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伎 第73節
紅妃在這群與自己原本毫無交集、對女樂也不感興趣的人中反而更加自如,相比起那些對她總有這樣那樣念頭的人,這樣其實要好得多——不過她的自如表現出來并不是親近,她只是覺得相比起接觸那些客人,船上的人讓她能稍微輕松一些,減少些防備。 而紅妃這輩子已經形成的冷漠、清高卻是沒辦法跟著減少了,以至于她身處人群中就像是一只黑山羊跑進了一群白山羊中...黑羊一下就被找到了。 “說來,師娘子今次隨我等出游,在官伎館中是做‘外差’罷?”坐在紅妃對面的人是位隱士,名聲不大,事實上他也看不上那些名聲震天響的‘隱士’?![士’也有真隱、假隱的分別,不敢說名聲大的隱士都是假的,但說其中九成九是假的,總是沒錯的。 這人姓錢,性子疏狂是出了名的,但他也是有真才學、真性情,人物曠達處得魏晉之風。也是因為這個原因,才能與李汨、盧紹禎這些人交朋友——李汨、盧紹禎不見得和他一樣疏狂,但他們都有一份真性情,也都討厭浮華虛偽。 當然,骨子里的驕傲也是一樣的。只不過有的人顯露的厲害,有的人卻是引而不發的。 做隱士的人也有和女樂、雅妓交游的,事實上還不少。讀過從古至今的文人故事的就知道,文人圈子有的時候就是離不開美人,特別是能紅袖添香的美人。這位錢先生也是如此,只不過他這個隱士并不是身家豐厚的那種類型,再加上他名聲不顯,不能讓女樂、雅妓倒過來找他,所以平日里他雖有機會接觸女樂、雅妓,卻是沒有真正在她們身上花過錢的。 此時說這個其實有些好奇的意思...女樂的世界自成一派,就像是一個女兒國一樣。對于外面的人來說很神秘,也不乏一些美妙的聯想。 女樂平日里的行程,要么是表演,要么是堂差,這都是非常常見的。至于‘外差’,其實還是堂差的一種,只不過因為其特殊性,所以有時候要單拿出來說——外差有點兒像是出差,女樂會陪著客人出門玩耍,陪伴時間依客人的游玩時間定。 至于說這種‘外差’的收費,其實也不算貴。平日女樂出堂差,如果不表演的話是按照時長收費的,一刻算一節,要價三錢銀子。出‘外差’也依此算錢,一天劃分成一百刻,算起賬來也就是一天三十貫。 開酒席的話,一席都不止這個價了。 不過這種‘外差’不是隨便來的,須得是為女樂鋪房、鋪床過的客人才可以帶女樂去出外差。主要是這世間女子弱勢,女樂雖然身份超然,但說到底也只是賤籍女子,是一些王公貴族的玩物。真的被帶出去幾天,甚至十天半個月不見人,女樂的人身情況就可能不受自己控制了! 倒不是覺得會有客人將女樂買賣...女樂的戶籍都在教坊司,這種事可不是玩笑的。只是擔心一些對女樂癡迷的男子,始終不能一親芳澤,會趁出外差的機會強迫女樂——官伎館一直竭力避免這種事,這種事發生后且不說會對女樂的心理帶來多大的影響,就是純粹從利益角度出發,官伎館也該盡力避免呢! 畢竟很多客人是花費了大量金錢,用了許多心思,這才成為女樂的入幕之賓的。要是有人能夠輕松跨過這道坎,這些客人看到了會怎么想?心有不甘,覺得自己錢花的有點兒冤枉是一方面,對女樂‘價值’的重新估量是另一方面。 女樂為什么‘值錢’,靠的是二十八家官伎館一起維持,大家都沒有做那些讓女樂價值貶損的事!哪怕做了這樣的事之后,自家可以在短期內得到大量的利益! 不被眼前的蠅頭小利迷惑,二十八家官伎館遵照嚴格的傳統經營,管理著每一個女樂,這才有了如今北桃花洞女樂的興盛!王孫公子在這里一擲千金是怎么來的?總不能是那些人傻吧!眼前的滾滾金流,全是過去不知道多少代人積累的結果。 紅妃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出‘外差’這件事。