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五、薛府百面
書迷正在閱讀:二入豪門:前妻,你被捕了、[綜漫同人]安吾不干了、醉臥君榻,君不知、沈總的小乖乖又哭了、熱烈愛你、[綜]海王是如何養成的、靳先生,你心動了嗎、豪門驚夢 III素年不相遲、[綜漫]特級咒具的超常修羅場、[綜漫]搞事鶴的日常
人生百態,人有千面,境有百種。 一個小小的薛府,正是應了那句話百面人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算盤,每個人都在算計別人。 眾所周知,薛同知不是好色之人,整個后宅其實除了薛夫人也就還有一位受寵的賈姨娘,以及兩位薛夫人抬起來的侍妾。 在男權至上的社會,雖然北日律例規定男子四十無后方可納妾,但是正所謂民不舉官不糾,說到底很多人都認為關起門來都是自家顏面的事情,幾乎很少有人會記得這條律例,只要男主子能夠給予女主子足夠的尊重和權利,一般都會相安無事。 最初這條律例都是為了維護世家貴族的權益,要知道在世家中培養一個合格的貴女也是十分不易的,并不會出現所謂的“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自從出生在這個家族那一刻,作為家族一份子就享受了家族的尊榮,自然也要擔起家族的責任。 嫁出去的貴女,一般都會得到家族的撐腰,絕對無人敢欺辱,也就有了所謂“男子四十無后方可納妾”這一說,無非是兩個家族利益爭斗的妥協,同樣也維護了貴女的利益與尊嚴。 而北日最初都是世家組成,很多律例都是依照世家需求而設定的,只是隨著世家漸漸沒落,士族漸漸興起,越來越多所謂世家規矩漸漸被人淡忘。 但是在北日世家的影響力還是極大的,當今還是以身為世家之人引以為傲。 薛府本家就是北日的一個中層世家,隨著世家漸漸沒落,本家也搬到帶來權力中心,想要離那里更近一些,很多事情很多人也能更好的掌握在手里,更好的扶植自己的勢力和族中人。 而薛同知這一脈就是所謂的被遺棄的那一波,距離本家已出五服,近三代也無出什么三公九卿類人物,自然也就被淹沒在世族交替之中了,也就是到了薛同知這一代還算好一些,至少也是一個州府官員。 只可惜這小小知州在本家眼中也不過可惜不是本脈之人罷了,還沒有讓他們在乎到想把他們移回族中。 對于薛同知來說,父親身亡,母親孤身一人將他帶大,可是就在他成年那一天,他們孤兒寡母被本家人從族譜中移除,將他們趕出大宅的那一刻,他就與世家薛家無關了。 他現在就是蘇州士族薛同知,薛府新一脈的家主,雖然現在不夠強大到和本家對抗,可是他也不會認命的,所謂世家大族不也是最初由人建立起來的嘛,誰能說若干年后此薛不是彼薛呢。 而無論是如今的薛夫人還是賈姨娘,他們都不知道枕邊人的雄才大略,她們只知道,為母則剛,無論她們過去和現在是怎樣的,她們總要為孩子考慮未來,只要孩子過得好一切都好說,至于其他的,和她們又有什么關系呢。 薛大郎今年已經十七了,有兩家最重要的事情,一是可以從家學脫離出來,找一個大家專門輔導,待課業扎實,抓準時機便可參加科舉,他們這種無世家作為靠山舉薦的人家,科舉是最簡單方便的方式了。 還有一件事就是這個年紀的男女可以開始相看人家了,雖然年紀還小,但是也都可以相看起來了,等定下人家,相處一段時間,待到弱冠就可以成婚了。 想到這大好的未來,薛夫人就覺得心中暢快,什么后宅斗爭,到了她這個年紀了,孩子才重要,權力把握在自己手里,為孩子掙得前程,才是當前要事。 