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
書迷正在閱讀:頂流拒絕我后,想破鏡重圓、武俠:開局獲得吸功大法、開門,社區送溫暖!、我帶領全村發家致富、無限世界原住民、小妖怪團寵日常(重生)、穿進渣賤文后懷了炮灰的崽、掰彎直男的正確方式(穿越)、青山異聞錄、嬌o穿到末世后
正當君臣和睦的時候,有人進來匯報緊急信息。 啟稟陛下,大理寺收到緊急信息,說貢院出現了舞弊行為,大理寺卿詢問,是否即刻進貢院搜查? 舞弊? 薛知景瞬間直覺不好,新朝建立,第一年開恩科,就出現舞弊?而且還是在貢院考試的第一天出現?怎么都覺得不太對。 誰給的信息,說是什么人舞弊? 有幾個舉子聯名寫的書信,舞弊者為豫州轄下富陽縣縣丞之女林元春。 薛知景眉目擰了起來。 林元春? 那日在女子院,她對這個女子也算印象深刻,畢竟是第一個起來表達想法的,十五六歲的年紀,薛知景印象最深刻的便是她那狼一樣的眼睛,她是個有渴望的人。 舞弊嗎? 殿上有大臣立刻說道,陛下,科舉乃國之大事,出現舞弊事件,決不可姑息,請陛下即刻派禁軍,配合大理寺卿,徹底徹查此事。 對啊,請陛下徹查。 請陛下徹查。 即刻?徹查? 科舉考試是選拔高級國家官吏的重要方法,吸引著朝野上下所有人的目光,更何況每次只錄取舉人幾百人,進士更是只有幾十人,這樣的一個通過率,讓整個王朝特別是官宦臣子對于科舉考試重視到了極致。 這樣的一個考試,對于公平性的要求是高于其它任何事情的。 糊名謄寫考卷、嚴格的搜身、貢院半開放的號舍連考三天都是為了實現科舉考試的公平公正。 多年以來,若出現任何舞弊事件,都是要嚴厲懲罰的。 可是即刻去徹查嗎? 林元春是女子,自然是在貢院的女子區域。若是大理寺卿帶著禁軍進去,一定會驚擾到所有考試的女子。林元春是肯定無法再繼續考試了,就算今日徹查了沒事,她也會少做一篇或者好幾篇文章,更別提對精神的巨大壓力了,她這次恩科幾乎沒有可能考上舉人了。 同時,整個貢院的學子,本就是頂著巨大的精神壓力在考試,一點點的風吹草動,就會影響到她們的精氣神,進而影響到她們的發揮。 所以,不管這個舞弊是真,是假,是否有人做局,都不能進貢院徹查。 想通這個關節,薛知景沉聲說道,軍機處行走李婧,皇城司都知陳棠。 李婧和陳棠各自從自己的隊列里面站了出來。 臣在! 臣在! 著你二人,即刻換便裝入貢院,暗查林元春是否有舞弊行為。若真發現她有舞弊行為,便暗暗將她帶離貢院,若她并未展現任何舞弊行為,你們就幫助貢院巡邏的宮人們,一起維持貢院秩序,不許任何人干擾考試。薛知景沉聲吩咐。 李婧一瞬間就明白了薛知景的打算。 前段時間,她可是被安排經常地去女子院和那些準備考試的女子溝通交流,一邊給她們鼓勁兒,一邊給她們教授自己科舉考試的經驗。她很清楚,薛知景對于這些參加科舉考試的女子的重視。 不讓大理寺卿帶著禁軍過去,便是不想驚擾到這些考試的女子。 只讓自己和陳棠過去,而且是暗查,那便不能去隨意搜索林元春的號舍,不能干擾她考試,而只能觀察她是否有舞弊行為。 李婧感慨著,不得不說,薛知景真是,第一時間考慮到的是保護,而不是審查。 不過諸臣子卻有不同的意見了。 陛下,科舉考試乃國之大事,若出現舞弊行為,務必得將可能舞弊者帶走審查,怎么能讓其繼續考試呢,這對于其它考生是不公平的。 