此時,大家晚餐也吃的差不多了——但別以為今天的吃吃喝喝到此結束,船上的仆人很快收拾了桌上的杯盤狼藉。重新篩了兩壺不醉人的黃酒,擺了幾樣點心,又放了石榴、葡萄等水果上來。 顯然,眾人談興正足,沒有此時就散場的道理。 紅妃在其中安然坐著,并不挪動一點兒。聽著這些人高談闊論,談什么的都有,還覺得挺有意思...此時可不是紅妃上輩子,想要知道什么直接打開手機搜索就可以了。此時出版業比起過去有了長足發展,但世人在知識的獲取上依舊是難的! 所以,一個博覽群書、無一不通的人就顯得特別厲害了。如同《紅樓夢》中的寶jiejie,就因為這個特別受人佩服。 平日里,通曉的多的人高談闊論,哪怕是紙上談兵呢,也別將其歸入到夸夸其談的行列。放在紅妃上輩子或許是,放在此時卻不是了——能夠‘夸夸其談’地說出來,本身就代表說的人是有些懂行的!至于說‘紙上談兵’,在這年頭紙上談兵的人至少屬于能按照說明書辦事的人!而絕大多數人根本沒機會接觸‘說明書’,或者接觸到了‘說明書’但看不懂! 紅妃在這個世界生活了這么久,一切已經向這個時代靠攏了。信息、知識匱乏的時代,她逐漸變得很喜歡聽這些文人墨客打嘴炮。既可以了解一些新知識,也能當是看演講、看辯論了。 眾人談的高興了,轉頭發現紅妃在哪兒捧著臉聽的高興,臉上泛著淡淡的粉紅色,顯然是多喝了幾杯。這個時候,哪怕是對紅妃有些成見的人,心里也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個很討人喜歡的女孩子。 李大相公為這樣一個女孩子鋪房的話,好像也沒有那么荒謬了...當然,還是荒謬的,只是程度減弱了一點點。 一位姓歐陽的文士這個時候忽然開口道:“師娘子,在下見過的女樂皆是殷勤侍奉、善于談說的,今日這般,師娘子怎么噤聲了一般?聽聞師娘子也是口齒很好,能與人談詩書的,該多說些才是!” 紅妃像是在思考一樣歪了歪頭,然后就笑了:“歐陽先生見過的女樂還是少了,奴向來算不得殷勤,至于談說些什么,也是想說就說,不想說就不說了——諸位先生說的極好,聽比說有意思,奴又何必搶著說話呢?” 這話其實是好話,代表大家哪怕是清談,水準也是高的。但對于心有成見的人,聽這話是感受到不到所謂的‘好’的,歐陽先生就是這個有成見的人。聽完紅妃這話就笑了笑:“既然如此,師娘子別白聽了去,且來斟杯酒罷!” 說著將自己空了的酒杯往前推了推。 本來這不是什么大事,隨便哪個女樂來,斟酒都是基本功!此時請風月女子陪玩都是以‘侑酒’為名,哪怕陪玩過程中絕不只是侑酒,都足以說明給眾人倒酒是服務慣了的。 說這個話的歐陽先生也沒有覺得自己哪里有問題,一個女樂在這里,給眾人斟酒不是理所當然的么?至于她本人怎么想的...她本人能想什么?一個女樂還能不給人倒酒了嗎? 紅妃卻是拒絕了,微笑著道:“奴平生就不愛與人斟酒,若是襄平公也就罷了,襄平公以外,奴卻是不奉陪了!” “這是什么道理?師娘子瞧我等不上?”歐陽先生皺了皺眉頭。 “自然不是,只不過下了出外差帖子的人是襄平公,襄平公便是奴此次的主客了...從來女樂便只用為主客布菜斟酒。若有為其他人斟酒的,可以是可以,卻是不強求的?!奔t妃不緊不慢說出了官伎館的規矩。 這其實沒錯,對于女樂,甚至對于所有風月女子,他們與男客交往固然是逢場作戲,但這逢場作戲也是有講究的!在這些風月女子與她們的客人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的關系差不多是‘臨時夫妻’一樣。本質差很遠,但表現在外時有些細節卻是很固執地體現了這一點。 比如說,如果一群朋友陪著男客去看某個女樂,女客在香閨接待了他們。