起來,李元睜開眼睛,看到許錦棉盤腿坐在對面沙發上,抱著茶杯,像往常一樣喝茶。 自己身上蓋了毛毯,難怪睡著睡著就感覺越來越暖和。 醒了?許錦棉捏了個草莓放嘴里,很悠閑的樣子。 什么時候了?李元揉了揉眼睛,感覺有點餓了。 快天黑了。許錦棉道。 也就是說晌午飯沒做,也都沒吃,直接等著吃晚飯了。 師兄回家了,我這還有點不適應。李元拿了個靠枕抱在懷里,一邊看著小狐貍蜷縮在另外一個靠枕上,老師,師兄家里是什么樣的? 你師兄過了年馬上回來上班,有啥不適應的。許錦棉很淡定。 李元當然知道顧知巫過了年就會回來,但這不是過年期間是分開的,總是跟平時不一樣的,不都說團圓年。這個團圓年說的到底是一家人,還是親朋好友。 在李不群那邊,過年是什么意思呢? 是一家人必須團聚,就好比以前李元在學校不回家過年,那李不群和張梅鑫必然要打幾遍電話罵他一頓,李晶瑩罵的次數更多,然后給予李元指示:詢問李元手中還有多少錢,再給李元安排任務,讓他花掉手中所有的錢給家里買年貨,就這樣還得罵李元不回家團圓不孝順。 現在顧知巫回家了,李元心里知道這才是正常的,只是他總是會忍不住代入自己,忍不住去想:顧知巫如果回家不能快樂的話,豈不是留在靠山村跟大家一起能更開心一些? 所以他才會忍不住問許錦棉。 許錦棉從來都沒有具體的說過顧知巫家里,現在李元問了,他便說了,小巫子家里很好,兄友弟恭,父母和睦,是很難得一見的幸福家庭。 這下子李元就明白了,顧知巫確實是要過年回家,他是奔著幸?;厝サ?,不是奔著不幸回去的。 好像想不通的事,瞬間就豁然開朗了。 電視里重播的新聞播放完了,開始播放綜藝,也已經跟過年掛鉤了,有了相應的場景。 李元爬起來,撈起小狐貍放在肩膀上,去廚房準備做飯。 冰箱里什么都有,案板上放著一塊豆腐,是早晨的時候鄭嬸拿過來的。李元早晨送顧知巫去鎮上的時候,又買了些新鮮的rou,地上的筐子里放著許多青菜。 索性不燒飯了,直接吃火鍋。 高湯是早就熬好凍在冰箱里的,現在拿出來解凍就能用,rou稍微凍一下,切成薄薄的rou片擺在盤子里,吃的時候直接下鍋。 飯桌上就許錦棉、李元、齊長青三個人,苗杏直接在鄭嬸那邊吃了,晚上也打算住在那邊,不過來了。 吃著飯,李元就說起接下來的安排,過年期間暫時不種菜了,大棚里還有些剩下的足夠咱們吃。小西紅柿植株也正好需要更新換代 第114章 也就是草莓還在快速生長,不過過年人多,隨隨便便也就消耗了。 不用管這些事兒的話,李元和許錦棉兩個人只是負責課題研究,就不會很累了,甚至是有些閑。 給阿青也準備差不多的年貨。李元又說了句。 齊長青嗯了聲,老了rou片放嘴里,不急。三十那天再走。 二十九吧,不然來不及。 行。 現在還有幾天才二十,距離二十九還得有些日子,倒是也不著急準備。 只是日子定下了,那離別就是注定了。 兩個人可以說自從確定關系以來,就幾乎每天都形影不離,從來都沒分開過。 無論是住在二彪子那邊,還是最開始住在李不群那邊的小耳房中,即便是后來李元去鄭嬸那邊住,齊長青留在二彪子家里,也不過是晚上不在一起,白天還是馬上就能見面的。 便是齊長青回公司,李元也是陪著的。 戀愛不只是嘴上簡簡單單說出來那么兩個干巴巴的字而已,還有日常相處的點點滴滴和細水流長,感情是融進去,一絲絲一縷縷和日常纏在一起的。 而現在確定齊長青年底會離開,李元要留在大房子這邊,那就注定兩個人要分開一段時間。 吃飯的時候,李元默默地吃飯,齊長青也沒說話。 等吃了飯,許錦棉去工作間忙,李元和齊長青一塊去廚房收拾鍋碗瓢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