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214節
書迷正在閱讀: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后宮生存日常、我在人類世界當動物公務員、我就不火葬場(穿書)、超時空神探、豪門老太十八呀
——不然呢?他能考上陳梁那個大學,肯定不能是個文盲呢! “最關鍵的是他對我的態度?!?/br> 趙桂枝一下子就來興趣了,你要是聊這個,她肯定困不了:“他對你咋了?他居然還找你聊天了?” “是的,他說他即將離開府城回到京城,鼓勵我要奮發圖強,還說他在京城等著我?!?/br> 這話…… 乍一聽好像沒啥問題,但確定他這不是在搞下馬威嗎? “他的原話是不是‘小爺我在京城等你’?” 二郎點頭:“是的。不過我認為,他這話的意思是鼓勵我努力通過鄉試考上舉人,不然你想想,我無緣無故為什么要去京城呢?我去京城,還能不是為了趕考?我既是去京城趕考了,那必是考上了舉人。桂枝,小公爺是個好人呢,他鼓勵我考上舉人?!?/br> 趙桂枝真的很想提醒他,這絕對是想多了! 這個閱讀理解吧,原作者聽了都要一臉懵圈懷疑人生。 不過話說回來,二郎這么理解也挺好的,大概有助于他充滿信心的參加鄉試? 想到這里,趙桂枝咽下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微笑的給予鼓勵:“二郎你說得對,小公爺是個好人呢!他不是說他即將遠行嗎?咱們一起給他準備一份禮物吧,可能不貴重,但禮輕情意重?!?/br> “有道理。但準備什么禮物呢?普通的東西人家不稀罕,最好是獨一無二的……”二郎說他要仔細琢磨琢磨,橫豎小公爺也不是明個兒就走。 趙桂枝露出了筍精的微笑。 送啥禮物? 送狗糧是最棒的禮物! 當然,二郎是不會這么做的。因此他最后親自畫了一張扇面,又去跟趙閏土要了扇骨,跟趙桂枝一起做成了一把折扇。 確實是禮輕情意重,扇骨是趙閏土提供的,扇面是二郎手繪的,穗子則是趙桂枝給打上的。 非常棒的一份禮物。 當離別那天終于到來時,收到禮物的小公爺感動得兩眼淚漣漣。 ——如果我有罪,請讓法律來懲罰我,而不是讓我被冰冷的狗糧拍臉。 第160章 本來,人家小公爺都準備悲傷的離去了,結果大概是生怕他帶著這種情緒上路不太合適,趙閏土突然嗷了一嗓子。 “冷冷的冰雨在臉上胡亂的拍……” 行了,什么悲傷難過都沒有了,小公爺人都在馬車上了,愣是氣得差點兒跳窗跟趙閏土拼了。 偏偏這時,江二郎還感概道:“真沒想到,舅兄同小公爺的感情那么好?!?/br> 小公爺:…… 趙閏土:…… 青天白日的,能不能別說這么惡心的話??? 最終,小公爺還是走了,帶著滿臉復雜的表情。說真的,他還是沒能徹底放下趙桂枝,但他決定趁著這路上的時間,靜下心來好好想一想。 女神本人不太正常無所謂,太正常了他還不喜歡呢。江二郎看起來也不太對,但也沒啥,誰會要求情敵如何呢?巴不得是個極品奇葩。但是吧,女神那個哥哥啊,他就有些猶豫,感覺自己可能遭不到這么極品的舅兄。 帶著滿心的復雜,小公爺離開了府城。 結果,他前腳剛走,俞九后腳就到了。 原來因為通訊不方便的緣由,京城那頭的七皇子連續催了一個月,都沒見著這混蛋返回,甚至只盼來了一封他決定為愛放棄原生家庭的奇葩信件。 七皇子再一次無能狂怒。 怒是真的怒,但他也確實拿這個上輩子的表弟、這輩子的表哥徹底沒轍兒。如果說,上輩子還能靠念叨以及拿家里長輩讓他屈服,但這輩子吧,這些都不管用了。更氣人的是,七皇子本人還不能隨意出宮。 真的是,穿越之后才知道古人過得是啥日子。 他這穿的還是統治階層,七皇子的母妃和外祖家都算是強勢的,反正跟宮里那些式微的皇子公主那是完全不能比的。