那么在這個時候,女樂就有義務將所有人招待的很好,女樂成為了臨時的女主人,男客則是男主人,一切照此行事。 又比如說,陪著男客見女樂的朋友是不能在男客與女樂正熱絡的日子里,與女樂發展成為類似的關系的,這是所謂的‘朋友妻,不可欺’。 所以,作為女主人的女樂在一個場合中,為男客的朋友侑酒固然是可以的,很多時候為了表現殷勤小意,都會這樣做。但也沒有規定一定要這樣做,有的男客、特別是鋪房、鋪床了的男客獨占欲重,還會特別不許女樂這樣做呢! 對于正頭客人,紅妃這個‘服務業’從業者尚且不能說‘敬業’呢。她知道‘拿人錢財,與人消災’的道理,別人是出了錢買她的服務的,可更深層的,這個錢難道是她愿意拿的嗎——如果可以,她其實是寧愿拿不到這些錢,過不上這樣奢侈的生活,真正靠自己過著自由普通的生活的! 所以正頭客人以外的人,再談服務精神,她是一概不理的。 可以是可以,但大可不必.jpg “...師娘子確實不一般呢...”似乎是被紅妃的態度噎到了,頓了頓,歐陽先生才沒好氣地說出了這句話:“只是如此,難道不怕得罪人?” “得罪了人又能如何呢?”紅妃更奇怪地看向對方:“歐陽先生平日怕得罪人嗎?” 不怕的,歐陽先生是有名的憤青,平日里給小報寫雜文針砭時事,朝堂諸公不知道罵過多少!也就是如今的輿論環境擺在那里,他這種人一般不會有被報復的危險。當然,這也和歐陽先生本人的出身有關,他自己也是王孫公子來著,父親也曾經是一位‘相公’。 如今好多穿紅著紫的官員當年拜訪他家門戶時,且要執門客禮呢! 今時不同往日,家門沒落是沒落了,但眾人哪怕看在歐陽相公留下的余蔭的份上,也不可能因為歐陽先生罵了幾句就如何如何——如今這年月,喜歡罵朝廷官員的人多了去了,大家大都是唾面自干,擦擦臉就當事情沒發生過了。 不然呢,真能去搞那個罵了自己的人?且不說這樣是‘堵塞言路’,在此時是典型的政治不正確。就算拋開這一點看,也有被人認為是‘做賊心虛’風險,索性朝堂上的人就沒幾個沒被罵過的,大家也就坦然了。 歐陽先生聽紅妃如此,昂然道:“有何可怕?我不過是針砭時事,江湖之遠不忘廟堂罷了!我知道有人不喜,但那又如何?那些人最多是冷落我...我又不與那等人相交,冷落算得了什么?” “師娘子不同罷...女樂終究是不能得罪人的?!?/br> “有什么不同?”紅妃似乎是覺得歐陽先生說的話很難理解一樣,道:“奴不夠殷勤,得罪了人,難道又能如何?那等人能殺了我不成?最多就是不來擷芳園捧奴,更多的,往外說些不好聽的,甚至于場合之中給奴難堪...就這,也會被人說小肚雞腸,與女樂計較了!” “眾口鑠金,天長日久的,師娘子可就沒得口碑了!我道是見過師娘子的jiejie,大師娘子,她向來是極看重這些的,倒不知師娘子與令姐全然不同?!睔W陽先生‘哼’了一聲,似乎有些不高興了。 “除死生之外,世間哪有大事?”紅妃這個時候展現出來的是驚人的淡漠,她不在乎別人,也不在乎自己。神色高遠如今日高懸天際的月亮,清冷如江上寒風。聲音淡淡,飄散在這江上。 “便是眾人厭棄于奴,奴也是擷芳園女樂,只要不犯教坊司定下的規矩,最多門前冷落些。平日里在官伎館說話,也沒有如今這樣受人重視——難道這般,人就活不得了?” 紅妃確實有爭取讓自己紅一點兒,走紅一些可以獲得更好的待遇,更大的自由。外界對于女樂很有耐心,給與了有限的自由,而放在當紅女樂身上,只會更有耐心,更不吝自由。 她做了很多事,不否認自己有走紅的追求。但也就是如此了,她會為了走紅做很多事,唯獨不會以折損自己、讓自己不高興為代價。 她才不會本末倒置呢!她本來就是為了讓自己從這個世界的折損中解脫出來,能稍微高興一點兒,這才盡力讓自己變得有名氣、受追捧的?,F在為了走紅,反過來了,那未免可笑。 