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伎 第7節
話是這么說,她還是細心準備了幾樣禮物,都是給新竹學舍中的各位善才的。 這一日,師小憐叫了自己的轎子送她和紅妃——若不是師小憐,紅妃就得和其他學童一起乘彩花騾車。 下了轎子,紅妃仔細打量了一番眼前的大門。之前學舍選人的時候她來過新竹學舍,但只是走側門進了一個靠外小院,對這座學舍的了解少的可憐。而就她所知的,新竹學舍是直屬于教坊司的,為的是培養合格的女樂!來到這里的學童無一不是優中選優出來的,然而即使是這樣,也免不了日后去粗存精。 另外,她還知道新竹學舍占地不小,雖然只供兩百多名學童,以及二三十位善才日常使用,卻是個標準的大宅第!與其說是一所學舍,這里更像是官宦人家的私宅(這些是通過jiejie師小憐之口得知的)。 而其實就在東京汴梁,甚至就在桃花洞,也有別的針對賤籍女子的學舍!但那些學舍往往就是兩三位老師,教學地點則是老師自己的住處,和財大氣粗,有官方背景的新竹學舍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被領進門內,里面是一個又一個的院子,此時已經是初春了,能夠看到花木枝頭冒出的一點點春意。想來新竹學舍的園林也是有精心打理的,到了春光明媚時,定然是繁花似錦的樣子。 路上師小憐還給紅妃解釋這個院子做什么的,那個院子做什么的... “難為他們了,學舍這么多年也沒變化?!?/br> 學舍中院子很多,房間更多!有的是舞蹈房,有的是樂器房,有的則專門用來教導唱歌、書畫、棋藝、博戲、化妝等等技能!另外,負責教授弟子的善才們、輔助善才的編外人員,以及照管這座學舍的仆人,其中有不少會住在這兒,于是就還有宿舍區。 紅妃她們一行是直往瀟湘館去的,平常善才們不用上課時經常呆在這里,這里也有很多辦事處,大概類似‘教務處’吧。新來的學童雖然已經登記造冊,卻還有一些事情要處理,所以初來時得先來一下這里。 譬如,新竹學舍有兩批學童,每批又有一百多人,這一百多人就得分班!新竹學舍一慣是小班教學,一個班一般是十五人!而自己在哪個班,也就決定了教導自己的善才是哪一位,課程安排又是怎樣。 這些都得來瀟湘館這邊了解。 當然了,這也不是說紅妃她們真不知道自己的老師是誰——柳都知早就動用自己的人脈尋了陳玉卿陳善才,這位善才精于舞蹈,當年是柳都知認的‘jiejie’! 在學舍這種地方,陳玉卿這種教授舞蹈的善才就類似于小學里教語文的老師!要知道,一般來說,語文老師就是班主任。 要說陳玉卿比別的教授舞蹈的善才強到哪里去,這其實不見得,善才們的水平都是經過考核的,都不會差...不過對于擷芳園一系,她算是關系深厚的那種!在這樣的老師門下修習,圖的是能獲得更細心的教導! 畢竟要教的學生那么多,老師這里也是有私心的,不可能人‘人人平等’!而沒有人不希望自己是被重視的那個! 第14章 新竹(2) 陳玉卿年紀約摸在四五十歲的樣子,但因為練習舞蹈的關系,總是腰背挺直,姿態十分優雅。紅妃偷看了她一眼,覺得如果在現代,她應該就是那種會被網友說是‘時間沉淀的美人’的那種人。 青春不再了,但依舊美的很有味道。 不過,這種美在此時卻是很沒有市場的,大家都喜歡年輕的身體和臉龐...都說亞洲人熱愛‘白幼瘦’,其實在現代社會里,隨著審美越來越多樣,程度是有所減輕的,放在古代才知道大眾對‘白幼瘦’有多偏愛! 