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杏 第111節
“可不興這樣,咱們都是一家……唉,咱們多好的交情啊,我當你是自家meimei,照應你還不是應該的嗎?再說,我也是看不慣她那做派,你可不知道,就連我家小姑子都曾經吃過她的暗虧?!绷皱\是真的不喜歡鄭三姑娘。 段玉琳瞪大了眼睛:“崔姑娘才多大,她……” 林錦的小姑子是婆婆中年時才有的女兒,如今也不過五六歲的樣子,之前的宴會上,因為說了一句覺得鄭三姑娘的衣裳不好看,就被鄭家的幾個姑娘惡作劇捉弄了一通,嚇得生了一場病,這事兒崔家人都憋著火呢。 “她把自己摘得干凈,再說確實是小女孩們之間的玩鬧,便是祖母她老人家也沒法真個去興師問罪?!倍撕痛箝L公主很疼愛這個小孫女,可是總不好去跟幾個小孩計較,又礙于鄭氏現在如日中天的,只能壓了下來。 欣姐兒就皺了眉頭,拉著段玉琳的手,又看著段玉真,小聲說:“若是這樣,咱們都要多加小心,以后遠著她些?!?/br> 林錦看著欣姐兒,猶豫片刻,最終還是什么都沒說。她確實知道一點兒弟弟的心思,可是她絕不會做什么多余的事情,否則,她豈不是跟鄭家小丫頭一樣了嗎? 回到家里,欣姐兒倒是沒遮掩,一五一十的把這些事情都跟父母說了。 長青就點點頭:“你做得很好。剩下的事情你不用擔心,爹娘會處理好的?!?/br> 等女兒離開了,許杏才把見到鄭大夫人的事情說了,道:“今天是孟大人家里的喜事,那小女娃我也看了,很是白嫩可愛,人家主人家歡歡喜喜的,我自然不好煞風景,也就沒說什么,只是那鄭氏著實可氣。難道時至今日,他們還看不出你是不可能為他們所用的嗎?今日若不是林錦在,能震得住,萬一明年京里傳出什么鄭家子和咱們女兒兩情相悅之類的鬼話,那可怎么辦?” 長青面色陰冷:“他們大約是看得出來的,畢竟我判刑的時候絲毫不留情面。不過今日這事未必是鄭大人授意,他還沒那么蠢?!?/br> “最好是這樣?!痹S杏道,只是心里還是很郁悶,這種厭惡憎恨他們卻又躲不開干不掉他們的感覺實在是太憋屈了。 也許是去年的踩踏事件讓老百姓們心有余悸,出門都謹慎了許多,也許是長青長時間的整頓終于出了成果,今年的新年廟會和上元節燈會都舉辦得很成功,熱鬧又祥和,讓京城的官員和皇帝陛下都十分滿意。 “同樣都是辦差,人跟人終究是不一樣?!倍吕?,皇帝在春祭圓滿結束之后,對長青越發滿意了,“著令吏部,重新考核各地官員,能力不足者,該降職降職,該罷免罷免!” 長青自然不知道,在自己的對比之下,皇帝越發看不慣那些只會掉書袋卻沒有實際為政能力的官員了。他忙完這些年節差事,又該勸課農桑,直忙得腳不沾地,連兒子又收到了兩封北地的來信也沒顧上仔細過問。 許杏那里更忙。 罐頭作坊其實十分簡單,蓋了房子支了爐灶就好,冰也備下了許多,只是能耐高溫和急凍的壇子很是難找,同貴滿京城打聽,還沒有進展,當然,水果也沒結出來,倒還不用很急。 許杏最忙的是點心鋪子和酒樓的整改升級工程,這些從年前她接手了這些產業就開始做了。因為是連鋪子帶人員一起轉讓的,封建貴族們不雇人全買人的做派就給許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點心鋪子和三處酒樓都沒有停業,接過來她就可以收銀子,不過她在增加新菜式和改變經營模式之前,還是先解決了一下人事問題。 鋪子和酒樓的掌柜、大廚甚至伙計們都被許杏買來了,可是他們的家人還在原來的府里當差呢。畢竟都是奴籍,便是不當差,那也是主人家的人,現在全是骨rou分散的狀態,當然,大家都在京城里,見面還是行的,可這終究不是個辦法。