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094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而且,你不覺得,王珣現在就和王謐走到一起,是好事嗎?” “還好?” “好在哪里?”殷仲堪是氣瘋了,就連以往特別好使的腦袋瓜都鈍了。 王恭不想多說話,拋給了郗恢一個眼神,郗恢立刻接替了任務。 “當然是提前暴露了,你想想看,王珣與我們也算是多年的朋友了,就算是王謐有了勢力,我們也沒有懷疑過他,還以為他和我們是一條心?!?/br> “可現在看來,其實他早就包藏禍心,說不定當初投奔我們,也是早有預謀?!?/br> “現在我們還沒有采取任何行動,他就提前暴露了,我們也就會防范著他,有任何消息都不會透露給他,這不是保護了我們自己?” “如若不然,等到我們這邊開始行動了,他還在我們這邊暗中觀察,把我們的消息都透露給王謐,這個時候我們再發現,那才叫徹底完了哩?!?/br> 難得郗恢平心靜氣的講了這么一堆,殷仲堪也漸漸的理解了一些,兩人談話的時候,王恭一直都很沉默,顯然,他對郗恢會說什么話,也很清楚。 該不會…… “最近我們有行動?”他終于抓住了重點。 郗恢哈哈大笑,王恭也露出了老狐貍的笑容,只有可憐的殷仲堪,被他們蒙在鼓里。 第975章 放假消息 王恭不肯說出實情,只有郗恢出馬了。 他將在京口的那些布置,仔仔細細的說給殷仲堪聽,這些原本也是早該告訴他的。 殷仲堪聽著聽著,火氣就上來了。 這么重要的事情,怎么能一直瞞著他,還當不當他是兄弟了?要是早知道他們的安排,他又何必在朝堂上那般表現? 太不體面了。 幕后主使王恭笑了笑,安慰他道:“事發突然,原本是應該和你說的,但是,就連我自己都是前兩天才得到的消息,這些事情,阿乞都是瞞著我們兩個做的,我就是想告訴你,也沒那個能力?!?/br> “這后來,聯名上書的時候,不是也帶著你了嗎,只不過沒把細節說的很清楚,這也沒什么大問題?!?/br> “不過今天我倒是慶幸,幸虧之前沒有告訴你,你今天在朝堂上的表現才會那樣的出色,看起來就好像是真的發怒了一樣?!?/br> “這樣一來,朝廷上的同僚,很多就會站到我們這邊了?!?/br> 可以說,王恭要的就是這樣的效果,如果殷仲堪知情,恐怕這件事還辦不成了。 “至于法護,他們本來就是一家人,原本王謐沒有勢力,他和我們湊在一起,瑯琊王氏那個時候實力也比較衰微,他攀附大樹也可以理解?!?/br> “但不要忘了,他終究還是瑯琊王氏的嫡系,不可能和我們一條心,自家有了可以撐起門面的人,他當然要回歸自家,這也沒什么好指摘的?!?/br> 怎么不能指摘? 怎么不能? 這明明就是背叛! 是背叛! 殷仲堪在心中不停的呼喊,他的憤怒,根本就沒有得到化解,但是,王恭不行動,他也無能為力,一切,似乎只能交給未來。 那個精細布局的未來…… 而未來,究竟是屬于誰的? 建康城的風云先放在一邊,王謐集中精力,一頭扎進了將作坊中,監督制造各種兵器。 對于現在的他來說,擁兵自重,打算謀反這樣的罪名,已經是在他的頭上懸著,隨時都可以掉下來,把他砸個稀巴爛。 危險似乎是揮之不去的,而辯解也是徒勞的,就算是長了八張嘴,也沒有大用處。 唯一避禍的方法,只不過是拖延而已。 不去統領北府兵,不去干擾朝廷的各項政務,一心撲在制作兵器之上,至少這一段時間,王謐過的還算不錯。 朝廷滿意,王恭滿意,王謐,目前也還算是滿意的。 雖然人不在北府,但是,王謐的心卻一刻都沒有離開過北府,和寄奴的通信是一直都保持著的。 對這一點,王謐是完全沒有掩飾的,王家的人,甚至是烏衣巷上的很多人,都是知道的。 怎么? 和荊州聯系不可以,和京口聯系也不行嗎? 哪里又這樣的道理? 只要北府還在他的掌握之中,作為主將和京口駐地的大小將領通信,就是正當的。 劉裕信中也提供了不少消息,據他所說,桓沖老爺子可講義氣了,送來的工匠,都是手藝特別好的。 有一些師傅,甚至比京口本地培養的火器工匠技藝還要精湛,可厲害了。 制作的火器,規格一致,每一個都威力十足,絕對沒有空彈,而且,荊州來的這些師傅,脾氣還都特別的好,和桓沖似的,都是豪爽之人。 那些技術好的工匠,沒有自專,而是把自己的技術毫無保留的傾囊相授。 