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43)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拒絕我后,想破鏡重圓、武俠:開局獲得吸功大法、開門,社區送溫暖!、我帶領全村發家致富、無限世界原住民、小妖怪團寵日常(重生)、穿進渣賤文后懷了炮灰的崽、掰彎直男的正確方式(穿越)、青山異聞錄、嬌o穿到末世后
此時的薛知景,就像一個格格不入的人,平靜得不像遇到了空難。 不對! 很不對勁。 沒有這樣的可能性,雖然幾十年前的記憶模糊,但也算是讓身體和心理印象深刻的事件,她不可能忘得一干二凈,她分明記得當時飛機是機頭向下,直直地砸進了海底的。 飛機是非常沉重的機械造物,是靠著空氣的浮力來運動的,姿態不正確就會造成麻煩,當年的飛機姿態,不可能讓它平靜地漂浮在水面上。 薛知景手猛地按住了身側的扶手,發現了更多不對的地方,這個飛機不像她之前坐的飛機。當年全球的飛機大約都長一個模樣,因為都是幾家公司出品,只有幾個規格,她坐的是最大的那款機型,因為坐得多,對于內飾和大小都非常熟悉。 現在這個飛機比那個大,內飾的格局、顏色和材質明顯不一樣。 周圍的人也什么人種都有,黃皮膚、白皮膚、黑皮膚、褐色皮膚,她記得當年乘坐的時候混血人種沒有這么多來著。 這個時候,她才聽見了身后傳來的聲音。 快走,上外面的救援船,直升機快撐不住了,行李都不要拿。 薛知景站起身來,和一個人打了個照面。 那個人全副武裝,一身黑色的作戰服緊緊地包裹著她柔韌的身體,她的手臂和腿腳上似乎穿著一套能提升人體負重及速度的外骨骼裝甲,不過是極為輕量型的,若不是薛知景平日里喜歡看這些稀奇古怪的知識,還不能猜到可能是這種東西。她的頭上戴著一個頭盔,頭盔的鏡面反射光線看不清里面的模樣。 似乎是看薛知景愣了,對面那人急了,按了一下頭盔上的按鈕,鏡面向上劃開了。 受傷了嗎?沒受傷就趕緊往后走! 薛知景頓時怔了。 蕭烈歌! 對面的人露出一絲疑惑的表情,不過她訓練有素,此時哪里是詢問的時候,她眉頭微微一擰,一把將薛知景的腰抱了起來,轉身以超過常人的速度向后面的安全出口奔去,幾乎是兩個箭步便到了,然后薛知景就被她塞到了另外一個同樣裝扮的人手里。 薛知景見著蕭烈歌又轉身回去了機艙,心臟像是不受控制一樣激烈的狂跳著。 她一把抓住身邊的那個黑色作戰服的人問,剛才救我的人是誰? 對方的聲音聽起來是一個很年輕的男人,是我們作戰隊的隊長蕭烈歌,您到里面去一點,我們得開船了。 作戰隊?蕭烈歌? 薛知景真的需要一點時間來消化一下。 她現在坐的是一個黃色的橡皮艇,很大,坐了幾十個人,但很是平穩。而她面前的飛機,是一架灰色的大型飛機,肚子很龐大,看起來像她以前見過的空天飛機或者大型運輸機??仗祜w機是可以直接飛到大氣層之外的一種運輸機,那里大氣稀薄,飛躍大氣層之后會成為一艘宇宙飛船。 在這架飛機的頭尾向上,有四架直升飛機,或者說,應該是直升飛機吧。它們都極為龐大,但是它們的螺旋槳并不是那種在飛機頂部的三片長槳,而是四個分布在飛機四角的內置螺旋槳,整體形象有點像是小型無人機的放大版。它們的底部都有一個鋼索,將海上的這架飛機吊著漂浮在海面上,想來是為了救援了,估計過不了多久,這架飛機就會進水沉入海中。 橡皮艇將乘客們載到了不遠處的一條大船上,大船的甲板非常龐大,薛知景看到了甲板一側有一個巨大的倉庫樣的建筑,上面還有一行大字。 地球聯邦海上救援廳第一區救援作戰隊。 薛知景:??? 站在甲板上,薛知景看見吊著飛機的那四架直升飛機斷掉了鋼索,有黑點隨著一根繩索爬上了直升飛機,猜測是剛才蕭烈歌他們這些進入機艙的人。 接著,直升飛機以極為平穩和迅捷的姿態爬升,向著薛知景他們這邊的船上飛過來。 當直升機飛機即將靠近的時候,那架黑色的飛機沉沉地落入到了海里,那片區域形成了一大片漩渦,轟隆隆的聲音傳來,讓人震顫。 薛知景突然有一個想法,會不會其實她在大周的幾十年并不是一場夢,而是改變了歷史,所以現在她所看到的世界,科技能力遠遠比她以前認識的要往前很多很多。 那四架直升飛機往她所在的船上飛過來,停泊在了甲板另一頭畫好位置的停泊區上,接著,一群穿著同樣裝束,戴著頭盔的人整齊地走了下來。 薛知景疾步地過去,來到了領頭的人面前,那人停了下來,將頭盔直接取了下來。 