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123節
“大哥,你說大少爺為什么叫咱們務必要演這么一出才去范府?”個子高一些的年輕人問。 另一個人、也就是之前負責說話的人一巴掌拍在他的兄弟背上:“瞎說什么呢?什么叫‘演’???咱們說的不是真話嗎?大少爺那是擔心咱們往府里拉東西,讓老百姓瞧見了誤會范大人,影響他的官聲!” “哎喲!你怎么下手這么狠呢?我知道了知道了!”年輕人哼哼唧唧的,卻不再問。 見了這么多禮物,許杏也有些意外:“府上之前已經送了年禮過來,怎么又來了一遭?” “小人趙河、王七見過夫人!”兩人先行了禮,年紀略大些的趙河回了話,“世子夫人和大少爺都說,府里的是府里的,這些是他們的心意?!?/br> 趙河接著道:“夫人,小人兩個原是軍中的,只是都受過些傷,便退了下來,但是拳腳功夫都在,大少爺聽說府上大公子要回鄉趕考,特叫小人兩個沿路護送,等大公子高中之后再回去?!?/br> 許杏沒有任何理由拒絕,笑著道了辛苦,讓袁管家親自去安頓這兩個人。她卻跟同喜感慨,林錚這孩子,看著有些混不吝似的,實則周到得很。 同喜笑著說:“夫人,要依奴婢看,咱們大姑爺也不見得是多周到的人,只不過對咱們姐兒格外上心?!?/br> “這就不錯了?!痹S杏知道欣姐兒和林錚是有書信往來的,如今名分已定,兩個人有些交流是好事,她并沒有過多干預,更不會私看他們的信件,不過這樣看來,一定是欣姐兒跟林錚說了自家的事情,林錚才會這樣安排的?!八灰馨研澜銉悍旁谛纳?,我就滿意了?!?/br> 長青也是一樣的態度:“這孩子的一片心意,咱們領了便是。我再去鏢局雇幾個鏢師,你們沿路走官道,安全是無虞的?!?/br> 許杏有心說“天下哪那么多建昌公主那樣的瘋子”,到底還是忍住了,便只是點頭答應。 過了年,許杏母子就出發了。寧哥兒讀了這幾年書,雖然稚氣未脫,可是也有了幾分穩重模樣,對即將到來的縣試也頗有幾分把握。正哥兒倒是興奮得很,他才剛開始說話,沿路看見什么都要說一說,只是累得也快,看一陣說一陣就要睡上一會兒。 如此行了兩日,他們就到了。 再次回到村里,許杏才驚覺,時間過得飛快,一轉眼又是五六年過去了。 村子里的變化不大,除了有幾戶人家修葺了房子、蓋了新屋之外,似乎大部分人家都是老樣子??墒强吹侥切┦煜さ娜藭r,許杏卻真切的覺得,光陰流轉,人們都變了。 長生大哥新得了個女兒,寶貝得不得了。小秀姐倒是沒再添孩子,可是一家子都搬到了鎮上,買賣做得越發好了。當年瘦骨伶仃的棗花小表妹也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了,他們分了家,許杏剛進村看到的那處新房就是他們小夫妻的。姨母小趙氏多了些白發,人卻十分精神,除了在香腸作坊里管事,也幫著女兒照看外孫,日子過得充實而幸福。 哦對了,當年那個信誓旦旦說許杏是長青福星的神婆五舅奶奶已經去世了,據說臨終的時候還念叨著自己的神通,跟人說許杏確實是范家的福星呢。 對此,許杏只能微笑。 老范家的人其實變化更大。當然,這些卻是到家之后,趙氏慢慢跟她說的了。當下,他們一行人一進范家大宅,趙氏就迎了出來,只是再沒伸手抱孩子:“我這兩年身子不大好,抱不動了,快叫奶奶看看!” 許杏帶著兩個兒子見了禮,又一起去正房拜見金氏老太太。 家里有幾個婆子伺候,許杏也沒多打聽,長青給家里留下了那么多銀錢,再加上幾十畝地的出產,金氏兩婆媳完全可以過得非常舒服。也正如她所料,金氏幾乎沒見變化,精神矍鑠,滿面紅光,倒是趙氏臉上的皺紋明顯了許多,頭發花白了,瞧著也透出了幾分老態。 “回來了就好,好生歇著,別耽誤了考試?!苯鹗峡粗孟陆o自己磕頭的曾孫們,也沒特別歡喜。 許杏雖然許久不在老宅,可是對她們都了解得很,見此情形也不生氣。至于兩個孩子,本來跟老太太也沒感情,禮數盡到了就起來了。 