這到底是真心實意,還是說大話,展現姿態?又或者,算她是真心實意的,會不會也是因為她‘少不更事’,根本沒經歷過女樂跌落下去的狼狽,這才能這樣說的? 關于這些,在場的人不能分辨的那么清楚。但不得不說,在這一刻,紅妃確實與他們看過的任何一個賤籍女子都不同。若她這話是真心實意的,她出現在這艘船上也就不算怪了——上這艘船的人,都是有自己的傲骨的。 而她又怎么可能不是真心實意的?只要轉念一想,所有人就明白了:李汨是怎樣的人?能得他看重,就不太可能是一個滿嘴大話,只知道故作姿態地女人!甚至往深里想,本就該是這般女子,才能引來李汨側目才對。 “這話倒是有些意思了...”歐陽先生又‘哼’了一聲,只是此時就有些聽不出他是高興,還是不高興了。 緊接著他又道:“說起來,師娘子倒是可以多說說,自己沒什么可說的,也說說那‘山園社’么?!?/br> 歐陽先生這樣一說,在座一些人就豎起耳朵來了。 如今關于紅妃的話題很多,她和契丹繼承人假裝私奔,幫助對方避開殺手的故事足夠傳奇。她為李汨看重,將謫仙人拉下紅塵的現實也能讓眾人驚詫。甚至于,大家也承認她的色藝雙絕,哪怕單純做一個女樂來看,也是很吸引人的...但對于眼下這些人來說,‘山園社’也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 在座諸公,不管是什么人,總逃不過一個‘士大夫’的身份。身為士大夫,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的,哪一個沒有歸隱夢——在座這些人,這些特質還會更加明顯。 從紅妃陸陸續續往外透露‘山園社’的存在開始,這個實際上不存在的團體就引起了外界興趣。無他,實在是那些流傳出來的作品,哪怕是只言片語呢,也顯露出了極高的水準!仿佛是吉光片羽,一點點就能讓人窺見一個宏大的世界。 這種情況下,無人能調查出‘山園社’成員到底是哪些人,反而為‘山園社’增添了神秘之感。 甚至有人覺得,山園社可能并不是一群隱居大佬,而是想要隱居而不能得的大佬!而紅妃說的那些,只是他們告訴紅妃的、他們的理想...畢竟,大佬不是雨后的蘑菇,總能想冒出來就冒出來,還一下出來這么多! 至于為什么那些已經成名、活躍于人前的大佬要這樣做,只能說,大佬的世界大家不懂了——他們一邊享受萬眾追捧,一邊說‘這不是我想要的生活’,然后一起臆造出這樣一個‘山園社’,并且通過紅妃公之于眾。古怪是古怪了一點,可將其當成是大佬們的玩笑,似乎就沒有那么奇怪了。 名士么,多的是不走尋常路的。 “‘山園社’?”紅妃應了一聲,似乎是在考慮的樣子,抬起頭來:“如今外頭總有問奴‘山園社’事的,按‘山園社’諸位先生的說法,凡是信件中向奴說明了的,無不可對人言...只是這樣讓奴來說,一時之間竟不知從何說起了,不如先生問,奴來答罷!能答出來的,奴也就說了?!?/br> 眾人聽了,興趣大增...他們倒沒有隨便問,畢竟之前也有人向紅妃打聽過‘山園社’,問‘山園社’成員的來歷是問不到的,哪怕是旁敲側擊,問一些能側面反映身份的問題,紅妃也答不太出來——大家都覺得是‘山園社’的人謹慎。 所以此時大家問的問題大都和人無關了。 歐陽先生幾乎是脫口而出:“不知‘山園社’這社名從何而來?” 有的團體名稱沒什么講究,好聽就行,甚至不一定和結社團體的實際情況有關。而有的團體的名稱倒是與實際情況有關聯了,比如說圓社,但因為太過明顯,反而沒有了探究的必要。 ‘山園社’看似是一些厭倦紅塵的士大夫,以‘山林為園’,十分簡單??蓺W陽先生不這樣覺得,他覺得山園社里那般人物,怎會如此‘膚淺’! “這里頭確實有個典故...”