饒是如此,他依舊非常痛苦。 請問,誰能適應見天的有人跟著自己?毫不夸張的說,真的是二十四小時不間斷的跟隨。連他夜里睡覺時,腳踏邊上都是有人的。哪怕他再三抗議,但屋外值守的人卻仍然是免不了的。 有宮女有太監,還有奶嬤嬤、管事嬤嬤等等。 七皇子雖已定下了婚期,但畢竟尚未大婚,因此是住在皇子所里的。按說,其實也就只有他一個主子,皇子所是不算大,但也真的不小了,人均一個獨棟別墅的感覺,還帶前后院子的。房間估摸著得有二三十間,這還不算粗使下人住的居所,能在皇子所里住下的,那可都是體面的下人。 可就算是這樣,七皇子還是難受得慌。 走哪兒都有人跟著,還不止一個人,基本上都是十幾二十號人,男女老少都有。這還是在皇宮范圍內,畢竟是宮里,不用太講究了。假如說,他要出門一趟,莫說是出遠門了,就算僅僅是在京城的內城里晃悠,那隨身的人數能直接飆升到五十號人。 在連續催促都沒有小公爺的消息后,七皇子一時火大就帶著人殺去了鎮國公府。 好家伙,別說鎮國公府了,哪怕是他本人,瞅著自己出行的架勢,都感覺不像是去走親戚的,倒像是去抄家的。 百來號人你敢信? 甭管鎮國公府內里到底有多少腌臜事兒,但起碼明面上鎮國公府就是他母妃的娘家。再說了,就他二舅那能耐,估摸著也就只能折騰一下自家人了,柿子挑軟的捏,他二舅絕對沒能耐跟皇室作對,更不可能會坑害他的。 然而,說一千道一萬,他還是得帶著百來號人殺上門去。 哦對了,這百來號人指的是他隨身的護衛、侍從、太監等等人,在他之前還有人開道,負責將閑雜人等驅逐出去,也就是老百姓們常說的封街封道。 七皇子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按照這個邏輯過去,請問他妹看過的那些狗血小說里,皇子們到底是怎么被人碰瓷的?還人群中對某個氣質出眾的女子一見傾心呢,他甭管是坐在馬車上還是從馬車上下來,或者干脆就是騎馬出門,但是放眼望過去,全是護衛侍從。 一眼望去全是人頭,仿佛一瞬間回到了上輩子的國慶假期出游。 在小公爺離開府城時,七皇子就帶著人馬浩浩蕩蕩的殺到了鎮國公府。 然而,從府城到京城就算是沒日沒夜的快馬加鞭趕路,那起碼也要七八天左右。這就是傳說中的八百里加急,問題是八百里加急送的是信件,人和馬都要換,如今是小公爺趕路,他就算路上不搞事,估摸著沒有一個月的時間也是趕不到的。 也因此,在接下來的一個月時間里,鎮國公府三天兩頭的迎來貴客。 其中,七皇子來了五趟,就因為來得太頻繁了,連太子都忍不住找這個弟弟談了心,問他到底想干嘛。 皇室之中忌諱多,而其中一個就是忌諱跟母族聯絡過多。但咱們得具體事件具體分析,人家的聯絡過多指的是私底下聯絡,只是因為不夠隱秘而被人察覺了而已。 可七皇子呢? 他每次都是帶著人浩浩蕩蕩的殺到鎮國公府…… 這都不需要別人告密,老百姓都知道了! 太子委婉的告訴七皇子,如果真的跟母族有要事相商,可以讓手底下的人多跑兩趟,哪怕一天跑八趟都沒關系,但本人還是少出面比較好。假如口信或者信件不能把事情講清楚,也可以喚母族那邊的人進宮來詳談。 宮內只是后宮禁止外男入內,但皇子所本身就不在后宮的范圍內。當然,宮門是定時開放關閉的,得再固定的時間到訪。如果是外臣求見,得先通傳,主子允許后才能進宮。但如果是皇子召見某個人,卻是可以直接帶到皇子所的。 可憐太子殿下也沒見過這種陣勢,他回憶了一番鎮國公府最近幾年的所作所為,尤其是原先那位國公爺的獨生子,也就是小公爺的種種豐功偉績,再結合七皇子最近一個月干的事兒,就感覺吧…… 甄家沒了。 所幸,七皇子還是聽得進去道理的,他主要是被小公爺給氣的,等聽了太子的教誨,再扒拉了一番原主的記憶,他默默的退了。 