晚上的家宴之前,趙氏進了許杏他們住的跨院,說起了這幾年的變化:“也寫信,你們可能也都知道了。那兩房都沒搬走呢,當初分家的時候你們兩口子都大方,這么大的宅子,等我一死,就徹底是他們那娘倆的了?!?/br> 許杏知道她的為人,假裝沒聽見這句話,直接問:“那他們都在家嗎?” 趙氏搖頭:“那倆娘們還在爭你爹留下的那個鋪子呢,都在府城住著,等閑也不回來。小丫頭說了婆家,倒是在家里住著,等會兒吃飯就出來了。范長平也娶了老婆,有了個小子,都在府城呢,他老婆就是府城的,家里也是做買賣的?!?/br> 許杏這才想起來,長青還有個庶妹,年紀比欣姐兒還小些,如今定親倒挺早的。她這么說,趙氏就道:“也是剛定下來,她娘,哦,姨娘,咳,我也不想當她娘啊,反正就是那個女人吧,她也是挺費勁的,給找的縣城的陳員外家的小兒子,也是個庶子,不過聽說家里挺有錢的,也有地也有宅子,分家都能分一份。她還怪會想的,沒找那些秀才老爺,說是怕人家看不起她閨女。不過也挺好,那些讀書的,說不定就想借著這個事兒攀長青的關系,她倒挺知道好歹?!?/br> 許杏看著她的神色,問:“您不討厭她們母女了?” 趙氏嘆口氣:“討不討厭的,你爹都死了那么多年了。她們娘倆不惹我煩,我還能怎么滴??偙饶悄飩儙讉€強,我都煩死他家那小子了,可比不上咱們寧哥兒跟正哥兒。要不,這回你們考完了,把正哥兒跟他伺候的人留下吧?” 第238章 母子返鄉(下) 許杏剛覺得趙氏變了,這一句話又現出了原形。 “你們娘們躲起來說什么話呢?聽說我的大侄孫回來了,快叫我看看!”范氏人被丫鬟攔在了外頭,聲音卻傳了進來。 許杏便也沒有回答趙氏的話,而是出去迎了范氏進來,不管怎么說,禮節還是要做足的。 這么看著,范氏倒不大顯老,還是從前的樣子,不過身上的衣裳要比從前精致許多。她進了門,先是把兩個孩子夸了一通,又拉住了許杏的手:“哎呀,你看看,你這養得可真好,三十多的人了,還跟十七八的小丫頭似的,到底是當大官太太啊,我家那兩個兒媳婦都難看得不行?!?/br> 這種比較毫無道理,而且十分冒犯。許杏并不打算慣著她,便道:“您這說的哪里話,您讓兩個表弟妹多休息些,人自然就養好了?!?/br> 誰不知道范氏刻薄貪財的性子,便是如今日子好過,她對待兒媳婦也不怎么厚道,吃穿沒少,可是cao心受累的活計多得很。許杏其實不太知道其中的細節,不過這么說,也算是戳到了范氏的痛腳,讓她尷尬了一瞬。 不過也就是一瞬而已。她馬上就轉移了話題:“大侄兒不能回來哈,他們當官的人也不能說走就走的。你們這回回來多住些日子吧?欣姐兒呢?咋沒回來啊,都長成大姑娘了吧?!?/br> 這還是回到家里以來,范家人第一次問起欣姐兒。 許杏雖不至于生氣,卻也實在是高興不起來,老太太金氏重男輕女,趙氏倒號稱是疼愛孫女的,可是一見面就忙著說自己的事兒,也沒說問問孫女如何,可見還是她自己的感受最要緊了。 誠然這樣計較有些小氣而且矯情,可是作為一個母親,自己的孩子被至親長輩忽視,她還是心下非常不快。當然她也不好把這種情緒帶出來,便道:“欣姐兒如今大了,又定了親事,等閑不好再出門,就讓她待在府里,正好我不在,她管著家里的一應事宜,也是個鍛煉?!?/br> “已經定下親事了???咋也沒來個信說說呢?什么時候的事???”趙氏連忙問。 金氏也看了過來。 許杏便道:“是上年年底的時候定的。剛定下來沒多久宮里就沒了一個老太妃,京城里都守孝了,就不好再說這些,孝滿了以后我們就收拾著準備家來,便想著我親自跟你們說吧?!彼巧晕⒛:艘幌聲r間線的,畢竟她跟長青都不想太早讓老家這邊知道,誰知道她們會在外頭說些什么呢? “定的是個什么人家?當大官的吧?”范氏問。 “嗯,是當官的。靖北侯的孫子,今年十六了,現在是個守備?!痹S杏盡量言簡意賅。 “那是大兩歲還是三歲?”范氏的記性挺好,“咱們欣姐兒到今年秋天十四哈,虛歲也就十五了,什么時候成親?” 其實欣姐兒現在也就才十三周歲零四個月,許杏覺得她還是個孩子呢,便道:“是大三歲,不過還不急著成親。