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伎 第130節
這些舞蹈演員并沒有因為這些不利條件就得到外界寬容,放低技術上的標準,那《千手觀音》憑什么可以? 但紅妃作為一個專業的舞蹈演員卻可以說,事情不是那么簡單的!如果真的只是沾了聾啞演員的光,《千手觀音》可以一時激起一些討論,卻不可能破圈,并且在多年以后依舊在網絡上保持影響力。 對于《千手觀音》的舞蹈演員來說,他們是經過了極大的努力,懷著極大的虔誠才完成這個節目的!努力的過程、對舞蹈虔誠的心,不會直接在最后幾分鐘的舞臺上表現出來,但‘凡是走過,必留下痕跡’,何況是這樣的努力與虔誠。 那些不能直接展現出來的東西,并沒有真的離開,只是不動聲色地融合在了表演中??床坏?,但能感受的到。 舞蹈演員打磨一支舞,其實不是演員在磨那支舞,而是在打磨自身...所以那些舞蹈演員呈現出了《千手觀音》,成就了一代經典。 紅妃組織擷芳園的人排練《千手觀音》,大家倒不是聾啞人...也因為不是聾啞人,才能在四個月的時間里熟悉這支舞——說是有四個月,排練一支不算復雜的新舞足夠了,但女樂們日常多忙??!實際能一起訓練這支舞的時間也不會很多。 紅妃并不知道擷芳園的眾人能不能做到原版那樣真誠,但她身為領舞,身為眾人之中知道這支舞該是什么樣的人,她只能盡可能努力,讓自己向那種狀態靠近。所謂的養出一些‘佛家氣’,是玩笑話,也是真心話。 第163章 觀音(1) 寒食之后,官伎館里又恢復到了平常的樣子。平日里還是迎來送往,最多就是因為六月十九日觀音誕要在大相國寺佛會上演出,各家官伎館都排演起了節目——并不是每家官伎館都有一個節目,大多是聯合有實力,又意愿的女樂,兩三個官伎館合在一起出一個節目。 這一點上柳湘蘭幫了紅妃很大的忙,用自己的人情找了積香館和拂云樓,聯合了他們一起排演《千手觀音》...真要說的話,擷芳園的人是夠的,但一來《千手觀音》這個舞蹈,需要盡可能選身量合適的,此時的舞者其實不那么重視身高體長,大家的身高體長也就不太統一,如此就要篩掉一些人了。 再者,總有一些人無心參與...雖然大場合上表演節目是女樂出頭的機會,但一場群舞,對于露臉不多的人幫助有限也是真的。既然參加了也就是那么回事,那一些不上不下,資歷又挺深的女樂不愿意花時間精力在這上面,寧愿更多時間去撈點兒實在的,也就不奇怪了。 強扭的瓜不甜,紅妃也無意借著宮中旨意強迫無心于此的人做這些,所以才要聯合另外兩家官伎館才能湊齊節目人手。 雖說,為了排練一個節目與其他官伎館聯合是很常見的,這種事紅妃也能做——擷芳園總有一些歷來關系比較好的官伎館,這類事上都是有默契的。但這次有些不一樣,這次是要讓紅妃主導,其他人都要聽她指揮,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為了成就她才有的排練。 紅妃資歷還是太淺,很多時候并不能服眾,若說擷芳園里的女樂還要顧忌也就是下任女樂,她們的頂頭上司,那其他官伎館的女樂就完全不用在意這些了——其他官伎館的都知或許會幫忙,但盡心到什么程度,完全是未知數。 還是柳湘蘭出馬,動用了這些年與人為善舍出去的人情,得了積香館和拂云樓都知的保證!這才讓《千手觀音》的排練工作能有條不紊的開展起來。 當然,舞蹈排練重要歸重要,對于紅妃這樣的女樂來說,絕大多數時間還是在接待客人上...如果是紅妃獨舞,她還可能為了舞蹈推掉許多宴飲邀約,擠出更多時間排練準備。但現在是群舞,她就算是擠出更多時間也意義不大了。 所以她的日常也沒有因為排練舞蹈起太大變化,寒食之后她就不停出外差,在自己的小院待熟客也不必說。