對呀,陛下,就算是讓李婧行走和陳棠都知去查,那也不能暗查啊,考試舞弊一定是要徹底清查該考生的身上所帶的所有物件的。 陛下,一般來說,這樣的清查甚至還要將周圍十人都一并帶走的。 考試舞弊有很多隱蔽的方式,有的會將答案印在自己的筆桿上,有的甚至用微雕的形式刻印在考生帶進貢院的大米上,暗查如何能查到啊。 臣提議,暫停林元春及其周圍十人的考試,同時徹查平日里跟林元春交好的學子,一并徹查。若是她們無事,便讓她們再次參加考試,若是真有舞弊行為,也能肅清考試風氣,還我大周一個干凈的科舉。 薛知景面沉如水,一幫臣子說的是冠冕堂皇的話,但話里話外的意思,卻已經給林元春下了一個定論,她確實舞弊了,而且要斷了她,甚至周圍十人的前途。 科舉乃國之大事。 薛知景的話一出,眾人便安靜了下來。整個大殿只回蕩著薛知景一個人的聲音,低沉而穩定。 諸學子寒窗苦讀十數載,等的就是這一刻,三日的考試,要做十數篇文章。諸位都經歷過,知道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學子貢院考試,精神緊繃,一點外界的干擾便會被放大,影響學子的正常發揮。 權威是權威,道理是道理。 在威權之下,也是要讓以理服人的。 若是著大理寺卿帶著禁軍入貢院,勢必會影響考生發揮。不說這舞弊是真是假,但這干擾卻是實在的了。這是本朝的第一次科舉考試,我不希望出現任何干擾學子考試的事情。至于舞弊,查還是要查的,既然提到是女子區域有舞弊嫌疑,所以我讓李婧和陳棠親自坐鎮,重點看護。 此外,著大理寺卿嚴查舞弊線索。既然說有人舞弊,那一定是有考試題目提前泄露,這才能讓考生或提前做出錦繡文章或找人代筆帶入考場??荚嚨娜諆?,貢院不能動。但場外的線索可以查,一路查到,到底是誰,通過什么方式,將多少的考題泄露了出去,中間都有誰。 鎮國將軍元錦! 元錦站了出來,臣在! 你帶上一隊禁軍,配合大理寺卿,嚴查! 遵旨! 下了朝的薛知景臉色有些不好,回到后面的建章宮時,她都看上去面色沉沉。宮女給她上了茶,就見著她坐在書房的長案靜靜地思索著,便都安安靜靜地退下了。 此時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薛知景不知道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樣的。 如果舞弊確有其事,那真是一個糟糕的消息,女子參加科舉,剛開局就出了這樣的丑聞,以后很不好辦。 如果舞弊是有人嫁禍,那便是一招針對她的陰謀。女子參加科舉,未來還要全面進入朝堂,這無疑會觸動很多人的神經,在考試之前他們一直沒有什么大的動靜本就不正常了,此時出現動作,實在太正常不過了。 最怕的是嫁禍得很高級,證據確鑿,表面上看是真舞弊了,那才是最大的打擊。 那邊,李婧和陳棠換上了便裝,前往貢院。 兩人在路上簡單地溝通了一下,陳棠雖沒有李婧這么機敏,但也一下就明白了其中的關節所在。 兩人到了貢院之后,沒有打擾任何考生,反而加大了貢院的防衛,以免出現任何驚擾貢院的行為。 兩人還分工,詢問了當時搜身的宮女,她們是如何搜身的,又是否發現任何不妥的地方。 宮人們仔細回答,她們是嚴格按照搜身的規則,將入場參加考試的女子里里外外全部搜查了一個遍,確實沒有發現任何不妥。 李婧和陳棠見在宮人這里無法得到信息,便以巡邏為名,觀察了一番那林元春的舉動。