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609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粗略衡量,竟然有幾百斤之多! 居然有這么多! 當士兵們打開倉庫的大門,聞到那熟悉的微微刺鼻的氣味之時,王謐整個人都為之抖擻了一下。 這……這是什么情況? 為何并不會生產熱兵器的南陽城內,竟然會儲存那么多的火藥制作原料? 難道,這就是上天恩賜給他的贈禮嗎? 后來,盤問了氐秦俘虜才知曉,原來,這些硫磺硝石,竟然還是上大將軍楊定的收藏。 楊定雖然是個氐人,常年生活在北方,但他居然也是天師道的信徒,而且,與孫泰等人的路數不同,楊定修道鉆研的是煉丹、修身一途。這些硫磺、硝石到了楊定的手中,他雖然沒有悟出它們最正確的用法,卻也一直都在使用。 于是反復煉丹,反復收集原料,楊定又是個有囤貨癖的男子,原料越堆越多,他心里就越來越舒服。 可嘆,到了最后,他的這些存貨全都便宜了打南邊來的王稚遠了! 好東西??! 都是好東西! 幾百斤的硫磺和硝石,組合在一起,他的手槍隊就可以大大擴充了! 然而,南陽城帶給王侍郎的驚喜,還不只這些,作為一座重要的城池,打制兵器的鐵料也是一點不缺。 有了鐵,就有了槍。 有了槍,加上鉛彈和火藥,有一支新槍就可以組裝完成,畢竟,再貧困凋零的城池也不會缺少木料。 手槍的把手還是很容易制作的。 既然發現了那么多的原料,那還等什么? 手槍隊的成員們立刻就地變身,成為了最勤勞的工匠,拾起了他們原來的本事,在南陽城中打鐵,制作火藥。 因為有了這份差事,王謐主筆給朝廷寫了一封戰報之后,便再也沒有把心思放在這個上面。 一個轉身便鉆到了造槍之上。 誰知,一腔心血,換來的,竟然是建康朝廷的誤解,懷疑! 當晉軍同袍們看到司馬道子的旨意的時候,王侍郎還沒有怎么樣,桓老將軍就已經拍了桌子,開始罵娘了! 豈有此理! 他桓老爺子冒著必死的風險從新野城一路奔襲到南陽城下,這是下了多么大的決心! 經歷了千難萬險,最終取勝,這樣的戰績,十年以來,不再往前倒回二十年,大晉境內都未曾見了! 不求他們朝廷里那些混日子的蠢貨真心贊揚,甚至連封賞也可以沒有,但是,這般諷刺挖苦,卻又咬定了他們是撒謊,這是一個有見識的君主該做的事情嗎! 難道,這是在逼迫他們據城反叛? 還解釋清楚? 他司馬道子也配! 他聽得懂嗎? 他上過戰場,扛過一天槍嗎! 桓沖就看得很清楚,所謂解釋,不過是朝廷里的那些廢物,以司馬道子為首,根本不相信他荊州兵,或許還連帶上王謐這個文臣出身的貴公子,有能力打勝仗! 這就是晉朝無法發展的更好,更無法收回失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世家、幫派互斗實在是太厲害了! 嚴格來講,就算是再昏聵的皇帝,在愚弱的朝廷也希望打勝仗。比如那北齊后主高瑋,都已經糊涂昏庸到那種地步了,卻也還是希望能打勝仗的。 但是,糊涂蛋的想法是什么樣的呢? 他想打勝仗,卻又懼怕那常勝將軍斛律光,于是,他就把猛將斛律光親手殺掉,干完了這件事之后,高瑋可算是輕松了,舒坦了! 可是,當時的北齊一直和北周處于征伐不斷的狀態,按照當時的形勢,如果北齊需要國境安寧,就需要能征善戰的將軍繼續打勝仗。 高瑋也是這樣想的。 勝仗是需要的,但是,轉頭一看,能打勝仗的將軍在哪里? 在哪里? 被殺了! 如果那些勝仗都是高瑋寵佞的那些jian臣惡賊打下的呢? 高瑋還會這樣忌憚他們,以至于要殺掉他們嗎? 當然不會! 他高興還來不及! 早就給他們高官厚祿,封賞不斷了! 