就在紅妃觀察陳玉卿時,陳玉卿其實也在觀察擷芳園送來的四個小娘子。一眼掃過去,倒也沒多說什么,畢竟只是幾個小孩子而已,要說什么成色,且還說不準呢!此時只不過是心里留個影子,今后多關照些。 師小憐這時也拿出了前輩樣子,今日她在場,甄金蓮這個‘meimei’自然不用說話,她便代表擷芳園笑著道:“總得jiejie您多費心...” 一邊說著,送上了一些禮物。 陳玉卿‘嗯’了一聲,說了幾句閑話,然后就領著紅妃幾個小姑娘走了,接下來就不是‘家長’需要在的場合了。 新竹學舍之中,有數個院子,房間更是多不勝數。眼看著人已經齊了,算上紅妃這幾個,總共十五個女童,陳玉卿都領著往主院去。主院那邊有許多屋子,內里有點兒像紅妃上輩子見過的和式房間——這也不奇怪,所謂的‘和風’,其實很多地方追根溯源都是唐宋遺留,而如今這個‘周朝’,很多風尚都近似宋代。 瓦房大屋內有幽深的走廊,走廊兩邊的房間用格子門(與其說是門,其實更像是墻)分割。這些格子門倒不是推拉的,但和和室里的障子門一樣都是可以拆卸的...這在五代至宋時都還挺常見的,還衍生出了用‘合頁’固定的版本,這樣就省去了季節變幻時拆墻的麻煩。 陳玉卿帶著十幾個‘小蘿卜頭’走進了房間中的一個。 這是一個朝內院開了門的房間,還可以看到中間的小庭院。小庭院顯然有專門的人打理,在這初春之時也很好看,絲毫沒有‘尷尬期’的樣子。 仆人在房間里擺了兩列蒲團(此時桌椅等高家具已經逐漸普及,但依舊處于家具歷史的轉折期,垂足坐與正坐并存,一個家里有的房間放椅子,有的地方放坐席都很常見),十幾個女童都乖乖尋了個位置坐好。 陳玉卿絲毫不意外這些小娘子已經受過一些教導,表現出聽話有禮的樣子。 陳玉卿在上首位置坐下,掃了一眼這些看似明白自己未來,實則還十分懵懂的女童,輕輕一笑:“天底下貴賤不同、男女有別!男尊女卑之外,女子又被分為了貴、良、賤,身為女樂,我等自然是‘賤流’!” 這是新竹學舍中的善才為學童上的第一課,其實有些學童年紀還小,這些話根本聽不懂。但不妨礙像是傳承一樣,曾經是女樂的善才們分享自己的人生經驗?,F在或許還不懂,但這會像一粒種子,在多年后破土而出。 “然而,身為下賤,卻得心比天高!這便是女樂,是我等與一般賤籍女子的不同!”陳玉卿曾經也是紅極一時的官伎,對此是再清楚不過的了。 一個女子的價值是由他人決定的,也是由自己決定的。只有將自己當作是‘價值連城’,才真的有可能在未來千金不換!若真的以為自己是用金錢就可以被隨意對待的——這樣的官伎其實是更多,而作為過來人,都知道那樣的官伎是成不了氣候的! “在學舍之中修煉,表面看似修煉的是‘藝’,實則是在修煉一身傲骨!不然,心比天高也只是傲氣——而傲氣何等虛弱,支撐起來的人生只能命比紙??!”陳玉卿依舊是在笑著,她的目光之中有了一絲渺遠,仿佛是在回憶她遠去的年少時光。 “...若要人貴,非得自貴,只要能夠如此,爾等就能知曉,哪怕是貴籍女子,也遠遠比不上我們!”這話只看表面意思,似乎有些酸,但見到陳玉卿身上那種自信與堅韌就能明白,這絕不是她在說大話。 “貴籍女子擁有什么?賢妻良母的人生?只屬于自己的丈夫,自己也能夠只屬于一個男子?汰侈優裕的生活?...若是你們能夠順利成為女樂,這些你們也會擁有、不、你們還會擁有貴籍女子也不會有的東西?!?/br> “自由?!?/br> 陳玉卿確定這些小學童們還不會理解‘自由’的可貴,甚至不知道自由是什么。真要說的話,其實很多已經成為官伎多年的女子也沒有理解這一點,但‘自由’又是確確實實可貴的! 