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頁
可偏不巧老太爺卻是這個時候去了,她們這些做兒媳婦的哪里能有好臉色,索性這個時候就得哭喪著臉,要不然該讓人說嘴了。 王夫人可不想管史家的事情,如今也算告一段落,便勸老太太,“老太太你也又跟著熬了一整宿了,接下來還有的熬呢,老太太先下去休息休息吧,兒媳已經給您收拾了一間屋子?!?/br> 王夫人可不管她這個行為有些越俎代庖,畢竟這史家幾個媳婦都在,愣是一個都沒想起來給他們安排個屋子休息的,沒有辦法,王夫人只能自己動手吩咐了。 “也罷,明個兒靈堂是要架起來,你們好好置辦,老太爺風光了一輩子了,這身后事也不許馬虎了。 “唉,人老了,真是熬不住了,走吧,就去休息一會兒,這接下來我這個做meimei的總是要送這個老哥哥一程的?!?/br> 王夫人扶著老太太一起走了,這史家沒個男丁支撐著,賈赦也只能幫襯著了,自是不能一起走的,也只在史大爺院子里找個地方歇一歇。 史大爺少不了也是客氣一二,雖然指不定心里還怨恨之前賈赦攪合外人給他灌酒的事情呢。 只現在史大爺中風了,賈赦心里幸災樂禍,只不過這次賈赦學乖了,并不單獨見史大爺,都是跟著老太太一起,一副哥倆好的樣子。 讓老太太高看一眼,這才被老太太分配了任務,也不得不說,這也是賈赦自作孽了,活該他勞累。 王夫人伺候老太太歇下,這才退了出去,吩咐人打了熱水過來簡單的洗漱一番。 好在因為有老太太這個正經的史家老姑奶奶在,要不然還真指使不動這些個下人了,而王夫人也緊跟著老太太一起在外間的小床上睡上一小覺。 史家兩兄弟接到消息也是為難,一邊是唾手可得的戰功,一邊又是涉及到名聲的孝道,不得不回,就算是拖延,也拖延不了幾天,想要在這樣短短幾天里建功立業,恐怕比登天還難呢。 圣上那邊知道老太爺去了,而新封的侯爺又是中了風,不中用了,也是皺了皺眉頭,又想起老太爺兩個兒子在軍中任職,且又是打仗緊要的時候,眉頭皺的就更緊了,少不了要罵老太爺死的不是時候。 只戰事要緊,看了看史家子弟任職部署,想了想,總不能光為了國家大事,就不讓人家辦喪事,若是史老大還是個好的。 這外面兩個兒子回不回來奔喪都行,只史老大中風了,這喪事便舉行不下去了,總不能讓賈赦這個外姓人抗白帆吧? 圣上思考了一下便下了旨意,讓史老二繼續留在原地打仗,允許延后守孝,不治他大不孝之罪,畢竟是奉旨打仗。 史老三一個管后勤補給的,換個人也可以。便先撤下來讓他回來奔喪吧,總不能讓有兒子的像是沒兒子送終,圣上年齡大了,見不得這個。 這旨意一出,便是快馬加鞭的送到前線,史老二暗地里松了一口氣,而史老三就只覺得晦氣,不過旨意都下了,便是跟人交接清楚之后,這才快馬加鞭啟程回了京城。 而榮國府也是全家老小能到的都到了,祭拜了老太爺,過了頭七,老太太做主讓賈赦待在史家幫襯著,等史家老三回來。 其他人跟著老太太回榮國府,接下來府里的小輩們也是要守三個月的孝的,而賈政和賈赦還有王夫人是需要守七個月的,史家老三那邊總算是趕上給老太爺送行了。 史家閉門守孝三年,除了史家老二在外打仗,其他人都要守孝,最短的也要守一年的孝期。 而榮國府這邊在知道圣上嘉獎史大爺純孝之后,王夫人也是反應過來,那個時候史大爺在謀劃什么了,原本史大爺該落個馬上風的名聲,如今倒是得了好名聲了。 只算算日子,榮國府也是在明年三月份才能算是全都出了孝期,王夫人有些懊惱,也不知道珠兒能不能參加明年的春闈了,要知道錯過這一年就要再等三年了。 應該是可以的吧?畢竟小輩只需要守三個月就好了,不過賈珠倒是坐的住,還是每日里專注讀書。 因著老太爺的事情,元春也得跟著守三個月,這要孩子的計劃又是延遲了,三個月時間一晃而過,已是進入隆冬季節。 元春也計劃著要孩子了,而史家老三也是打了勝仗,還沒來得及論功行賞呢,便也是自發上了折子請辭了職位,回家老老實實守孝了。 史家大爺的情況也沒有好轉,說話還是磕磕巴巴,史大太太倒是聽太醫的話做了雙月子,只這身體也還是很虛弱,出了月子下面也是不干凈,稀稀拉拉一直流血,就是一直喝著湯藥,也不見好,到底是婦科病,太醫不好下手,只診斷說史大太太壽命不多了。 史大爺那邊也不容樂觀,他這身子一直養不好,雖然戒了酒色,還不見好轉,這中了風的人,命數本就不長了,史大爺恐怕是等不到自己兒子長大之后將身上的爵位給他了。 如今趁著他說話還管些用,還能說清楚話,少不得要為自己兒子和女兒謀劃一下了。 第217章 史大爺到底還有個侯爺的身份在身上,史大爺派人去請,他們也不得不過來了,史老二因為有軍功,起碼出了孝期,起復是不成問題的,而史老三雖是沾了一點光,但三年后,只怕圣上也不知道他是誰,做過什么事情了,到時候少不了要花費些銀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