一直到夜里,都看不出她有什么不對的地方。 一般來說,舞弊的人,總會露出一些舉動來,心理素質不好的人在臉上都會顯現出不妥,很容易看出來端倪。 那邊,大理寺,元錦帶著一眾禁軍坐在了大理寺的大堂之上。 大理寺卿,您就按照你的規矩審理,我就是來幫忙的,不用管我。 可一眾甲士在旁,大理寺卿如何敢輕易放松,他真是覺得腦仁兒都疼了。 元錦如她所言,確實什么都沒做,跟尊佛一樣在那兒坐著。 大理寺卿也就放下心來,安心審理。 不過,他似乎對那些舉子多有偏頗,事事都從舉子們的說法出發去考慮,聽得元錦內心都有些存疑。 晚上,蕭烈歌從皇家綜合大學回來,見著薛知景在建章宮內看書,面色似乎不好。 怎么了?今天看起來心情不太好的樣子? 薛知景放下書,走到她面前,兩人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了下來,有侍女送來了熱茶和點心。 蕭烈歌似乎也餓了,拿了塊點心就開始吃。 薛知景笑著說道,餓了?先吃飯吧,一會兒再說。 侍女們上來了一桌的食物,今兒有蕭烈歌愛吃的烤羊rou,薛知景給她撕了一塊下來,放到她的碗里,今兒說是加了點蜂蜜做的,蜜汁烤羊rou,你嘗嘗。 蕭烈歌嫌棄地看了一眼,你這宮里的廚師事兒真多,還要放蜂蜜。 薛知景眉眼含笑地看了她一眼,是我讓廚師試試的,覺得應該會挺好吃的。你吃過紅燒rou吧,那里面也會放糖,甜味兒會帶來一些全新的滋味兒。 蕭烈歌夾了一塊放到嘴里,嗯嗯地點頭道,還不錯。 下午的時候,御廚來問,今天晚上吃什么,薛知景本一直在思索著,聽見詢問,便想到要投喂蕭烈歌的事兒來了。她想起以前自己愛吃蜜汁烤雞翅,總覺得甜滋滋的吃起來唇齒留香,腦子似乎也會清醒許多,便讓廚師做蕭烈歌愛吃的烤羊rou,加蜂蜜。 看上去,蕭烈歌還挺喜歡的。 此時薛知景見她吃得開心,心里的壓力也就去了一大半了。 蕭烈歌就是她的精神慰藉劑,無論是壓力還是負面的情緒,只要跟蕭烈歌在一起鬧一鬧,玩一玩,甚至只是看看她,就都能去大半。 以前到也沒這樣,隨著跟蕭烈歌的感情加深,她對于蕭烈歌帶給她的情感支持卻越發感覺重要了。 哎,也不知是好事兒還是壞事兒。 蕭烈歌邊吃著邊問,今兒是大朝吧,有什么難事兒嗎? 平日里,蕭烈歌也不會追著問她朝堂上的事情,薛知景也不會刻意地什么都跟她講,兩人都謹守著一種默認的界限,不想哪天突破了彼此都還不知道的某種界限,麻煩。 但蕭烈歌既然問起,薛知景也不會不回答。 今日有消息稱,貢院有人舞弊。 蕭烈歌也知道科舉考試的重要性,頓時便臉色沉重了下來,哦?那是查還是沒查? 查,但諸臣子想要我查貢院,我怕驚擾考生沒有應允,所以我是讓大理寺卿從舉報人那邊查。不過我心里總還是有些不好的感覺。 怎么講? 我高度懷疑是有人做局,或許真會有一些擺在明面上的舞弊證據出現。 蕭烈歌停下了筷子,有些古怪地問道,科舉考試我們遼國也有,主要針對漢臣,一應規矩都是跟前朝大成學的,在科舉考試里面,所有的一切要求都無比嚴格。無論是進出的搜身,還是進去之后號舍鎖閉,三日內無論發生何事都不能出來,還有考卷糊名以及謄寫,這些都能嚴格地保證考試的公平公正,如何還會出現舞弊,又如何會在考試當天出現舞弊呢? 你說的沒錯,為何會?又為何是在考試當天爆出的舞弊消息。 薛知景的目光中帶著銳利,似乎是跟蕭烈歌的對話讓她更確定了一些事情。 