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媳 第79節
身份倒也相配?!?/br> 費二奶奶輕笑,“不過也說不準,還有武德侯姜家的姑娘,那位很得貴妃喜歡,聽聞和劉皇后的娘家人也不錯呢?!?/br> 可蕓娘清楚武德侯哪里可以和隆平候比,隆平候是開國勛貴,雖然比不得建國候那般,但是他家在文武兩邊都頗有建樹,而且平日里家風不錯,否則穆蒔也不會幫他家的兒子一把。 婚宴總是熱鬧卻又冗雜的,蕓娘已經經歷過好幾回了,也不會如何驚訝。 到了中場,她準備走的時候,一行人正從大門往里走,前面走的仆從大概二十個左右,左右兩邊黑壓壓的又都是人。 一中年貴婦從轎攆上下來,飛絮深吸了一口氣,“好大的排場呀?!?/br> 蕓娘一時不察,甚至差點被這位夫人帶來的人流掀倒在地,還好穆蒔扶了她一把。 “這是龐家的人?!?/br> “龐貴妃娘家么?” 穆蒔點頭,還道:“龐家如今出了位貴妃,龐貴妃又有好幾個兒子,別說是他家這樣傲,就是稍微沾親帶故的,就比如七房的那位龐氏的娘家因為同龐貴妃沒出五服,還當了個什么四品的將軍呢?!?/br> 是的,就連龐氏自己都覺得做夢呢。 她娘龐夫人還道:“沒想到咱們家還有時來運轉的這一天,你爹不過是去拜訪了一下族兄,居然得了四品的官職?!?/br> 龐氏怔愣,前世她都不知道自己還有這樣一位親眷,甚至都沒有往來,如今卻大不一樣了。 龐夫人還笑道:“你不是常說你對八皇子好,他還不領情嗎?其實也沒什么,如今我們龐家那兒,貴妃娘娘有三位皇子呢,何必去理那個冷灶?!?/br> 在龐夫人看來,雖然大皇子是劉皇后所出,但劉皇后早就不在了,劉家的恩寵也沒有龐家大,她當然支持貴妃娘娘的幾位皇子了,甚至她還暗示女兒,如果可以,讓穆家也站在二皇子那邊。 卻沒聽到龐氏的嘀咕:“前世只聽說晉王只有嫡長子李賀,因此才被封為西陵王,可如今怎么又有嫡出大皇子在……” 第119章 一更 隆平候府達官貴人多,排場也大,在右軍夫人這里,蕓娘算是自在了不少,穆蒔如今在五軍都督府也是排上號了的,況且右軍大人的夫人明氏溫和可親,聽聞是有名的老好人,并不難相處。 其余這些夫人們,因著是武將的夫人,倒是個個性情直率,有話就說。 但旋即一人過來,那人卻明顯對蕓娘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 蕓娘不明所以,那位夫人生的瘦高,看起來頗為精干,聽人介紹乃是左軍的一名高官夫人,丈夫姓羅,蕓娘自認并未得罪過她,當然也不會理會她。 明夫人讓人送了不少絨花過來,說是她老家金陵特產,送給諸位夫人品玩。 “這絨花戴在頭上輕省好看,意頭也好?!笔|娘平日在家,也不愿意戴繁瑣的金銀或者點翠,絨花和絹花也是她常戴的。 再者絨花還有個諧音是“榮華”,誰不愿意榮華呢。 她這么一說明夫人越發高興,“我們金陵的絨花是很有名的,上邊鑲著珍珠,既好看又不顯得俗氣?!?/br> 可巧這位羅夫人卻忽然道:“我說這絨花給我們這樣的人戴倒也罷了,可那些本就家世好的人來說就如錦上添花一般,何必再要那么些榮華,福氣太大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好事?!?/br> 在場的夫人都看著蕓娘和羅夫人,蕓娘也很肯定這位羅夫人確實是沖著她來的。 但憑借蕓娘如何想,也并不清楚自個兒何時得罪了這位羅夫人。 明夫人眼見不好,馬上出來打圓場,“羅夫人,你們是惠妃的娘家人,聽聞惠妃賞賜過好些好東西,自然是見多識廣?!?/br> 原來羅夫人是惠妃的娘家人,聽鶴兒提過,這位惠妃對她倒是不壞。 