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沿著宮道,蘇木提著宮燈,走在蘇昭蘇大人身后,見四下無人,偷偷拉了下陸言拙的衣袖,悄聲問道:“你歷史學的比我好,知道大明成化年間的這起案件嗎?” 蘇木之所以向皇帝老子推薦陸言拙進宮,參與破獲這起案子,一是因為他是法醫,能找到旁人找不到的線索。 另一個重要的原因,前世的陸言拙,也就是林淵,是個文科理科都很厲害的學霸。不管學什么東西,他都學得很快。更過分的是,他還過目不忘,亂七八糟的書他看過就記住了。所以,他的歷史也很厲害,尤其是歷史上宮廷內發生的那種離奇案件,他看了很多。 蘇木喊他來,就是想作弊,直接偷看答案來著。 可惜,這次蘇木失望了。 陸言拙搖搖頭,道:“明朝宮廷最出名的三大案,分別是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分別牽涉到了萬歷、泰昌、天啟三代皇帝。成化年間,最出名的也就是皇帝獨寵大他十七歲的萬貴妃一事了?!?/br> 沒偷看到答案,蘇木略顯失望,然而只那一瞬間,她突然又有所領悟,壓低嗓音,興高采烈道:“咦,那反過來推斷,這起案子就不可能是太子或者萬貴妃指使人干的了?!?/br> 陸言拙摸摸她的腦袋,笑道:“對,也可以這么說。因為若是他們其中一人做的,歷史上肯定會留下點什么來。就算沒有定性,也會有一些謠言。就像成化帝之前一直無子,宮廷傳言就是萬貴妃干的?!?/br> 蘇木杏眼流轉,想到一人,又覺得不可思議:“可慧嬪和含惢……” 陸言拙道:“先別亂猜了,先入為主很容易走入盲區。等我們到了重華殿,看過再說吧?!?/br> 第233章 河東獅召喚 重華殿位于皇宮的西北角,這里地處偏僻,平時沒有人來。久而久之,倒有點像冷宮似的。兇手顯然很熟悉宮中地形,在這里殺人拋尸不容易讓人發現,還有足夠的時間逃跑。 小殿下的尸體是在重華殿的東側殿發現的。那里空蕩蕩的,因為沒人居住,所以殿內也沒什么家具。僅靠窗放著一張榆木貴妃榻,靠墻有個配套的榆木博古架,上面放滿了各式擺件。擺件雖多,但大多不怎么值錢。 沒有暖氣,也沒有炭盆,側殿的青磚地顯得有點陰冷潮濕。一進門,就看見一只銅制的鎏金聽風瓶孤零零地躺在地上,顯得十分礙眼。 小殿下的尸體卡在博古架和墻的縫隙中,如果不仔細看,一眼掃過去,輕易不會被發現。 博古架的最上方空著一個位置,看大小形狀,感覺挺適合放聽風瓶的。蘇木撿起地上的聽風瓶,想要放上去試試。 不過,博古架太高,她身高不夠,伸長了手也夠不到。情急之下,她踮起了腳,可就是這樣,還差著一段距離。郁悶地瞪了眼博古架,蘇木扭頭看向身后的陸言拙。 仿佛心有靈犀,陸大人緩步走來,接過了蘇木手中的聽風瓶。他比蘇木足足高了一頭,可走過去,伸手一比劃…… 得!還是夠不到。 無奈之下,他只好學著蘇木的樣子,毫無形象地踮起了腳,這才勉強把聽風瓶放回原處。 放好的同時,手指輕輕拂過博古架,陸言拙發現那一塊地方摸起來居然是濕噠噠的,感覺還有點冰涼。 心中一動,陸大人低頭看了眼地上。 重華殿雖是偏殿,但也鋪著和其他地方一樣的青磚。只是因為沒人居住,磚塊還很新,沒什么磨損。 沉思片刻,陸言拙走到貴妃榻旁邊,用力推了推它,發現推不動,就順便掂了掂它的分量。這榆木名不虛傳,果然很重,一個人根本搬不動,只能拖放。 “大人,你發現什么了?”蘇木留意到陸言拙的古怪,上前問道。 陸言拙指了指博古架,道:“我摸著掉在地上的這只聽風瓶瓶身很是冰涼,且原先擺放聽風瓶的位置有水漬,摸著似乎是冰水。 據此,我有一個猜測。 兇手殺死了咸福宮的宮女和奶娘后,抱走了小殿下。跑著重華殿后,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悶死了小殿下。 然后,他在這只聽風瓶的瓶底放置了一塊冰塊。冰塊很薄,這間偏殿又密不透風,所以雖然是在冬季,冰塊還是很快就融化了。冰塊融化后,聽風瓶就失去了平衡,掉下了博古架,發出了響聲。 響聲正好被途徑此地的侍衛聽到,引起了他們的警覺。侍衛推開了緊閉的重華殿大門,這才發現了小殿下的尸體。 發現小殿下后,侍衛們的注意力就都在他的身上。加上又是晚上,光線較暗,所以沒人察覺地上有溶化的冰水。就算后面有人再來案發現場查勘,一切的一切也都隨著時間的推移,煙消云散?!?/br> 博古架上冰涼的水漬證明了詭計的存在。 要在聽風瓶的下面墊上冰塊,這就對人的身高有所要求。陸言拙屬于瘦高個,連他都需要踮著腳才能夠到,說明兇手至少要跟他差不多高,反正不可能跟蘇木一樣矮。 偏殿內沒有椅子,只有一張貴妃榻。貴妃榻是榆木所制,非常笨重,想要搬動可不容易。且地上也沒有貴妃榻被拖動過的痕跡,說明兇手沒有用到貴妃榻。 博古架的下半段是空的,沒有踩腳的地方,所以也不可能利用博古架爬上去,在聽風瓶身下放置冰塊。 蘇木聽完,明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