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現在這樣只是個墊底的中專,就挺讓人笑話的。 徐寶蓉說起梁春曉知道沒考過谷麥穗時的表情,隔著話筒,施愫愫都能感受到她的幸災樂禍。 對這一結果,施愫愫一點不意外。 梁春曉只是個注水的初中畢業,智商又平平,閉門自學高中課本,想也知道學不明白什么。 眼前能夠上分數線,也是因為今年高考復習時間只有一個月的原因,她面對的都是十年沒摸過書本,現學一個月的考生。 等明年,梁春曉想上線根本沒可能。 聽徐寶蓉說梁春曉很不服氣,說她只是沒經驗,要再有一年,她肯定能上本科 施愫愫只覺沒點自知之明的人真可笑。 梁春曉就慶幸現在不允許錄取后再復考吧,不然她今年不去,往后就再沒學可上了。 施愫愫不知道的是,梁春曉比徐寶蓉形容的還要難過多了。 不過是不想被人笑話,強撐著受得住呢。 梁春曉沒想到自己下了這么大功夫,又是早三年前就開始復習的,怎么就被谷麥穗一個土氣姑娘給超出那么多呢。 明明她是重生的,知道后面的走向,咋每到關鍵時刻就不行呢? 之前有施愫愫壓得她喘不過氣,連門都邁不出去。 好容易施愫愫走了,高考又恢復了,正要高調顯顯本事讓所有人刮目相看的時候,結果又被一個不起眼的土丫頭冒頭破壞了。 如果沒有谷麥穗,西山大院里就只有兩個人上分數線了,這樣的成績足以讓她揚眉吐氣。 就是中專也足以自傲! 工農兵學員時的中專生和她可沒法比,她這是實打實的高考出來的中專生,畢業就是干部待遇,走哪里都要被重視的。 整個陵水只有十六人上線,就知道這次高考的錄取率有多低,這批考上的含金量有多高了。 所以,梁春曉剛知道自己過了分數線,陵水只考上了十六個人時,梁春曉是滿意又得意的。 分數是她和弟弟梁春望一起去查的,對上梁春望羨慕妒忌的眼神,梁春曉受用極了。 回到梁家,很長時間不待見她的父母兄嫂轉眼又對她熱情關心起來,梁春曉知道他們是想和她這個未來干部打好關系,姿態端得很足。 為了看韓東升變臉,她拒絕了家里留飯,一臉春風得意地回到了西山大院兒,卻沒等進家門,就被樓下洪指導家屬告訴了谷麥穗的成績,她一下被打擊到了。 等韓東升回來,明顯比之前要好的態度,還關心起她報考的學校有哪些,梁春曉就知道自己考上讓他長臉了,他轉過彎來了。 想到后面她提出離婚,他苦苦挽留的情形,這幾年她都是靠想著這些堅持下來的,梁春曉心情又好轉了些。 可高興沒過下午,她就陷入深深的自我懷疑中。 原來谷麥穗之所以考那么好,是因為施愫愫給她寄了自己整理的復習資料。 最讓梁春曉不可接受的是,施愫愫,施彥銘,施萍萍和姚立民全考上了。 而施愫愫和施彥銘竟是燕城的理科狀元和榜眼,施萍萍是第五名,在幾百萬人口的燕城市考出第一二五名,這是什么概念? 不用等下通知書,就知穩穩的燕城大學和夏華大學了。 她呢?剛過線的中專生得意什么? 想了那么多年的,考上大學到施愫愫面前炫耀個夠,現在聽起來就像是笑話。 這會兒她就特別后悔,報志愿的時候為什么都填的燕城的學校。 她現在根本不想和施愫愫還有施家在一個城市,不想看施愫愫和施家風光無限,而自己只能在角落里卑微縮著。 之前還覺著金貴的中專,轉瞬就成了雞肋。 晚上下班的時候,韓東升顯然也聽說了這些,和中午想緩和的態度又不一樣了,吃著飯還走著神兒。 梁春曉就知道他又在那里后悔當年呢! 這幾年一直壓著不想,可今天韓東升再也抑制不住了。 施愫愫和施家去了燕城仍是一路走高,施常青和施愫愫當了更大的廠子的廠長,施彥銘和姚立民也升級別成了部門的負責人,反觀他,這幾年一直原地踏步,升上去的希望越來越渺茫。 這幾天韓東升就在考慮要不要復員分配到地方算了。 所以今天聽到梁春曉過線能上中專,韓東升心里就活動開了。 現在中專生的待遇提上來了,實習期和原來的大專一樣是三十五塊了,一年轉正后就是四十二塊,他要是轉到地方,級別待遇是不變的,這樣夫妻倆一個月也有一百一十幾塊,正經很可以過日子了。 而且得知這一消息后,營里的領導立即就都給他來電話道賀了,又說以后有學歷的人才金貴呢,只要漲工資都落不下的,所以梁春曉以后的待遇是沒上限的。 上學還有補貼,不用家里再給貼錢,雖然要兩地分居三年,怎么看都是劃算值得的。 想明白這些,韓東升決定要好好和梁春曉過日子,再找時間商量看他什么時候復員合適。 那會兒他心里就想到了施愫愫,覺著梁春曉發展幾年就未必不如施愫愫了,而且梁春曉是中專生,施愫愫后續可能會吃沒文憑的虧,慢慢也就被淘汰下來了。 