結果倒好,七皇子不搞事兒了,他妹子開始冒頭了。 恭妃娘娘自打入宮后,就保持著國公府千金應有的姿態,皇帝皇后恭敬非凡,也教導自己所出的一兒一女要尊重兄姊、愛護弟妹,就連在恭妃的宮里的宮女太監日子都比其他宮要好上很多。 這個好,并不是指物質方面的,而是精神層面的,就是感覺輕松,心里沒壓著一塊大石頭。 不過,這是以前了。 自從兩年前,公主殿下被小公爺調戲不成被迫跳了荷花塘后,哪怕人是救回來了,卻因傷寒足足病了兩個月。在那之后,就算病愈了,公主也是性情大變。 在公主那頭伺候的人,都是戰戰兢兢的,不知道哪天,公主就會拽著人去“做實驗”。 前頭七皇子接連往鎮國公府跑,可七皇子很早以前就搬到了皇子所里,嚴格來說,恭妃娘娘都管不了他,從法理層面來說,能管束七皇子的,唯獨只有皇帝和皇后而已。太子也能說得上話,但恭妃確實是管不了的,連消息都沒那么靈通。 但公主不同,在嫁出去之前,除非由特殊情況,不然公主都是跟著自己母妃一起住的。 而所謂的特殊情況,指的也是或者女兒太多了,讓她們集體搬到公主所去,一起接受教養也順便培養一下姐妹情。還有就是老太后原先在宮里時,她倒是喚了公主在身邊陪伴。但最近幾年老太后因為身體的緣故,已經搬到了郊外皇家別院去住了,就沒喚公主,而是只帶了幾個老太妃。 因此,恭妃所出的三公主就一直住在側殿之中。 直到這天,她鬧著要去外祖家。 天知道自打兩年前她在鎮國公府里出事后,她就再也沒有去過那邊。恭妃勸不住女兒,只得放行。 那公主出行的陣勢,可比皇子更大。 不是百來號人,是幾百號人。 鎮國公府:…… 跟皇室的關系好,他們是應該感到高興的,但三天兩頭的迎接貴人,那就不是什么美事兒了。 要知道,就算是七皇子好了,那也不可能一拍腦門子就出門的,他肯定是提前兩三天就去通知的。這都算是緊急了,而三公主更是提前了五天就告知了。 盤一下這個時間。 當七皇子頭一次拜訪鎮國公府時,小公爺剛剛離開府城。 之后,七皇子又去了四趟,算上最初的那次是五趟。幾乎就是他離開后沒兩日,又派人去通知要過去了。等到他妹子冒頭時,又是提前了五日。 這么算下來,鎮國公府那是一整個月啥事兒都沒做呢,光顧著迎接貴客了。 但他們是國公府??! 國公府,尤其是尚未敗落如日中天的國公府呢,那是很忙很忙的。 七皇子和三公主這對兄妹有一個誤區,他們都是在拿紅樓夢中的賈家跟鎮國公府比較。但事實上,如果非要拿賈府說事的話,那也必須把時間往前頭倒騰幾十年。不是已經淪落成三等將軍府的賈家,而是賈代善還在世時,由賈代善這個真正的榮國公掌權的那個賈家。 他們很忙的。 鎮國公本人也是身兼數職,要處理各種要事。而且他的長子一直駐守邊疆,很多原本可以分給長子的事情,都要由他本人頂上。 本來,他有三個嫡子,還都已經長成了,按說肯定是能分擔一些事兒的??善查_常年離京的長子不提,次子是家族轉型的關鍵角色,面臨即將到來的鄉試,準備在鄉試上一展身手,通過科舉堂堂正正的進入仕途。 三子…… 別提了。 也正因為他有三個嫡子,哪怕他想提拔庶子,那也是不合常理的。尤其本朝到如今,皇帝就是正統,是老太后親生的。太子殿下也是皇后所出,二皇子早年病逝了,三皇子是個莽夫,之后幾個也是完全不能跟太子一較高下的。 在這種情況,底下的臣子們那是必須跟著皇室走,推崇嫡庶有別、長幼有序。 莫說鎮國公本身也不傻,就算他再傻,也不能在有三個嫡子的情況下,轉身就給庶子體面。尤其他們家的身份還很尷尬,恭妃就是他的嫡親meimei,他在自己府中提拔庶子,信不信轉身就有人告到皇帝或者太子跟前,暗示他打算推親外甥上位。 他不敢的,他只能把所有的事情都扛在自己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