就這樣,捻指過了十來日,按照她的日程安排,她這一日只有兩個行程。而之所以這樣,是因為這一天的兩個行程都是不能推辭,而又耗時很多的。 下午有柴琥給她下的請帖,邀她一起城外打馬去。而晚上有魯王的宴會...魯王其實并非宗室,本朝的王爺其實挺多的,只不過宗室之外幾乎不見世襲,甚至爵位代代遞減傳承的都少,大都只是當一代王爺,或者死后追封王爵。 基本上,文臣做過相公的,到死就能有王位到手。其中政績格外出色的,活著的時候就能封王。真要說起來,李汨本來也符合封王的條件,只是一來他自己不希望皇家有太多封賞到李家,這對連續出了太后和大相公的襄平李氏不見得是好事。 二來,李家也確實是‘外戚’...這可不是秦漢時候了,那時候外戚是皇家的人才庫、自己人,皇家用外戚理直氣壯!如今年月,外戚的名聲不大好,哪怕人家表現不錯,立了很多功勞,在一些人眼里也是名不正言不順。 李汨有外戚身份,給他封王,群臣因為他的功績足夠是很難反對的,但那樣的話反而不利于對他的評價——這其實就是面子和里子的選擇了,選封王是面子光鮮,拒絕封王則是里子實惠。 魯王姓韓,名叫韓徹,是一代名臣,輔佐了上代、上上代天子,又在如今官家柴禟即位后看準風向,非常識趣地主動告老還鄉。這不僅僅是給柴禟的親信騰出了位置,也是讓聚集在他身邊的一些人從一黨,變成了散兵游勇,這給了柴禟和李汨行新政好大方便! 也是因為魯王的這份識趣,他收到了很大的回報,辭官批準的同時就是封王的旨意。眼下魯王韓徹來京,主要是因為他的小兒子被選為了駙馬(柴禟最小的一個meimei此時才到初嫁年紀)。 一般的婚事不至于讓父母長輩大老遠特意來到新娘老家忙前忙后,但公主是皇家的女兒,公主出降,一切自然不同!公主是君,駙馬,乃至于魯王這些人都只是‘臣’而已!眼下兒子被選為駙馬,韓徹特意來京主持相關事宜,這也是應有之義。 當然,之所以有這份應有之義,也是因為韓徹身體康健,又靜極思動,有心借機來京訪問老友。 來到京城之后,入宮面圣等一定要做的事做完之后,接下來就是辦一場宴會了...遍邀如今還在京師的好友,這是應該的!另外還有一些宗室子弟——后者是順帶的,主要是因為如今與皇室結親了,有些事不可避免。 等到了宴會時,天色并不算很好,白天還不見雨的,此時卻是細雨綿綿。紅妃看著外面的天氣,就讓小廝兒王牛兒提前出去準備馬車,然后又讓秦娘姨給準備雨傘、木屐之類。 紅妃和柴琥都有被邀請參加這次宴會,柴琥是作為客人,紅妃卻是魯王邀請去表演節目、活躍氣氛的。也是因為這個關系,兩人打馬歸來之后,先一起落腳在了擷芳園...柴琥在打馬的園子里換了身衣服就能去赴宴了,紅妃卻不能這樣。 得專門回擷芳園一趟,梳妝打扮換衣服,這才能去魯王府。 紅妃的繡花鞋外頭套了木屐,這才打著雨傘上了馬車。這樣的雨天紅妃一般是不會乘轎的,轎夫可沒法打傘,坐轎子、坐馬車對她來說沒分別,可對于轎夫不同——紅妃到底不是古人。那些沒發生在她眼前的事也就算了,就在她眼皮子底下,她是無論如何也不能心安的。 繡花鞋套了木屐,古代的繡花鞋漂亮,但是真的非常不防雨!想也知道了,一層一層的袼褙就是白布和漿糊而已,沒有一個隔水層,要怎么防雨防水?所以外頭套一雙木屐,到了地方再脫下就是比較方便的了。 魯王韓徹此時已經在家中待客了,總有些客人來的早些不是。至于說天氣,雖然天氣不太好,但是這時節天氣不好也是早有考慮的,所以之前壓根沒有安排戶外活動,最后倒也沒什么妨礙。 這時候外面下雨,管事便安排下人拿來干爽的大手巾守在接客的地方,防備有人要用這些。若是有人濕的厲害,也可以安排更衣,或者安排火爐烤干衣服。 此時韓徹正與李尚書閑聊,他們兩人早年本就同朝為官,雖然資歷上李尚書遠不如韓徹,但韓徹和他年紀差不多,兩人私交意外不錯。