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682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到這兩天,孫泰已經連一個借口都想不出了,干脆在王府各處躲藏,爭取不要和司馬道子遭遇上。 這樣肯定是無法長久的。 王府雖大,可也禁不住司馬道子想見他呀,這里終究還是人家的地盤,他孫泰也還沒有那個膽量直接和司馬道子說明情況。 搬走更是不可能的! 可以預見,只要司馬道子還沒當上皇帝,他孫泰就只能窩在這王府里,與他拴在同一條繩子上。 孫泰漸漸感覺,當初和司馬道子過早的綁定在一起,并不是特別明智的選擇。 現在他是想撤也撤不了,已經被司馬道子狠狠咬住了。 “殿下,還沒有?!?/br> 雖然很想隱瞞,但是這件事的重要性,孫泰也不是不知曉,他是不得已才只能說實話。 果然,此言一出,司馬道子的臉色就更加沉重了。 “天師,京口那邊的情況到底如何?” “劉牢之他是真的要與我們聯合嗎?” “他莫不是在待價而沽?” 情況已經顯著到連司馬道子這個糊涂蛋都已經看出不對勁了,孫泰也實在是頭疼的很。 “殿下放心,劉將軍與我們合作,對他自己也是有極大的好處的,他支持我們,并不只是為了忠于天師道,忠于殿下,也是為了自己掌控北府兵?!?/br> “這樣巨大的利益面前,劉牢之他不會退縮的!” “是嗎?” “會嗎?” 司馬道子連續兩個問句,將他心中的疑惑展露無遺。對孫泰的各種承諾,司馬道子已經不是很相信了。 想要獲得他的信任,那就拿出真憑實據來,做點實事。 見司馬道子懷疑,孫泰立刻調轉船頭,祭出了更大的籌碼:“大王,這一點,貧道敢保證?!?/br> “大王也知道,那謝安已經把自己的孫女婿王稚遠派到京口去了,他的目的,可謂是昭然若揭?!?/br> “正是為了取代劉牢之而去的,劉牢之在北府盤踞多年,除了謝玄,在北府,他基本上是誰也不服氣?!?/br> “王稚遠這個時候到北府去,除了會引發劉牢之的怒火以外,基本起不到其他的作用?!?/br> “難道他劉牢之看不出,這位謝安在為將來做打算嗎?” “為了自己著想,他劉牢之也不會坐以待斃,為了保住地位,他也只能選擇與我們合作?!?/br> “只有我們成功了,并且扳倒了謝安在北府的勢力,劉牢之才能坐穩主將的位置?!?/br> “如果王恭的jian計得逞的話,以他世家均衡的思路來看,他是絕對不可能改變朝堂上的基本體系的,這樣的話,北府也依然會交給謝家的人來掌控,借以換取謝家在帝位人選上的妥協?!?/br> “這樣的話,謝家派誰去北府,王恭都會點頭答應,絕對不會反對,劉牢之的地位就危險了?!?/br> “可是,我還是想不明白,就算繼續由謝家掌控北府,對于劉牢之來說,為什么就是不可忍耐的了?” “以前謝玄做主將的時候,也是重用劉牢之的,即便是謝玄不能繼續掌兵了,謝家也不會把劉牢之拋棄吧?!?/br> 對于一支驍勇善戰的軍隊來說,主將絕對是不宜經常更換的,這會影響將士們的士氣。 同樣一支軍隊,放在有的將軍手里,那就是一支虎狼之師,放在有的將軍手里,就和蟹兵蟹將開大會一樣。 此所謂,兵慫慫一個,將慫慫一窩的道理。 司馬道子考慮的也沒錯,作為北府里的一個中等級的將領,其實劉牢之的去或留,都沒有太大的影響。 而對于謝家來說,以前他們就重用劉牢之,也并沒有因為他是白身起家的將領就對他另眼相看。 那么,即便是北府換了新的掌門人,劉牢之也一樣可以繼續在北府擔任將領,一切都不會有所改變。 論及朝堂上的爭斗,那也是幾大世家和大晉皇族之間的事情,與劉牢之也沒有多大的關系。 在司馬道子看來,孫泰他們是過于在意劉牢之了,甚至把他這個在北府都不能稱第一的將軍抬到了他根本不可企及的高度。 太過了。 見話題成功被轉移,孫泰終于松了口氣,遂笑道:“大王,這是我們的想法,卻并不是劉牢之的想法?!?/br> “大王,現在的問題正在于,謝玄倒下之后,劉牢之便不會再安于副將的職位了?!?/br> “趁勢而上那是人之常情,有這樣再進一步的好機會擺在眼前,劉牢之豈會放棄?” “一旦謝家繼續派人到北府去執掌軍隊,必然要和劉牢之的野心相沖撞,除了謝玄,劉牢之是不會服氣任何人的!” “所以,還請大王放心,貧道已經又派了人去京口送信,相信過不了兩天就能把大事定下來?!?/br> “既然你有安排就好?!?