特別的慷慨。 出人頭還不說,還出原料,據劉裕說,這些荊州送來的原料,硝石、硫磺,質地都特別的純粹,質量特別好。 劉裕他們專門做過實驗,將京口出產的原料制作的火器和荊州出產的原料制作的火器擺在一起點燃扔出去,很明顯可以看出,荊州出產的火器,威力更大。 就連爆炸之后出現的土坑,都要深一寸,絕對是非同凡響。 除了火器,當然還有人員的設置。 這一塊就更不需要擔心了,后備力量特別充足。 現在的北府和以前的北府,聲勢是大不相同了。 不只是京口的人,就是一江之隔的徐州,都有很多年輕的壯勇前來投奔。 這些人原本都在符飛的控制之下,只能給氐秦充當大頭兵,人rou墊,可現在不同了,為大晉征戰,這是他們的信仰。 如果,投奔行伍是這個時代白身百姓改變自身命運,奮斗的一條捷徑,那么,北府就是最好的選擇。 自從拿下了鄴城,大晉的面貌就徹底煥然一新了。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從四面八方,尤其是以往氐秦控制的北方地區源源不斷的向京口趕過來。 劉裕檀憑之看到這樣的景象,樂的嘴巴都合不攏了。 太好了! 真的是太好了! 都來吧! 都一起來吧! 收了收了,來者不拒。 這些北方來的百姓,經過了簡單的訓練,很多都被充入了騎兵部隊,一個是他媽本來就身材比較高大健碩,就算是單獨比試力量,武藝也不會落下風。 再加上,北方多馬,從那里來的鄉民,就算是自家沒馬,絕大多數也是見過馬,接觸過馬的。 會騎馬的人也很多,于是,充入騎兵隊直接發揮特長是最合適不過的。 看到北府一切發展良好,王謐也很欣慰,而讓他更欣慰的,還在別處。 上一次受到了愛妻的啟發,王謐便給京口送了一個消息,將查找王恭眼線的差事交給了劉穆之。 王謐送信的時候,劉穆之正在忙著盤點從北方投奔而來的那些士兵的各種信息。 這些北方士兵的到來,說明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氐秦對北方的控制已經接近于零了。 不只是徐州來的,還有那些鄴城以南的城鎮,但凡可以找個門路跑出來的,大多都投奔過來了。 而那些原本據有城池的氐秦將領,也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 這些城池雖然沒有被晉軍占領,甚至是王謐連一個眼神也沒有給他們,但是,他們卻早就已經臣服于晉軍的威勢之下,老老實實的。 對于這些城池的將領來說,只要大晉朝廷揮一揮手,他們就會立刻改旗易幟。 半分猶豫都沒有。 也正是因為氐秦那邊的守將都不太在意,這些鄉民才可以暢通無阻的經過一大串的城池,直接奔赴京口。 于是,現在的京口,可算是能人遍地,到處都是武藝高強,嗷嗷叫的猛士。 只要給他們一個機會,他們立刻就會發揮出強大的殺傷力! 殺的敵人,片甲不留! 可惜的是,最近真的沒有什么大仗好打,看著這些嗷嗷待哺的新兵,劉大將軍也是為難的很。 是不是該主動出擊,給他們找點仗打? 可是,確實不行??! 不是沒有可以攻取的地方,實在是北府這邊的準備還沒有做好,兵器也好,糧草也好,都需要經過一個周期的補充,才能再上戰場。 兵器不可能憑空冒出來,那都是需要打造的,包括制作火槍最不能缺少的鋼鐵,也需要不停的開采鐵礦才能有后備充足。 再說糧草,世間萬物都有要按照自己的物候來成長,糧食也是一樣,揠苗助長不可取,老天爺也不可能一年產十季稻米。 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好在,因為投奔而來的人數太多,北府的一干人等個個都忙得要命,一時之間也顧不上去邊境找事。 至于一直從事文職工作的劉穆之呢,坦白說,當劉裕向他提起王謐交給他的任務的時候,他還是小小的震驚了一下。 王侍郎怎么會想起了他呢? 平時出征打仗都想不起他,一直讓他在京口留守,清閑下來之后,居然想起給他布置新任務了。 雖然略有震驚,劉穆之的能力和忠心還是不容置疑的。 接下這個差事沒有幾天,他就把這個所謂的內鬼給揪出來了,甚至,都沒費他多少心思。 順順利利的就把這個真兇給找到了,行動之迅速,讓劉裕他們都嘆為觀止。 正是隊主袁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