也難怪這般有依仗,這可真是,一個龐貴妃的家人排場恁大,惠妃的家里人也是諸多挑剔。 有明夫人和其他夫人的隔開,蕓娘就和羅夫人再沒見過面了。 回去的路上,蕓娘自然和穆蒔提起。 穆蒔冷笑:“我聽聞原本這個指揮僉事是羅家很有指望的,但被我得了去 ,恐怕是因為這件事情呢?!?/br> 誰都知道這事兒雖然是世子爺舉薦,可具體在哪兒,還是由皇上分的。 不過,蕓娘也道:“我剛嫁來時,當然是聽過你的威名,文武全才很不一般。但現如今,你久在府尹位置上,旁人都以為你是文官,這不就不清楚嗎?還以為你靠著家世搶了官兒呢?!?/br> “這倒也是?!蹦律P得意于蕓娘的清醒。 故而,穆蒔回去之后,對于功夫越發勤學苦練,還時常找侯爺和世子套招,這當然是后話了。 羅夫人今日見那穆蒔的夫人雍容華貴,年紀不過十幾歲就穩穩壓了眾人一頭,是從一品的夫人,她丈夫出生入死,如今才是個三品。 因此在見到惠妃的時候,不免帶出來一點。 在潛邸時,龐氏為側妃,惠妃也為側妃,二人資歷相當,但龐氏父兄得力,她本人更是生了三子二女,比起只生了一個女兒的惠妃,位份高些也正常。 但龐貴妃和惠妃二人,作為宮中唯二的高位嬪妃,還是很有體面的。 羅家并未像龐家那樣高調,但作為惠妃的親哥哥,卻還只是三品,難免眼熱,本來這次出生入死,就為了掙個從龍之功,羅將軍和夫人為了左軍都督僉事這是官職忙上跑下,卻沒曾想被穆家那位三爺得了去。 若是穆蒔有真本事,她們也認了。 但他本是個文官,年紀輕輕已經是府尹了,卻偏要做武官的從一品,她們怎么會服氣呢? 惠妃呷了一口茶,淡淡的道:“雷霆雨露,均是君恩?;噬显敢獍堰@個官位給他,說明他是個有本事的人?!?/br> “他的大名我們也曾經聽過,到底是建國候府的公子,他家是丹書鐵券的人家,身份高貴?!绷_夫人還有些不服氣,“建國候的世子也是任步軍都尉,我們卻沒有半句怨言,可見我們不是不喜青年才俊,更不是痛恨別人搶了娘娘哥哥的位置,但要德才配位才行???” 這倒也是,惠妃點頭:‘此事,我記下了?!?/br> 羅夫人一喜,“娘娘能放在心上,我們就放心了?!?/br> 正事說完,羅夫人又惦記外甥女青鸞,忙問道:“娘娘,怎地不見二公主?我們在外邊特意尋摸了些小玩意送給二公主的?!?/br> 提起女兒,惠妃才笑的真心些,“她去找八皇子玩了,她們姐弟今日怕是要在皇上那里用膳?!?/br> 羅夫人又喜笑顏開,“這就好這就好,依妾身看,皇上這也是看重您呢?!?/br> 惠妃沒有再言語。 ** 從外面回來已經是累極,蕓娘癱在床上根本不想動彈,穆蒔好一點,但因為有外人懷疑他名不副實,他平生最不喜歡旁人瞧不起他,自然想著如何不讓人看輕。 他去了書房翻了半天的書,到了下半夜才睡在蕓娘身畔。 蕓娘翻了個身,小聲在它耳邊道:“本以為新皇繼位,咱們倆好日子來了,沒想到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br> “這也正常,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蹦律P不怕這些。 這事上哪有一帆風順的事情。 蕓娘笑道:“我還怕你灰心,特意想跟你抱怨一通,沒想到你如此通透,我便放心了?!?/br> 她們夫妻大概都是一樣的人,什么鄉下隱居什么平淡生活,大概都和她們無關。穆蒔如果沒有權利,她們的日子也許過的還不如穆節呢,穆節在這個家是沒什么自主權的,連娶誰納誰,甚至去哪兒都要請示侯夫人。 穆節的夫人也是由侯夫人選的,蕓娘看也不看就知道定是膽小不敢生事的人,但這樣的姑娘肯定不會是穆節喜歡的。 