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854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正所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推動歷史進展的多米諾骨牌! 紛亂的思緒中,忽然冒出來了這兩句話,對于王謐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 整個人都清醒了,只覺得,眼前豁然開朗,出現了一片坦途。 對! 就這么干! “阿邁,快去擂鼓,把士兵們集合到一處,沖擊南門!” 何邁接下了差事,可是看到何無忌和跟隨而來的曾靖,還是有點猶豫。 “那北城那邊怎么辦?” “城中的百姓肯定都盼著我們早點去和他們聯合,機不可失??!” 這個何邁,關鍵時刻怎么犯糊涂了。 然而,在場眾人,犯糊涂的又豈止是何邁一個,就連他的本家,一向聰明機智的何無忌,此刻也是一臉問號。 與何邁表達了同樣的看法。 “你們糊涂了,鄴城的百姓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是和我們一起并肩作戰嗎?” 是??! 不是這個,他們為什么要向城外送消息,還冒著生命的危險,圍觀眾人的想法,再一次達成了共識。 王謐搖了搖頭:“你們想的都太簡單了?!?/br> “現在鄴城百姓最需要的,就是我們的解救,只要我們能把鄴城攻占下來,讓他們過上好日子,他們會在意是不是和我軍聯合作戰嗎?” “現在,我們已經知道城中人有意幫助我們,這就已經很好了,至于要不要聯合,還要看形勢的變化?!?/br> “現在張蠔馬上就要趕到南城來,我們如果抓住機會,沖進城,南城可以說是立時就可以打下來,到時候,牽一發而動全身,南城被占領,北城還能獨自堅持多長時間?” “這里就是這一戰最重要的突破口,還猶豫什么?” 有什么好猶豫的? 王謐實在是想不通,這么淺顯的道理,竟然還要思來想去琢磨半天,實在是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對??! 確實是這個道理! 只要拿下了南城,北城還會有懸念嗎? 幾個大將軍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立刻調轉了馬頭,向著城門方向進發。 至于何邁,當然比他們走的更遠,收攏士兵這樣重要的一件事,必須由他這個在軍中有一定地位的人來辦。 南城門都要打開了,秦兵也放棄了抵抗,對于晉軍來說,只要挺起胸膛,邁著大步,就可以堂堂正正的走進去,還有什么難題,需要何邁出場? 凡是問出這個問題的人,都是沒有經歷過古代戰爭的,最起碼,也是對古代戰爭沒有深刻認識的。 古代軍隊往往紀律并不是很嚴明,而且,一旦出擊,便是大軍壓境,方圓百里之內,烏央烏央全都是人。 這當然是夸張的說法,但是那個意思是差不多的。 戰陣當中,你死我活的時候,還可以說只要周圍出現異類,抄起兵器就是殺就可以了。 雖然是拼命的差事,但是因為cao作方便,危險系數反而比較低,尤其是對一些本來就武功高強的人來說,更是如此。 一支軍隊在征戰的時候,最危險的時刻是何時? 正是主將改變意圖的時候! 改變陣型,改變作戰方向,都是大忌。 因為在這個年代,沖擊一旦開始,原有的方陣就會散開,無法繼續保持。 士兵們要殺敵,當然無法再繼續保持死板的隊列,這原本沒什么錯。 但是,一旦主將想要改換作戰方向,或者前進,或者后退,或者包抄,就需要把原有的已經散開的隊列,重新整合起來。 整合還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如何讓臨時整合起來的隊伍,有效的改換進攻的方向。 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歷史上的苻堅敗于淝水,正是因為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決定。 那個時候,晉秦兩軍隔河對峙,一開始的形勢是,晉軍看到秦兵大軍壓境,心中也是忐忑不安。 多年抗爭,對于秦兵的作戰能力,晉軍還是有數的,不是好對付的。