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1007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這是沒說的。 雖然并沒有什么實力的大晉朝廷,能夠給將士們的安撫也是有限的,但聊勝于無嘛。 就像是謝安說的,對那些領兵的大將軍,朝廷是沒什么辦法的,也無法滿足他們的胃口。 但是對于那些普通士兵,朝廷還是可以提供一些照顧的。 就是錢嘛。 雖然大晉朝廷比較困難,比較窮。 但是,畢竟,士兵這邊并不需要多少錢,就可以滿足。 還是容易解決的。 最令人頭疼的,還是幾位年輕將領的安撫問題。 要錢? 是可以的。 少則幾百金,多則千金,都沒什么問題。 區別或許只在于,百金是可以兌現的,而千金是畫大餅而已。 要爵位? 也不是不行,但是絕對不可能給太高了。 對于王稚遠而言,有沒有爵位其實沒有那么重要,就像是謝安所說,只要能讓王謐繼續掌控北府兵,估計都比給他極高的爵位要有用處。 軍權是實在的,爵位那都是虛的。 而且,爵位給的高,看起來會像是朝廷付出了很多,對北府大將多么的推崇,其實,那都是虛的。 還極易出現那種情況,就是用尊崇的爵位把功臣架起來,不讓他們繼續掌兵。 這當然不可能一蹴而就,都是一個過程。 畢竟,對于年輕將領來說,尤其是劉裕他們這樣白身起家的平民將軍,有了爵位就不同了嘛,是有身份的人了。 帶兵打仗那種粗活累活,玩命的活,怎么可以再去做呢? 要養尊處優才是,這樣一來二去的,軍權可不就是讓朝廷給奪去了嗎? 說實話,這樣一番cao作下來,可能很多人都會受迷惑,畢竟,這是在大晉,身份爵位就等于一切。 誰也逃不開這個價值體系,用爵位和顯赫的身份來框柱一個人,這一套還是很奏效的。 不少人都會受蒙蔽。 但是,很顯然,對于劉裕他們來講,就比較困難,他們沒有那么容易上當受騙,更沒有那么容易輕信這一套。 權力,只有權力牢牢把持在自己的手里,心里才踏實。 王貞英雖然還沒有見過劉裕等人,但是從他們一直以來帶兵打仗的表現來看,她也能推測出一二。 這個年輕人,絕非等閑之輩。 給錢也不行,授予爵位,能夠起到的效果也寥寥。 于是,王貞英也了解。 將北府兵還是交到王稚遠的手里,才是最實際的。 正是看出了這一層關竅,王貞英才借著謝安來訪的機會,趕緊表白,為的就是能夠在北府大軍回城之前,就把他們先安撫住。 你們的一切都不會改變,軍隊仍然是歸你們掌控,只管回城來吧,朝廷不會對你們不利。 甚至連歪心思都不會動一動。 這就是王貞英發出的信號。 至于,這些北府的將領能不能吃這一套,就要看大軍回城的那一刻再見分曉了。 不過,為了自己考慮,也為了朝局考慮,王貞英還是準備了多套方案。 而這時,面對即將結束談話,想要起身回家的謝安,她便又從容說道:“謝公,其實呢,我這里還準備了一個好差事,等到稚遠他們回城,就正式任命?!?/br> “哦?” “還有這樣的好差事?”謝安撫著胡須,笑的詭詐。 她一個后宮太后,能想起什么好差事交給王謐? 雖然,現在謝安對王貞英已經大有改觀,也已經明白,這個小丫頭,已經不是從前的模樣,是個有模有樣的太后了。 但是,謝安仍懷疑,王貞英能有這么好心? 竟然愿意授予王謐好差事? 況且,對于王謐來講,目前為止,最好的差事也就是,繼續在北府帶兵了吧! 謝安實在是想不出,還有比這個更好的,更適合王謐的差事。 “這個謝公就不用cao心了,等到稚遠回來,我親自告訴她?!?/br> 王貞英的臉上露出了狐貍一般狡黠的笑容,讓謝安心里咯噔一下,頓時有一種陰謀的氣息。 這…… 該不會又是個陷阱吧! 還親自傳達? 這能是什么樣的差事? 總不能是讓王謐來內宮給她當侍衛吧! 不管了! 這是王謐的事,又不是他謝安的事,相信那小子有能力應對。 謝安從建康宮緩步出來,而另一邊,建康城的門戶,京口城。 王侍郎已經帶著大軍,回到了這里。 ??! 熟悉的地方! 熟悉的氣息! 熟悉的景色! 雖然王謐不是京口人,但是,再次回到這里,他還是產生了一種家的感覺。 “稚遠,我們終于回來了!” 再次踏上這片土地,劉裕也是感慨萬千。 相比王謐,相比魏詠之等人,劉裕對京口這片土地的感情,更加深沉,更加悠遠。 別人都只是在京口這個地方謀職,只有劉裕,是土生土長的京口人,對這里的感情,自然和旁人不同。 “是??!” “終于回來了?!蓖踔k亦附和,他已經看到,劉裕的眼中隱隱有淚光閃爍了。 確實。 對于他這樣白手起家的將領,經歷連番大戰,還可以平平安安的回歸故里,那種激動,興奮,感觸,可想而知! “稚遠,舅父來了?!?/br> 這個時候,何無忌穿著常服,悠悠然踏進了門。 這個時候能稱呼一句舅父的,除了他,還能有誰? 看到何無忌輕松的笑臉,王謐就知道,問題不大。 “快請進?!?/br> 何無忌的舅父,自然是北府鷹揚將軍劉牢之。 在王謐剛到北府的時候,劉牢之就已經是鷹揚將軍,而在經歷了襄陽大戰的劉牢之,還是鷹揚將軍。 這當然是不合理的。 王稚遠遭到王恭的嫉妒,不給升官,可是,劉牢之卻并沒有得罪他,怎么也得不到加官進爵? 一開始,劉牢之也是憤憤不平。 可是后來,看到王謐立下了如此大功,居然也是紋絲未動,也就不再鬧騰了。 人家王侍郎都還沒有得償所愿,你還想得到什么? 坦白說,進入京口之前,北府眾人當中,最緊張的,當屬王謐。 離開京口也有段時間了。 雖然留下了檀憑之做眼線,看守京口大本營,但是,畢竟,劉牢之也不是等閑之輩。 更何況,平心而論,檀憑之也不是那種頭腦特別機靈的人,而劉牢之,在北府中也是根基深厚,以劉牢之的威嚴,老檀這樣的新人,能不能抗衡也是個未知數。 可是,從當時的情況來講,檀憑之也是最好的人選了。 何氏兄弟是頭腦精明,但是,戰場上也需要智囊,只靠著王謐一個人單打獨斗是絕對行不通的。 他也需要幫手,需要共同出謀劃策的人。 何氏兄弟就是這樣的人,他們兩個是不能留在京口的,更何況,何無忌還和劉牢之是近親,放著這樣的組合,呆在京口,王謐自己也不放心。 然而,魏詠之、曾靖等人,資歷尚淺,在劉牢之的面前,就更沒有說話的份了。 這樣想來,可堪使用的,也就只有檀憑之了! 當王謐他們帶著大軍回到京口外圍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京口大本營這邊的情況。 初進入大帳的時候,看到過往的士兵的時候,王謐心中還惴惴不安,士兵當中,多了不少生面孔,看起來還神色匆匆,特別嚴肅。 不禁讓人懷疑,劉裕他們在外征戰的時候,劉牢之在后方,偷偷搞了什么事情。 是吧! 一股搞事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