許杏第一次見這些人的時候,就有一個掌柜硬著頭皮提了這事兒。 許杏雖然家里也有不少下人,但是都是直接從牙行買的,以單個人為主,要不就是像胡大福一家這樣全家買來,所以一開始根本沒想到這個問題。聽那個掌柜支支吾吾的說了,她才反應過來。 “這確實是個事情,便是奴籍,能跟家里人在一處大約也是好些的?!痹S杏點頭,“這么著吧,你們先去跟家里人說說看,想要跟著來的,報個名字給咱們府上袁管家,我盡量去協調,把人買過來,若是還想留在原來主家的,我也不攔著你們來往,只有一樣,若是把我這里的方子、經營之道傳了出去,我也不發賣你們,只送你們去衙門,背主、泄密、欺詐,到時候是坐牢是流放,我可就管不著了?!?/br> 她可是順天府尹的夫人,不怕縣官就怕現管,眾人各自心中都有了思量。 拿到名單之后,許杏瞧了瞧,不由得笑了:“陳郡王府上是有多艱難啊,所有人都想出來?!?/br> 她也不啰嗦,直接讓袁管家拿了帖子上門去詢問買人的事兒。 那個時候,郡王府里正忙著分家呢,各房各院都在算計財物,還真沒人想起那些在府里沒有差事的奴才,袁管家這一上門說明來意,老王妃的管事嬤嬤立刻就去稟報了。 果然,老王妃一聽,頓時有些懊惱:“竟是忘了,還有這么些個家生子,也得處置?!?/br> 陳郡王歲數大了,也不愛跟妾室姨娘們廝混,尤其是這陣子大家鬧得都不好看,他沒事便待在正院,聽了這話一拍大腿:“這還不好?沒差事的都發賣了,少支多少月錢?還能得銀子。把他們住的地方騰出來,也好分了?!?/br> 于是他們這邊毫無阻礙,要哪些人就給哪些人,銀人兩訖。 點心鋪子和酒樓里一共有二十多個人,他們各自的家人加在一起倒是挺多,男女老少的有六七十,被許杏統統送到了莊子上,分散到各個作坊干活,暫且沒有活計的婆子丫鬟也就不發月錢,等到上工了自己掙。 山下的棉紡廠已經基本上修好了,當然,不叫這個名字,就只是粗略的分了紡紗作坊和織布作坊,棉花也收購了一些,只等著機器到位就能開工,反正新的機器對技術的要求并不高,不需要尋找專門的織工,正好這些婆子丫鬟就能干。 這邊還不錯,可是鄭府買來的酒樓布莊里很有幾個人不大想干,還想回鄭府,又有幾個人自己不走,卻不愿把家里人接過。許杏就懶得慣著這些毛病了,把這些人單獨列了名單,讓袁管家去找鄭府的管家,看看能不能交換,拿這些人去換剩下那些人的家人,不夠的那些,范府愿意出銀子買下來。 鄭大人夫婦在西北任上,所以府里目前是大夫人和三夫人共同管家。她們倆一合計,就覺得不能如范家所愿,畢竟拜范大人所賜,倆人都有兒子吃上了牢飯。 所以這事兒就暫時擱置了,許杏便沒有對鄭府買來的兩處酒樓和布莊做任何改變。 除夕,宮里賜宴,許杏見到了久違的潘夫人。 潘夫人便和她一起在夫人們集中的地方說話:“我聽說你這陣子在給你的奴才們買家人?” 表面上一聽,這說的都是什么話啊,許杏強忍著沒笑出來,用不高不低的聲音說了一遍情況:“陳郡王府上王爺王妃都是慈愛之人,不忍心見他們骨rou分離,這才給了我一個恩典?!?/br> “所以鄭府的下人們就全都得分作兩處?”潘夫人仿佛十分意外,“鄭府竟如此斤斤計較?如此這般卻是有傷天和了。不然,你把你買的那些人全都送給鄭府,你自家再買下人也使得的,總不好這樣硬生生的拆散人家骨rou夫妻?!?/br> “幾個奴才有什么舍不得的?值當這樣扣著?平白給人話柄!”淑妃聽說了這事兒,氣得神色扭曲,“這么小家子氣,真個是要給我的小九拖后腿了。來人,趕緊去給府里大夫人送個信兒,就說我說的,讓他們把人給了范夫人?!?/br> 第216章 新品推薦 鄭家的兩位夫人心里再不滿意,宮里的淑妃都發話了,她們也不能再格外刁難,只好放了那些想走的人,當然不是白放,有幾個是用來交換了酒樓里的人,有幾個則是讓許杏這邊掏銀子買下來的。 