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169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可留著他吧,又確實礙眼。 而且,就像是殷荷子這樣的殷家的后人,肯定還眼巴巴的盯著王恭,就等著哪天機會一到就為殷仲堪報仇雪恨。 所以,現在看來,對于王恭來說,現在最好的結局就是突然重病不起,自己去死。 這樣對糾結的幾方來說,都是一個解脫了。 王謐不必動手了,王貞英也不必為了保不住他而著急,至于整個太原王氏全族,說不定也都安心的很。 少了王恭一個,太原王氏又不是就倒下了。 只要根基還在,過幾年自然又會有新人涌出了。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 “救了誰?” “王恭嗎?” 早間起身,王謐便長嘆了一聲,謝明慧柔柔的靠過來,在他的耳邊打趣。 她當然知道,王謐不會想搭救王恭,不過,自從昨天回來,王謐就沒有把他在外面做的事情告訴她,小娘子不免有些好奇。 王恭笑道:“當然不是他?!?/br> “不過也算是這樣?!?/br> “昨天殷仲堪的女兒想要去殺了他,讓我攔下了,這可不就算是救了他一命?!?/br> 謝明慧撐起身子:“殷仲堪的女兒?” “她們才多大,怎么想起去做這樣危險的事!” “是啊,原本就不可能成功,任由她們去這樣做,也只是白白丟了性命,傷不到王恭分毫?!?/br> 第1025章 臉皮厚走天下 “那你想怎么做?” “要是饒了他,你在朝廷上也不好交代?!?/br> “說的就是?!?/br> “不過,這件事也不必著急,過兩日,京口的兄弟就要陸續趕過來,先把建康城的諸多事項都梳理好,王恭的事情,完全可以往后放?!?/br> “誰知道,他會不會病發,畢竟,他傷的還是挺重的?!?/br> 昨天回家之后,建康宮就傳來了消息,王貞英派去的太醫被王恭給趕了出來。 王恭是堅決不肯接受meimei的好意。 這不是更好了? 以現在的醫療條件,本來摔傷也好,斷腿也好,都算是重傷了,仔細的修養療治還不見得能康復,更何況是諱疾忌醫呢? 王恭自尋死路又向前大大的邁進了一步,于是,瑯琊王決定再給他一個機會。 萬一呢? 萬一他想開了,捐棄性命了呢? 京口和建康的融合,才是他現在該關注的大事。 看現在這個時辰,曾靖應該已經趕到京口了,他辦事的能力,王謐還是放心的。 相比檀憑之,王謐更關注劉穆之。 要知道,在王謐重用他之前,劉穆之只是京口一地的普通百姓而已,既無官身,也沒有什么大名聲。 用這樣的人來執掌北府的日常事務,倒是沒有什么大問題,畢竟,北府在京口,距離中央朝廷還是比較遠的,在那里發生的事情,朝中的大臣根本沒有意愿理會。 況且,北府已經被視為是王謐的地盤,只要是他同意,他愿意用誰就用誰,建康朝廷也掌控不了王謐的行為。 不過,現在劉穆之即將到建康來,這里是更大的舞臺,要想獲得朝臣們的認可,就還要看劉穆之的表現。 雖然,歷史上的他足可以擔得起這份重任,但是,現在在王謐生存的這個時空,很多事情也改變了。 而目前的劉穆之,比歷史上他參與朝政的年代要年輕不少,他的能力夠用嗎? 這里不禁要畫一個問號。 然而,瑯琊王此時的憂慮,似乎是多余的。 待他推開了房門,一直守候在外面的小廝便迎了上來。 恭順道:“大王,門外來了許多投獻的大臣,大王要不要出去見一見?” 王謐一驚:這么快? 還這么多? 看來,他王稚遠早就已經是萬眾歸心了。 “走,帶我去看看?!?/br> 在小廝的帶領下,王謐信步來到外院,而這時,整個瑯琊王府早就已經熱鬧了起來。 這種熱鬧,完全是被動的。 