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321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然而,姚羌為什么沒有這樣選? 或者說,氐秦和慕容為什么也沒有聯合之意? 那當然是因為,他們根本就無法聯合在一起了! 互相都是有仇的,誰也不相信誰,更不要說氐秦了,它是如何從如日中天到奄奄一息的,氐人自己最清楚。 氐秦寧可自己戰死,都不會同意和這兩個叛徒聯合的。 所以,聯合抵抗晉軍的可能性,基本上就是沒有,現在,幾大部落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晉軍單挑。 而如果晉軍成功吞并了氐秦,到時候,可就換成了姚羌和大晉毗鄰了。 那個感覺,實在是太酸爽了! 聯合又聯合不得,打又打不得,那可不就只剩下了坐以待斃一條路了嗎? 當然了,在現在的姚羌眼里,他們肯定還認為,自己的實力強的很,足以等著漁翁得利。 就這樣,在幾方僵持不動的情況下,反而給了晉軍機會,讓他們得以大踏步的前行。 沒有受到一點阻攔。 然而,有時得意,有時失意,這就是人生了。 建康城,太原王府。 等啊等,盼啊盼,終于等來了好妹子的回信,竟然并不是答應放他出去,而是讓他致仕歸家。 為了等消息,一夜都沒有歸家的郗恢,聽到這個旨意,登時就雙目圓等,怒了! 豈有此理! 真是豈有此理! 要么就答應,要么就不答應,也算是給個痛快,這算什么? 若是致仕了,那阿寧多年的經營豈不是都要付之東流?太原王氏一族又將何去何從? 要知道,現在的郗家實力也大為減弱,可還指望著能夠和太原王氏聯手呢! 現在,郗家還沒倒,王家到看似是要倒了。 什么叫倒? 其實也是一個可以商榷的問題。 對于瑯琊王,太原王這樣樹大根深的大家族,只要家族還在,就肯定是能說倒。 但是呢,只要沒有領頭人,這個家族在世家圈子里的地位也會急劇下滑。 嗖的一下就掉下來了。 不能在朝廷上指點江山,這就算是倒了,這樣一代兩代人下來,只要不能出現卓然出群的人物,那這個家族才算是徹底的倒下了。 這樣的舊家族又不是沒有。 一個大世家能夠傳承不休,最后成為頂級家族,足以宰執天下,那也是積累了多少代人才能有的排面。 可若是論及一個世家的倒下,那可就太容易了。 一兩代人不中用,一個頂級世家可就算是費了,將來,他們或許還可以維持勢力,或者涌現出一些能夠充當宰輔的大員,但是,整體上來說,已經不能再與皇室論短長了。 太原王氏現在還是頂級,而郗家就已經墮落為二級了。 于是,相比沉默不語的王恭,郗恢現在的氣憤更甚,已經是叫嚷著要進宮去找王貞英討個說法了! 還有那個宋輕音,這些小妮子,果然是一個都相信不得。 一個個的說的那么好聽,結果呢,讓人對他們給予厚望之后,一轉眼就全都變了。 為什么不讓阿寧解除幽禁呢? 他都已經那樣誠懇了! “阿乞,別急?!?/br> “太后娘娘如此處置是對的?!?/br> 王恭不但不著急,反而讓郗恢坐下。 “我不坐,有什么你趕緊說!” 郗恢哪里還坐得??? 他本來就是個暴脾氣,干什么都是一股風似的,現在又被這個消息刺激了一把,更是要跳起來了。 王恭卻讓小廝把旨意拿去,交給門外的北府兵。 那小廝猶猶豫豫的,又抬頭參詳著王恭的神色,王恭揮揮手:“去吧!” “把這個交給他們,他們看了就明白了?!?/br> 好吧! 既然主公這樣說了,身為一個跑腿的小廝也沒什么好逞強的,點了點頭,興沖沖的就跑了。 小廝走后,王恭才把郗恢拉過來坐下,要是他現在腿腳好,早就自己站起來了,還會讓他在這院子里亂跳? “你想想看,現在太后娘娘恩準我致仕,這就已經是要放我出去的意思了?!?