許杏卻也不是冤大頭,什么人都要的,挨著看過了之后,挑出了幾個一開始想走、現在又留下來的人,讓他們自己掏銀子贖身,她還這些人自由。 “夫人,這幾個人都說沒有銀子,也不愿意出去,想要在咱們府上呢?!币话闱闆r下,許杏的產業相關事務是不用袁管家打理的,不過因為這次跟其他府邸的大管家們打交道,許杏才特別把袁管家叫來幫忙,原本想著不過是些許瑣事,卻沒想到前后這么多麻煩。 許杏便對袁管家說:“不必由著他們,咱們問過了,也就仁至義盡了,這些人我不用,若是交不出身價銀子,你便去牙行找人來全都賣了便是,價錢不拘多少,總之不要讓這些人留在作坊里?!?/br> 這些人早前明顯表現出不愿意留下來,可是回府里見過了家人,再回來就都愿意了,誰知道這里頭有沒有什么問題?許杏可不想買個帶木馬的產業,自己這邊還沒干點什么呢,鄭家那邊就把自己的底細摸透了。 袁管家會意:“明白,小人這就去辦?!?/br> “啊對了,跟你媳婦說,從新買的丫頭里挑兩個會針線的,留在她那里打下手?!痹S杏想起來,又補充了一句。同樂當了這么多年的管家娘子,還是個不叫苦的性子,現在府里人多,來了京城應酬增多,從主子到下人需要的衣裳配飾都要多做許多,她就知道帶著秋水和另一個小丫頭沒日沒夜的干活,也不開口要兩個人。 袁管家便笑了:“是,夫人,多謝夫人體恤?!?/br> 這些事情交代下去,許杏才叫等在一邊的同貴:“怎么樣?黃油制出來了嗎?” 同貴連忙道:“可算是得了,不知道廢了多少奶,也就是咱們自家的奶牛,山上草料也盡有,實在是好生浪費?!?/br> 一邊說著,她一邊走到門外,從墻角處取了食盒進來。食盒里按許杏說的,上下四周都墊著冰塊?,F在天氣還冷,從莊子上拿過來,冰塊一直沒化開,里面的一大塊黃油也保存完好。 許杏看了看,又聞了聞,同喜早就叫小丫頭去取了小刀和勺子來,許杏小心的切了一小塊,嘗了嘗,頓時笑彎了眉:“嗯,就是這個,那兩個婆子原來是做什么差事的?這個做得不錯?!?/br> 同貴道:“她們倆人原先在陳郡王府上,一個是大廚房的,另一個聽說曾經伺候過老王妃的小廚房,家去生孩子的時候,差事讓人頂了,倆人的手藝都還不錯?!?/br> “這樣,每人賞五兩銀子,就讓她們專心做這個黃油,我有用?!痹S杏拿了東西,就去了廚房,開始做各種黃油餅干和面包。 順天府后衙的廚房里居然有個小小的烤爐,不知是哪一任府尹留下的,據說是為了烤胡餅之類的東西,許杏就吩咐人清理了里頭的架子,準備拿來一用。 她這一忙活,就是一整下午的功夫。等到長青下了衙、寧哥兒從書院回來,她才帶著小丫頭們從廚房里出來。 可著府里的食材,許杏用了半天的時間,做了黃油餅干、黃油面包、黃油小蛋糕、紅豆酥、老婆餅、黃油烙餅、蝴蝶酥等一大桌子的點心,還指點著廚娘做了黃油雞腿和黃油蒜香蝦兩道菜。 丫鬟們把其他的飯菜一一擺上來,別人還好,寧哥兒簡直是狼吞虎咽,好歹記得給父母姐弟留一口而已。 就連欣姐兒都抿著嘴笑道:“娘,這個點心真好吃,很香?!?/br> 大獲成功,許杏也很高興,道:“既然你們都喜歡,我就把方子寫了,讓咱家鋪子的廚子做來賣,到時候送些來家里就是了。我這手藝卻是不行,讓他們做,肯定能做得更好?!?/br> 長青知道這是許杏要在新鋪子里賣的東西,孩子們都喜歡,他也不多吃,略嘗了嘗就道:“味道極好,也新鮮,定然能賣得好?!?/br> “我這就寫了方子,讓點心鋪子那邊做起來,現在的那些點心雖說也還不錯,畢竟沒有特點,把這些加上去,再讓他們琢磨些新花樣,不愁不大變樣?!痹S杏道,“得趕緊做出來新鮮貨,我也好送些去潘府上,為著下人的事兒,總歸是欠了潘夫人一個人情?!?