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書迷正在閱讀:驚了,亡國君主做了他國寵妃、瘋批王爺的在逃小侍衛、哥哥的情敵竟然喜歡我、全能嬌妻颯爆了、佛子每晚都想渡我[沙雕]、結婚七年,都以為自己是替身、歸港有風 【1v1 高干 破鏡重圓 H】、次玉、鄰家哥哥的深夜調教、吸血鬼同桌很暴躁
文景帝無力般閉上雙目,長嘆一口氣:“母后都知道,為何又要問朕?朕別無選擇,朕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大齊的江山永固!母后,陳以容是您的侄孫、是您的族親,可他,更是朕的臣子,是我大齊的子民!” 蕭嘉淮聽到這里,恍惚一切都明白了。 袞袞諸公名又利,難辨賢臣與jian佞。 鎮國大將軍若一人獨大,恐國有傾覆。身為帝王,要顧慮家國安寧,也要權衡于朝堂勢力。 陳以容乃昔日開國功勛之后,若在軍中有所作為,他日便足以同鎮國大將軍相抗。所以當年他請求隨軍出征時,這等天降的良機,文景帝豈能拒絕? 帝王的無情送走了端懿太后的心頭rou,更讓她日夜牽掛整整三年。三年啊,她如何心安?又怎能心安!在那兵戈相向的戰場上,陳以容不知幾次折返于生死難料的黃泉路,那可是她陳氏一族被寄予厚望的孩子??! 多載疑云已消散,真相之鐘敲響透徹,如飲鳩酒般痛徹心扉,荼毒蕭嘉淮的五臟六腑。他緩慢的跪坐在地上,眼角流淌下一行清淚。 何其悲哀!他放在心里、朝思暮想的人,原來不過就是被他父皇攥在手中的一枚棋子,都是這名為皇位棋盤之下的將與士。 “是啊,都是你的臣子罷了?!倍塑蔡罂嘈χ?,看向跪在一旁的蕭嘉淮,“往事已矣,容兒歸期難知。如今哀家命不久矣,怕是等不到他回來了?!?/br> 文景帝聽這等不吉利的話,心中急切道:“母后身體康健,莫要這般說?!?/br> “哀家的身子,自己清楚?!倍塑蔡竺嫔掀降?,仿佛心灰意冷,早已看透生死,“哀家唯有一愿?;实?,待哀家走后,請善待哀家多年來養在膝下的淮兒,這件事你一定要答應哀家?!?/br> “朕明白?!蔽木暗墼诖藭r似有一絲懊悔蔓延心頭,他應允道:“淮兒是賢能之人,日后或為太子的左膀右臂。朕會給他親王殊榮,讓他享擁富貴與權勢。母后,請您放心?!?/br> 端懿太后沒再多言,只同他道聲:“罷了,哀家乏了?;实郯?,你朝政繁忙,快去處理公務吧?!?/br> 文景帝雖有遲疑,但也心知人是此刻不再愿看到自己。他向人鄭重叩首,此一拜,就是永別。 文景帝走后,端懿太后強行扯出抹笑來,拉起跪在地上許久的蕭嘉淮。 “好淮兒,皇祖母還想同你說說話?!?/br> 蕭嘉淮擦拭清淚轉首化作云煙,哽咽道:“皇祖母,孫兒想一直陪在您身邊,孝敬您?;首婺?,您會好起來的?!?/br> “方才的話你都聽到了,但是不要恨你的父皇。君王有君王的無奈,這是他迫不得已的抉擇。只是哀家心中有怨,才會病到今日這種地步?!?/br> 端懿太后說罷,輕拍著他的手,從枕側的錦盒內拿出一枚玉佩。 那玉佩,與多年前陳以容送給他的極其相似,而那一枚,他至今仍隨身佩帶。 端懿太后將玉佩放進人掌間,又合上他的手,“淮兒,你記住。這枚玉佩你一定要收好,日后若遇到自己所愛之人,便送與他,這是哀家給自己未來孫媳的見面禮?!?/br> “不,皇祖母?!笔捈位礈I如泉涌,掙扎著想要還給她,“您要以后親自送給他!孫兒不要替您!” “好了,淮兒不要哭了?!倍塑蔡笃D難的抬手為他擦拭臉上的淚,“你還要記住,以后哀家不在了,太子就是你唯一的倚靠。唯有你們兄弟齊心,才能保全自身,在這云詭波譎的朝堂間立足?!?/br> 朝廷泱漭,風云莫測,怎知星宿何時移?可她只想讓她的孫兒平安一生。 “是,孫兒謹記?!笔捈位吹痛怪垌?,強忍傷悲。 端懿太后轉首,看著那佇立旁側、早已哭成淚人的淺香,又道:“還有淺香。待哀家走后,你便留著淮兒身邊,莫要做傻事?!?/br> “太后娘娘!”淺香跪在地上,已然泣不成聲,“奴婢……奴婢謹遵太后娘娘懿旨,日后必會效忠五殿下!” 端懿太后聞聽后,欣慰一笑,向淺香伸出了手。人會意,擦干淚痕起身將她扶下鳳榻。 她足下踉蹌的、艱難的走向那尊佛像前,在二人攙扶下拜了又拜。 上前撫摸著那尊佛像,肺腑不清,心襯暗嗤。 人間八苦,是愛別離、怨憎會,生老病死求不得,五陰熾盛,濁霧迷人。若佛陀無上能,怎忍世間悲難,視八苦而閉目? 終究這蒼生與世道,皆掌控在帝王之手,神佛也無權干涉。 “罷了、罷了,他一定會平安歸來。哀家啊,就要去找先帝咯?!?/br> 她忽而不再拜了,唇角含著一抹溫婉的笑,緩慢合眼倒下。她似乎看到了,先帝著那明黃色龍袍,在前方向她揮手,訴說著思念與等待。 “太后娘娘——” 壽安宮傳來悲痛欲絕的哭嚎,一時間滿宮如墜死寂,又傳來此起彼伏的痛哭聲。 文德二十二年三月,端懿太后崩逝,天下縞素,舉國哀痛。 她生前曾母儀天下,是賢良淑德的典范,更因善心善行,深受百姓愛戴。 次月,為告慰端懿太后在天之靈,文景帝著封其膝下撫養的五皇子蕭嘉淮為親王,特賜封號‘宣辰’。 而此年,江南雨連綿一月而不絕,是天在哀泣,也是黎民百姓在落淚。 陳以容在岑州得知此噩耗,霎時如晴天霹靂,靜跪于佛廟間三日未起。再出來時,目光凜冽,殺意難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