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397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司馬家的人普遍都不講武德,若是在那建康城中真的遭遇了比較頑強的抵抗,也難保他們不會狗急跳墻,拿太后開刀。 瑯琊王是個善心人,憐香惜玉是本能,更何況,保護王貞英也不只是憐香惜玉的心理在作怪。 更重要的是,現在王謐的事業可以進展的如此順利,這可都是托了王貞英的福氣。 要不是作為前朝太后的她,鼎力相助,王謐根本不可能一躍成為萬眾焦點,擁有了直接掌控北府軍的力量。 甚至連朝廷上彈壓的勢力,也沒有說出太多的話來,那也是因為太后娘娘已經提前投降了王謐。 他們就是想比比劃劃也沒有可以置喙的余地,只能被動接受。 這樣的盟友,作為一個講義氣的大王,怎么可以不去積極營救呢?要知道,對抗千軍萬馬尚且需要時間,可殺掉一個手無寸鐵的太后,卻是相當的容易。 只需要一個念頭,手起刀落就可以辦到了。 如果真的讓司馬尚之他們得手,王謐這么長時間以來的苦心經營不就全都白費了嗎? 一朝猶如東流水! 還有誰會給他禪位? 還有誰允許他平穩過渡? 北伐的夢想不就再次化為泡影了嗎?哪里還有余力去定鼎中原?要知道,就算司馬兩兄弟菜的要命,但他們手中也是有軍隊的。 要想打敗他們,也是要花費不小的力氣的。 到時候,就算北府兵的實力強勁,平定了司馬兄弟,再想揮師北伐,至少也要耽誤一兩年的時間。 部隊,總是要休養生息的。 而現在南北兩方的局面,又絕對不會給瑯琊王預留那么多的時間,不管是盤踞一隅的符氏一族,還是勢力逐漸穩定的慕容氏,只要江左的局勢發生動蕩,他們立刻就會變一個臉色,主動欺壓上來。 說不定,現在他們沒閑著呢! 建康城大亂,這種消息根本就瞞不住,現在王謐也只能盡快行動,主打一個時間差。 要知道,古代的郵路是非常緩慢的,再加上一路上兵患連綿,想要送信就更是難上加難。 如果建康之亂迅速平定,這些虎視眈眈的勢力也許還不敢輕舉妄動,可若是建康的局勢稍有拖延,他們就很快會沖上來,趁你病要你命。 要知道,這里可是東晉末年,這里的人可沒有什么所謂的規則意識,什么敵對方正在國喪期間,我們就收兵止戈,暫且停止戰爭,以表禮貌。 他們可一向是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畢竟,老祖宗那個時候,還是有點講究的,文人雅士扎堆,大家動不動就要高喊禮義廉恥的年代,他老司馬家的人都那么不講究。 現在,禮樂崩壞的年代可就別指望他們會有道義了。 能夠營救王貞英的,現在就只有王謐了! 無奈,他個人來講,實在是分身乏術,于是,這份重任,就只能交到何無忌的手中。 而何無忌本人,也是非常急迫的想要趕往建康。 他的親親舅父,可還困在那里呢! 就算是古代交通不便,京口到建康的距離也不過是一腳就可以跨過去,于是,何無忌有理由相信,現在的劉牢之已經被司馬尚之兄弟劫持到了建康城。 對! 就是劫持! 那可是自己的親舅舅,何無忌相信,以劉牢之的個性,他是絕對不會帶著北府兄弟們跟著司馬尚之沖鋒陷陣的! 這根本就不可能! 注意,何無忌不是說劉牢之這個人品行如何高潔,如何忠于大晉朝廷,忠于王謐個人。 如果時機合適,他也是可以反叛的,畢竟,他在北府當中還是有一定的影響力。 也并不愿意長久屈居人下。 腦門一拍,干出不理智的事,也是有可能的。 但,對象是司馬家,就絕對不可能了! 要是今天號召劉牢之干大事的是謝玄,或許還有可能,但司馬兄弟也是劉牢之看不上的人。 他們這些北府將領普遍都對司馬家的這些人很有意見,沒有把他們放在眼里。 北府之中的很多將領,雖然嘴上不說,但其實心里早就把自己當成了獨立于司馬家的另一支勢力。 誰是他們的主帥,他們就跟著誰干,劉牢之更是其中的典型。 司馬家的人,他們的行事風格一向為劉牢之不齒,劉牢之雖也不見得有多么的偉光正,但總是還有點顧忌,有點講究的。 才不會跟著司馬家的人為伍。 不行! 舅父有難,做外甥的,怎么可以袖手旁觀? 