/br> “你說宮宴時的事兒啊,潘家總是要讓鄭家難堪的,不過是拿你這事做筏子罷了?!遍L青道。 許杏點頭:“我曉得。潘夫人跟我關系還算好,當初在甘州的時候純粹些,這到了京城自然就摻了些算計,不過也情有可原,畢竟他們潘府跟鄭府天然的立場對立。她利用我抹黑鄭氏,我卻也由此解決了麻煩,算是各取所需吧,不然為什么我只送些點心過去呢。大家心里都有數?!?/br> “夫人,點心送過去了。潘夫人親自見的奴婢,當著奴婢的面就吃了,直贊這點心味道好,聽說是咱們鋪子里新出的,立時就吩咐婆子再去買些回來?!蓖矎呐烁貋?,馬上跟許杏說了她去送禮的經過。 許杏嘆氣:“她哪里是沒見過這點子點心,不過是覺得心中有愧罷了,畢竟我們也算是朋友?!?/br> 只是人在這個權利場上,這些都是難免的,尤其是潘氏乃是皇后母族,大皇子若是繼不了位,他們只怕誰都沒有好下場,爭斗也是正常。 放下這件事,許杏專心盯著點心鋪子的業務,果然,趁著過年的時候,點心鋪子推出的新品大受追捧,連帶著原來的幾樣招牌點心也賣得很好。不論是點心攢盒還是單獨售賣,每天都等不到晚上就徹底賣完。 許杏也不小氣,鋪子里的一干人員都發了豐厚的過年紅包,迅速接受新事物的大師傅更是一次就給發了二十兩。大家在陳郡王府的時候,時常有月錢拖延克扣的情況,如今自然是歡喜不已,干勁十足。 一個正月,點心鋪子的凈利居然有二百四十多兩,比之前翻了好幾倍,許杏看了這個數字,也十分滿意。 同時,她把手上的三家酒樓也做了整改,采用了不同的市場定位,相應調整了菜單和就餐模式,初步看來也十分有成效。 城北的大酒樓位置最好,客流量最大,店面也最寬敞,許杏就把這里定位成中高檔酒樓,重新修繕了雅間,就連樓下的大堂也做了粉刷,更換了桌椅。菜色方面,原有的兩位大廚,一個擅做魯菜,一個擅做淮揚菜,她都保留了下來,同時試著增加了北京烤鴨、奧爾良烤雞、香酥炸雞等菜式,當然名字就是尋常的烤鴨烤雞這些。反正雞鴨都是自家山上的,供應充足,品質優良。兩位大廚都對這幾樣東西接受良好,甚至還能調整許杏菜方子的不足之處,對此許杏自然是十分樂見其成的。至于皮蛋rou粥、咸蛋黃南瓜條、拔絲紅薯等小吃,大廚們更是一學就會,很容易就上手了。 城西的兩處酒樓規模都不算很大,離得也不算遠,許杏一合計,還是得差異化經營才好。于是店面最小的這家便以各種改良西式菜式為主,rou菜包括脆皮炸雞、香酥烤雞、烤豬排、黃油蝦球、黃油雞腿等,點心則是各色黃油餅干、塔和炸紅薯條等,主食提供吐司、貝果、rou餅漢堡等,味道盡可能保留些許異域風味,又符合大越朝百姓的口味。另外一家則開成了特色食府,有火鍋,有燜鍋,有鐵板烤rou,再有各種口味的餃子,搭配些炒菜,也十分吸引人。 食材大部分來自山上,許杏這一條產業鏈快要理順了,收益也可以說是立竿見影起來。這些酒樓都沒有長時間的停業,只是正常營業的時候提早打烊一些,第二天就變了些樣子,過了幾天又換了菜譜,很平靜的完成了轉型。 可是利潤的變化確實十分明顯的。正月里熱鬧多,出來吃飯的人也多,三處酒樓一核算,一個月就盈利兩千多兩,就連長青都是一驚:“這么多?果然‘民以食為天’呢?!?/br> 許杏很有信心:“雖然跟過年算旺季有關系,不過今年我還有新東西要出來呢,到時候說不定能穩住這個收益,甚至更多呢?!?/br> 她這里高興,鄭府里的人們就不高興了。 原本想要留在酒樓里當釘子的下人被許杏發賣了。鄭大夫人沒法子,只好又去把人買了回來,畢竟都是得用的人手,可是經過這一遭,她對范府,尤其是對許杏,那可真是恨得牙根癢癢:“一個鄉下來的土包子,居然這么打我的臉!” “夫人別氣了,事已至此,還是要忍一時才好?!