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撿到一只戰神 第601節
書迷正在閱讀:龍王戰神、鮮嫩多汁(快穿 高H)、特工毒妃帝君逆天寵、海賊之厄運隨行、古代群穿生活、岐山有仙樂、全后宮都能聽到廢皇后的心聲[清穿]、重生軍婚:首長大人套路深、空間商女之攝政王妃、快穿:攻略渣男記
枉他多年以來對司馬道子信任有加,從來都是把他當做腹心肱骨,左膀右臂。 他卻存著要篡位的心! “這是個什么人?” “他簡直就不是人!” “毒如蛇蝎!” “狼心狗肺!” “陛下,陛下,莫動怒!” “消消氣,消消氣!” 元寶的辦事能力一向不必懷疑,這邊司馬曜氣急敗壞,可是很神奇的是,他的各種謾罵聲卻并沒有傳到殿內。 那居心叵測的司馬道子還有一心只顧著拍馬屁的王國寶,沒有一個人聽到。 為何那么神奇? 當然不是因為皇帝陛下氣力不足,說話聲音小。 皆是因為,元寶早就把他老人家給拉走了。 司馬曜嘴里罵罵咧咧,其實離開了那個糟心的偏殿,他的怒火倒是也平息了不少。 “陛下,喝茶!” 司馬曜氣得,臉都綠了,好像某種小青菜,元寶一臉堆笑的把香茶送到了司馬曜的眼前。 這個小子,這次還挺會辦事。 “你說說看,朕該怎么辦?” 司馬曜順了順氣,竟然抬頭詢問大太監元寶對于此等朝廷大事的意見,實在是令人費解。 可見,身為皇帝,他竟然不相信那些足智多謀的大臣,而大太監元寶,不過是個大字不識幾個的小人物。 這樣的人,讓同樣水平不佳的司馬曜感覺很心安。 “陛下實在是抬舉奴了?!?/br> “這等大事,奴那點見識,如何能提意見?!?/br> 元寶越是謙退,司馬曜就越是欣賞他。 看看! 看看! 就是這沒有學問,更沒有掌握過一點權力的小太監都知道要尊敬他這位堂堂的皇帝,在他眼前不敢多說一句話,不敢做錯一件事。 可是司馬道子呢? 他把他這位親生的哥哥當成了什么? 他奪取權力的跳板? 還是根本就沒有放在眼里過! “朕問你,你就說,不必自謙?!?/br> 皇帝陛下的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再不開口,那就是找罪受了。 元寶終于抬起了頭,略想了想,正色道:“陛下,以奴的淺見,為今之計,還是不宜聲張?!?/br> “俗話說,觀其言,看其行,今日瑯琊王的說話,確實是令陛下傷心至極?!?/br> “但是,瑯琊王畢竟年輕,難免有心性不成熟的地方,奴想來,這也不見得就是大王的真心話?!?/br> 司馬曜眉頭一皺,立刻注意到元寶的眼神多有閃爍。 “你是說,有jian人在背后,離間朕與瑯琊王?” “這……奴也不能肯定,不過,陛下說得對,確實有這樣的可能?!?/br> jian人? 還能是誰? 剛才在司馬道子旁邊阿諛奉承的人是誰? 瓷質的青色茶盞,啪的一聲落地,摔了一個粉粉碎。 “王國寶!” “你這個小人!” “朕竟然看錯了你!” 司馬曜攥緊了拳頭,幾乎是咬著后槽牙說出了這幾個字。 大太監元寶趁他老人家不注意,暗暗的抹了把汗。 善哉善哉! 國寶兄,這可不是我有意引導,是陛下他自己想到你那里去了。將來你若是發生任何變故,千萬不要來找我。 不關我的事! 