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媳 第2節
至于周韻,出身書香世家,她要嫁回母親娘家,和舅家表兄成親,約莫是明年。 蕓娘感嘆,“咱們女兒家,最快樂的也不過是在閨中這幾年了。我jiejie寫信回來跟我說,建國候府不比一般公侯府邸,他們穆家原本是河東世家出身,規矩嚴明,我母親便跟我去杭州府請了個據說是在宮里教過規矩的嬤嬤過來,日后,我怕是不能多和諸位姐妹見面了,大家不必怪我?!?/br> “夏meimei,你這說的什么話,我如何會怪你呢?”周韻拉住蕓娘的手道,“去了京城我們也要經常往來才好?!?/br> “嗯,那是自然?!?/br> 周韻笑道:“你呀,一切能往前看,這再好不過了?!?/br> 蕓娘一貫是個樂觀之人,她指著丫頭奉上的點心和零嘴兒,讓周韻和李眉兒都嘗嘗,“這點心是我們家廚娘做的,比不得外邊的,但這梅子卻是我自個兒腌制的,我們夏家的梅子,生津止渴,尤其是開胃,就是姚記南北貨行都比不上我的?!?/br> 這倒是,夏家的話梅或者烏梅還有姜絲梅兒都做的極好。 三人遂一道嘗了起來,期間蕓娘之母甄氏托丫鬟送來膳食,三個小姑娘嘰嘰喳喳,好似換親一事完全不存在似的。 如果是尋常人遇到這種事情,肯定心中忐忑,又擔心對方因為這樣的親事不接受,嫁過去如何,但蕓娘絲毫不外露,就像沒遇到這種事情一樣,好像自己是真的正常成親。 李眉兒想,這樣的練氣功夫,她是學不來的。 以前,她羨慕這些千金小姐,現在她覺得自個兒也挺好的,自由自在,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不過,她還是很舍不得夏蕓娘這個朋友的,遂把自己脖子上戴的一枚帶印章的玉送給蕓娘,“蕓娘這是從小到大都戴在我身上的,每次都保佑我逢兇化吉,這次就送給你,希望你也能和我一樣,每次都遇到貴人?!?/br> 蕓娘搖頭:“李jiejie,我怎么能要你的東西呢?這是你自小帶在身邊的,太過貴重了?!?/br> 李眉兒卻道:“你不要就是瞧不起我?!?/br> 她這般說,蕓娘才收下,戴在自己脖子上。 蕓娘和周韻魏月同為官家千金,脾氣相投,但論真心,還是和李眉兒的關系更為真心,她也從手上退下一個手鐲,“這是我祖母送給我的鐲子,我和我jiejie一人一個,李jiejie這枚手鐲就送給你吧?!?/br> 李眉兒很用心的收起來了,她有生意在身,蕓娘不便留她,包了不少糕點零嘴給她帶回去吃,李眉兒不好意思道:“每次來你這里都是又吃又拿的,真是的……” “這有什么,我母親就是怕我吃多了長胖呢?!笔|娘親自送她到二門。 李眉兒一走,周韻也不便久留,蕓娘送走這些閨中姐妹,她才去母親甄氏那里,甄氏住正房,她去的時候,甄氏正憑窗坐著,擺弄汝窯美人觚里插著的紅茶花,花有碗口左右打小,碧綠色的厚厚的葉子,通紅的花兒,幾朵并在一處,似花海一般,壯觀的很。 甄氏今年也不過三十有三,她生的佼如夏花,腰肢苗條,是個十足的美婦人,若非如此,夏時延也不會拒絕原配娘家提出的再嫁程家女過來,另娶甄氏。 這甄氏出自一個沒落世家,但天生聰穎,又有姝色,輔佐夏時延從一個七品縣令到四品知府,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她見蕓娘過來,若有所思道:“你看那梅花清麗,卻只在冬天開,桃花霏靡,不過三月罷了,再有那牡丹,還得花功夫養著,可茶花花期卻長,我從未見過它凋敗的時候?!?