薛夫人手中拿著幾家大儒的帖子,細細觀看,這都是要發給大家的拜帖,可關系到大郎能不能順利拜師,一點都不能馬虎。 薛夫人將確保沒問題,將拜帖合上放到矮機上,“拜師禮都準備好了嗎?” “夫人放下,奴婢都親自點過了?!币黄抛幼呱锨皩輲煻Y的清單遞上。 薛夫人接過清單,細細看了幾眼,這婆子專門負責薛府一應人情來往,禮儀應酬,都安排的很妥當,這幾件禮物也選的很合適,“干的不錯,有賞?!?/br> 旁邊一個身著墨綠色緞子的嬤嬤走上前,拿著一個漆色鈿金盒,從中拿出幾張額度不小的銀票遞給這個婆子,婆子看著女主子如此大方,臉上止不住的笑意,“多謝夫人,這都是奴婢應該做的?!?/br> 果然是主管中饋的夫人,出手就是大方,哪像隔壁的姨娘! 其實婆子也是誤會了,這件事涉及薛大郎,又是拜師的重要時刻,當然不能出一絲差錯,這也是薛夫人大方的原因,作為一直貼身伺候的嬤嬤也深知主子性情,此時也不會耽誤正事,也就給了這婆子不少賞銀。 薛夫人帶著溫和的笑意看著婆子,“你做事我放心,這庫房一直都是你在管,今后也要如此,夫人我不會虧待你的?!?/br> 婆子拿著手中的銀票,止不住的顫抖,聽到這話也是心中顫,夫人這是要她站隊?可是她一個管庫房的婆子本也就是夫人收下的呀,不過確實有一件事,“夫人,有一件事奴婢不在該不該講?!?/br> “在我面前有什么不能說的,直說無妨?!?/br> “剛剛婆子我在庫房準備東西的時候,恰巧碰到賈姨娘,她在庫房門口看了許久,還問了我在準備什么事?!?/br> 果然! 薛夫人竟然有了一種心落下了的踏實感,這個女人不搞事情才有問題呢! “你說什么了?”薛夫人看著腳下趴著的婆子,那顫抖的樣子就知道賈姨娘估計已經知道她在為大郎找師父的事情了。 婆子聲音都顫抖了,顯然是有問題,“奴婢,奴婢就如實和賈姨娘說了,”婆子猛地抬起頭,眼里含著淚花,激動地趴跪在地上,拉著薛夫人的裙角,“奴婢知道錯了,奴婢作為下人,主子問話一時也就沒想那么多,夫人饒命??!” 薛夫人依舊帶著溫和的笑意看著她,甚至還雙手扶著婆子,“無事,這與你無關,主子問話罷了,你做的沒錯?!?/br> 薛夫人一幅不過尋常的樣子,好像被賈姨娘知道也沒關系的樣子,婆子也跟著冷靜下來,既然夫人說沒事,那就好,那就好! 薛夫人將婆子打發下去,瞬間陰沉了臉坐在軟榻上,除了那個嬤嬤閔娘,其他伺候的小丫鬟在閔娘眼神示意下,都踮著腳悄悄離開了正院。 “夫人既然不高興,何不發落了那婆子?!遍h娘上前為薛夫人輕輕揉著肩,低聲問道。 “沒有這個婆子也會有別人告訴她,我何不做個人情,讓那婆子記著我人情?!彼敫嗄?,這婆子從未親近過,說的好聽是庫房太遠,不好近身,說到底還不是府上的老人,早就有主了! “夫人想的周到?!?/br> “我就怕大郎的事情途中生變,這二郎可是也要找師父了?!毖Ψ蛉嗽陂h娘的安撫下放松了身體,直接一只手撐著身子半倚在椅子上。 “夫人應該早就想到了吧?!?/br> “最近幾日出現在院子里的那幾個,不就是來打探消息的嘛?!?/br> “那夫人你是早就想到了,這賈姨娘今日定會去庫房一探究竟?” “我也只是猜測,沒想到她如此沉不住氣?!毖Ψ蛉讼氲竭@事就覺得頭疼,忍不住用指尖揉了揉自己的額頭。 閔娘見狀連忙去為薛夫人按摩額頭,確實緩解了薛夫人的難受,之事原本皺著的眉頭放松了,“夫人無需太擔心,大公子可是連家學和書院的夫子都稱贊的?!?/br> 確實,想到次次在家學和書院都是名列前茅,出色的長子,薛夫人也忍不住會心一笑,“大郎既然給我長臉,我這做母親的自然也不能拖她后腿啊?!?