那孩子在北疆軍中呢,等閑也不能回京,再過幾年吧?!?/br> “話可不能這么說?!?/br> “咋找了個當兵的???” 金氏和趙氏同時開口。趙氏連忙閉了嘴,讓金氏先說。 金氏便對許杏道:“那是侯府的少爺,將來是不是也要當侯爺的?這樣的親事,你們還拿喬,不早點把丫頭嫁過去,等著那少爺身邊有了人,養了孩子,看你們怎么辦!” 別說許杏了,就連站在許杏身后的寧哥兒都聽不入耳,小拳頭攥了起來。 許杏臉上的笑意不再,語氣也冷淡下來:“這事兒也不是我們一家說了算的。侯爺和侯夫人都在京城呢,他們府上都沒著急,聘禮也不曾下,我們如何能把女兒嫁過去?他們軍中紀律最是嚴明,絕沒有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br> 范氏在聽見老母親問那句話的時候就知道要糟,現在看許杏果然是不高興了,便急忙打圓場:“娘,您不懂,當大官的人家三書六禮,麻煩著呢,沒有個幾年辦不圓滿,您覺得得了好女婿,心里急,那也得禮數走完了才行呢,是吧,侄媳婦?不過說起來的,這樣你們是不是就忙著辦嫁妝了?” “剛尋了些木頭,還沒開始打家具,衣裳首飾這些也沒開始弄,想著早備下了再不時興了,不如到時候再置辦?!痹S杏算是給了范氏一個面子。范氏貪婪、刻薄、愛攀比、掐尖好強,可是也有她的用處,比如現在。 她剛這么想著,就聽范氏接著問:“那得給出多少銀子的嫁妝???人家侯府孫子多不多?得下多少聘禮?” 還真是毫不意外。許杏搖頭,誠懇道:“如今也還不知道,要走到這一步的時候再跟他們家商量,總要兩家差不多才好。侯府里就這一個孫子,儀式流程都挺鄭重的?!?/br> “那也要你們心里有數才好,別忘了,你們還有兩個兒子呢?!苯鹗习迤鹉榿砬么虻?。 許杏不冷不熱的說:“您說得是?!?/br> 終于輪到趙氏說話了,她卻道:“我聽你這說法,那孩子是在北邊打仗的吧,你們怎么找這么個人家,萬一有個好歹,欣姐兒后半輩子怎么辦呢?你們光圖人家門戶高了?” 說實在的,聽了這句話,許杏居然有一絲感動。跟金氏母女只盯著侯府的權勢富貴相比,趙氏這話雖然不中聽,卻有幾分真心。 不等她說話,金氏就呵斥起趙氏來:“不說話沒人拿你當啞巴!你懂什么!” 許杏并不怕,只對趙氏道:“他是個小將軍,底下有不少人的,自家功夫也很好,立過大功,一般是沒事的。難得的是這孩子品行極好,又是忠良之家,門風端正,人口簡單,他祖父跟欣姐兒她爹關系不錯,也算是知根知底?!敝劣诹皱P很喜歡欣姐兒的話,她就不提了。 趙氏半信半疑的:“真的???那要是這么說也還行,你們可別光圖人家家里官大啊?!?/br> 許杏應了。 晚間家宴的時候,許杏確實見到了庶出的那個小姑子。小姑娘個子比欣姐兒還要矮一些,坐在席上也頗有些拘謹,不知是平素一貫如此,還是見到許杏一行格外局促。許杏自然不會為難她,也沒有刻意做出親切的樣子,到后來這小姑娘似乎終于放松了些,不過飯也快吃完了。 和從前的幾次一樣,范家的團圓家宴上,最活躍的卻是羅家人。范氏帶著兒子兒媳孫子孫女都來了。 許杏看見寧哥兒那副“這也行啊”的驚詫表情,不由得有些好笑。讓兒子見識見識這些,倒也不壞。 到了飯后,眾人各自散去休息,寧哥兒卻跟著許杏去了跨院的正房,板著小臉嚴肅的說:“娘,我不要什么家產,都給大姐陪嫁便是?!?/br> “你倒是大方,你不要,焉知你弟弟不想要?”許杏微笑著看他,“而且,你知道咱家有多少銀子?” 寧哥兒便有些糾結,過了一會兒才說:“那,我那一份不要,大姐和弟弟分就好,多少我都不要。書中自有黃金屋,我要跟爹爹一樣,不吃家里的分家飯?!?/br> 許杏摸摸他的頭,柔聲道:“我知道,你今天聽曾祖母和姑祖母說了些話,心里有所觸動。你是爹娘的兒子,爹娘的家業當然是會給你一份的,你有志氣,娘很高興,但是也不必學你父親,他的情況跟你完全不一樣,你若想知道,等回了京就去跟他好好聊聊。