那些貴籍女子都能配個有身份的郎君,而且有資格娶貴女的男子總比貴女們多的多,她們有的是挑選余地,不用對未來富貴閑人的生活有絲毫的懷疑...但也就是如此了,她們就像是被豢養在華麗鳥籠里的金絲雀,其實根本沒有選擇余地。 她們受著貴女的教育,從小就在為成為一個賢妻良母做準備,學習的一切東西都是為了成為一個男人的妻子,并在之后要乖順、貞潔、明禮、慈愛。至于說婚姻,看似他們選擇余地極大,其實只是父母和未來的丈夫在自說自話。 這簡直像是一件商品由一方轉到另一方。 “男子以為我們是柔順的,是卑賤的,是毫無自主的,是完全受他們支配的?!闭f到這里,陳玉卿自己都覺得有些好笑,嘴角彎了彎,笑的有些玩味:“但那只是他們在一廂情愿罷了?!?/br> “我們比貴女自由,甚至也比大多數男子自由!” “只要足夠聰明,在官伎的范圍內,你們盡可以按自己想的生活?!?/br> 這當然不是欺騙,身為一名學童,只要順利成為一名官伎,她們的生活確實可能如陳玉卿所說——她們名義上是為宮廷和開封府官場進獻表演的女樂,至于來自男子的追求,其實可以不必理會! 之所以會有官伎館對外面的男子開放,最大的原因其實是為了減輕財政負擔,是朝廷‘節儉’的一項德政。同時,也是為官員們提供福利,為女樂們提供‘創收’的機會,年輕的時候多攢些錢,不至于老了窮困潦倒。 即使女樂們再低賤,本質上也是服務于宮廷和官府的人,她們的一切都得擺在臺面上說。很多事在臺面下可以亂來,而一旦放到臺面上,就得遵守規矩! 所以,從一開始,官伎就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她們當然不會借著這樣的自主權故意亂來,但用的好了,她們確實能夠擁有這世間女子難得的‘自由’。 一般來說,她們靠著自己的才藝為生,為宮廷和官府提供宴會表演,平時還要去瓦子、酒庫之類的地方展示才藝。至于說男人,她們可以挑選——對于女樂來說,不只是男子在挑選她們,也是她們在挑選男子。 除非是特殊情況,不然不會發生官伎館逼迫官伎的事! 這是官伎館一開始定下的規矩,最初還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規矩過于難為人,會導致官伎館無人問津...但后來的發展推翻了這個想法。這大概就是根植于人性中的東西,人總是更依戀自己付出過巨大代價的。 越難得到的越喜歡。 男多女少的現實,讓這世間男女溫情其實是減少的。即使是能夠一直租妻不斷,甚至迎娶貴女的貴族男子,他們與‘妻子’也更多是在‘繁衍’,而沒有多少感情的成分。所有人都被這男多女少的糟糕世界逼著往前趕,根本沒有余地去想‘愛情’。 但‘愛情’始終是人類所依戀的,當女樂們的選擇變得前所未有的自由時,那些男子們往往會相信他們可以在她們那里得到愛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個想法正確,也不正確。 這還只是女樂們‘自由’的一個寫照,事實上她們的自由是多方面的。 隨著陳玉卿的娓娓道來,紅妃大概也能想象這所謂的‘自由’是怎么回事。如果忽略自身作為‘商品’的本質,成為官伎的話,生活方式其實和后世的職場女性很像。都是靠能力謀生,可以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單身沒有關系,交男朋友也自由...... 