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長平紡紗機
后世的學者認為,珍妮紡紗機的發明,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李存明簽到獲得了珍妮紡紗機,怎么能不激動,不狂喜呢?這是不是意味著,大明朝即將迎來工業革命的曙光了? 他興沖沖來到作為倉庫的營帳里,見到了那一臺珍妮紡紗機,撲過去一邊看一邊撫摸,愛不釋手。 歷史上的珍妮紡紗機,是英國蘭開郡紡織工詹姆斯哈格里夫斯發明的。有一天哈格里夫斯不小心一腳踢翻了妻子正在使用的紡紗機,當時他的第一個反應就是趕快把紡紗機扶正。但是當他彎下腰來的時候,卻突然愣住了,原來他看到被踢倒的紡紗機還在轉動,只是原先橫著的紗錠變成直立的了。 他猛然想到:如果把幾個紗錠都豎著排列,用一個紡輪帶動,不就可以一下子紡出更多的紗了嗎?哈格里夫斯非常興奮,馬上試著干,第二天他就造出用一個紡輪帶動八個豎直紗錠的新紡紗機,功效一下子提高了8倍。 注意是8倍的功效! 普通的紡紗機只有1個錠子,以前一個織工,往往需要三個紡紗女工供給紗,紗還總是不夠用,經常要等紗。這下可好,紗的生產效率一下子變高了。于是紗的價格就逐漸變低了,布的價格也隨之降低。 而在當時,布匹本來就是個行俏貨,我們國家古代的時候還用布匹當過貨幣呢。本來就不夠用,現在產量上升價格便宜,還不多買? 于是織布工廠遍地開花,圍繞著織布工藝出現了許多偉大的發明,就此開啟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篇章! 而且李存明突然意識到,哈格里斯夫發明珍妮紡織機是在1764年,而此時是1646年。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英國的工業革命還沒有到來,大明朝又走在了歷史機遇的最前頭! “好啊,好啊,系統爸爸,我愛死你了……”李存明壓根不知道該怎么表達自己的喜悅之情,有些語無倫次了。 好不容易克制住興奮的情緒,李存明當即叫來陳圓圓,指著珍妮紡紗機問道:“你見過這種紡紗機嗎?覺得怎么樣?” “奴家不會紡紗,也不會織布,說不出個子丑寅卯來?!标悎A圓坦誠道。 李存明撇撇嘴:“你啊,當真是四體不勤五谷不分!身為女人,竟然不會織布,讓朕說你什么好呢?朕的皇后貴為天下之母,她可是會女紅,會紡紗織布的?!?/br> 陳圓圓有幾分委屈,道:“這能怨我嗎?我只會唱戲彈琴,從小也沒人教我紡紗織布啊……” “罷了,朕隨口一說,你也別委屈?!崩畲婷餍α诵?,踱著步道,“有了這種紡紗機,遷界禁海導致的問題便能妥善解決了。當務之急,應該找工匠來大量仿造這種機器,可軍事院的工匠們并未隨朕南下……” 想了想,讓夏完淳在軍營中發布告示,如果有熟知紡紗機的將士,請前來面圣。 告示發布了一天,有人自告奮勇來了,不想卻是鄭有財。 李存明在中軍帳里接見鄭有財,問道:“你知道如何紡紗織布?” “啟稟陛下,小的家中曾經有過一個作坊,生產布匹,三代人以此為生。小的從小耳濡目染,對紡紗機、織布機都有所了解,并不是隨意編造謊言?!编嵱胸敶鸬?。 想了想,補充道:“不瞞陛下,福建地區很多地方都有生產布匹的小作坊,主要賣給……賣給海盜,他們給的錢多。聽說海盜買了我們的布匹,賣到日本去,能賺大錢!” 李存明哈哈大笑:“你別害怕,你們跟海盜做生意,也是為了活命,朕不會怪罪的。起來吧,朕帶你去看一件好東西?!?/br> 招呼著鄭有財來到倉庫帳篷里,示意他去看珍妮紡織機。