你只要記住,身為家里的長子,你要扶持弟弟,庇護jiejie,這些都是你的責任?!?/br> 寧哥兒用力點頭:“娘,兒子記住了?!?/br> “今天見了家里的親長,明天開始,你就閉門不出,在屋里溫書吧,再有親戚走動,我且替你擋了,等你考完之后再見親友?!痹S杏整整他的衣衫,“去歇著吧?!?/br> 接下來的日子,寧哥兒確實閉門苦讀,許杏卻很是忙碌,不是別人上門來見她,就是她去拜訪親友,日日不得閑。 寧哥兒去縣城考試,又是住在了董家開的客棧里。這次跟長青當年算計著花用考試的銀子完全不一樣,寧哥兒是官家子弟,手里有銀子,董家又跟他的母親有交情,自然能住進最好的客房。 許杏作為學生家長,孩子進了考場也就完成了任務,自然有心情跟許久不見的董三太太敘敘舊了。 董三太太早就候著許杏了,卻一直等到縣試開始才來拜見,也是十分有眼力勁兒了。她見了許杏,寒暄了幾句就直入主題:“范夫人,民婦聽說您在京城的布莊里長年有低價布匹,便打聽了一下,這才知道您開了織布作坊?!?/br> 許杏沒有刻意隱瞞:“正是,你府上的消息倒挺靈通?!?/br> “夫人面前,民婦也不敢弄什么玄虛,只想問一下,民婦家里能不能也參一股?”董三太太問。 許杏看著她,發現她微笑的神色十分僵硬,顯然非??粗卮耸?。她沒急著拒絕,而是問:“你們府上不是一直做南北貨、商隊的買賣嗎?” “是這些為主,不過旁的營生也是做的,尤其是賺錢的營生?!倍拱椎?,“民婦當家的如今已經是董氏家主,不過民婦這兩個兒子,總有一個要分出去,自然要另找個來錢的路?!?/br> 這話觸動了許杏的心腸,想到她剛跟兒子說起過家業繼承分配的事,再看董三太太,便有幾分共情,之后再說起紡織廠的事,她也就把能說的都說了。 董三太太無疑是做了充足的功課的,仔細的聽完,就提出了合作。許杏出技術,幫忙生產紡紗機和織布機,作坊織了布,一部分在董氏的銷售網絡里銷售,另外的大部分走商隊,運往西邊他國,或者上船,出海,得到的利潤四六分。 “出海?”許杏沒想到他們連海上貿易都做了起來。 董三太太點頭:“做了兩年了。我們不貪,不走遠,最遠到呂宋,貨物一出一進就回來,倒也有不少利潤?!?/br> 許杏當然知道這其中的暴利,也不追問,而是道:“三七分吧,我三你七。我只出了機器和手藝,你們組織生產,采購原料,還要長途跋涉的運出去,更別說還有海上的風險呢,我拿這些就足夠多了?!?/br> 第239章 一同返京 對于海上貿易的風險和收益,許杏還是了解的,于是她婉拒了董三太太的邀請,只接受了布匹一項的合作,對于他們出海走的其他貨物,她也不多打聽。 董三太太由衷道:“夫人實在是有大格局的人,即使是這般暴利竟也不為所動?!?/br> 許杏搖頭笑道:“這可是您過獎了,我也不是不喜歡銀子,不過是不敢冒風險而已,反正布莊這一塊兒的三成利潤于我而言已經是天降橫財了?!甭牰目跉?他們并不缺跑貨的本錢,提出來這一項,顯然就是給許杏一個送銀子的門路,她也不愿意白拿人家搏命出海掙來的銀子。 可是董三太太卻有些眼泛淚花:“民婦夫妻何德何能,能認得夫人這般坦蕩磊落之人。民婦說句大膽冒犯的話,便是沒有范大人的官位,單憑您的這個織機,民婦都要拿出這個條件來上趕著跟您合作的。至于出海的營生,這兩年民婦家里跑出了這趟線以后,不知道多少八竿子打不著的人家都要來參一股,臣婦還是第一次被人拒絕呢?!?/br> 她這話還是有拍馬屁的水分,不過也有幾分真心,許杏沒糾結這個話題,而是拍拍她的手臂,微笑道:“雖然咱們今日說定了,可是織機的圖紙和樣機都在京城呢,你是跟我走一趟京城,還是讓底下人去辦?” 董三太太抹了把眼睛,道:“這東西事關重大,民婦回去帶上小兒子兩口子,再帶好家里的管事和工匠,一起進京一趟,不知道夫人您什么時候啟程回京?” 許杏沒什么可隱瞞的:“總要到三月里了,等我兒子考試結果出來了我們再行回京?!?/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