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822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當然是想辦法反擊了! 一部分人在磨洋工,而另一部分人呢,則是裝作用心而已。 正是那些站在竹梯上的人,他們現在激動無比,一邊修補城墻(只是裝裝樣子,)一邊伺機而動,眼睛時不時的就要往那個存放兵器的兵站方向看。 現在那里守備的士兵還是很多,而且來回走動的人也不少,只憑他們幾十個人,根本毫無勝算。 要想辦法! 突然,那個最早提出主意的工匠,腦中靈光一現。 有了! 他迅速從梯子上挪到平臺上。 這個時候,這種用于工程的竹梯,其結構不是單一的梯子,而是由梯子和梯子連接到一起,中間綁上竹排。 一方面,方便工匠們在上面走動,改變做工的地點,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強竹梯的穩定性。 畢竟,這樣的竹梯一般都會做的非常高,而且,往往是幾根竹子捆綁在一起制作而成。 要是沒有中箭連接的竹排,竹梯很容易晃悠,根本就無法維持穩定。 這個時候,那機靈的工匠湊到其他兄弟們中間,竹排下面,符丕也不在,城里亂糟糟的,對他們的看管也松懈了許多。 于是幾個人竟然湊到一起,小聲商量起來。 “阿六,我看,可以動手了!” “怎么動手?” “阿花,我勸你別逞強!” 與阿六對話的壯漢,看起來就年長一些,一臉的忠誠老實相。 他當然也想擺脫現在的困境,卻又不想冒險。 不冒險,現在還能狗一會,冒了險,很有可能立刻就無了。 阿六是他最好的朋友,他也知道,阿六一直是幾個人當中野心最大,本事最大的人。 他可不想讓阿六因為輕縱行事把自己害了。 不過,阿六才不是那么容易退縮的人。 他早就想好了辦法,并且打算獨自一人去施行。 身邊的幾個兄弟全都跳出來勸他,可他還是我行我素。還反過來勸說大家:“你們別怕,我只是和你們打個招呼,這件事,我自己一個人就能給辦了?!?/br> “你一個人?” “這怎么可能!” 兄弟們登時就急了,兄弟幾個都是土生土長的鄴城人,從他們降生開始,這座城池就飽受戰火的摧殘。 他們全都憋著一口氣,想要掙脫氐秦的控制。 兄弟們早就定下了同生死,共富貴的誓言,現在怎能讓阿六一個人去冒險? 看到兄弟們這樣為他著想,阿六也是很欣慰的。 “你們不是以為我要去送死???” “不是嗎?”眾兄弟呆若木雞。 “你看看現在的形勢,你只要從這個竹排上下去,就是必死無疑!” 兄弟們說的也是實情,雖然城里現在亂作一團,符纂也好,符丕也好,一個兩個的都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但是,事實也不應該忽略。 事實就是,鄴城內的局勢雖然亂,但還沒有嚴重到失控的程度。 畢竟,城里的兵馬至少也還有一萬人,有這么多的士兵在城里看著,手無寸鐵的百姓就是想鬧事,也鬧不起來。 更不要說守備森嚴的這北城墻附近,更是沒有搗鬼的可能性。 阿六卻不怕,還反過來安慰眾人。 “兄弟們,你們想多了,我并不是要下去和他們玩命,我是要去探查情況?!?/br> “這里的差事就交給你們,我們定一個暗號,一旦我發信號,你們就一起行動?!?/br> 原來只是去查看情況的,阿花終于放心了,但旋即他又再次憂慮起來。 而這時,新的管事的已經注意到了他們,面露不悅。 幸虧兄弟們也還算機靈,有人在謀劃,有人在配合干活,總的來說,工程還是沒有停下來,這才能暫時蒙蔽住管事人的雙眼。 “可是,我們人手太少,如何行動?” 按照現在的形勢,要想組織起一場有意義的行動,再怎么說也要有幾百人。 