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吳世俊,楯車
任七和朱聿鍵領了圣旨,自去軍營里點齊人馬。因為他們這一路軍隊實施的是迂回包抄之策,要繞遠路,所以片刻不得耽擱,第二日凌晨便率領八萬大軍出發了。 從徐州火速西進,過歸德府柘城,而后急速南下,兵鋒直指陳州、商水,拿下這兩個地方之后,又直撲項城而去。 項城處于汾河、泥河兩河中間地帶,與汝寧府相望。而滿清經營河南,汝寧府屬于勢力范圍最南端,對應天府構成了一定的威脅,相當于李存明讓閻應元經營濟寧城,成為一把插入敵占區腹地的尖刀。 故而滿清朝廷非常重視此地,派出大將吳世俊鎮守汝寧府城。 吳世俊,漢人,天命四年六月,后金征明,取開原城,吳世俊隨叔父吳裕投降。后來屢立戰功,官至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正紅旗漢軍副都統。 此人作戰勇猛,頗有謀略。當任七和朱聿鍵的軍隊猛攻項城時,吳世俊召集麾下將領們商議對策,問道:“明軍來勢洶洶,爾等可有退敵之策?” 將領們眾說紛紜,意見不一。 有人說汝寧府只有三萬兵力,且漢兵居多,強敵來犯,不如趁早退往開封。 有人則說不戰而逃,肯定會受到朝廷追責,但敵人來勢太猛,出城迎敵過于莽撞,不如死守。 吳世俊沉吟良久,道:“探子來報,明軍這一路人馬以任七、朱聿鍵為將領,你們知道此二人的來歷嗎?任七先前不過是個土匪頭子,朱聿鍵則是個廢黜了的藩王,他們兩人都沒有帶領大軍作戰的實際經驗。之所以一路勢如破竹,是因為陳州等地我軍兵力薄弱,他們才占了大便宜?!?/br> “難道吳將軍要正面開戰?”有人問道。 吳世俊搖頭道:“方才你們已經說得很明白了,敵強我弱,正面開戰不太現實?!?/br> “喔,那就是要守城了?!庇腥说?。 吳世俊又搖頭:“不,一味防守太被動了?!?/br> 在場的人都蒙了,又不正面開戰,又說守城太被動,而且又不棄城而逃,到底想干嘛? “諸位,你們可知三國時期張遼的故事?當時孫權領兵十萬攻打合肥,張遼率領八百將士沖擊東吳十萬大軍 ,一直沖殺到孫權的主帥旗下 ,令東吳軍隊披靡潰敗、聞風喪膽 ,甚至一度差點活捉孫權 。經此一役,張遼威震江東?!?/br> “我們此時此刻的處境與張遼相仿,敵軍勢大,但所謂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本將軍有意效仿張遼挫敗敵軍銳氣。等明軍士氣萎靡了,咱們堅守城池,明軍還能奈我何?況且張遼只有八百將士便敢對戰十萬大軍,我們可是有三萬人馬的!” 經吳世俊這么一通解釋和鼓動,將領們也覺得此計可行,并且熱血澎湃。當兵打仗的人,尤其是成為了將領的人,誰不想如同張遼一般名垂史冊呢? 吳世俊見將領們都贊成了自己的計策,當即作出部署,留兩萬人守城,他親自帶領一萬士兵進駐汝寧府城以東的孟家莊。 孟家莊在洪河西岸,明軍從項城來攻打汝寧府城,此處是必經之地。 …… 一日后,明軍攻下項城,斬殺清兵兩千余人,興高采烈進了城。 一路行來所向披靡,將士們斗志昂揚歡天喜地。傻大柱也有些飄飄然,主動請纓道:“任將軍,朱將軍,拿下項城后便可進入汝寧府地界了,讓我來打頭陣吧?!?/br> 任七笑道:“順侯,你是不是想搶頭功???” “廢話,打仗嘛,誰不想立功!”傻大柱叫道。 朱聿鍵則嚴肅道:“咱們剛拿下項城,立足不穩,且等幾天再說。派出去的探子回報,說敵軍在孟家莊一帶布置了兵力,不容小覷?!?