/br> “這怎么能同日而語?” “這只是讓你體面的撤職而已!” “關于是不是讓你出去,可一個字都沒提呢!” 可惜王恭已經把旨意交給了小廝,要不然,郗恢真的會拿著那張絹紙,一個字一個字的指給他看。 哪里有? 誰說你可以出去了? 幽禁解除了嗎? 王恭很無奈,這么點事,他怎么就看不明白? 早知道,當初就不該把殷仲堪弄死,還是該留著,至少那廝還算是個有頭腦的。 然而,王大人似乎忘記了一件事,正是因為殷將軍是個有腦子的,才不會繼續跟著他干吶! “正是因為一個字都沒提,這才是太后的高明之處?!蓖豕⑽⑿χ?,想象著自家的妹子,果然是比以前更有手腕了。 怪不得都敢和王謐那小子聯合了! 看來,之前確實是小看了她。 郗恢不明就里,王恭沉聲道:“我現在都已經致仕了,按照朝廷的規矩,是可以解除一切職務,返回老家的?!?/br> “也就是說,只要我離開了建康城,我的一切行動也就不受朝廷管制了?!?/br> “對于致仕官員,朝廷也會安置車馬,讓他們回鄉的?!?/br> “可是,你就是建康人士,你的家也就在這烏衣巷上,你還想去哪里?” “這說了不是和沒說一樣嗎?” “這怎么是一樣的?” “都已經可以放我回鄉了,先找我就在家鄉,難道我還不可以出門嗎?” “太后娘娘還要繼續關著我嗎?” 你看,這就是王貞英的精明之處了,而且,這可是她憋了一晚上才想好的說辭。 在王謐沒在的這個當口,她做這件事,老實說是有點背叛同盟的感覺了。 但是,現在也確實是拖不得。 那邊廂,司馬尚之等人都已經蠢蠢欲動,觀望著局勢了,這邊廂,如果王貞英還寫信去和王謐商議,那絕對是來不及的。 一來一回就已經很浪費時間了,況且,現在大軍正在行進當中,想要找準,把書信送到王謐的手中,就更是難上加難。 只能王貞英自己來決定了。 又要放,又不能明晃晃的放了,以免引起王謐的不快,畢竟,王恭確實是犯下了不可饒恕的大罪,不懲治是不行的。 而能夠得到幽禁的結果已經是雙方妥協之后的結論了,現在,人一走,你就把他放了。 那還不是斷不了的兄妹親情? 之前還咬牙切齒的要關著王恭,還不就是做給王謐看的? 還有那急等著報仇雪恨的殷家人,他們可還都眼巴巴的看著呢!之前王謐能夠穩住他們,那是因為承諾了,只要自己上位就要嚴格處置王恭,不會留他的活口,要讓他償命的。 可要是現在王貞英做主把王恭放了,那不就等于是讓王恭失信于人了嗎? 第1135章 親報父仇 所以,這種事不能說的太明顯了,就要用這種隱晦的方式去傳遞,反正呢,是懂自懂的范疇。 反正呢,話已經說到這里了,你不是也承諾過了,就算是解除幽禁也不會隨意出入嗎? 那這樣不是正好? 給外界一個朝廷已經放棄你了,也不想再繼續懲罰你的印象,你呢,也給我一點面子,不要隨意出去,這樣,既可以堵住司馬尚之等人的嘴巴,又可以從某種角度滿足王恭的意愿。 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然而,王貞英想象中的兩邊都可以安撫的很好的局面,真的可以出現嗎? 這樣復雜的局面之下,豈是她一個人就可以主宰人心的? 正像是按下了葫蘆就起了瓢一樣,之前王謐主張幽禁,這其實也只是一個拖延之計。 并不能讓所有人都滿意。 只是,那個時候有意見的人都礙于北府大軍正駐扎在建康城附近,兵力十足,又戰斗力強悍,所以,都不敢出聲而已。 現在,礙事的人都出征了,于是,搞事的人就漸漸浮出水面了。 所以,這命運的齒輪一旦開始轉動,想要勉強拉住它都已經十分困難,更不要說還有微小的變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