然而,jian賊之所以被叫做jian賊,當然是因為他們除了善于阿諛迷惑君主之外,就沒有其他的本事了。 打勝仗什么的,難度這么大的cao作,如何能指望得上他們! 北齊敗落,自斛律光死始! 如今,王侍郎他們面對的情況,雖然不至于像斛律光那般緊迫,但是原理卻是差不多的。 司馬道子嫉賢妒能,這次發來的詔書,洋洋灑灑一大篇廢話之中,只有幾個字算是有點用處的。 至少,他并沒有打著司馬曜的旗號給王謐他們寫信,而是,正正經經的寫上了自己的大名。 這倒不是司馬道子謹慎小心,知道不應該把黑鍋扔給司馬曜,而是,他這人一向浮夸的過分。 一朝權在手,便把令來走。好不容易能夠名正言順的辦法詔令,他怎么能放過這樣的機會。 當然是掛著自己的大名給王謐他們寫信了! 這樣一個無心之舉,倒是給王謐他們行了個方便,他們罵街都能找對人了! “這幫賤人!” “老子征戰沙場的時候,他小子還在娘胎里打滾呢!” 想起前夜的情景,桓老爺子就忍不住口吐芬芳。 “野王,不必擔憂,老子也跟著稚遠一道回建康,只要有老子一口氣在,絕對不會讓那個賤人動稚遠一根汗毛!” 不知不覺間,王侍郎就變成了重點保護動物,被桓沖護在了羽翼之下。然而,相比王謐,實際上,圍繞著桓沖的危機也并不會少。 如果,現在建康朝廷真的歸司馬道子說了算的話。 那他們此去的兇險就會成倍增加,而且,如果,司馬道子攬住了權柄的話,那么王國寶那廝也一定會跳起來。 這兩位哼哈二將的本事,王謐可是親眼見識過的,那真是正經事一件不會做,闖禍卻是一流。 “現在我們的關鍵在于,為什么這么重要的事情,陛下卻沒有親自下詔,而是由瑯琊王代筆?” “前些日子我們從建康啟程的時候,陛下的身體還很康健,一點問題也沒有?!?/br> “何至于就不能處理朝政了?” “我認為,這其中一定有蹊蹺!” 王謐說的很嚴肅,桓老爺子卻不以為然:“這不是明擺著的事嗎!” “肯定是瑯琊王把陛下架空了唄!” 架空架空! 這可是桓家的拿手好戲,桓老爺子最清楚了! “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br> 蠢蠢欲動的王國寶,那張油膩的臉,瞬間在王謐的眼前浮現。這位人人喊打的瑯琊內史,他的目標可是要把司馬道子推上皇位的! 難道,這么短的時間內,就讓他得手了嗎? 不是王謐不相信,而是,大晉朝廷各種關系盤根錯節,絕對不是王國寶一個官場新人能夠挑動的。 謝安呢? 王恭呢? 這些權臣怎么可能放任王國寶跳到前臺搶奪權力? 更重要的一點在于,司馬曜去哪里了? 一個身強力健的皇帝,為何不親自下詔,還要麻煩弟弟,王謐實在是想不出一個合理的理由。 除非…… 不會吧! 長安城的致亂之源便是苻堅的死,該不會,建康城里也發生了同樣的事端吧! 難道…… 張貴人提前出手了? 這些張姓妃嬪都是怎么回事? 她們就不能等到他把制作手槍的技術都穩定下來,該攻取的城池都占住了,再動手嗎? “若是建康城里真的出了變故,我們就更要回去看看了!” “桓老將軍,你也是一樣,荊州兵血戰南陽、新野,朝廷不能不給個說法,就算軍餉大多都是你們譙郡桓氏籌措的,也不能一直如此,你們也太吃虧了!” “這次回建康,我也一定要給荊州兵討一個公道!” “稚遠……” “有你這句話,老夫就知足了!” “不愧是好兄弟!”一番話讓桓沖熱淚盈眶,感動的不行。 “朝廷不會安排了人馬,等我們一進入建康城的大門,就把我們抓了吧!” 一直在一旁靜靜聽著的劉裕,突然冒出了這么一句話,那聲音,聽起來竟有幾分陰惻惻的意味。 王謐和老桓,登時都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