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363節
第四百三十九章 榮歸故里 蓮兒不僅有了想離開德妃的心思,這里注定是沒有出人頭地的希望了。 德妃還不知道自己的宮女兒有了想離開的心思,反而一直在想,哪兒出了問題呢? 為何會如此? 明明安排的很好,如果世孫夫人要是生了個男孩兒,皆大歡喜! 生了個女孩兒,那就換一下。 多簡單點事兒???為什么就辦不成呢? 德妃的心情更不好了,宮里伺候的人本來就不多,這一折騰,更加見少,伺候的人不盡心,德妃看在眼里恨在心里,卻無可奈何。 永慶帝沒有去掉她的尊號,沒有撤走她的妃位,只是讓她閉宮不出,門口守著禁軍呢。 這一方天地,就是她老死之處。 她還不如貴妃,起碼貴妃是去英華殿了,那里是佛堂。 李成思的妻子生了個女兒,本來有些浮動的人心,一下子就安定了,誰也不找事兒了,李成思也不整日出門交際應酬會友了,媳婦兒剛生了孩子,正在坐月子,根本不可能跟他滾床單造小人兒,李成思倒是想要個嫡子,卻也要等媳婦兒出了月子,養好了身子才行,老果親王想要個曾孫子,可李成思不要小老婆,他覺得小妾生的孩子,血脈不純,不貴重。 他自己就算是個庶子出身了,當然想要一個嫡出的孩子,才能給自己增加分量。 這外面消停了,秋天也來了,秋收開始,秋收是大事情,朝廷都要為此祭天祈福,甚至連刀兵都不興,全力搶收田地里的糧食。 隨后在中秋晚宴上,永慶帝宣了一道旨意,他要立后了! 人選就是皇貴妃,進為皇后,著禮部準備封后大典。 皇帝娶老婆從來都不是單純的娶老婆,皇帝喜歡小老婆也未必是真的喜歡小老婆的人,一句話,皇帝娶妻娶的是一家子,喜歡小妾也是喜歡小妾的一家子。 這幾年皇帝一直尚武,大臣們心里都在犯嘀咕,一個皇帝,窮兵黷武是要不得的,且天下承平已久,擅動刀兵可不是什么好事兒。 索性這幾年皇帝的決定都是正確的,邊境也一直在打勝仗,一打勝仗就朝敵方要“戰爭賠償”,以至于國庫豐盈,皇上連不住人的坤寧宮都修繕了,現在再也不怕天下哪兒哪兒有災禍了,因為國庫有錢了啊,戶部尚書每日再也不是愁眉苦臉的怕人來戶部要錢了。 每年北方蠻族的各種牛羊進獻,京城的牛rou價格都降了不少。 大冬天的連牢房里都有羊湯給犯人們喝了,驅寒氣效果怎么樣不知道,反正犯人有的喝就行了。 誰知道這會兒竟然要立后。 如果林婉兒沒有孩子,大家還不覺得什么,后宮后位空懸近二十年,有了皇后自然是好的,但是皇貴妃有一個兒子,這要是成了皇后,那孩子就是嫡子。 儲位人選也不用多想,就是九皇子了。 永慶帝立后,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情,是朝廷的大事,后宮要有女主人了。 而且他竟然立的是一位文官的女兒,他們以為就算是立后,也得找個武將家的閨女呢。 后來知道是皇貴妃,眾人還挺驚訝。 不過細想想,皇貴妃也挺好,起碼一個翰林家的閨女,總比一個武將家的閨女強啊。 丁田回家后開始翻箱倒柜,王佐看到他這樣樂了:“你找什么呢?” “恭賀皇后,是不是得送禮???這每年送禮送的我都要吐了?!倍√镆郧靶∪宋镆粋€,送點禮物就行了,現在不一樣了,每次送禮都千挑萬選,幸好有老王管家給他看著。 “到時候你跟我一起送就行了,我那邊有準備?!蓖踝艏掖髽I大,寧王府富貴滔天,不差那點送禮的東西,主要是丁田這家底在京中根本不夠看的,每年的禮物都是東墻補西墻,這家的送那家,他自己留下的東西少。 “哎,封了后,是不是就消停了?”丁田道:“一連兩年都是不著消停,各種震蕩?!?/br> 京中風起云涌,無數勛貴落馬,丁田就算不在刑部大牢那里上差了,也有刑部大牢的人來往,消息他知道,那里不少人家都被判了刑,其實他們也不冤枉,只是量刑太重了,一家子人,統統流放。 女眷哭哭啼啼,沒了高官庇護,漂亮的女人下場沒幾個好的。 現在也該平靜了吧? “應該是了,只要東宮再一立,齊活兒了?!蓖踝粢凰π渥樱骸暗綍r候啊,這天下就太平嘍!” 