韓東升還自己默念了好幾遍,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覺著終于也要輪到自家起勢了。 可現在是什么?施家一下就出了四個大學生,不說施愫愫和施彥銘,就施萍萍都是燕城大學或者夏華大學無疑了。 姚立民就是稍遜一些,也不是一般人夠得著的。 從這樣數一數二的名牌大學出來,鋪在施家四個人前面的就是金光閃閃的大道。 施常青的發展又不弱,一家子這么互為輔助,會發展到怎樣的地步? 想到施家將來會如何,韓東升不自主地就戰栗起來, 明明已被抓在手里了,一念之差,他于這些就全都失之交臂了。 若有施家這樣的岳家,有施愫愫這樣能干的妻子做后盾,他又何必這樣瞻前顧后,到地方上發展只怕早升上去了。 這一刻韓東升對梁春曉萌生了恨意,強自克制著才沒有發作。 就是這么悲哀,明明煩透了,還要偽裝著把日子過下去,因為再找還真找不到比梁春曉條件更好的了。 認識到這一點,韓東升自己都要瞧不起自己。 —— 錄取通知書是在二月初開始陸續下發的,施家幾個都是第一批次就收到的。 施愫愫和施萍萍是燕城大學,施彥銘和葉行是夏華大學。 姚立民是堅定的林業魂,報的第一志愿就是燕城林業大學,他的分數高出林大分數線不少,所以穩穩地就被林大錄取了。 分數最低的顧嵐錄取的是第二志愿燕城外語學院。 六個人清一色的名校,羨慕眼熱之后,全都在感嘆全國也就這一家了,應該再找不出第二家了。 葉家和顧家都被大院里走得近的鄰居找上來詢問復習資料的事兒,想替自家的孩子求一份兒回去。 施愫愫很大方地拿出兩份兒,分別交給葉千里和魏錦云,讓拿回去自己傳抄。 理科狀元和榜眼整理出來的復習資料得多貴重,那些人當然掂得出份量,足夠大的情份了。 都如獲至寶,幾家慎重地商量后,集中在一家給復習資料各自手抄了一份兒,又給復習資料還了回來,話里話外都是道不盡的感謝。 很多知道的雖眼饞不已,可自忖和葉顧兩家的交情不到,葉家和顧家也不是能任人拿捏索要的,惋惜著也只好歇了想頭。 為著這份復習資料,葉行又考上了夏華大學,孔德芬在大院里的地位一下拔高了。 出出進進的,很多原來不愛搭理她的都會熱情招呼她了。 還有人有意無意地和她提起自家閨女,想說給葉行的意思很明顯。 這要是以前,孔德芬肯定會歡喜地接住。 這會兒孔德芬卻分外清醒,只當聽不懂就給話轉開了。 和孔家不來往后,她曾經最大的心愿,就是個在大院里給葉行找個門當戶對的姑娘娶了。 可現在她已經換了想法了。 從葉行住到施家,被施愫愫和施家全面接管后,整個人變得越來越陽光開朗,孔德芬心里已經充分認識到,施家就是會教孩子,不是小門小戶的孔家能比的。 施愫愫私下里又給她安過心,說葉行的工作不用愁,給她兩年時間,她一定給葉行安排好。 施愫愫是什么人?現在孔德芬這里就是女巾幗一樣的人物,說的話都是一句一個坑的,人家根本不屑來空的。 說真心的,品了這么些日子后,孔德芬只會指望著施愫愫拉拔著葉行了,葉千里都靠邊站了。 所以施愫愫做了那樣的承諾后,孔德芬就徹底踏實了,人都變得柔軟和氣起來。 葉行和她也就沒那樣僵硬了,母子關系緩和了不少。 現在施愫愫和施家帶著葉行考上了夏華大學,前程一片光明,是孔德芬從前根本不敢奢望的好,施愫愫給的太多太重了。 知道葉行成績的那一刻,孔德芬已經決定葉行往后的事兒都交給施愫愫了,她再不插手過問了。 施愫愫喜歡給葉行找什么樣的對象,她都雙手加雙腳的支持。 以施愫愫的眼光和見識,葉行交給她才更好發展,她可不能再做眼皮子淺的事兒給葉行拖后腿了。 第168章 七七年春節是二月十八號, 趕在春節前都拿到了錄取通知書,正好過個好年。 七六年以來, 陸陸續續的大事發生,可說一路向好,新的一年又是充滿希望的一年。 葉千里和顧濯夫妻不約而同地和顧家提出,想一起熱鬧地過個年。 這要施家怎么選? 施常青和阮靜秋為難起來。 葉行和顧嵐知道后,馬上各自和家里通了氣兒。 沒想到,葉千里和顧濯夫妻竟私下溝通了,很快又給這邊來電話,說干脆三家一起過年,就在施家平房這邊, 有山有樹有水的,比哪里都自在舒服。 這樣最好了, 施家再歡迎不過。 從葉開和施家調回燕城這一年多, 葉行和顧嵐又總往這邊跑,葉千里和魏錦云再沒了爭執和別苗頭, 很多事都能商量開了。 不過也只是有事說事兒,人情往來是沒有的。 還是雙胞胎出生后才有了改變,葉千里和顧濯夫妻只要有空就會來看雙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