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306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拿下徐州,必定是一場大戰,一旦打起來,耗損過多,他們還如何北伐? 這聲勢浩大的北伐之旅,豈不是還沒開始,在家門口就結束了嗎? 這樣一想,還是北伐比較重要,握住長安,整個在北方的格局就打開了。 格局打開! 對于晉軍是如此,對于氐秦呢,就更是如此了。 大家都是為了各自的小算盤,誰也別說誰,這邊廂,京口眾位大漢正在討論當中,那邊廂,在秦州境內,符融大將軍的耳朵也沒有個清閑的時候。 “你可知道,那朱序去見了晉軍守將崔延佑了!” “他們這些人都是晉人,現在看我們虛弱,就想聯合起來,改旗易幟!”收到這樣的消息,老臣權翼立刻表現的憂心忡忡。 半刻都沒有耽擱就來找符融商議,然而,符融的表現卻完全不像老人家想象的那樣緊張。 “子良,何必如此心焦?” “你我二人,那般的大風大浪都經過來了,還用得著為這些小事憂心?” “這點小事?” “你說得輕松!”權翼一聽就急了,他拍著桌子叫道:“早就和你說了,這些晉人從來都狡詐的很,你不能重用他們,更不能讓他們去守邊關?!?/br> “你偏不信,你看著好了,大戰一起,朱序一定會帶著天水投奔晉軍的!” 朱序:還是你老爺子了解我,我就是這么想的。 老爺子當然了解他了,要知道,雖然權翼自從出仕就跟著幾大部族混,最早他還曾是姚羌帳下的重要謀士,后來又投奔了苻堅,可以說是少有的在幾大部族之間四處投靠還能混的如魚得水,身居高位的。 但是,有一點也不應忘記,雖然權翼四處打工,好像沒有什么立場,或者說,他現在是一心在為了氐秦著想。 但實際上呢,他這里在激情辱罵朱序,然而,他自己也是漢人。 這就是為什么他單說晉人,而不說漢人,因為,他自己也是漢人,就算是給氐秦打工,也總不能辱罵先祖。 這樣的話,對于他自己的名聲也不太好,在這邊混,名聲可是很重要的。 一定要讓符融認為,他權翼現在是一心跟著符融混的,絕對沒有二心。 要不然,他還能安安穩穩的混到今天嗎? 符融卻懶得去猜權翼的心事,他早就看開了。 你看現在的這個形勢,他大秦都從坐擁半壁江山,變成了今天這副德性,不只是領土大大減少,人頭也絕對不能和以往相提并論。 很客觀的說,真的窮,真的沒有了實力。 難道,符融不想興兵東進,和姚萇一決勝負嗎? 一雪前恥,把長安城奪回來? 想的,如何不想,做夢都在想,然而,現在的秦,還有那個實力嗎? 可以說,勉強防守住現在的地盤都已經是相當困難了,還想進取呢,那是自不量力。 要不是有了這種預期,符融又怎么會捏著鼻子,冒著風險也要和晉軍合作呢? 他怎么會不知道,這樣做,風險極大,一不小心就會被晉軍吃掉幾個城池。 但是,對于現在的氐秦來說,除了打仗,符融甚至想不到可以順利調動氐秦戰斗力凝聚力的活動。 打仗,復仇,奪取更多的土地,作為一個偏安一隅的小型勢力,這似乎已經成為了符融所領導的氐秦,存在的唯一意義。 什么發展民生,什么注重財稅,甚至是協調幾方的勢力,這樣的事情,已經不再是符融關注的重點。 地盤都快沒了,還考慮那些事做什么? 很清閑嗎? 這個原理就好像是,想當年,諸葛孔明在蜀中的時候,明明可以偏安一隅,不參與中原的混戰,或許也可以舒舒服服的過幾十年。但是,他卻偏不這樣做。 他數次興兵北伐,出隆中,竭盡全力也要讓隊伍運動起來,那種處境,其實和現在的氐秦也差不了多少。 以諸葛孔明的睿智,他不可能看不出在所謂的三國鼎立之中,蜀的力量是最為弱小的。 如果他們的力量足夠強盛,他們也不必天天扛著漢室正統的旗號了,這就是在給自己的隊伍找正當性。 諸葛孔明很清楚,北伐之路很艱難,他們幾乎是無法和兵強馬壯的曹魏相抗衡。 所以,你可以看出,諸葛孔明數次獲勝,基本上都是運用的巧計,利用敵人的猜忌心理,或者是對形勢的不熟悉做文章。 但實際上呢,雖然當時的曹魏無法吞并蜀中,但是,那只是無法一口吃掉而已。 蜀中之于曹魏呢,你是根本啃不下他幾個硬骨頭的,所以,很明顯的,實力的強弱一眼就可以看出來。 明明也打不贏,明明還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物力,但是,諸葛孔明還是執意北伐,其目的,就是為了能夠讓蜀中勢力保持活力,保持凝聚力。 要不然,每戰必敗,眼看著強大的敵人,自己這邊不管是士兵也好,普通百姓也好,士氣也就會越來越低落。 長此以往,蜀中就失去了存在的正當性,不必別人來打,自己就先倒下了。 所以,現在的符融,真的不會像權翼這般,看什么事情都義憤填膺了。 “朱序去了,才說明他是個聰明人,因為本來就是我讓他去的?!?/br> “你讓他去的?” “這怎么可能?” “我不相信!” 權翼急的大呼小叫,符融卻依然不動如山,還讓他坐下呢! 權翼哪里還坐得住,只是一味的拉著符融,今天不說清楚了,誰都別想走! 符融無奈,只得照實說了。 “子良,朱序去鎮守天水,是我做的決定吧!” 權翼吹了吹胡子:“當然是你,當時我還阻攔你了,你偏不聽,你看看今天!” 符融笑道:“既然我讓朱序去天水,朱序便明白,這就是為了和晉軍打配合才做的安排?!?/br> “朱序是晉軍降將,那個時候投降,就是因為被俘了,求死不能,不得已才降了的?!?/br> “這些年來,雖然他在氐秦還算是安分,但是,心里可沒有一刻放下過晉,朱序也知曉,我們對他的心意也很清楚,只是,有些事情,不方便挑明而已?!?/br> “前些日子收到了晉軍的書信,這件事我也沒有瞞著他,現在讓他這位從晉朝投降而來的大將軍去天水鎮守,和晉之漢中遙遙相對,只要朱序還有頭腦,他就該看出,我們已經準備和晉軍合作了,派他去,就是因為他曾經是晉將,這樣比較方便?!?/br> “可是,此人一向心向晉軍,到時候,要是他帶著天水郡一起歸了晉朝,我們怎么辦?” “不但不能對付姚羌,還白白損失了一個郡,這不是很危險嗎?” 說來說去,權翼最擔心的就是這個,畢竟,現在的氐秦力量已經相當的薄弱了,可經不起在丟城棄地了。 而朱序又是那樣危險的一個人物,不得不防。 他對于符融這樣放任的態度,十分不理解,他難道就不著急嗎?明知道是危險,也還硬要去這樣做? 要知道,這無異于是放虎歸山,朱序這樣的人,你現在給他機會,那就是在誘使他犯罪。 到時候,朱序真的這樣做了的話,那責任還就真的不在朱序身上,畢竟,人家的心意是昭然若揭,從來都擺在明面上的,你還做這樣的安排,可不就是在放任他這樣做嗎? 符融嘆了口氣,無奈道:“這不是我們現在要考慮的問題,我們現在要把握住的,就是和晉軍的合作,至于朱序最后會如何選擇,那是以后的事?!?/br> “我現在想不了那么長遠?!?/br> 這一番話,就相當于是總結陳詞了,算是把符融真實的態度展露無遺,權翼還有什么好說的? 他已經無言以對了。 可能在符融的眼中,這個天水郡已經是走在放棄的道路上了,也許,他還有更加長遠的目標,在這個目標的指引下,天水就是可以被放棄的。 無話可說。 那就隨他去吧! 京口大軍正在徐徐前進當中,因為他們要攻打的城池,基本上還是陸地居多。 即便是有水,水量也不及南方豐沛。 所以,按照王謐的安排,原本喜歡帶著眾多大船上路的晉軍,這一次更換了許多快速便捷,方便沖鋒的蚱蜢舟。 當然了,大型的寶船也還是有的,只是數量相對減少了許多,為什么要這樣安排,這主要是現在的晉軍和以往的晉軍已經很不同了?,F在的晉軍已經奪取了許多城池,防線早就已經越過淮河,挺進到了中原地帶。 只是位置還沒有那么好,那些兵家必爭之地,還沒有拿到手而已。 所以,在北方,晉軍已經有了不少的據點,在那邊,晉軍也沒閑著,一直都在征召士兵,所以,北方的晉軍現在也儲備良好,完全可以聽候調動。 北方的據點多了,北府也不需要像以前一樣,調動那么多的兵馬了,最重要的是,現在戰馬的儲備量也是成倍增加。 這個時候的晉軍已經不再像以往那樣,如此依賴水戰,良馬已經很多,等到了目的地,棄船換馬,一點問題也沒有。 第1124章 興師問罪 大型的寶船只是為了在有限的場景內,進行大規模的水戰的,只要夠用就可以了。 要想攻破北方,尤其是王謐看中的長安城,水戰還是過于不靠譜了,只能打外圍,真正起作用的,還得是步戰,是騎兵沖擊,因為沒有了眾多沉重難行的寶船拖累,這一次,晉軍的行進速度大大提升。 與此同時,瑯琊王終于離開的建康城里,一些變化也在悄然發生。 建康宮中,太后寢宮。 太后王貞英揉著太陽xue,嘴角掛著苦笑。 “看到了吧!” “這些人吶,花樣真是多?!?/br> 王貞英的面前,擺放著許多奏疏,字跡各異,仔細一看,他們所述,竟然都是同一件事。 “他們竟然想放了國舅?”接過了這寫奏疏,簡單看了一下,宋輕音也是完全摸不著頭腦。 “他們想干什么?” 送上奏疏的,太原王氏的人自然就不必說了,那絕對是占據最多的一份,其他的,還有諸如左將軍庾楷,還有前將軍司馬尚之。 這些人雖然沒有時常出現在朝堂之上,但是能量也是不容小覷,他們今天會站出來說話,只能表明一點:他們對王謐這個小子掌控北府,把持朝廷很不滿意。 按照大晉的規矩,一旦地方上的守將認為朝廷做的不和他們的心意,他們就可以揭竿而起,說干就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