/br> 甄氏抱著女兒入懷,“你jiejie替你cao碎了心,這事兒你要承情,不是每個人都想你過的好的。再有,你和娘一樣婚事也是一波三折,但你看娘現在過的不挺好的么?” 娘的事情蕓娘也隱約聽聞過,她娘原本定過一門親事,還是男方上門求娶的,十足的心誠,可男人有了功名就被榜下捉婿,當時就悔婚了,甄氏是老生女兒,門庭凋零,她生的貌美,若非有夏時延娶她,她的日子也不好過。 但好在也有夏時延娶了她,她極會交際,在夏時延做縣令的時候,她和同知家拜了干親,之后,人家提拔夏時延,這夏時延一步步高升都少不了甄氏在背后出大力。 寒門出身,能在不到四十歲就在江南做四品官,可不是一般的人能夠做到的。所以她知道甄氏想告訴她,其實利益遠比容貌更能長久。 “娘,我就是有點怕嘛!” jiejie在信上說建國候府雖然子嗣不多,但個頂個的厲害,她從小在簡單的家庭環境下長大,家里父親連個妾侍也沒有,她一想起那么多厲害的人,就有點怕怕的。 甄氏在女兒耳邊道:“你是我的親女兒,你jiejie不是我生的,我都能教她在何家立足,大奶奶好好的當著呢,更何況是你,你娘還會看著你受苦??!” 蕓娘立馬就有了信心。 但是她還是有些苦惱,“娘,我要是跟別人處不好怎么辦?” 甄氏捏了捏女兒的小鼻子:“那你跟你夫君處好就行了???別人,別人是誰?”她還苦口婆心的勸女兒,“要是真的處理不好,就寫信給娘,娘過去幫你。你可永遠都是娘最乖的寶寶?!?/br> 平日甄氏就寵女兒,雖然生了兒子之后精力更多放在小的身上,但對唯一的女兒也是寵溺至極。 蕓娘顯然很受用,她和母親無話不提,同時也說出了自己的煩惱,“娘,我最近小衣又小了,胸前太沉甸甸了,大家都喜歡那種風一飄就會走的才女,會不會不喜歡我這種???我都不敢穿齊胸襦裙了,娘,我都想把胸削掉了?!?/br> 這個傻姑娘,甄氏忍不住還像小時候一樣,不讓這孩子長大,她用手戳了戳女兒的額頭,無奈道:“你呀,凈說傻話,你這樣的要是都沒人喜歡,那天下女人沒有活路了?!?/br> 蕓娘嘻嘻直笑,“娘親,你這么說我就不削胸了?!?/br> 甄氏一貫淡淡的人都被她逗的想笑, “也不知道未來女婿是個什么樣的人,要是娶了你呀,真的就跟多了個女兒似的?!?/br> 第3章 迎親 又過了一個月,秋老虎怖人,蕓娘向來怕熱,想去莊子上避暑,但不料建國候府的人居然已經到了,去是去不成了。 這成親一般要過六禮,分別是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親迎。 但是他們雙方婚禮有些特殊,因為是皇上下旨賜婚,那么納采問名納吉還有納征都已經省略了,現在建國候府的人過來,帶著厚重的聘禮就是來納征,送聘禮給女方,之后直接親迎蕓娘去京城成親。 甄氏早膳格外豐盛,長條桌正上方坐的是一家之主夏時延,他今年三十八歲,留了美須,是個有名的美須公,他顯然是有些不高興的。 “說是忙,這成親乃人生大事,哪里有抓匪比這個重要的,我看他是分明抵觸這段婚事,沒有把我們夏家放在眼里?!?/br> 是的,原本親迎是要穆蒔本人親自過來從湖州接過去的,但是據說穆蒔去北邊剿匪了,不能親自來。 甄氏倒是說了句實話,“長豐侯府做的不厚道,也怪不得建國候府如此了,他們圈的地雖然還給了人家,但是皇上拉偏架,射死了人的長豐侯世子一點事情都沒有,反而建國候府的三爺損失了未婚妻,還把仇人的未婚妻嫁過去,他能高興才怪了?!?/br> 這事兒原本就復雜,本來夏家也不過是個寒門知府,不是什么大人物,建國候府有意輕忽你,那也沒辦法呀! 丈夫就是生氣也沒用。 