由之前穆節對姚氏看來,他喜歡的是有點嫵媚漂亮帶著點小性情的,但他沒有任何話語權,所以一切只能任由侯夫人選擇。 而穆蒔和蕓娘則都不同,穆蒔能夠在嫡母暗示他娶公主之后,徑直自己說動侯爺定下龐家的親事,蕓娘能在婆婆們要求她為穆蒔納妾之下,依舊我行我素。 可見這二人都不是任人擺布之人,但不想任人擺布,都得拿出自己的本事來。 蕓娘看著穆蒔道:“羅夫人的看法怕是也代表一部分的看法,你若不拿出點真本事來,恐怕日后說閑 話的人就更多了?!?/br> “是,只不過也沒那么快能展露,離比武大會還差好幾個月呢?!?/br> “這有何難?你交給我便是了?!?/br> 穆蒔挑眉:“你有辦法?” 蕓娘笑著拍了拍他的肩膀:“山人自有妙計?!?/br> 第120章 二更 穆蒔還道:“是何妙計???我先聲明,英雄救美什么的,我可不干啊。別真的被人纏上了,看你如何是好?” 他可沒那些心思,但蕓娘一向膽子大,又古靈精怪的,就怕她出偏門的主意。 蕓娘叉腰:“傻瓜,你就是這么看我的呀?我說的妙計,當然也是正道。并非什么歪門邪道,難不成除了英雄救美,我就沒有別的了么?我去參加右軍大人家的宴會,難道就一點收獲都沒有么?” “所以——”穆蒔希冀的看著她。 蕓娘笑道:“你前些年不是一直在練冰嬉嗎?我呀,就想把冰嬉這事兒給練習起來,正所謂上行下效,我打算在冰上玩藤球。你先帶著咱們府上的侍衛練著,到時候再風靡整個京城,你們中軍都督府的大多數人借由這個冰球,關系能拉的更緊密。他們有家中不趁手的,咱們也可以通過彩頭,名正言順的賞賜下去,這可是一舉幾得的事情啊?!?/br> 沒有這種冰球,創造也能創造出來。 這種多人運動,都能增強人和人之間的感情。 有羅夫人這樣的人不服氣,但穆蒔通過球來拉攏人,到時候中軍府里替他說話的人也勢必會多起來。 更遑論這種球,還是穆蒔發明的。 穆蒔站了起來,撫掌而笑,“妙計妙計。如羅家那樣對我心存不滿的人多了,我若用這個法子,想必在中軍府邸就無往不利了?!?/br> 紅木托盤上放的青棗兒水潤潤的,一看就是汁水豐美的,蕓娘用帕子擦了擦,再遞給他,又提醒道:“北邊的匈奴人一直不安分,咱們如果能在冰上作戰,哪里還怕呢?!?/br> “是,你說的再對不過了?!甭犅勥@等絕妙計策,穆蒔早就摩拳擦掌了,等到一早就開始籌謀。 蕓娘則放心大膽的睡了一個上午,直到外邊說侯夫人那里請她過去用午膳,她才帶著小橙子過去。 大概是要下雪了,天陰沉沉的,元澄裹的緊緊的,只露出一雙小眼睛和一個小鼻子,由健壯的仆婦抱著的。 她們來這里的時候,正巧屋內坐著一位姑娘,這姑娘額頭圓潤,眉眼溫和,笑靨如花,侯夫人招呼她們坐下才介紹道,“這是陳翰林的女兒?!?/br> 翰林院? 見蕓娘不解,侯夫人解釋道:“今日蘇姨娘代我去二姑奶奶那里,二姑奶奶說陳姑娘對佛經很大的見解,蘇姨娘便請了過來?!?/br> “原來如此呀?!焙擦种徊贿^是六品官,蘇姨娘這個人雖然出身寒微,可是非??粗匚磥硐眿D的家世,否則也不會看也不看胡氏的人品就迎了進來了。難得現在轉了性不成? 蘇姨娘還真的轉性了,她在胡氏身上跌倒的太嚴重了,在老十的婚事上,她就務必要仔細再仔細了。 這位陳姑娘原本是老十在他jiejie姐夫中看中的,這姑娘其實只是個翰林院的六品小官的女兒,家中不過是地方鄉紳,她爹進士及第,但家中并不算家資豐潤,甚至比起夏家來都差多了。 夏家好歹在江南那種富裕的地方做知府,夏氏進門的嫁妝可是六十六臺,這陳氏的老爹只是在京中做個窮翰林。 可這姑娘很上的了臺面,身份雖然不足,但是知情識趣,更遑論她待人實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