蕭烈歌給她盛了一碗羊rou蘿卜湯,薛知景喝了一口,說道,總覺得這是一場隱晦的戰爭,他們藏在暗處,內心深處對我這個女帝不認可。 第133章 君王之怒 看來得繼續查呀。 薛知景干脆連夜將大理寺卿都叫進宮來,一起旁聽吧。 再不折騰他們,他們就不知道要給自己折騰出什么幺蛾子了。 幾個舉子看上去都文質彬彬的,若是光看形象,估計都會對他們很有好感。不過薛知景從來不是看這種外在形象的人,特別是心中對他們還存疑的時候,更不會因為他們的外在形象而對他們有所偏好。 只是不知,那大理寺卿在審判的時候,是否有對他們有偏好了。 真是難為自己這個做天子的,還要客串大理寺卿的角色。 都說說吧,你們是如何知道有人舞弊,又是如何知道對方是如何舞弊的? 薛知景的聲音聽不出情緒,她高坐在大殿的主位之上,甚至連面容都看起來很模糊。 幾個舉子被她晾了一天多,本就膽戰心驚,不知女帝要做些什么,此時聽著她的聲音,看著她的模樣,已經覺得天子之威,讓人緊張了,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拱了那林元春的未婚夫走上前來。 學生陳灝衍,見過陛下。貢院考試的前兩日,我們幾個舉子依舊在一家酒樓聚會,因為本次我們不參加州試,所以正好可以在一起探討一下學業,為明年的春闈做準備。當時,我們正在酒樓的二樓暢所欲言的時候,便見著幾個地痞走了進來,正好坐在了我們的旁邊,他們似乎不知從哪兒得到了一大筆錢,所以來酒樓暢飲,因為聽見了他們提到科舉二字,所以我們幾個舉子便忍著對他們的粗魯語言的不耐,上前去跟他們交談。那幾個地痞喝酒喝多了之后,滿臉興奮地便跟我們講了他們最近他們得到一大筆錢的事情。 那林元春的未婚夫講起來之后,語言便順當了許多,他的口齒也很清晰,看上去也有模有樣的,他似乎覺得眾人都在認真聽他說話,自己便有一種很受重視的感覺,便逐漸丟掉了這兩日被薛知景晾著的不安,開始侃侃而談。 不過他的語氣和語言表達里面,總是帶著一種莫名的自傲,也不知是他這樣,還是所有的舉子都這樣,頗覺得自己高人一等。 既然是科舉,便是國家大事,怎么一個地痞竟然跟其有了聯系,我便暗暗覺得不妥,一定要得知個究竟。于是我讓店里的伙計再上來了幾壇酒,讓那幾個地痞喝得更醉之后才終于得到了消息。聽到這個消息,我真是無比的痛心,怎么我朝的第一次恩科,竟會出現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讓人難過。 他的表情那叫一個痛徹心扉,配著他那張儀表堂堂的臉,真是讓人看著都為他心酸。 薛知景身上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這人表演得有點太過了,她可是清楚得很,但凡表演太過的時候,這表演的人一定是有什么目的的。 原來竟是陛下投入了巨大心血和期待的女子院,出現了舞弊行為。而舞弊者,正是學生的未婚妻,林元春。她因為學識不足,又幻想能中舉人做官,所以從家中逃走,知道陛下開設了一個免費入住的女子院,便混進其中,尋找機會。終于,她在汴京城里找到了一批地痞流氓,重金誘導他們,讓他們潛入到了考官家中,竊取到了試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