/br> 見孫泰擺出這樣有信心的姿態,司馬道子也只能先選擇相信他了。 對于司馬道子來說,最大的隱憂或許就在于,與京口聯絡的方式被孫泰劫奪。 為了不引起王恭他們的警覺,自從司馬曜死后,司馬道子都是通過天師道的特殊渠道與京口那邊的勢力聯系。 于是,京口那邊的真實情況,只有孫泰才知道,而司馬道子是并不清楚的。 其實,要不是情勢緊迫,司馬道子根本也不會關心這些事。 他本來也不是什么兢兢業業的人設,他只想當皇帝而已,只要有人能夠擁戴他,讓他順利當上皇帝,那就是大好人。 至于,這些人到底是用了什么法子,過程是怎樣的,他才不關心。 有那個時間,他還吃喝玩樂呢! 而現在,能夠讓司馬道子這懶鬼緊張起來,正是因為,他已經等了很久,卻遲遲沒有行動。 孫泰幾番哄騙他,司馬道子就算是傻子,也聽出不對勁來了。 沒辦法了! 求人不如求己。 他也準備拋棄孫泰,獨自去探查北府的真實情況。不能再把寶都壓在孫泰一個人身上了! 而孫泰,也是這樣想的。 京口的情況到底如何? 北府發生了什么事? 劉牢之為何遲遲不給回復? 不能再干等著了,他又派出了一位信使星夜兼程前往京口,對于他來說,他還有一個重大的好消息要帶給劉牢之。 謝玄! 最能制衡劉牢之的北府大將軍謝玄! 重病不起,再也不能壓制劉牢之了! 希望這個好消息能夠讓猶豫不決的劉牢之迅速下定決心,奪取北府,就在今日! 第724章 小皇帝上位 皇后王貞英抱著跟她沒有半毛錢關系的司馬德宗,坐在御座之后,俯視著御階下的群臣。 在她的身邊,是司馬曜的首席大太監,元寶。若是新皇直接登基可以處理政務,那么元寶這個首席大太監的職位也就要讓賢了。 偏偏現在大晉朝廷的情況,即將迎來一個比較長時期的太后攝政,皇帝根本說了不算的時代。 那么元寶就有幸繼續留任了。 這也就是為什么從一開始,元寶瞧出了司馬道子有取而代之的心的時候,就轉向了王謐一伙的重大原因。 要是司馬道子上位成功,他必然會帶著自己貼心的小太監一同管理后宮的事務,司馬道子的身邊是絕對不可能給元寶留一個位置的。 他這首席大太監的癮還沒有做夠,怎么可能輕易讓位。 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現在,傀儡小皇帝也準備好了,王貞英這邊與哥哥王恭通力合作,也給足了他這個大太監臉面,元寶自然要賣一把子力氣,把建康宮里的各項事務都張羅的熱熱鬧鬧。 當然也包括這宣讀詔書,且聽的他用抑揚頓挫的語調,洋洋灑灑的將王恭炮制的詔書,逐字逐句的朗誦出來。 王貞英坐在御座之后,卻也沒有閑著,她在觀察,尤其是那些一開始并不是王恭一黨的大臣們的臉色。 從他們各式各樣的表情之中,就可以清楚的判斷他們此刻心中所想。 很好! 看來,大家都很支持。 王貞英滿意的點點頭,就在這時,元寶的誦讀也來到了尾聲,終于結束。 “臣恭迎陛下登基!” 元寶話音剛落,王恭就立刻帶領群臣唱誦恭賀,配合之默契,簡直是令人咋舌。 當然會默契了,這一套流程早就是他們串通好了的,而在這一場登基大戲之中,元寶可是占據了極為重要的位置。 正是因為有他,才能讓王氏兄妹之間多出那么一個外人,讓這一場大戲看起來不那么像是兄妹主演的獨角戲。 “臣等恭迎陛下登基,請太后娘娘上座?!倍@一聲唱誦就不是出自王恭了。 而是來自袁悅之,看到他這樣積極,王恭立刻投去了贊許的目光,小袁,干得好! 由于司馬德宗連站著都還沒學會,還需要人抱著,于是,按照以往的定例,新皇登基,身為太后娘娘的王貞英需要抱著司馬德宗一起坐在御座上,接受群臣的頂禮膜拜。 大約直到司馬德宗到了十歲左右,他才可以獨自坐在御座上,接受群臣奏拜。 一想到還可以過那么多年的癮,王貞英就興奮的很。 不只是袁悅之,還包括謝家的代表,郗家的代表,全都表示了對司馬德宗登基為帝的支持。 這樣,朝廷里的幾大世家幾乎都在這件事上達成了共識,本來并沒有多少號召力,也無法統領其他幾大世家的王恭,借由司馬曜之死,竟然把自己cao作成了群臣中的翹楚。 在這個朝廷上,還能壓過王恭一頭的,目前為止也就只剩下一個了,那就是借故留在家中,并沒有來共享盛世的謝安。 謝安不出席,倒是也沒有出乎王恭的意料,其實,他不出現,也沒有發表任何意見,這已經就是在表明自己的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