我是清白的! …… 那邊廂,皇帝陛下司馬曜已經在王國寶的背后釘上了象征死亡的令牌,這邊廂,偏殿之中,國寶兄仍然陪在司馬道子的身邊,兩人吃吃喝喝,對即將到來的風暴,還毫不知情。 “這是什么?” “前線來的軍報嗎?” 所謂軍報,便是軍隊中使用的,專門匯報前線戰情的奏疏,這種奏疏與普通的朝務奏疏,在外觀上有很大的不同,幾乎是一眼就可以看出。 東晉末年,紙已經是比較普及的一種材質,雖然民間的普通百姓能用得起它的不多,但是涉及到正式的奏疏,各個衙門口已經開始使用紙作為書寫的介質,傳遞消息。 平常的朝務奏章都是簡簡單單的書皮包裹,可是,軍報就不同了,一場戰役的勝利與否,那可是關乎朝運的大事,半點馬虎不得。 無論是勝還是敗,都要盡可能的保密,能夠最先得知前線戰報的,只能是朝堂之上包括皇帝在內的有限的幾個核心人物。 而現在,朝堂之上誰來暫時代理皇帝之職呢? 不是別人,正是瑯琊王司馬道子。 于是,這份來自南陽城的,新鮮出爐的奏報就送到了他的手里,這真的是老天無眼。 好端端的一封捷報,卻被司馬道子先行拆開,那些本該得到的封賞,在司馬道子打開密封的竹筒的那一刻,就瞬間煙消云散了。 “南陽郡?” “拿下來了?” “怎么可能!” “王稚遠這幫人,竟然敢蒙騙朝廷!” “當真是罪不容誅!” 王國寶送過來的那一沓奏疏,并沒有幾個能引起司馬道子的興趣,沒意思,實在是沒有意思。 他看看這個,又拿起了那個,竟然發現所有的所謂朝政都讓他感覺索然無味。 就沒有一點有趣的? 令他想不到的? 很快,這一封熱蠟密封的竹筒軍報就引起了司馬道子的注意。 咦? 這不就是戰報嗎? 以往都是專送給皇帝陛下的,聽說,這種戰報,一般都是一式兩份,一份送到宮里,一份自然是送到烏衣巷上的謝府。 “這個還有點意思,打開看看?!?/br> 司馬道子嘻嘻哈哈的撬開了竹筒的封蠟,然而,等他看清楚那奏疏上的內容的時候,卻登時笑不出來了。 “國寶,你看看!” “王稚遠這廝,是不是在撒謊!” 國寶接過戰報,更為震驚:“大王,不可能!” “這絕對不可能!” “南陽大郡,守備森嚴,城墻固若金湯,而我軍在新野郡的兵力,林林總總算起來不過是一萬人,以此等孱弱的兵力,如何能與氐秦大軍相抗衡?” “微臣聽說,王稚遠此行新野郡,隨從不過幾百人,就算是他到了新野,他能干什么?” “就憑他!” “就憑他,也能撼動南陽郡?” “微臣絕對不相信!” 一場詭異的談話,在建康宮的偏殿中堂而皇之的展開,不論是晉之皇室司馬道子,還是自稱忠臣的王國寶,竟然不肯相信自家大軍的輝煌戰績。 他們竟然還在迷信氐秦的軍隊! 難道,他們希望秦軍取勝嗎? 話當然也不必說的這樣難聽,作為晉朝朝廷的組成人員,他們當然也不會不愿意自家大軍打勝仗。 他們在意的,只是那帶領大軍獲勝的將軍。 一邊是文弱卻狡詐的王稚遠,一邊是從來都和朝廷不和的荊州統帥桓沖。 這些人獲勝,并不會讓王國寶心里痛快,也不會對大晉朝廷有什么幫助,只會讓本就勾心斗角紛爭不斷的朝堂之上,再多幾個強有力的攪局者而已。 “國寶,你也認為,這封戰報有假?” 司馬道子冷靜下來之后,忽然想起了一件事。 國寶聞言,極為自然的說道:“當然有假了!” “大王有所不知,依微臣看來,王稚遠那廝,除了嘴上功夫好看,打仗是根本不成就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