/br> 傻大柱道:“我知道,穩扎穩打嘛,不能掉以輕心??杀菹伦屧蹅冇鼗匕?,要盡快去往朱仙鎮,這般行軍速度,要走到猴年馬月去。朱將軍在項城穩定人心,我帶領一隊人馬殺掉孟家莊的敵軍,兩頭不耽誤?!?/br> 朱聿鍵還要再勸,任七道:“我也覺得咱們行軍速度慢了些,孟家莊只有一萬敵軍,咱們派三萬士兵去攻,應該綽綽有余了。掃平他們,攻打汝寧府便輕松多啦?!?/br> “任將軍,這么說你同意我的請求啦?那我明天就帶兵出發,保證一天之內結束戰斗?!鄙荡笾炔患按?。 任七撓了撓褲襠,叮囑道:“攻打孟家莊,最為主要的是搶渡洪河,你要防備敵軍在我軍渡河時發起進攻,多帶些火炮去,提供強大的火力支援?!?/br> “明白!”傻大柱拔腿往外走,走到門口回頭笑道,“七哥,等著給我開慶功宴吧,你得請我喝酒?!?/br> 等傻大柱離開,朱聿鍵有些擔憂道:“任將軍,窺一斑而知全豹,從順侯的表現來看,軍中開始出現驕傲輕敵的情緒了……” “我也看出來了,看來還得謹慎一些,我會親自帶領五千士卒作為后援部隊的?!比纹叩?。 …… 兩天后,傻大柱的兩萬人馬來到了洪河邊。士兵們守護住渡口,從當地征集來數十條漁船,開始渡河。 一半士兵上了岸,猛然聽見殺聲大起,吳世俊指揮著清兵攻來了。傻大柱急忙下令道:“炮兵開火!” 吳世俊似乎早就料到了明軍會用火炮掩護士兵過河,一聲令下,只見他軍中兩千多人推出一輛輛楯車來,抵擋炮彈。 “咦,清兵也有車營嗎?”傻大柱稍稍有些吃驚,又嚴令炮兵們加大火力。 因為傻大柱這一支軍隊乃是急行軍奔襲而來,軍中沒有帶上紅夷大炮,只帶著數十門虎蹲炮和滅虜炮。 炮彈打出去,被清軍的楯車抵擋住,竟打不穿車子,傷不到敵人。 楯車,也就是盾牌車,又有牌車的別名,乃是努爾哈赤根據明軍車營里的戰車改進而來,是清兵對付明軍火器的法寶。 根據明人范景文所著《戰守全書》記載,八旗楯車上的盾牌由厚木板包覆牛皮、鐵皮復合而成,這樣制成的楯車,“小磚石擊之不動,大磚石擊之滾下,柴火擲之不焚”,具有很強的防御力。 根據《滿文老檔》的記載,后金每牛錄(一牛錄為三百人)中每一百人就配備四輛楯車,由三十名士兵cao作,占比達三成,可見其地位。 努爾哈赤非常重視楯車的使用,曾有過命令,軍中沒有楯車則不得擅自出戰。 楯車成為勝負關鍵的戰例,在滿洲與明朝的戰爭中不勝枚舉。在著名的大凌河之戰中,滿洲軍隊便是依靠楯車逼近明軍車營,近距離對明軍發射槍炮、弓箭射擊才擊潰了明軍。在此之前,八旗軍對明軍遠距離的炮擊、騎兵沖擊和騎射進攻都沒能擊潰這支明軍。 由此可見,清兵使用楯車與明軍使用車營有所不同,明軍的車營主要以防御為主,結營之后嚴陣以待,而清兵則推著楯車前進,迫近敵人后舉箭射殺。 清軍的騎兵裝備硬弓,為了抵消馬背顛簸的影響,他們通常抵近射箭。用明朝著名學者徐光啟的說法就是:“賊于五步之內,專射面肋,每發必斃,誰能抵敵?” 吳世俊所使用的戰術,便是如此。清兵們推著楯車層層推進,完全不顧明軍炮火,等距離差不多了,弓箭兵們密集射箭,騎兵沖殺而出。 等傻大柱看清楚清兵的打法時,為時已晚,上岸的士兵們接連死在箭雨之下。許多人往河邊退去,擠在一處,進又不敢進,退又不敢退,局勢十分危險。 “直娘賊,老子輕敵了!”傻大柱叫苦不迭。 偏偏在這個時候,吳世俊端坐馬背之上,遙遙指著傻大柱喊道:“看到那人沒有?他應該就是這一支明軍的主將了,打頭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