此時韓徹一下就聊到了紅妃:“我與那位師娘子先生下了帖子了...說起來也是難得,我在臨淄也知道這位小娘子的名聲呢!” 不論到什么年紀,人都是喜歡八卦的!韓徹本就不是一個嚴肅的人,如今辭官幾年了,無官一身輕。再加上年紀越來越大,有些‘老小孩’的意思,說起這些事就更沒什么顧忌了——早年間他也是個寶馬輕裘的行院子弟,如今身體力行是不成了,但對著老友說幾句八卦卻是不客氣的。 他之所以在李尚書這里說,是因為傳聞里李尚書是紅妃的‘伯樂’。紅妃成為女弟子之后,第一個捧紅妃的人正是他! 這話倒也不錯,但李尚書還是道:“我當初是捧過師小娘子,只是那不見得作數,真說來,我捧過的女樂娘子太多了...正經說第一個捧師小娘子的,還得是趙副使?!?/br> 這話不算錯,因為李尚書早就不是專門捧某個小娘子的行院子弟了,他捧某個女樂、雅妓更像是在發掘優秀新人。順手提攜某個新人是常有的事兒,真要說這就是捧人,那他就捧過太多人了! “我聽說李靈均為她鋪房,真有其事?”魯王韓徹和趙循不熟,雖然知道趙循喜歡男人,但也和一般人一樣以為只是‘酷愛男風’,屬于小孩子嘴饞,并不耽誤他后面娶妻生子什么的。 這樣的男子,忽然遇見某個喜歡的行院娘子,然后動了念頭,這算什么? 當然,說到底還是韓徹其人對趙循這個人不感興趣...而李汨就不同了,說起李汨來,他可是有一大篇往事可說! 李汨聲名鵲起是很早的事,先帝也很早就注意培養這個小舅子給自己做班底。李汨在先帝一朝沒有擔任過什么正經官職,除了虛銜之外,也就是一些清貴而無多少實際事務的文書官——他很小的時候就在衙署行走,韓徹還和他一個堂里坐過! 那個時候李汨還是個小孩子身量,高背大椅與桌案的高度對他來說不舒服,還是韓徹注意到了這個,叫工匠造了適合他的桌椅。說起來,兩人有點兒師生情誼,又有點兒忘年交的意思。 韓徹可以說是看著李汨長大的,知道他是個從小就很端方持重的人,甚至他小時候要更加嚴肅。這樣的人,韓徹真覺得是少見的沒世俗氣的那種人...若不是那樣,以他的才華,不知能在朝堂上做出多少事! 當然,韓徹覺得如今這樣也沒什么不好,說不定這還是他能善始善終的因果所在呢——多少人風光了大半輩子,最后就壞在不能急流勇退上! 而如今這樣一個人,奔著要成仙去的一個人,卻給一個女樂鋪房了,這算怎么回事兒?韓徹人在家中坐,收到京城朋友的信件,說起此事,只當是神仙故事一樣!第一反應是這不是真的,是有人在造謠! 然而多方問詢,都說這是真的...說真的,韓徹都快好奇死了! 一方面是好奇如今李汨的樣子,是不是還是當初那樣。另一方面也是好奇,這是哪里來的天仙,竟然能叫李汨這樣的人做出那樣的決定。 “真有其事?!崩钌袝e杯,與老友對飲了一回,而后才道:“不只是真有其事呢,如今算算,也快鋪房兩年了,一點兒不見要分開的意思。說起來兩年在女樂這兒是一個坎兒,少有鋪床兩年還不分開的呢?!?/br> “這我倒是不奇?!边@是韓徹的真心話。李汨給一個女樂鋪房很驚人,可在鋪房之后足夠長情就不能讓他有什么驚訝了?;蛘哒f,如果李汨只是游戲一番,想要在紅塵情緣里走一遭,玩夠了也就收手了,韓徹才要奇怪呢! 說到這里,他忍不住道:“那師娘子到底什么樣人?” 實在沒個長輩樣兒,然而李尚書早就知道他是什么人,再者自己也不是個有長輩樣的,自不在乎這個。只順著他的話道:“能甚樣人?你是人在臨淄老家,又不是去了天涯海角,總該聽過些風聲罷。人是幾十年里最年輕的花神,如今也是上點的都知,以才藝見長——眼見得要成一代名伶,今后少不得在酸文人的詩詞里成為典故,倒也不枉一生?!?/br> “這些我都知道,不必你說...能叫李汨那小子亂了一慣方寸,這是自然的,但決計不能只是這樣!”