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書迷正在閱讀:不敗戰皇、白月光錯作替身后他哭了、[斗羅同人]從斗羅開始打卡(下)、拯救美強慘男配[穿書]、和霸總玩裝修小游戲、宋朝大官人、捉風去、以身飼惡犬、[綜漫同人]戀愛游戲哭著求我別作死、[綜漫同人]最強女友非說自己是普通人
“我們大楚...如今,還好嗎?”這句話思闕一直都想問,卻都怯于發問,她怕自己一問出來,得到的是不好的回應。 紀別光神情愣怔,輕點了一下頭,卻又立馬搖搖頭,眼眶有些紅。 “反正...大楚有臣,還有大庶長司馬大人在...公主您只管保重好自己,和主公、夫人他們就好?!?/br> “你快告訴我!大楚的神龍銅角是不是已經失了??”姒思闕咬著唇,美目直直地瞪緊他。 “這...”紀別光垂眸下來,不知該如何回應,失了楚國鎮國的瑰寶,公主她難免會傷心的吧? “算了,既已知道,又何必非逼你說呢?!彼缄I自嘲了一下,抹了把眼角,又道:“可你老實地告訴我,楚國是不是有難了?” 紀別光沉吟了片刻,還是不決定瞞她,輕點了下頭道:“之前有細作混進來,司馬大人和那些人打了一仗,保住了朝政。如今,北面的魯國又對我國蠢蠢欲動...” “魯國?”思闕驚疑:“可是之前魯國的國君明明不是和我國很友好嗎?我記得以前每年年節他們都會送來魯國最出名地道的水晶燴羊,而且,楚國戰敗后,魯國也大張旗鼓四周游說,說要替我們楚國討回公道的呀...” “那是多久以前了?”紀別光一個激動,說起話來語氣便略激了一些,隨后他又試圖壓制自己的情感,緩和下來繼續道: “公主,魯國以前之所以與我國友好,因為那時候楚國還是為他們所忌憚的!而后來咱們遭齊國擊敗,他們之所以假惺惺地冒這個頭,四周游說讓人支持他們,不過是拿我們楚國來當這個由頭,意在攻齊而已?!?/br> “因為他們知道,一旦我們楚國為齊國所滅,下一個輪到的便是北面的魯國,他們由始至終不過為的自己。后來被齊國識穿使了計謀令五國間的聯結瓦解,五國間慢慢也暗地里明爭暗斗起來了。魯國這些年見齊國不敢真的動我楚國半分,更是胃口大得妄圖想將我國吞食入腹!” 齊國使計令五國連接瓦解,這么一說,思闕就突然想到了六年前太子在樹林里被五國使者毆打,死命欺辱的事情。 思闕還想與紀別光偷偷再說些別的話,想著拉他到殿外暫且避開。 誰知甫一站起往里頭望,周凜便獨自從里頭出來了,思闕本來打算算了,以后找到機會再詳說,但周凜卻笑了笑,正如她意地道: “夫人,我們這兒還得好一會才好呢,奴怕悶著紀先生,夫人不如帶著先生到外頭逛逛?” 思闕一愣,“呃,好...” 第49章 一更 如此好的機會能避開眾人耳目, 思闕怎能不把握? 但她又有疑,周凜怎的好像事先知道,故意要放水給她一樣呢? 思闕怕這其中有詐, 所以也不敢把紀別光帶到僻靜的地方去說, 唯恐那些地方已經被周凜事先找好人在那偷聽,于是便打算帶紀別光回到剛才宴請使臣的地方。 越是危險的地方便越是安全的地方, 加之那兒有絲竹鬧喧的聲音,她可以籍此掩蓋掉說話聲音。 當他們返回剛才走過的木廊道,走了一會兒,果然就聽見挨靠剛才院子的地方有編鐘的聲音敲響。 紀別光突然走快幾步追上前面走得很急的姒思闕,吁著氣問:“公主!前方便是太子他們所在的地了, 您有什么話,我們還是別往前湊了?!?/br> 思闕呼了口氣,停住了步子旋身:“差不多了,就在這兒說吧?!?/br> “我就長話短說,你可記住了?!彼缄I抿了抿干燥的唇, 用余光環顧著四周, 飛快地道: “晉國很可能已經和齊國聯合了, 打算找機會向司馬仲父下手?!?/br> “什么?!”紀別光吃了一驚。 “他們要刺殺司馬仲父?!彼缄I又補了一句。 紀別光還要細問, 思闕已經將食指杵到了唇邊,示意他話只能到這里了。 她領著紀別光在木廊上靠著欄桿看院里的絲竹奏響, 一面又掩著唇回過頭來飛快地又加了一句: “他們有此次行動的密圖, 我...在太子身上下些功夫吧?!?/br> 紀別光一聽, 正要像兒時一樣,肅著臉斥止自家公主做危險的事,宴席中四國的使者突然就齊齊從袖內拔出了藏好的刀匕指向主席座上的太子。 他們...這是要干什么? 思闕皺了皺眉,想起來剛才太子已經讓身邊的人都跟著周凜去備她納征時的禮物, 此刻身邊只剩下幾個不會武功的小寺人,病殘體弱的太子很有可能下一刻就被這些政變的使者給刺殺在當場。 她沒有功夫去思考這個中看來古怪的局面,只想到太子如果就這么被刺死,她可能連個臥藏在太子身邊,私下給楚國捎信的機會都沒了。而且,太子一旦沒了,指不定齊王會對她以及她王父王母做什么呢。 想到這里,她朝著幾個神情恍惚,拔匕指向太子的使者高喝了一聲,就湊前沖去。 紀別光來不及拉住公主,公主便消失在視線范圍。 “你們這些人,是不是瘋了?!” 見姒思闕從不遠處徑直跑來,姬夷昌臉色不大好,和旁邊的作寺人打扮的趙程對視一眼,趙程似乎也沒能料到會被太子夫人中途溜回來,頗感無奈。 本來太子和趙程在設這一局,把摻有迷幻丹藥的酒水呈到各國使者案上前,已經借機讓周凜把太子夫人和楚國使者使開,就是不想太子夫人趟這渾水,免得搞砸了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