雖然這只是外在的一樣,究其本質算得上是南轅北轍(在場也只有紅妃明白這種南轅北轍),但終究有一樣的‘外在’。 不得不說,陳玉卿給她們上的這一課很有一些道理,即使那只是屬于這個時代的道理,紅妃一眼就可以看穿其中的‘詭辯’。但這些道理中,總有一點說服了現在的紅妃——女樂不用去管外界對于賤籍女子的鄙夷,也不用去管那些對賤籍女子來說一重又一重的枷鎖,她們自己可以把握自己的人生,又何須理會外界? 紅妃知道自己的心是屬于一個現代女孩的,如果能成為一名女樂,未來的生活也會接近一個現代女孩。 即使這其中多多少少帶著自欺欺人的意味,但這就是她現在最好的選擇了。 第15章 新竹(3) “自然的,想要成為如此光鮮,又如此‘自由’的女樂,也不是那么簡單的?!闭诮o小學童們上學舍中第一課的陳玉卿話鋒一轉,忽然道:“你們從眾多賤籍女童之中被擇選出來,又經過了各館送選、學舍優中選優,按理來說都是好苗子?!?/br> “但就算是精心伺候的花木,也不是好苗子就一定能夠成材的,在學舍修煉也是如此!” “在將來,你們中并非所有人都能成為真正的官伎...雖說汰換之人不會太多,但這可不意味著事情就容易了許多?!?/br> 相較于其他人的似懂非懂,紅妃對此更能理解——不就是末位淘汰制么!看起來只淘汰末位,對大多數人都沒有影響,但帶來的壓力可一點兒也不??!在大家都是好苗子的前提下,稍弱一些的不想被淘汰,肯定會拼命努力。 比末位稍強一些的也就由此有了很大壓力,非得一起努力不可!而這樣的壓力還會層層推進,仿佛鲇魚效應一樣,將所有人都調動起來。 非常殘酷...但也很難說不好,畢竟在這個女子沒有多少選擇的世界,成為女樂對賤籍女子來說就是一步登天,反之就只能落入地獄了,根本沒有中間選項!這樣一步天堂、一步地獄,倒是讓競爭激烈變成了一種理所當然。 陳玉卿并沒有完全靠說的讓紅妃她們理解這一點,而是帶著她們在學舍中四處走動。學舍中有兩批學童,比紅妃她們大一些、已經在新竹學舍學藝三年的學童早幾日復課,現在正是上課的時候,陳玉卿讓小學童們借此參觀參觀,對將來的日常有個底。 此舉其實是讓小學童們明白學舍中的日子不輕松,但說實在的,紅妃一行中能體會到這點的恐怕不多。 她們中一些人固然在進入學舍前已經學了一些東西,算是打下了一些底子,但這種‘學前教育’并不能讓她們意識到學舍中課程的難度。這就像是讓一個幼兒園的小孩子去中學參觀,讓他們由此感受到未來功課的艱難、自己需要打起精神來努力——總歸是有些想當然了。 不過,對于紅妃個人來說,還是感覺挺有收獲的——和jiejie師小憐說的一樣,學舍中教東西又多又雜,難度也不低。 事實上,就算是她也覺得有些眼花繚亂了,更不要說同行之中真正的小姑娘了...她們可沒有意識到‘苦日子’就要來了,相反,她們看向年長的學童,眼里滿滿都是羨慕(說不定這也是帶她們參觀的原因之一)。 年長的學童們年紀在十一歲到十三歲之間(虛歲),在此時的人看來,其中年紀大一些的已經可以說是‘小少女’了。所謂‘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這對于時人來說是可以寫情詩交往,并且相當惹人憐愛的年紀。 這些小少女們有充足的營養,接受舞蹈、樂器等藝術訓練,平日里早早就接觸了化妝、穿衣方面的點撥。此時展現在眾人面前,哪怕只是日常上課的樣子,也是頗為美好的。 