紅妃說的不緊不慢的:“山園社諸位先生都十分推崇一位歸隱山中的前輩,這位前輩一輩子以梅為妻,以鶴為子,悠游自在,有‘梅妻鶴子’之稱。其詩作之中,最好的便是《山園小梅》?!?/br> “哦!”聽到這個,歐陽先生及其他人都是眼睛放光的。 錢先生此時也搶先開口了:“師娘子可知這首《山園》?” 紅妃一手托腮,有些漫不經心:“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斷魂。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br> 紅妃話音剛落,歐陽先生就高聲道:“高妙至極!好一個‘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詠梅之作,這一篇足以蓋壓本朝全篇!” 這首詩確實優秀,但能這樣說,其實也和此時是詞的時代,詩篇屬于大唐有關。 此時起了頭,眾人是不吝贊美的。只有盧紹禎,他是個入世之人,對這種‘出世之風’特別明顯的作品沒那么大興趣。忍不住道:“照此說來,‘山園社’諸公,都是這等隱逸寥落之人了?” 之前紅妃也流出了幾首‘山園社’詩詞,仔細想想,還真是都偏于這種風格。 紅妃依舊托著腮,在微醺的醉意里,看清冷的月亮,看黑色的江水,就是不看人:“倒也不是,‘山園社’中甚樣人都有,只不過都有歸隱之志罷了——滾滾紅塵里的入世之人,有狂悖不可擋者,有愁思漸漸生者,有虎踞龍蟠如霸王者,有豁達而高遠者,亦有為世所困,只余一聲嘆息者...這般人,入世之人中有,出世之人中自然也有,這本就不是入世出世的不同所在?!?/br> 錢先生在旁敏銳地意識到了什么,追問道:“何為狂悖不可擋者?” “‘昂首攀南斗,翻身依北辰。舉頭望天外,無我這般人’?!奔t妃依舊不看人,江風越發大了,甚至可以聽見波濤聲。 眾人聽到這篇,下意識抽了口涼氣!哪怕心里也有準備,卻沒有想到是這樣的——其實陸九淵的這篇《無題》只以詩才論,算不得最上等的,但一首詩可不只是‘詩才’而已。 錢先生這里卻是不停的,繼續問:“何謂愁思漸漸生者?” “‘...我是人間惆悵客,知君何事淚縱橫,斷腸聲里憶平生’?!?/br> 這就是詞作了,相比起詩,本朝文人更加拿手,眾人公認的佳作自然更難出。但‘我是人間惆悵客’一句一出,就有了讓人落淚的力量。這一句仿佛是暗夜之中某個瞬間,每個人都會有的、抑制不住的心緒哀愁,只是大多數人無法表達的這樣清楚而又恰到好處罷了。 “何謂虎踞龍蟠如霸王者?” “有一位先生《詠蛙》之句奴還記得,‘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br> 眾人都有些麻木了。 “何謂豁達高遠者?”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如是而已?!?/br> “又何謂為世所困,只余一聲嘆息者?” 說到這里的時候,紅妃怔了怔:“這位先生在山園社中向來有‘詞中之龍’的名望,風格豪放曠達,但說起其人生,卻是所求不得,從不如人,這篇詞作風格也是少見——‘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褡R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br> 隨著‘天涼好個秋’之語落下,又是一陣江風吹起,仿佛是應景之象一般。 紅妃忽地笑了:“夜深風大,諸公散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