/br> 有些事,勢在必行了! “夫人,您做的很好了!”閔娘是親眼看著夫人為了大公子忙前忙后,甚至各種籌謀,不得不說為人母者,已經是極好的了。 “你且看吧,今晚有的熱鬧了!”薛夫人看向外面漸漸暗沉的天色,忍不住感慨道。 大郎二郎不過相差一歲,找師父一對一輔導的事情基本可以同時進行,這賈姨娘無非打著薛夫人能找到誰,她也找誰的心態四處打聽罷了。 畢竟都是為人母者,定然是找的最好的! 而且薛夫人是正室,她不過一個姨娘,哪能比得上。 所以賈姨娘能想到最好的方法就是,薛夫人找了哪位大儒,她就給薛同知吹枕頭風,哭也好,鬧也好,總之要搶過來! 現在薛夫人已經準備好了,今晚行動,一定要讓二郎明天一起去拜師! 蘇州文風鼎盛,除了一些書香世家有著自己的家學,大部分學子還是會選擇書院去進修,在學業相對扎實時,為了考取功名或者更深入的學習還需要另外再尋大儒大家教學。 于是蘇州形成一種獨特的文風,那就是家學啟蒙,書院學習,大家教學。 但是能請的起大家的家族還是少數,一來每年所需的拜師費用就不少,而來大家也都有著自己的風骨,只收天資聰穎,學業優良的學生。 這樣一來大多寒門子弟或者資質平庸的學子依舊會選擇在書院求學,畢竟書院的先生也都是有著一定知識基礎和見識的人,只是若在弱冠還未尋到更好的出路,通常也要被書院強制結業。 像薛夫人這種已經打聽好了大家的,只要拜師禮一成,便可向書院提出結業申請,之后在家中或者前往老師府中學習就好,只待一朝入仕,便走上了仕途。 雖然都在薛夫人預料之中,但是次日一早看到自己夫君竟然為了一個姨娘的庶子前來和自己說教時,薛夫人還是覺得心中一陣氣憤,難得我的兒子就不是你的兒子嗎? 一進門竟然就是開口二郎,從來都沒提及過大郎,“二郎年紀也不小了,你作為嫡母也要考慮考慮找大家進學的事情了?!?/br> 薛同知絲毫沒有尷尬的樣子,一副你應該做的表情。 就算心里早有謀算,薛夫人還是為自己的兒子感到不值。 縱使心中各種不忿,薛夫人還是在薛同知面前表現的端莊賢淑,嘴角帶著溫和的笑意,“那夫君的意思是要二郎和大郎一起去?” 有話就直說,賈姨娘肯定昨晚都和他說過了!還裝什么裝! 薛夫人表示今天是兒子的大日子,不想和你們磨嘴皮子,有事直說! 聽到薛夫人那么直接的問話,薛同知竟然有點掛不住嘴角的笑容了,這么直接好嗎?不應該你客氣的提出這件事,彰顯你作為當家主母的大氣嘛。 若是薛夫人知道薛同知內心獨白,一定會回一句:不需要! 在兒子利益面前,什么都不需要,沒臉就沒臉吧! 薛同知表示,他要挺住,“夫人安排就好,大郎和二郎都到了進修的年齡了,我相信夫人早有打算了吧?!?/br> 安排那也是安排我兒子!你這么喜歡二郎,你倒是讓你的賈姨娘自己去找去??! 薛夫人內心千萬個吐槽,但是臉上不顯,“夫君放心,今日我正打算去韓大家那里投拜帖,大郎二郎我都會一天帶去的?!?/br> 韓大家是蘇州有名的大家,名下學生無數,以他的學問和聲望在蘇州城也能排進前三了,算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了。 薛同知給了薛夫人一個“你做的很好,很懂事”的眼神,薛夫人險些忍不住上去撓他一把。 我忍,不能讓大郎丟人,“我正打算待會讓人去通知賈姨娘呢,昨日我就命人將拜師禮什么都準備好了,只要二郎那邊收拾好我們就可以出門了?!?/br> 薛夫人一幅我很大氣,我都安排好了的,明明是你們小肚雞腸,以為沒有薛二郎的份,還特地來敲打她,簡直太無理取鬧了。 