用完早膳,夏時延要去上衙,但心中有火氣,等孩子們走了,他才忍不住后悔:“早知道還不如許配給周同司的兒子算了?!?/br> 周同司的兒子就是周韻的哥哥,倆家有通家之好,關系不錯,女兒和周韻又是閨中密友,湖州和杭州離的也近,不至于鬧出這些事情來。 卻聽甄氏搖頭:“周夫人人是不錯,可她只是嘴上說說,真正提親是沒有的,周斌也不錯,可太聽他娘的話了,他又生的瘦弱矮小,我們蕓娘這般人品人才,怎地會嫁給這樣的人?!?/br> 也許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對于甄氏而言,沒有什么莫欺少年窮,她不想女兒受任何的苦,能夠高嫁就盡量高嫁。 再者周夫人明明就知道舅侄兒有青梅竹馬一起長大喜歡的姑娘,卻硬要把周韻嫁過去,可見也是個只顧自己利益的人,這樣的人家蕓娘進門哪里有活路。 夏時延也是一時氣憤,知道甄氏說的是對的,只道:“建國候府的人過來,你好生安排,切勿丟了我們夏家的臉?!?/br> 這點甄氏當然清楚。 來替穆蒔親迎的人是武威將軍的夫人卞夫人,這位卞夫人說的親熱,“我們老太君和侯夫人說讓三爺把差事交給旁人再來,說這差事兒是做不完的,人生三大喜事是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夜,他鄉遇故知。這先成家后立業可是大事兒,但我們三爺又偏生是個倔脾氣,是個只知道忠君愛國之人,這西北剿匪他說已經是他在處理了,萬一離開了,旁人不甚懂,誤了皇上的事情也不好。我們老太君和侯夫人便先讓我接新娘子,等到了京中再拜堂也不遲?!?/br> 她又安甄氏的心,“您放心,等我們到了京中,三爺肯定早就回來了,您千萬別怪罪,侯府肯定是做的妥妥當當的?!?/br> 卞夫人好歹也是正四品官的夫人,甄氏還只是個從四級的官夫人,按照品級比她低點,但朝廷重文輕武,某種程度文官夫人地位又高點,況且卞氏沒有任何架子,對甄氏知無不言,言語中又把穆蒔不來親迎說的如此動聽。 給了個棒子,又給甜棗,可見是個妥帖周全的人。 甄氏也笑:“忠君愛國是好事,我們又怎么會怪罪?說起來千里姻緣一線牽,過去種種我們就當隨風吹散,如今有陛下賜婚,是莫上榮耀,只盼著這樁婚事順順當當,我們做爹娘的也就放心了?!?/br> 這甄氏綿里藏針的點名這樁婚事可并非是普通婚事,而是圣上賜婚,你們可以不滿,但是婚事必須得順當了,兩邊人的臉上才好看。 你建國候府就是再權勢滔天,也得聽皇上的話。 卞夫人自然也聽的懂,她呷了一口茶,又順口說了幾句,再打量甄氏,這甄氏倒真是河北甄家出身,乃曹魏美人甄宓后人,美的如洛神一般,翩若驚鴻婉若游龍,見之望俗。 這母親都這般艷色逼人,更何況是女兒?如此想來,女兒肯定是個絕色佳人,只三爺這個人,利益遠比女人重要,再漂亮的姑娘,也不值一提。 卞夫人的到來讓蕓娘越發不能出門了,她嫁妝是早早就備好了的,近來添了建國候府送來的十六臺聘禮,一共湊成了六十六臺,寓意為順利之意。 至于其他的,飛絮和雙眼倆個貼身丫頭是必定要帶去的,家中還陪嫁了兩房人,一共陪嫁了十口人,和沅娘陪嫁的人數差不離。 但沅娘是陪嫁了四個丫頭過去,一房下人和一個老嬤嬤。 為何有此區別呢? 原因是沅娘系前頭原配程氏所出,程氏過世后,程家人拿回一半的嫁妝,程家人來的時候,不少下人求著回去。這也很正常,當初夏時延不過是個微末小官,沅娘又只是女子,跟在沅娘身邊伺候也討不到什么好,況且夏時延年輕,遲早續娶一房,新夫人上馬,她們這些以前的下人哪里還有活路,于是不少人跑路。 