丁田樂了,笑容干凈而清爽。 立后大典只有幾日的時間,但是辦的很隆重,因為大家都看得出來,這可能是未來的太后。 永慶帝看著一身鳳冠霞帔的林婉兒,仿佛看到了二十多年前,初嫁給他的那個女人,也是這樣的年輕貌美,也是這樣的溫柔嫻靜。 他扶起林婉兒:“以后你就是朕的妻子,后宮交給你,朕放心?!?/br> “皇上您放心,婉兒知道該怎么做?!绷滞駜簻厝嵋恍Γ骸皩m里您不用cao心,有事情婉兒會跟您說?!?/br> 她很明白,當皇后不是最終目的,她還是那個謹小慎微的女人,后宮女子的一生榮辱,都在皇上的心念之間。 “后宮交給婉兒,朕放心了?!庇缿c帝從一旁的盒子里,拿出來一支非常漂亮的五鳳朝陽掛珠簪花,親手戴在了皇后的頭上。 因為后宮有了皇后,朝中也跟著一片清凈,各地上報的糧食都是大豐收,這一年也算是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了。 但是,北邊戰事又起來,蠻族已經有些受不了了每年的貢獻,他們每年要給朝廷進貢五十萬頭牛,五百萬頭羊。 整個蠻族被勒索了三年,可以說每一年給的都rou疼的厲害,他們養的這點東西,最后都進貢了,他們倒是能吃飽穿暖了,但是其他的富裕就沒了。 加上今年北方早早的就下了大雪,好像是有點雪災的樣子,蠻族本來就容易沖動,這會兒忍不了了,就起了刺兒,直接來找中原王朝的人……講道理了! “噗!”王佐當時就噴了口里的茶:“講道理?” “是,蠻王的使者說,這一年一年的東西進貢的太多了,他們有些承受不了,能不能少點?”禮部尚書也是哭笑不得:“邊疆的人因為他們是有使者的名頭,不敢擅作主張,就將人留在邊關外面,不讓進,也沒給回話?!?/br> “他們還學會講理了?以前不是都用拳頭說話么?”永慶帝都樂了:“變聰明了嗎?” “是拳頭沒有咱們的大,現在不得不屈服?!蓖踝籼滥切┬U族的尿性了:“不同意他們減少貢品的請求就好,據臣所知,他們往南打不過咱們,可以往北打么,那些羅剎鬼子,富裕著呢?!?/br> 蠻族的草原跟北方的羅剎國是接壤的,他們打不過大青,可以去攻打羅剎國。 君臣一陣調笑,但是誰都沒有同意蠻族的請求。 可奇怪的是,邊疆那邊的消息一直不太穩定,當然,一直是打勝仗的,但是這勝仗時間長了,也有些不對,功勛是有了,可是蠻族哪兒來的那么多人? 據說他們的大部隊沒有動彈,可邊關的戰斗一直都是小規模的那種,加上火藥一爆炸,尸骨無存的,都不知道殺了多少敵人。 但是賞賜還是要給的,永慶帝如今國庫豐盈,并不吝嗇。 只是終究搞不清楚邊關的情況,也不太安心,王佐就說他去一趟吧:“三年前臣去過一次,如今再去一次不過是舊地重游而已?!?/br> “也好,你去一趟朕也放心,帶上火器局的人?!庇缿c帝道:“正好親眼看一下那火器的威力?!?/br> “是,不過,臣想帶一個人去?!蓖踝籼ь^,樂呵呵的樣子,一臉的甜蜜。 丁田最近很忙,因為秋收過了,曬干菜的、腌咸菜的、入庫的新糧,以及他那莊子上給送來的糧食和銀子,以及各種出息。 雖然說不用他親自干活,但是賬本要過目,莊子上還有送來的活物,雞鴨鵝的,以及養的兔子等等。 其實這莊子上還挺能出產的,而且丁田跟佃戶們要的佃租并不多,一般人家都是四六分,主家六,佃戶四,因為是當官的人家,免稅的么。 佃戶們干剩下四成也夠吃飽了。 不過丁田的是五五分,一家一半,佃戶們干勁兒更多了。 且丁田管得嚴,家里下人并不去莊子上指手畫腳什么的,佃戶們老實種地,得了產出交了租子后,還能剩下很多富裕的,另外丁田逢年過節的都有一些所謂的“福利”。 就像現在,每一戶人家送來租子,都能在主家這里領到一只燒雞,三斤肥豬rou,十斤的白面,說是丁大人給大家伙兒貼一貼秋膘,一個秋天下來,為了搶收這點糧食,都累壞了,帶點東西回去吃點好的,補一補。 另外還有十斤鹽巴,二斤糖塊,都是最普通的飴糖那種,給孩子們甜甜嘴兒。 倒是將佃戶們給籠絡住了,他們倒不是缺少這點東西,而是主家的態度。 