那人的臉再次清晰地暴露在了她的面前。 這分明就是蕭烈歌,而且是最青春洋溢時候的蕭烈歌,在薛知景的記憶里,不過幾個小時之前,她才和那個已經白發蒼蒼的蕭烈歌分開,此時再見,薛知景情緒很復雜。 如果從最不可能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話,那面前的這個人可能是蕭烈歌,也可能不是蕭烈歌。她們或許有一樣的相貌,一樣的名字,但這個人,明顯沒有一樣的記憶。 蕭烈歌看著薛知景,再次確定自己沒有見過她,但訓練有素的禮貌讓她還是詢問道,您有什么事兒嗎? 她的禮貌帶著一絲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不似薛知景熟悉的那種驕傲。 薛知景張了張嘴,最終只能說一句,謝謝你! 不用謝,這是我的職責。 被救援的人被安置在船艙里面,兩人一個房間居住著,聽說大概需要一夜的時間能靠岸。 薛知景便靠著艙室內的電腦和室友,來了解這個熟悉又不熟悉的新世界。 當她在網絡上看到自己當年開萬國大會的時候畫的集體畫像時,整個人都凝重了起來。 所以真的不是大夢一場,而是一場奇妙的時空旅行。 她在之前的時空里遇到了空難,進入到了一個平行時空的千年前,然后改變了這個平行時空的發展方向,接著她又回到了平行時空的現代世界。 看著歷史資料里的自己和自己的后人,就像是在看一本帶著沉重印記的家書,既會有跟自身密切相關的親切感,也會有一種故人已逝的滄桑。 薛周是個好孩子,她幾乎完美地繼承了她的治國理念,將大周的開放、包容、創新推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大量的科學積淀到了她的時代,成為了被史書上稱為第一次工業革命的一次大變革。 只不過薛周在情感上不是很順利,最開始給她挑選的皇后是一個官宦子弟,從小認識,學識豐富,跟薛周還是皇家綜合大學的同學,他們一起孕育了一兒一女,不過當薛知景離世之后,對方的心思就開始變了。史書上寥寥幾筆記載,對方希望有參與政事的權力,后來更因為這個和薛周產生矛盾,對方聯合兒子一起試圖篡位被薛周一網打盡。薛周詢問還處在少年時期的兒子為什么要篡位,對方回答說,他覺得薛周更重視女兒,遲遲不肯立他當太子一定是想讓女兒當儲君。其實只是因為當時兩個孩子都才十幾歲,怎么立太子? 薛周之后,她的女兒薛元凈即位,皇后是通過海選得來,從全國四品官家中的適齡男子當中選擇,不過史書上明確記載,薛元凈的兩個兒子都不是嫡出,也就是不是跟皇后生的。薛知景猜測估計也是用了她的醫學方法。 后來一路往后傳承,大周也終于走到了末路。 大概是遇到地球氣候變遷的小冰河時期,大周末年,遼國冰封千里,徹底四分五裂,成為了北方的一個心腹大患,大周南方人口眾多,只能前往海外謀生,整個世界便開始重新組合。因為萬國大會被緊密聯系的各個國家開始重新組建成幾十個全新的國家,大周的核心區域組成了一個新的王朝。 再后來,兩百年前,第四次工業革命出現,萬國經歷了一場大戰,戰后重新組建成了一個地球聯邦,一直到現在。 第198章 薛知景蕭烈歌番外 大概是幾十年的帝王生涯歷練,除了一開始的茫然之外,薛知景很快便平靜地接受著現實,就算又被命運丟到了一個陌生的地方,總還是要好好生活下去的,更何況在某種程度上說,這也算是命運的饋贈,一場重新的人生。 來到了港口,薛知景跟著眾人下了船,救援隊的速度很快,將他們的個人信息都了解了之后,重新為他們制作了身份信息,也聯系了他們的親人或者相關人。 而薛知景的相關人是一家大型企業的副總,這家大型企業是制造外骨骼裝甲的,而她薛知景這趟從蓬萊洲飛回來,便是來做核心區的銷售總監的。 雖說這份工作來得猝不及防,她對外骨骼裝甲也完全不了解,但至少是商業有關,對她來說不算難事。 她以了解考察的名義轉遍了幾乎所有的工廠和生產線,大概了解了這個外骨骼裝甲的制造。 外骨骼裝甲分成不同的層次,一開始制造出來是為了讓軍方的救援隊能更好的救援傷員,初代的外骨骼裝甲可以讓一個女軍醫輕松背起一個成年男人徒步離開戰場前往醫院。后來根據動力和負荷能力不同開發成了輕量型,中量型和重量型以及不同動力等不同型號,在薛知景看來,重量型大概就是一個機器人了,使用者全部被包裹進那個機器人內部,完全靠小型核聚變提供動力,這種外骨骼裝甲太笨重,使用場景很少,目前大概只運用在太空軍當中。 