韓徹倒是言之鑿鑿。 對于他這個說法李尚書聽了后卻是搖了搖頭:“你要是問李靈均為何鐵樹開花,早說??!方才那些話我就都不會說了——和那些一點兒關系沒有,非要讓我來說,這就是孽緣!前世冤孽來的?!?/br> 沒有什么前因后果,就是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劫數...李尚書一把年紀了,經過的見過的不知凡幾。很多事情他只要打眼一看就什么都知道了,之后自然可以給出相應判斷——只是他看到歸看到,卻什么都不會說。 沒什么可說的,也不必說。 第164章 觀音(2) 往韓府來時,紅妃坐馬車,柴琥卻不耐煩。便戴了一頂斗笠,并編織的精巧的蓑衣,騎在他那匹千金難換的西域寶馬上,一路跟隨著紅妃的馬車而來...也是雨勢不大,只是綿綿細雨,不然也不能如此。 等到兩人聯袂而至,等在門口候客的小廝連忙上前為柴琥遞帕子,旁邊柴琥的隨從接了,但柴琥卻擺了擺手。不管要給他擦拭雨水的隨從,徑自轉身走到馬車邊,車簾打起來后便朝紅妃伸了伸手。 秦娘姨替紅妃除去了繡鞋外套著的木屐,紅妃見柴琥在車前,猶豫了一下。然而到底覺得拒絕反而更顯得刻意,最終伸出了手,將手搭在了柴琥手心,稍稍借力下了車。 隨從們這才上前細心為柴琥擦拭雨水,還好濕的不多。處置完畢之后只有袖口保護的不好,濕了一截,借了主人的房間換一件就好了——富貴人家外出都會帶一些備用的衣物,以防有什么意外,眼下就正用上了。 因為柴琥去更衣的關系,紅妃就先走了一步,隨著仆人指引去見了此間主人,魯王韓徹。 韓徹原本正與李尚書說話,見下人引來一陌生小娘子,不需人提醒,一下便意識到了這就是如今名滿京師,他在臨淄老家都有所耳聞的女樂師紅妃了。 這當然不是因為紅妃將名字寫在了臉上,實在是有些人看到了就會知道那不會是無名之輩——魯王舉辦的宴會,邀請了眾多行院娘子并女藝人,這些人因為身份原因大多早早來到,開始準備起了宴會相關事宜。有一些小娘子來得稍微遲一些,但也不會遲太多。 要說的話,紅妃就算不是最遲的,也算是比較遲的了。 在此之前,韓徹已經見了好些小娘子了,而那些小娘子出色歸出色,卻沒有讓人有‘意外’的感覺。韓徹可不覺得能讓他那個‘小友’忽然轉性的女子會是那些...雖說這上頭的事是如魚飲水,很多時候并不是改變他們的那個人有多特別,只是在他們心里有夠特別罷了,但韓徹認為李汨并非那樣。 李汨又不是沒見過世面的小子!真要是那樣,早些年他就該投身這滾滾紅塵了!本質上他是沒有那樣的一顆心! 所以,要讓他這樣的人動凡心,就不能是他‘覺得特別’,而是得真真正正特別的人才行! 這種‘特別’不是特指美貌,紅妃當然也很美,從成為女弟子起就有許多文人寫詩作詞贊美她的容貌。哪怕是在美女如云的女樂當中,她的美貌也是數一數二,幾代女樂中只能出一兩個的那種...但韓徹一眼就確定她是‘師紅妃’的原因,還是因為美貌之外的氣質。 紅妃身上有一種堪稱矛盾的氣質,脆弱又鋒利,生機勃勃又心如死灰,會讓人聯想到日上中天,也會讓人聯想到月沉江底。就像是一株即將枯死的名花,就連枯萎也是美的,足夠讓旁觀者動容。 這樣的女子,壯懷激烈不奇怪,而有一天選擇死在無人的角落也好像在意料之中。 比誰都要堅強,也比誰都要脆弱,這種燃燒一切,但又凄涼的美,身為過來人的韓徹一點兒也不懷疑——這會是很多男人的災難,她是來毀滅某些人的。 只不過這也不是她的本意,這樣的女子可怕就可怕在這里了...越是不是本意,越是不在意,就越要命。就像是不笑的褒姒,越是不笑就越要周王欲罷不能。這既是因為世人向來重難輕易,也是因為骨子里的征服欲作祟。 李尚書在旁瞇了瞇眼睛,笑呵呵道:“紅妃來了?