看著薛夫人臉上漸漸變得憂傷,頗有一種夫君你怎么能這么想我的幽怨,頓時薛同知一種尷尬的愧疚感上來了,連忙說前方有事,他就匆匆離開了。 只是他沒有看見轉身離開后,在身后坐在的薛夫人臉色瞬間恢復,一點也看不出委屈的樣子,甚至眼神中還含著絲絲不屑。 “去通知賈姨娘吧,別誤了時辰?!遍h娘剛剛一直站在薛夫人身后,自然都聽到了,連忙示意一個丫鬟去賈姨娘處報信。 在閔娘的眼神示意下,所有下人都很有眼色的惦著腳尖輕聲離開了,屋子里就只剩下了她和薛夫人。 薛夫人將腳上的木屐踢下,斜躺在一旁,“拜帖都送過去了嗎?” “昨天就送到了?!遍h娘蹲下身子將木屐放好,將薛夫人的裙子拉直,將將能遮住雙足。 雖然是在室內,只有她們兩人,但還是要以防有外人闖進。 “有你盯著我放心?!毖Ψ蛉丝粗h娘的動作,表示內心很熨帖,她最喜愛的就是閔娘這份細心了。 “夫人,這寒山寺是不是有點遠了?” “無事,這都是小事,這先生才是最重要的?!?/br> “夫人說的是?!?/br> “昨日遞貼的時候,居士有傳什么話嗎?” “來人說,居士只是讓我們等著?!?/br> “那就等著吧?!?/br> “那今日這韓大家?”閔娘知道自己主子并不像外人看來那么市儈,但是也時??床环蛉说淖龇?,她只知道夫人定是有主意的。 “無妨,若是成功,那就兩個先生,現在拜多個先生的人也不少?!笔堑?,如今所謂術業有專攻,一個大家或者確實厲害,但是全方面的大家還是少數,很多人家就會選擇多拜幾位先生,取其長處,這樣這些先生能夠獲得一定報酬,學子們也能學到更多東西。 韓大家確實是蘇州聞名的書法大家,但是他的學生實在太多了,幾乎只要有些家底的名門望族想要拜師都不是問題。 韓大家自身能力毋庸置疑,畢竟能評為大家定是有一定能力的,但是學生一多也就意味著這先生沒辦法面面俱到。 更別提對學生一一了解,因材施教,甚至一對一輔導,太難了,這樣的先生上大課聽聽講解,或許會有感悟,但是若想更進一步提升學業,還是最好能有一對一的大家比較好。 因此薛夫人通過層層篩選,最終選定了寒山寺的一名居士,人稱寒山居士,雖然長住寒山寺,但是寒山居士只是不愛塵世煩憂,并非方外之人。 寒山居士雖然不及韓大家在民間聲望極高,但是像他們這些老一輩的人都知道曾經的寒山居士是多么的驚才絕艷,如今即使長住寒山寺,也時常有不少學子聞名前去請教,只是寒山居士不喜吵雜,倒是并沒有收太多學生。 但是若是有心調查的人就會發現,寒山居士雖然學生不過寥寥幾位,但是卻全部都或入官場或成為當世有名的大家。 只是寒山居士深入簡出,蘇州知道的人越來越少了,大家尋求大家也都會去找如韓大家那般聲望極高的,一來為了學習,還有就是希望能得到先生舉薦的資格,畢竟學生多了,人脈也就多了。 但是這般投機取巧獲得的機會確實太少,太難了。 薛夫人表示,如今她的大郎還需要穩扎穩打,寒山居士目前并無學生在跟前,舍下大郎去寒山寺學習最好不過,況且寒山居士雖然是多年前收過學生,但是那些隱形的人脈并不會因為時間就完全消逝的。 至于二郎,作為嫡母給他選擇了名家大師韓大家,可是如今最火爆的大師,想來世人只有稱贊這嫡母慈愛的份了。 在世人眼中,薛二郎的先生是極具聲望和學識的韓大家,薛大郎的先生只是寒山寺默默無聞的居士,誰好誰壞一目了然。 對于外人質疑,薛夫人也只是一句,大郎心性不穩,寒山寺正好適合他。 薛夫人一言傳出去,眾人都紛紛稱贊,不愧是同知夫人! 深諳后宅之事的眾夫人表示:呵呵,等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