自然是直逼建康城,營救舅父了! …… 幾乎是同一時間,好不容易恢復了元氣,安定了一段時間的建康城里,再次風云大起。 關押了劉牢之之后,司馬兄弟便拉著大隊人馬,在建康城寬闊的大街上橫沖直闖。 什么叫小人得志? 看看他們兄弟就知道了。 雖然局勢如何發展,現在完全說不準,但這并不妨礙他們繼續在建康城里飛揚跋扈。 畢竟是東晉末年了,這個時代的人,普遍都有一種醉生夢死的感覺,因為局勢動蕩,并不能判斷明天會怎樣。 于是,就算是生活條件更好的貴族階層,他們的理想也并不高遠,通常都是及時行樂,不知道哪一天就會大禍臨頭,計劃那么多做什么? 根本就無法保障能夠達成目標。 于是,在這個年代,什么臥薪嘗膽的故事根本就沒有出現的土壤,你這里運籌帷幄,還沒有做好布局,說不定明天就被一伙流民給沖進宅院結果了性命。 而朝廷,更是指望不上的存在,別以為他們會為了個別太守,縣官的枉死就大動干戈。 不可能的,我們江左能有現在的局面已經相當不容易了,能繼續維持,都是因為運氣好。 你們死了,那只能證明,你們運氣不好。 和朝廷有什么關系? 朝廷連眼前都城里的事都擺不平,又怎么可能去管那些邊遠之地的破事? 第1188章 司馬兄弟賢德??! 司馬家的人就更是如此。 魏晉以來,社會風氣如此頹靡,說到底,司馬家統領局勢不利,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司馬家得位不正,又向世家大族放權,于是,世家的能量越來越大,他們也就越來越壓制不住他們。 最后干脆自由放任,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世家子弟,愛干什么,就干什么,只要不干擾我司馬家當皇帝就可以了。 然而,他們似乎忘記了一件事,一旦社會被世家大族把持,也就無所謂秩序了。 一個失序的社會,必定不會穩定。 司馬家的算盤打的是挺精的,但這個社會又怎么可能按照司馬家這些廢物的想法發展? 雖然世家大族只要能夠有穩固的地位,就不會和司馬家叫板,而且,他們也算是說話算話的,司馬家不管他們,他們也對司馬家絕對擁護。 然而,內患雖然被消弭于無形,但外敵可不會管你們的合作是多么的和諧。 我們只管抽出寶刀,殺開來去! 我們什么也不怕,能不能干成這一票,也是無所謂的,只要可以搞事情就足夠了! 西晉的崩潰,就是司馬家的福報??! 而現在,終于輪到他們可以逞兇霸惡了,他們豈會放過機會? 不管這場大戰最后會不會打得成,對于建康城的老百姓而言,這也是難以忘懷的一段日子了。 很多沒有見識過西晉末年混亂的年輕男女,這一回可以大開眼界了。 不過吧,強度還是差點,畢竟,對于司馬兄弟而言,這建康城也算是自家的都城,徹底都突突了,那吃虧的不是自己? 在一隊聲勢煊赫的兵士的最前方,一身戎裝的,便是司馬尚之,司馬休之兄弟。 現在,他們兩個可以說是兄弟齊心,其利斷金了。 關系達到了歷史最好,可以說,只要他們把困在建康宮里的那個小娃娃拉出來,欻欻了,他兩兄弟就可以正式登基做皇帝! 一點問題都沒有! 簡簡單單的事,手起刀落,別提多痛快了! 然而,這么容易的事,為什么到現在也沒有做好呢? 難道是司馬兄弟突然的善心,阻攔了他們行弒殺之事? 不不! 這當然不可能了。 諸位如果還有這樣的想法,只能說,還是對司馬家的兄弟,他們的人性有不切實際的期待。 他們怎么會不想做呢? 他們明明是不能做。 雖然內宮當中的太后和懷抱的孩童確實是手無寸鐵,毫無反擊之力,但這并不表明,在她們的身邊就真的毫無力量。 這個建康城雖然失去了北府兵的保護,但也并不是毫無防備的力量,畢竟,一邊是從京口奔襲而來,一邊是只做防守,甚至,因為敵我力量對比懸殊,護城的軍隊一開始就放棄了外城的防守。 任由司馬兄弟的軍隊攻了進來。 反正也擋不住他們,又何必呢? 對于護城軍隊來說,只要把司馬兄弟擋在皇城之外,就算是大勝利了。 目前,統領這只軍隊的,正是一開始并沒有什么人對他寄予多少期望的中軍將軍,王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