原以為鄭有財識貨,會無比震驚激動,沒想到他只是眼里閃著亮光,神情舉止很平靜。 李存明有些疑惑,暗想鄭有財多半是個一知半解的家伙,看來找錯人了。 “你覺得怎么樣?”李存明問道。 鄭有財道:“非常不錯的機子,竟然有八個紗錠,比小的家中的那些機子多了三個,也算了不起的啦!” “你說什么?”李存明又吃驚又困惑,道,“聽你話中之意,似乎你們已經用上了很先進的紡紗機,到底怎么回事?” “啊,陛下,您對民間的紡紗織布工藝了解不多,您沒聽說過黃道婆嗎?”鄭有財撓了撓頭皮,有些驕傲道。 “元朝的時候,松江府出了個黃道婆,她老人家可是織布行業的大恩人哪!至今小的還會唱奶奶教給我的歌曲,黃婆婆,黃婆婆,教我紗,教我布,兩只筒子兩匹布。逢年過節,我們這些擁有織布小作坊的人家,都要給黃道婆上香跪拜,以表感恩之情?!?/br> 黃道婆,我國偉大的紡織業女性。她小時候是童養媳,命運悲慘,后來去了海南島。 老年時返回故鄉,致力于改革家鄉落后的棉紡織生產工具,還毫無保留地把自己精湛的織造技術傳授給身邊的人。 黃道婆根據自己幾十年豐富的紡織經驗, 和廣大勞動人民一起,對當地落后的棉紡工具做了大量改革,創造了一整套的“搟、彈、紡、織”工具,而且她還把從黎族人民那里學來的織造技術,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總結成一套較先進的“錯紗配色、綜線挈花”等織造技術。 黃道婆去世后,松江一帶就成為全國的棉織業中心,歷經幾百年之久而不衰。 李存明道:“朕聽說過黃道婆此人,但具體情況不太清楚。你別賣關子了,快給朕說一說?!?/br> 鄭有財道:“黃道婆對棉紡織業的貢獻主要有三個方面:一是傳授紡織技藝,二是革新棉紡織工具,三是推廣棉花種植。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改進了軋棉籽的辦法,制作了手搖軋棉車,還有便是改進手搖紡紗車?!?/br> “以往的手搖紡紗車,只有一個錠子,黃道婆制作了三只錠子的腳踏紡紗車。經過多次試驗,又從三綻加到五錠?!?/br> 李存明恍然大悟,怪不得鄭有財見到八個錠子的珍妮紡紗機沒有那么吃驚,原來此時的大明朝已經擁有了五個錠子的紡紗機。 了不起啊,古人的智慧當真了不起??! 同時又深感痛心和惋惜,我國在大明朝就有了如此先進的紡紗機器,卻始終沒有再進一步,只停留在小作坊的生產加工階段,白白錯失了歷史機遇。 既然自己穿越而來,就不能再讓悲劇重演,必須得不惜一切代價抓住機會! 李存明收斂心緒,道:“鄭有財,你熟知五只錠子的紡紗機,想必對眼前八個錠子的機子也能很快掌握。去,試一試吧?!?/br> 鄭有財走到珍妮紡紗機前,細細觀察了好一會兒,搓了搓手,果然得心應手地cao作起來。 機子轉動,鄭有財嘖嘖贊嘆道:“不錯,運轉流暢,一點毛病都沒有!陛下,敢問這種機子可有名字?” 李存明笑道:“長平紡紗機,取長治久安、和平安寧之意。朕希望這種機子能夠給沿海百姓們帶來幸福富足的生活,你說可行嗎?” 鄭有財道:“小的別的不懂,但紡紗織布卻是老本行,如果這種機子投入生產和使用,肯定會提高布匹的產量,對于擁有小作坊的家庭來說,是一樁功德無量的大好事!” “不,朕考慮的不僅僅是小作坊,而是紡織工廠!” “紡織工廠?”鄭有財有些跟不上皇帝的思路了。 李存明道:“你且退下,等著朕安排妥當了,會再召見你的?!?/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