隨著軍用轉民用,輕量型外骨骼裝甲也大量在民間使用,一開始是為了給脊椎受傷或者缺失胳膊的殘疾人使用,依靠著外骨骼裝甲自身的動力,脊椎受傷的殘疾人可以用手或者用大腦驅動,讓自己直立行走,缺失胳膊的殘疾人可以擁有一個用大腦驅動的機械手。訓練熟練后,他們便能與常人無異。 后來不止殘疾人開始使用這樣的外骨骼裝甲,建筑工人也開始使用,普通人也開始使用,他們或是因為覺得炫酷,或是因為這樣可以提高自己前行的速度。后來更開發了兒童超輕量型外骨骼裝甲,雖然像兒童玩具,但也能提高兒童的前進速度,成為了繼輔輪自行車、滑板車之后的兒童新一代的代步玩具。 讓薛知景有些驚喜的是,蕭烈歌所在的地球聯邦海上救援廳第一區救援作戰隊的外骨骼裝甲就出自他們企業,并且是最高端的輕量型外骨骼裝甲。 薛知景拿到了一副穿在身上,整個裝甲很輕,大概只有不到三公斤,這大冬天有時候人穿的冬衣都比這個重。裝甲的主體結構貼合在手臂,脊椎,腰和腿部,能源在腰部,一塊大概紐扣那么大的電池,是一個可控核聚變的電池。 穿上這副外骨骼裝甲,薛知景感覺自己整個人都輕了,好像地球的引力瞬間變小了一樣,她仿佛可以一跳三米遠,一蹦五米高。 再次見到蕭烈歌,是薛知景要去跟他們救援隊談新一代外骨骼裝甲銷售購買的事情。 因為覺得這里的蕭烈歌并沒有和她一起在大周的記憶,所以薛知景并沒有要去打擾她的執念,但此時因為公務要見面,薛知景還是很激動的,不管有沒有那幾十年的記憶,薛知景還是傾向于認為,她們,是一個人。 救援隊的駐地在千里之外,薛知景要去乘坐超級膠囊高鐵,這種高鐵是運用磁懸浮和真空管道運輸技術實現的時速可達2000公里的超級高速鐵路。 這個超級膠囊高鐵是在地面上建有的一個筆直的長形全封閉管道,里面是真空,乘客會乘坐在一個膠囊倉里面,以磁懸浮技術懸浮在管道當中,然后像炮彈一樣彈射出去。因為真空環境,理論上可以說消除了摩擦力,因此可以達到讓人驚訝的高速度,最高應該可以達到5000公里每小時。 薛知景記得,她在前世的前世,這項技術大概只存在于概念和實驗室當中,沒有人知道是否會成功,但是這個概念從理論上是可行的。這項技術真正讓地球成為了一個村莊,讓陸地運輸的速度遠遠地高過于空中運輸和海上運輸的速度。 這個超級膠囊高鐵乘坐很舒適,除了一開始啟動時的壓迫感之后,剩余的時間幾乎都感覺不到任何前進的感覺,極為平穩,好像身處在一個平靜的小房間里,周圍內置的電腦屏幕可以訪問任何網站,薛知景便看了看新聞,幾個新聞還沒看完,就到目的地了。 救援隊所在是一座濱海城市,因為他們的主要職責是進行海上救援,濱海方便出船。 之前在這座港口上岸的時候薛知景還沒有什么感覺,此時了解了更多這個時代隱藏在暗處的科技成就之后,仿佛能更清晰地看清楚這個熟悉而陌生的城市。 說熟悉,這畢竟是當年自己著手組建的幾個對外港口之一,自己也曾不止一次的來到這里視察,現在說起來,自己當年留下的痕跡大概一個被保留做兒童歷史教育的古港口,幾座古舊的文物建筑了。 真是一夢千年,時光才是最讓人感慨的事物了。 說陌生大概是幾個方面,首先這座城市看起來異常干凈,無論從哪個角度取景,都是一種帶著透亮的小清新風格。這大概歸功于可控核聚變能源的使用,現在整個城市都覆蓋上了電網,所有的工廠、民居、汽車以及其它需要用電的地方都處在一個無線輸送的電網當中,現在的孩子都不知道什么叫做充電,因為電無處不在,曾經產生困擾的化石能源污染徹底消失。 其次是生物技術的發展,幾乎每一個房屋都布置成了和植物共同生長的局面,這些花花草草可以在以往不適合生長的陽臺、墻壁、房頂以及一些狹窄的房屋區域蓬勃生長,生生給這座城市帶來了一種人與自然和諧共存的局面。 救援隊的駐地很樸素,但占地很廣,薛知景坐車進去的時候正好看見他們在出發救援。 十幾個穿著黑色作戰服和輕量型外骨骼裝甲的救援隊成員,迅捷地坐上了他們的直升機,然后直升機便在足以稱得上靜謐的狀態下飛起離開。 開車的男生跟薛知景說,薛總,您不用擔心,大概是哪兒需要救援,應該需要救援的人員不多,我們隊長沒有出去。 薛知景點了點頭。 薛知景隨著人進了蕭烈歌他們的會議室。 這個會議室跟普通的也不太一樣,墻上有一個大屏幕,房間中間還有一個真實的沙盤,一個跟沙盤同樣大的觸摸屏,上面顯示著某個地方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