雖然他們這一次已經是動員了大晉境內所有的精兵強將。 而且,朝廷上下還是前所未有的團結。 可以說是達到了晉之南渡之后,對外抗爭狀態最好的時刻。 但是,秦兵的實力仍然不容小視。 反觀氐秦這邊,其實也是一樣的。 擔心吶! 尤其是主將苻堅,氐秦的話事人。 在他一貫的印象當中,晉軍的風格就相當于荊州兵的風格,稀松懶散,說沒有戰斗力,也是冤枉他們。 但要說戰斗力有多么強,能夠以一當百,那也是笑話。 于是,苻堅帶著大軍,浩浩蕩蕩的南下的時候,整個人是相當自信的,再加上,在淝水之前,秦兵其實已經拿下了很多地方,仗打的也不錯,這就讓苻堅更加自信。 認為此戰必勝,而且是大勝,是勢如破竹的勝利。 而被他看做是臭蟲一樣的晉軍,差不多就是一觸即潰的模式。 但是,當他看到晉軍的真面目的時候,他立刻就意識到自己錯了,眼前的這支晉軍和他印象當中的晉軍完全不同。 他們軍容嚴正,他們士氣高昂,況且,人數也不少,說的夸張些,還沒有正式開打,苻堅其實就有些發憷了。 或許,他還在后悔,早知道,就不應該一時腦殘,專門從項城跑到淝水來。 這不是自尋死路嗎? 還未開戰之前,兩軍的心理就發生了極其微妙的變化,于是,當晉軍拋出誘餌,提議兩軍相隔實在太近,戰陣不好展開,秦兵可以稍稍向后退一點的時候,潘多拉的盒子就被打開了! 如果戰陣是那么容易調動的,晉軍的餿主意根本就不會得逞,也無法觸及秦兵的根本。 但是,本來秦兵是遠道而來,身心就比較疲憊,再加上主將內心游移,軍心不穩。 戰陣稍稍向后退,整個方陣就被打亂了,后面的士兵聽不到前面將軍的號令。 也根本就沒有預計到前軍會掉頭向后轉,于是,一時之間,士兵們堆疊在一起,全都互相推搡,甚至出現了丟棄兵器,盲目奔逃的情況。 秦兵出現這樣的異狀,晉軍可是親歷者,眼睜睜看著的,怎么可能沒有行動。 于是他們趁亂沖入敵陣,很快就讓氐秦嘗到了他們立國以來,最大的一場失敗。 可見,如何讓古代適合兵們保持戰陣的紀律性,是非常重要也異常困難的事。 只有何邁這種既有能力,還識大體,最關鍵的,嘴皮子還利落的人,才能勝任。 而此時,被給予厚望,主動要求打開城門迎晉軍的李隊主,又在干些什么? 李隊主當然不可能撒手不管,那不是成了騙子了嗎? 晉軍大兵壓境,你就是借他幾個膽子,他也不敢騙人,因為很明顯的,雖然現在的秦兵還沒有死絕,但是過不了多久是肯定要覆滅的。 李大連早就看清楚了,只依靠張蠔一個人,是難以挽回敗局的,更何況,鄴城孤城而已! 在鄴城外部,既沒有援軍,又沒有可以互為犄角的城池可以策應,牽扯晉軍的兵力。 只是依靠這樣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是根本難以改變大局的。 既然最后都要成為晉軍的俘虜,那么,早一點還是晚一點又有什么區別? 李隊主用實力告訴你,當然是有區別的! 而且區別很大! 被晉軍打敗的,那就叫做俘虜,可是如果主動打開城門,那就叫做投誠,是可以換取優待的。 這就好像是,在警察叔叔趕到之前主動投案,那就叫做自首,是法定的可以從寬的情節。 可要是警察叔叔趕到了,正好把你抓一個現行,不好意思,就算你之后的態度再坦誠,再積極,也只能算是老實交代問題。 無法換取任何的好處,還只能算作是義務。 最最關鍵的還在于,這可是古代! 當俘虜,是絕對沒有好下場的! 首先,在晉末時代,坑殺俘虜的惡習,還沒有被有效的根治,血腥的戰場上,到了收尾之時,經常會出現這樣的事情。 甚至,有些看似仁慈的主將,就比如日后的大明皇帝朱八八,他就不主張殺俘虜,也嚴厲警告他的屬下,不可以這樣做。 但是朱八八的邏輯起點卻并不是寬恕,而是因為一些迷信思想。 所謂殺降不祥。 朱八八的年代都是什么年代了,距今都快一千年了,他手下的猛將常遇春還喜歡殺俘虜呢! 但是,相比死,還有一項刑罰落到俘虜們身上,比死還難受呢! 就是一刀切。 俗稱騸掉。 俘虜是自己軍隊的所有物,甚至是奴隸,都已經是敗軍之人,戰勝的一方,想怎么處置就怎么處置,誰也說不出什么。 于是,有鑒于軍隊的主要組成部分都是男人,腐刑(也就是變成太監)就是非常常用的一種懲罰手段。 一想到一旦cao作不慎就很有可能變太監,李大連就感覺背后一陣陰風襲來。 冷颼颼的。 老子不要變太監! 不想變太監那就只有主動投降這一條路可以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