正好,你今日可要好好歌舞,管教魯王也知道你的本事——他數年不在京師的,只與我等嘆說京中女樂也是大不如前了,如今伎藝難有可觀之處?!?/br> “要我來說么,如今還是好時候...這不是還有一個你么!” 紅妃叉手行禮之后道:“李大人言重了,紅妃安敢當此?” 這時柴琥才來到,先與韓徹等人見過了禮,這才對紅妃道:“你倒是快哉!怎么就不等我了呢?” 紅妃側過頭,睫毛顫了顫,道:“大王怎么說呢...又不是小孩子了,難不成行動坐臥還非得手挽手一起?” 紅妃言語之后便告退了,她今天來可不是純粹侑酒的,今天是正兒八經請她來表演節目的,這一點寫帖子時也有注明。主家這邊希望她能奏一曲、舞一曲,因為要表演的關系,她還得提前準備。 柴琥是看著紅妃離開的,直到她人消失在廳外。 李尚書對此見怪不怪,韓徹卻是笑了笑:“康王還年輕啊,少年慕少艾,也是極好的。只是當初老夫在宮中行走,也曾教導過諸位皇子公主...卻沒料到康王動了情愛念頭是這樣?!?/br> 還是早些時候柴琥太任性了,任何時候都是‘以我為主’。這種性格,如果不是身份貴重,只怕是要吃足了苦頭的...當然,反過來說,如果沒有那樣貴重的身份,柴琥也不會養成那樣的性格就是了。 閑著感概了幾句,然而到底不干自家的事,韓徹并沒有在這樣的場合說太多。又過了一會兒,紅妃換好了舞衣出場了,她今天是做胡女打扮的,要調的舞蹈是她最早的代表曲目《胡旋舞》。 此時時辰還不算遲,但今日陰雨綿綿了一日,室內縱使采光條件不壞,也早早點起了燭火。而就是在這滿堂躍動的燈火之下,紅妃款款登堂入室——堂上一個唱曲的娘子正好結束了自己的表演,連忙讓到一邊去,動作上頗為恭敬。 這個娘子不是擷芳園的女樂,和紅妃也不算熟悉,只能說是在一些歡宴上打過兩三次照面...賤籍女子的圈子就是這樣小,她們總在一些固定的人家奉承,若客人是同一層次的,時間長了總能混個眼熟。 她之所以對紅妃表示恭敬,很大原因是如今紅妃已經有了一定‘威勢’。 一個當紅的行院女子總是能編織出一個龐大的人脈網,至于背后有靠山,更是應有之義!這樣的人物,在賤籍女子的圈子里,哪怕不能影響到自己,也會下意識在其面前放低身段...這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當下世道就是一個階級社會,在賤籍女子的小世界里又敷衍出約定俗成的階級屬于常理之中。 紅妃占到恰當的位置,此時旁邊早收到通知的樂師也知道要配合的事,見紅妃隱蔽地給了他們一個信號,便奏樂而起。 胡旋女,胡旋女。心應弦,手應鼓。弦鼓一聲雙袖舉,回雪飄飖轉蓬舞。 ‘達卜’輕輕晃動,上面的小環碰撞,發出清脆的節奏聲。紅妃隨之起舞、旋轉,一邊旋轉,一邊足尖踢起,每次一組動作結束,‘達卜’被觸到鼓面,便發出‘咚’的一聲,伴隨著小環碰撞聲,像是踩在觀眾的心上,又像是攪亂一池春水時泛起的漣漪。 左旋右轉不知疲,千匝萬周無已時。人間物類無可比,奔車輪緩旋風遲 飛快的旋轉像是沒有盡頭,超高難度的動作不只是單純為難舞者,更是通過這種動作讓觀眾不自覺便感受到某種極限。人是會‘設身處地’的動物,看到同類痛苦,自己也會痛苦??吹酵惓綐O限,自己也會覺得振奮。 而看到一個舞者衣袂飄飛,如同飛雪回轉的舞者,見她在驚險中維持‘平衡’,同時又觸目所及被特殊設計過的美...是很難不投入進去的。 在廳中跳舞的女子是西域大地上最美麗的一朵紅花...西域富饒,但西域的大地就談不上富饒了,那里更多的是黃沙隔壁,獵獵的風吹拂過平坦的大地,便刮起黃色、紅色的風塵,不夠堅韌的生靈在那樣的土地很難生存下來。 至于‘花’這樣嬌弱的存在就更難見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