看著幾個在院中練習隊舞的少女,姿態仿佛春日里的花枝,不少小學童心里只有羨慕——鮮艷漂亮的裙擺、香風陣陣,女孩子本身也仿佛花朵一般,雖然年紀還小,這些多少有些早熟的女童們也知道那很美,她們只要呆在學舍中,未來也該是那樣。 真希望那樣的未來早些到來。 然而,雖然都很有積極性,陳玉卿這樣的善才卻知道那絕不是一蹴而就的。所以只是將一切看在眼里之后,什么都沒說,帶著十幾個小學童去見今后會給她們上課的其他善才。 初入學舍的第一年,課程相對比較少,很多‘雜學’還沒有提上課程,學童們需要學習的只有舞蹈、唱歌、樂器、詩書、禮儀,也因此老師不多。除了教授舞蹈的陳玉卿,就只有教唱歌的劉翠兒也是善才。 其他教授樂器的,是一個老樂工,樂器是啟蒙階段,水準真的很高也沒多大意義。教詩書的是外面找的老童生,因為年紀足夠大,倒也不忌諱在新竹學舍中進進出出。 教禮儀的倒往往是官伎出身(但才藝可能不太好,不夠格做善才),這是因為既要將預備官伎們教導的禮儀完備、姿態優雅,又不能讓她們真的像貴族男女那樣。 說到底,她們是官伎,更需要的是一種‘風流’,真的讓禮法人教的呆板了,那就廢了! 第一日不過是認識些人,熟悉一番學舍的規矩,紅妃她們真的在學舍學藝還是第二日才開始。 而紅妃她們第一課并沒有排到舞蹈、唱歌之類更像是‘老本行’的內容,而是文化課。 在老童生悶頭上課之前,陳玉卿特地抽空‘點撥’紅妃她們一番:“女樂自然是以樂舞為立身之本,可真要出彩,卻非得學問不錯才行。腹有詩書氣自華,于氣度上就有不小影響,且學問好的女樂學別的也往往事半功倍呢!” “說的更淺近些,你們不說人人都成為出口成章的才女,至少也要能同達官貴人談談詩書才成!” 凡是官伎,往往有不錯的文學素養,至少足夠支撐他們和文人詩書相交。而一個沒有學問的官伎,很難想象她們在別處能有很好的品味——不排除有些天賦異稟的,又或者她們并不主攻‘文人市場’,但大多數官伎接觸的都是達官貴人,審美必然是文人化的。 而如果學問足夠出類拔萃,不僅在官伎中厲害,甚至能夠壓倒名聲在外的才子,這樣的官伎就更厲害了!不管她們本身司職的樂舞如何,有沒有成為如夫人、紅霞帔,都能立刻成為眾人追逐的對象。 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經典,在女樂中非常常見。 陳玉卿還有沒對小學童們說的...對于達官貴人來說,為什么非得來找女樂呢?相較于‘麻煩’的女樂,其他女子顯然容易的多(雖然是男多女少,可若只是尋花問柳,這些達官貴人依舊有的是選擇)。 一方面是女樂作為一種‘商品’足夠高級,另一方面,那些來尋女樂的達官貴人也不只是尋花問柳,他們也是在找一個可以談情說愛、交流契合的女子,俗氣一些說,他們想要來尋找一份‘虛偽’的愛情。 這種情況下,女樂的文采、眼界都不能低,而只有一張好看的臉,除了初見時驚艷,其他作用就不大了——正如那句名言‘以色侍人者,能得幾日好’,還是得多學東西充實自己。 不過,這就有些超出小學童們這個年紀的理解范圍了,所以陳玉卿并沒有說出來。 教詩書的老童生是統一從認字開始給學童們啟蒙的,學童們因為底子不同,初初上課表現可以說是天壤之別!像紅妃她們一樣出身官伎館的,往往早早啟蒙、早有人指點,文字的讀寫可以完全省略。而外頭來的則不同,一些甚至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 如此一來,全都從頭教起倒更加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