彼磉叺膵邒邉窠獾?,“咱們二爺已經如此,再要聘高門千金只怕不大容易,那范府,好賴是個三品官呢,也不算太辱沒了二爺,等那丫頭嫁過來,還不是任由您擺布?眼下還是不要跟她杠上,不然真讓三夫人截了胡,那多不劃算呢!” “老三媳婦做什么了?”鄭大夫人咬牙。 “老奴聽說她們院里新打了頭面,花樣都是小姑娘用的,怕是要留著皇后娘娘千秋的時候送給范家丫頭呢?!眿邒叩?,“您可別忘了,晨哥兒也是咱們鄭府的嫡孫呢,對老爺來說,聯姻了就行,哪個孫子娶,可都是一樣的?!?/br> 第217章 公主挑釁 許杏不知道鄭氏的謀算,忙著酒樓和點心鋪子的升級轉型。這個新年似乎是她運勢頗旺的一年,當然也可能是之前的準備工作終于到了出成果的時候,從春天開始,接連有好消息過來。 先是山上的黃桃樹、山楂樹、棗樹、梨樹和葡萄都出了芽,眼看要開花,今年的水果能有收獲了。 接著是同貴來報,說尋到了符合要求的壇子,經過反復試驗,這家瓷窯燒制的壇子完全可以用來做罐頭,只是要價高些,需要五十文一個,而且供貨也慢一點。許杏對此表示接受,馬上就下了單,現在就開始做,不耽誤秋天用。她順便還把葡萄酒瓶的單子也給了他們,倒得了個不錯的折扣價格,而且瓷窯的東家表示,會讓他們最好的畫匠給繪制壇子上的花紋,保證清雅貴氣上檔次。 最讓許杏高興的是紡紗機和織布機的制成。經過反復的修改調試,這兩樣她無比期待的機器終于做成了。 早在這些機器第二次調試返工的時候,許杏就讓胡大福的老婆組織在山莊里住著的婆子丫頭們初步整理收來的棉花,進行清理、軋棉等工序,為紡紗織布做好準備。因此許杏跟同貴去看機器的時候,還特地帶上了紡紗材料。她對這些技能并不精通,只是從前因為選修了解過一些,不過這足以讓她動作生澀的帶起了紗錠,紡出了一些棉線。 在場的人除了木匠鋪子的大師傅之外,都是許杏信得過的自己人,看到八個紗錠一起轉動的時候,幾個人都目瞪口呆。胡大福的老婆一回過神,便伸手過來:“夫人莫要累著,讓老奴來試試吧?!?/br> 她遠就是農婦出身,紡紗也是會的,她一上手,自然比許杏嫻熟許多,越發展現出了這款紡紗機的過人之處。 她這里紡出了線,大家自然要用織布機試試的。經線緯線的掛上,許杏好好想了一下,然后慢慢的開始。她沒怎么織過布,雙手配合得不怎么樣,很有些手忙腳亂。胡家的看會了,也就接了手。她一邊織布一邊道:“夫人好巧的心思!這梭子跑得可真快!” 東西試過了,許杏就付了銀子,在這家木匠鋪里訂制了二十臺紡紗機,二十臺織布機,并且重新簽了一張契紙,著重強調保密。 “這東西若是做起來,得有多少利潤,想來您也能想得出來,所以一旦這兩款機器被別人家仿冒,源頭是您的鋪子,需要賠償十萬兩,您沒有異議吧?”許杏問老木匠。 “夫人的話,草民明白,您放心吧,草民五代都在京城開著這個鋪子,信用還是有的,圖紙還給夫人,這機器每一臺都由草民親手給您做?!崩夏窘吃谄跫s書上按了手印,接著真的把圖紙遞給了同喜。 這兩樣東西早晚有一天是要推廣開的,就像紅薯粉條和甘蔗制糖一樣。即使沒有泄露,也會有人想到把紗錠豎起來的法子。許杏并不打算自己把著不放,不過還是想要先給自己爭取幾年的時間,畢竟她很需要銀子。古人重諾守信,又有長青的官職在這里,他們把話說到這兒,也沒有更好的法子防范了。 “夫人,往后這白布可就盡有了,您是要把絲線和白布賣給染坊嗎?還是要花銀子請染坊給染?”從木匠鋪子里出來,同喜小聲問。 許杏一拍腦袋:“我就說總覺得有個什么事情沒有做,原來是染坊!” 印染這一塊兒,許杏不了解,想了一路,還是決定在京城里尋找染坊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