那是因為賓客們來的太早了,把整個王府的人都給驚動了,王謐一路走來,王府眾人看他的眼光都不同了。 朝廷的旨意已經正式頒發,如今的王謐已經是瑯琊王! 完全超脫了原本世家子弟的職位系統,成為了單獨一檔的存在,沒有人會不明白這個封位背后代表的含義。 這以后,整個建康城,乃至大晉朝廷都要聽從王謐的號令了! 再過不久,或許他就會再進一步,成為真正的皇帝! 不可否認的是,這確實是極有可能出現的事情,現在的形勢也確實對王謐很有利。 主少國疑嘛。 你看那皇位上坐著的小娃娃,他連自己坐穩都還沒學會呢,等他能執掌朝政,至少還要十幾年。 十幾年??! 哪個好心人會在掌握了大晉最強部隊的前提下,等他十幾年而毫無動作? 看看王謐這一段時間做的這些事,幾乎是件件都干脆利落,想要成功,就沒有失敗的。 這樣果決的,還有能力的人物,走到了這樣的位置上,當了攝政王,還有可能不再向上一步呢? 更何況,是在形勢如此有利的情況下。 現在,司馬家沒有能人,來自皇族的阻礙,可以忽略不計,而原本需要忌憚的其他軍事力量,比如荊州一系,又和王謐交好,根本不會為難他。 朝中的大臣,現在也因為王恭突然的行動,變得立場堅定,他們是不會在追隨王恭了。 那么,改換門庭就是應有之義了。 以后,我們瑯琊王氏會不會就要變成皇族了? 如果真的是這樣,到底是好還是壞? 不可否認,做皇族,能夠攫取的利益當然是最大的,從今往后,至少在很長一段時間里,不管是江左,還是可以預料的江右,普天之下的百姓、士子都要聽從瑯琊王氏的號令。 全境之內的財富都要聚集到瑯琊王氏的手里,更不用說,以往還可以并稱的其他幾大家族,在明晃晃的皇權之下,當然也只有聽命的份,再也不能和王氏比肩。 但是吧,無限權力的同時也會帶來無限的責任。 以往,瑯琊王氏也不是沒有搶奪權柄的機會,他們也曾經有登上皇位的可能。 但是,為什么先人放棄了? 難道,王導他們就不夠聰明睿智了? 不不! 要相信,王氏一族的先人們,絕對有足夠的智慧,而他們為族人們選擇的道路,絕對是符合大晉如今的生態環境的。 當皇帝,做皇族,那就要為之后自己建立的王朝耗盡心血,如果事業做的不好,百姓不能安居樂業,對外不能御敵,對內,讓王朝繁榮富強,你要是干不好,那壓力別提多大了。 而且,一不小心就會破國亡家,這個風險實在是太大了。 于是,王導他們這些先輩就選擇了一條中間路線。 享受自然是不能少的,畢竟,沒有幾大家族的拱衛,想當年,司馬睿在江左根本就站不穩腳跟。 那些利益,是必須雙手奉送的。 另一方面,責任也是肯定的。幾大家族負責管理地方,分擔一部分皇族的壓力,同時,也可以承擔一部分防衛的工作。 這樣便形成了有限的責任和有限的權力這樣一條中間路線。 當然了,相比世家聯盟得到的好處,他們各自的付出卻是比較少的,至少是可以接受的。 而現在,猛然間讓瑯琊王氏一族站出來挑頭,不得不說,大家還真是有些接受不良。 雖然很多人充滿疑慮,但也有那種膽子大的,什么也不怕。 如今已經主動跑過來和王謐匯合。 “稚遠,我幫你去應付那些來投獻的人?!?/br> 人數肯定不少,兩人還沒出門就已經隔著院墻可以聽到那些嘈雜了。 這個主動跳過來的人,倒是也沒有出乎王謐的意料,正是財迷生風,只愛錢的王默。 “那就有勞大兄了?!?/br> 本來這件事王謐自己去解決一點問題也沒有,以往他也都是這樣做的,但是,現在想想自己的身份。 他就縮回去了,畢竟,現在是有身份的人了。 堂堂瑯琊王,當然也需要幾個幫忙跑腿的人。 能夠是出自一家,當然最好。 現在,即便是在瑯琊王氏內部,其實也是在爭奪日后的利益,只是,很多人還沒有看出其中的端倪。 而這個時候,真正的聰明人就跳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