故而沅娘身邊只留了兩個伺候的丫頭和一個老嬤嬤,還是甄氏進門之后新添了兩個伺候,還讓老嬤嬤的兒子娶妻生子,算作一房人陪嫁過去,這相當于都是沅娘自己人。 甄氏替這個長女cao持,但又不能干涉太多,可自己的女兒,她就能全權負責了。 蕓娘既然是嫁到建國候府去的,身邊的貼身丫鬟尤其重要,甄氏估摸著姑爺乃侯門公子,恐怕妾侍通房都有,帶的多了反而不美,只要一個反水都不好。 所以女兒的陪嫁丫頭都要能掌控住,在精不在多,而人家常說一入侯門深似海,那么陪嫁兩房人過去,這樣在外邊跑,不至于讓女兒成了瞎子和聾子,什么也聽不著什么也看不到。 再有個生養過的嬤嬤幫著拿拿主意,尤其是伺候女兒生產,這就再好不過了。 蕓娘讓雙燕支起窗欞,“這樣也透透氣,這幾日我都快悶死了?!?/br> 飛絮拿了一份冰碗過來,“姑娘,您嘗嘗這冰碗子,廚房的人放了櫻桃醬,撒了蜂蜜,再好吃不過了。喏,您嘗嘗就知道了?!?/br> 以往小姐是很喜歡美食,甚至經常下廚,現在可好因為婚事來的急,又是嫁到侯府那樣的人家,主母生怕小姐被油濺到或者是傷到哪里,連走動不不許蕓娘走動,更何況是去小廚房鼓搗什么。 “好吧,給我嘗嘗?!?/br> 正準備常的時候,甄氏身邊的丫頭單靈過來了,她看到冰碗,連忙對雙燕和飛絮道:“雖說是三伏天,但這冰的如何能給姑娘吃?若是肚子吃壞了,這可如何是好?” 單靈,雙燕,三煙,這三人原本都是甄氏身邊的人,只不過,雙燕和三煙都各自分給沅娘和蕓娘二人。 因此單靈不僅是大丫頭,資格又老道,算得上是眾丫鬟之首,是甄氏的心腹,她很清楚的知道甄氏這個時候最不想的就是蕓娘出事了,一點事都不能出。 蕓娘端坐在上方,笑道:“我還沒有開始吃呢!罷了,你來是有何事?” 雙燕和飛絮紛紛松了一口氣。 別看小姐平日里在主母面前撒嬌,但是在下人面前極有威嚴,一句話就讓單靈jiejie不敢多問什么,如若單靈是去淇少爺那里,保管好一頓長篇大論。 倒不是說單靈不好,只她管事多,難免絮叨些。 單靈連忙道:“姑娘,太太讓您過去呢,建國候府派來的那位卞夫人也在?!?/br> 明日就要出閣了,今天怎么卞夫人要叫她去,蕓娘輕笑:“難不成是想讓我過去驗明正身,怕我中途跑了不成?” 卞夫人倒是真的有這個意思,同時也是想著馬上要在路上相處一兩個月,這個時日可不短,她得先摸清楚新娘子的脾性才好。 她正在甄氏這里品茗,甄氏照顧的極為周到,小小的一個知府府邸,卻規矩嚴明,下人更是不多言多語,足以看出十分不錯了。 很快,卞夫人就見到了夏家這位二姑娘了。 她走進來時,仿佛覺得整個屋子都變得黯淡了,只有她才是那一束光,難以形容的美,卞夫人是個武將的夫人不知道如何描述,只讓她想起曾經買過的楊貴妃的美人燈籠,大抵就是這樣。 就像是夜空中一顆明珠,整個人都暈著光環。 卞夫人心道這甄氏精于算計,只想讓孩子高嫁,從來不在乎女兒的幸福,明明她們壓根不了解建國候府,卻巴不得女兒嫁到侯府去,一切都只為榮華富貴,更不必說和小何太醫的夫人了,她曾經也見過,絕對是個鉆營之人,卞夫人想,哪里是什么姐妹之情,怕是榮華富貴迷了眼。 但她不懂為何夏家這么有自信要嫁高門,夏時延不過只是個湖州知府,寒門出身,他女兒能有什么見識呢?可看到她這張臉,卞夫人才明白什么叫做傾國傾城之貌,有這樣的美貌,高嫁就很正常了。 蕓娘見卞夫人這樣看著自己,忙行禮如儀,“給夫人您請安了?!?/br> 卞夫人這才大夢似醒一般,“小姐快請起?!?/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