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一番鏖戰,幾多亡魂
眨眼間,敵軍一千人的先頭部隊折損殆盡,灰飛煙滅。 而他們僅僅往前推進了三百米不到,隊伍停了下來。四座城門方向幾乎同時響起爆炸聲,也幾乎同時歸于平靜。 敵軍營地前搭建了一座簡易的瞭望臺,李過和高一功并肩站在上面,此時面面相覷,說不出的震驚。 “好手段,想不到明軍存有如此之多的地雷!”李過道,他長相俊朗。 高一功則面皮黝黑,不怒自威,手按刀柄道:“沒見到點火拉繩的人,這些地雷應該是鋼輪發火雷,確實厲害。如果城門前一里方圓內都埋了雷,挖了陷阱,夠咱們喝一壺的了?!?/br> 李過緩緩道:“不必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崇禎就在此地,他身邊的隊伍裝備精良,也在情理之中。一千人不夠,咱們再調三千、五千,趟出一條道來!” “對,立不世之功,名留青史的大好機會就在面前,咱哥倆哪怕賠了上萬條士卒性命,只要抓了崇禎,也賺大發啦!”高一功黑沉的臉上,顯出激動的紅光。 李過當機立斷下令道:“再派五千步兵沖鋒,另外把營里所有大將軍炮和虎蹲炮拉出來,等步兵沖到護城河下,開始搭建濠橋運輸云梯時,立即開炮震懾城里的明軍?!?/br> 高一功信心十足道:“天黑前,老子要看到崇禎狗皇帝被五花大綁,跪在老子面前求饒!” 敵軍發起第二次沖鋒,這一回足有五千步兵。場面依舊慘烈,地雷爆炸聲和人們的慘叫聲響徹寰宇,尸體橫飛血rou模糊,觸目驚心。 利用人海戰術,再次喪失三千多條人命之后,敵軍趟過地雷陣,即將沖到護城河邊了。 “投石機準備!”周遇吉下達將令。 李存明補充道:“注意,一定要等敵軍進入一百五十步的范圍后,再拋射炸雷!” 經過不斷測試,這些系統獎勵的投石機拋射炸雷最遠距離為兩百四十多米,換算下來差不多是一百五十步的范圍。 就在此時,跟隨在步兵后面的攻城隊伍分散開,三百多人扛著一百門虎蹲炮出現了,另有三百人的隊伍推著十多門大將軍炮緊隨其后。 城樓上的士兵們驚呼起來,周遇吉也陰沉著臉喊道:“盾兵列陣,敵人要用火炮轟擊,保護皇上!” 一個個盾兵拿著厚實的盾牌站立到城墻邊沿,紛紛列陣,組成一道密不透風的盾墻。 炮聲隆隆,伴隨著尖銳的破空聲,雨點般的鉛彈、石子呼嘯而來,噼里啪啦砸在盾牌上。 大將軍炮是佛朗機炮的一種,重數百斤,架設在炮車上,射程可達六百米。 虎蹲炮約重三十多斤,炮頭由兩只鐵爪架起,類似于迫擊炮,射程可達五百米。 與紅夷大炮用實心炮彈不同,大將軍炮每顆炮彈含有小鉛彈五百顆,虎蹲炮每顆炮彈有小鉛彈或小石子一百顆。 這兩種火炮攻擊范圍很廣,適用于野戰。但在攻打堅固城池時,作用比不上紅夷大炮,威力不能同日而語。 它們發射出來的炮彈,并沒有紅夷大炮那種摧枯拉朽的沖擊力,距離足夠遠的話,用盾牌即可抵擋。 在明末三股勢力當中,農民軍的裝備最差,戰斗力最弱,往往是采取人海戰術來獲勝。 一開始農民軍不過是流寇,打一仗換一個地方,沒有穩定的根據地,自然也就不能安心生產。他們的武器,大多數是從明軍手里繳獲過去的。 