兩年多下來,到底是相處的好了,而且今年王老管家還給丁田置辦了一個布莊,家里總該有點產業,不過丁田不經商,買了鋪子也只是租出去吃租金,因為家里沒有人會經商。 但是買的時候吧,那家人走得匆忙,貴重的綢緞之類的都帶走了,唯有一些土布和粗布、細棉布給留了下來。 算是個添頭給了買主,丁田家里并不缺少布匹,何況他是官身,穿的是綾羅綢緞,棉布也得用細棉布。 干脆,丁田就將這些東西都分給了佃戶,不多,一家兩匹土布、一匹粗棉布、一匹細棉布,這么一分下去,果然將那些東西都分完了,還得了佃戶們的感激,其中有兩家佃戶要娶親,丁田知道了,特意送了一家兩匹大紅色的絲綢去,這顏色鮮艷,正好成親的時候做兩身衣服穿。 另有老人家的就多送二斤rou,這樣下來,倒是牢牢地攥緊了佃戶們的心。 他這里忙忙活活的,當天晚上,王佐回來就給他一個驚喜:“帶我回老家?牛角縣嗎?” 丁田聽了這個消息,還有些反應不過來。 “是,公事,現在回去還能在老家過個年?!蓖踝舻溃骸昂螞r,你有三年沒回去了吧?” “四年多了,在北風府的時候,那一年沒回去?!倍√飳τ谂=强h的記憶,更多的是原主的角度,他自己其實是沒有多少印象的,但是他卻記得那個新的縣城,也不知道老家成了什么模樣。 被王佐勾起了鄉愁:“回去……也好,給父母上上墳,掃掃墓。還有我兩個叔叔,堂弟他們不知道學得怎么樣了?!?/br> 因為學的晚,考試沒把握,丁家的幾個男孩兒,都沒有來會試。 作者閑話:這兩天往家里跑了幾次,更新番外有些不定時,另外,大家在家里多喝點白開水,勤洗手,開窗通風,出門戴口罩,少去人多的地方……估計現在也沒有人多的地方了。 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老家的故人 “回去可以在老家過個年,明年開春之后再回來就行了?!蓖踝粼缇痛蛩愫昧?,回老家是個引子,如果能在老家過年,丁田肯定會回去的,如果能過清明節,那就更好了。 端午之前肯定要回來京城,但是能回老家呆半年,足夠丁田心動了。 果然,丁田心動了:“那我的差事怎么辦?” “我看金不換他們挺好的,你那里不就是有一個李庶人嗎?”王佐滿不在乎的道:“讓皇上多分一點注意力過去就行了,現在大家都在忙秋收的事情,還有北地蠻族之事,沒人會在這個時候,還在打李庶人的主意,他已經不能成為讓人注意的存在了?!?/br> 都成庶人了,還有什么可在意的? 古代的“禮節”上講究頗多,“刑不上大夫,禮不下庶人”,意思就是對待庶人,連禮節都不用行。 何況是一個被關在天牢里的庶人。 “那行,啥時候走?”丁田已經忍不住想飛回老家去了。 “十日之后起行,你有的是時間準備,帶幾個人去伺候你?車架也帶上,平時坐我的王駕,那里舒服一些,你的車架帶回去,也在家里人面前顯擺一下?!蓖踝魬Z恿丁田:“讓父老鄉親們知道你現在有爵位,有官身了?!?/br> “可拉倒吧,就我那些儀仗啊,車架之類的,我自己都沒弄明白呢,我家里人更不會認識?!倍√锊挪簧袭敚骸拔揖透闳スM回家一趟,祭奠一下祖宗爹娘,又不是回去顯擺,顯擺什么???我們家那塊你又不是沒去過,以前窮的叮當響,現在好點了,每年我們家的糧店都不掙錢,就為了鄉親們的糧食能有個地方賣?!?/br> 老丁家的糧行一直是不溫不火的樣子,一年到頭也賺不了多少錢,倒是附近的村民們,再也沒有了被糧商剝削的困擾,賣糧食的價格一直都挺好,日子也富裕了許多,加上他們離邊關近一些,每年大量的皮貨跟牛羊在那里交易,他們也能從中獲得一點利益。 日子好過了,大家也就開心了。 每年丁田送回去的禮物都很合適,而老家給他帶來的東西也很有意思,都是些家鄉特產,聽說京中米珠薪桂,嗯,大堂弟跟二叔三叔解釋了一下這個詞匯的意思,從那以后,兩位叔叔給他送年禮的時候,都是有二百斤大米,夠他一人吃的了;以及一百斤干菜。 年年如此,生怕他在京中吃不飽一樣,還有腌制的咸臘rou,每年也必須送來一百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