可是看看他們,別說是幾百人,現在他們連幾十人都湊不齊。 “你別急,現在雖然人手不夠,不代表一會也沒有幫手?!?/br> “我下去,就有辦法召集人頭,這個不用愁,都可以見機行事的?!?/br> “喂!” “你們幾個,說什么呢!” “還不快點干活!”管事的喊話道,并且,看他那個樣子,似乎還想爬上來教訓工匠們。 怎么能讓他上來? 幾個工匠連忙道歉,有的演技精湛的,甚至就地就跪下了,還磕了幾個頭。 這才算是把管事的怒氣給消解了下去。 原料被一罐又一罐的運送上來,其實,相比在高空作業的人,在下方做支援工作的工匠,人數更多。 阿六向下看了幾眼,便鼓足了勇氣對管事的說道:“軍爺,有一樣原料需要小的親自下去調配,您看可以嗎?” 阿六把鐵桶擎起來,晃了幾晃,兩人相距足有幾丈遠,管事的其實根本看不清那不透明的鐵桶里有什么東西。 “你不準下來!” “需要什么就讓他們給你送上去!” 不下去? 不下去我怎么搞事? “軍爺明鑒,這樣原料只有小的會調制,要是缺了這樣原料,這城墻就容易弄得不牢靠,還請軍爺開個恩?!?/br> “軍爺要是不放心,可以看著小的啊,小的是絕對不敢跑的,也不敢偷懶?!?/br> 那管事的沒說話,似乎態度有所松動,幾個兄弟連忙幫腔,又是拼命表現,就差拿著鏟子,把膩好的墻拆了重新膩一遍了! 一個工匠而已,也不過是一個人,似乎讓他下來也沒什么問題,再說了,能出什么問題? 不過是個小泥匠而已! 于是,阿六順利的從竹梯上下來。 而被他稱之為是只有他自己才會調制的原料,不是別的,正是膠水! 膠水這個東西,在古代取用可沒有那么方便,一直到大明朝,用魚鰾做成的膠水都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貢品。 需要從南方專門制作,封存,運往京城的。 可見,確實需要專人制作,不掌握這項技術的人,是絕對不能瞎動手的。 阿六并沒有說謊,這個城墻的破洞,確實需要用膠水固定,要是時間沒有那么緊迫,當然就可以慢條斯理的繼續用黃泥糊墻。 可現在,時間是來不及了。 于是,阿六就想到了用膠水混在泥漿里,進行加固的辦法。 這是一種應急的辦法,并不常用,但也不是不能用,再加上,在這一群工匠中間,阿六確實是手藝最好的那一個。 泥瓦匠該掌握的東西,他全都能熟練掌握并且運用,手藝是沒的說的。 剛剛下來的時候,阿六也是老老實實的回到作坊,把各種需要的原料都揀選出來,放到鐵桶里。 他為什么這么老實? 難道,阿六他突然慫了? 不不! 當然不可能了! 一個連死都不怕的,打定主意要鬧事的人,根本就沒有慫的可能性。 阿六不行動,都是因為身后有秦兵跟著。 想伸腿,也得看看有沒有地方。 這一次,他要做的,可是大事,必須要做成,并且保證一次就成功! 所以,不動腦子是不成的。 不穩住,也是不行的。 把工具都拿好,那負責押送的秦兵,看到阿六已經來到了門口,還很好奇。 “你怎么出來了?” “在你這作坊里弄,不是更方便嗎?” 這就是一個普通的泥瓦匠居住的作坊,各種原料和工具都是最齊備的,秦兵們當然會認為,留在這里最方便。 問題是,他們方便了,阿六就不方便了。 “不必了,不必了?!?/br> “軍爺們有所不知,這個膠水雖然粘稠,卻也容易風干,還是拿到城墻邊上,我一邊做,一邊交給竹梯上的師傅們最好?!?/br> “也不麻煩。也不需要做太多的膠水?!?/br> 好像也有道理,秦兵們想了一刻,最后讓阿六走在最前面,他們在后面跟著。 阿六是有備而來,當然不會浪費機會,就這一路上,一來一回,他和幾個看守小兵的關系已經是更進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