崇禎十六年,李自成占領了襄陽,才開始建立穩定的政權和根據地。但農民軍普遍知識水平不高,缺少人才,生產武器的技術還很落后。 明朝方面,技術最為先進,但官員貪墨成風,工匠懶散成習,導致生產出許多無用的殘次品,白白浪費銀子。 客觀來講,當時武器裝備最精良,對火器最重視的,還是建奴。 努爾哈赤吃了紅夷大炮的虧,遺憾而死?;侍珮O上位后極其重視火器生產,專門成立了一支火器部隊,名為“烏真超哈”。 建奴當時很有雄心壯志,既精于騎射,有強大的騎兵隊伍,又愿意學習吸收先進的火器技術,故而橫行天下。 至于建奴坐穩江山后,深知火器的厲害,采取愚民政策,則是后話了。 李過、高一功率領的軍隊千里疾行追擊而來,自然要輕裝簡行,不可能帶上笨重的紅夷大炮,就連大將軍炮和虎蹲炮也只帶為數不多的一些。 算下來,敵軍人數多達三萬,火器裝備卻遠不如寧陵縣城里的守軍! 盾牌擋下了百分之九十的鉛彈、石彈,剩下的越過盾牌飛了出去,還有些從縫隙中間鉆進來,打中兵卒的身體,頓時皮開rou綻。 好在火力有限,傷亡不大。李存明被一百個錦衣衛團團圍住,保護起來,更是毫發無損。 “周將軍,朕看叛賊的火力不過如此,他們也耍夠威風啦,該咱們出手了。下令吧,拋射炸雷!”李存明沖周遇吉喊道。 周遇吉舉起手中鋼刀,用力一揮:“拋射!” 負責cao作投石機的士兵們立即行動起來,先在皮窩中放置一顆陶瓷雷,點燃火線,猛地拉動繩索,在杠桿作用下,陶瓷雷順勢飛出。 因為投石車每發射一次,就需要近十秒的復位和裝彈時間,所以兩百架投石機分作三排,采取簡單的三段擊方式,保證炸雷能夠不間歇地砸向敵軍。 第一排發射出的六十多顆陶瓷雷越過盾陣,飛出城墻,劃過一道道優美的弧線,而后在敵軍頭頂一米多高的地方轟然炸響了。 瓷罐炸裂開,塞在里面的鐵釘、碎石四散飛出,宛如一朵朵綻放著的致命的花朵! 最前面的敵軍終于沖過地雷陣的死亡區域,眼見著城上明軍被己方炮火壓制在盾牌后面,正興高采烈準備安置濠橋渡河,驟然間遇見了死亡之花。 許多人瞬間倒了下去,臉上插滿了鐵釘、碎石,仿佛刺猬。許多人肚子上出現破洞,還能看見鮮紅的腸子,慘不忍睹,痛不堪言。 更讓他們絕望的是,城樓上拋射下來的炸雷源源不斷沒完沒了,身邊的同伴們仿佛秋天地里收割的莊稼,倒了一茬又一茬。 “我的娘親啊,啥時候是個頭??!”一個年紀不大的叛賊崩潰了,撒丫子往后逃。 有人帶頭逃跑,軍心便開始渙散。敵軍隊伍進攻速度遲緩起來,前后之人擠作一團。 高一功看見這種情形,急得跳腳,拔刀嚷道:“回去,給老子回去,否則老子砍了你們!” “兄弟們,敵人的炸雷雖然厲害,但已是強弩之末啦。只要咱們過了護城河,搭建好云梯,遲早能夠攻破寧陵縣城。第一個爬上城墻的,賞銀千兩,抓住崇禎的,賞銀萬兩!”李過急忙穩定軍心。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 叛賊止住潰散之勢,硬著頭皮繼續強攻。而城樓上的炸雷仿佛不要錢似的,雨點般往下落。 一番鏖戰,幾多亡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