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頁
書迷正在閱讀:總裁有點“小”、俞心向晚、退圈后我養成了一個太太團、男配們覺醒之后都想cao我、媽咪:酷總裁,接招!、我靠美食系統在星際發家致富、重生醫毒太子妃、先有后愛:豪門總裁的棄婦、淺月琉璃、二入豪門:前妻,你被捕了
魏麟好奢靡,前些時日他準備借近來春日祭祀之名于成安縣大興土木修建園林,此時惹得朝堂上爭論不斷,御史臺官員多次勸諫未果,魏麟依舊堅持要從各地收集奇花異石以建一座前無古人的奢華園林,而林芷的大舅舅沈音兒之父身為工部尚書,此等大興土木之事自是落在了他頭上。 林芷不無疑惑道:“此事乃是陛下的決定,你為何要遷怒誠王?” 沈音兒解釋:“陛下奢靡享樂不聽御史臺勸諫,所以前幾日御史臺馮大人方會去求見誠王,希望誠王殿下能出面阻止陛下此舉,畢竟放眼整個朝堂,誠王方是能左右大局之人,只是無奈誠王對此事絲毫不上心,連馮大人暈倒在他府門口也沒能讓他心軟出面?!?/br> 沈音兒說到此處,自己都忍不住露出了一抹自嘲的笑容,“其實此事怎么也怪不到誠王殿下頭上,只是眾人有心無力之下心里多少會有些不滿?!?/br> 第18章 游園 她曾經也對魏濯心生不滿 林芷不禁思及上一世魏麟對林家出手之時,她在勸阻未果之后也曾如現在的這些官員一般試圖求助于魏濯,即使白露當時順利見到了魏濯,他大概也會如現在這般對魏麟的無度之舉放任不管絲毫不上心,林芷想,她曾經又何嘗不是與這些官員一般對魏濯心生不滿呢。 在自己無能為力之際對有能力卻不出手相助之人產生遷怒,這似乎是普通人的慣有心理,眾人無法左右高高在上的固執帝王,便將這種不滿轉嫁到大權在握卻不為他們著想的誠王身上。 魏濯的錯只錯在他身居高位卻選擇成為了一名冷眼旁觀者,而他的淡漠遇上魏麟這樣一位昏庸的皇帝便尤為顯得無心無情。 對此林芷也不愿去評論對與錯,她只知道無論是魏麟的昏庸還是魏濯的淡漠,最后遭罪的終究都會是無辜百姓,上一世她試圖輔佐魏麟無果反而連累了林家滿門,這一世她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該在魏麟那道立后圣旨下來之前找一個門當戶對之人安穩度日,還是應該為了看不見摸不著的太平盛世再做一次努力與嘗試。 沈音兒見林芷不說話,以為她不大想談論這個話題,再加上這個話題確實也不大適合私下聊,沈音兒便不再繼續這個話題,轉而問道:“過幾日太學院的花朝游園會你去嗎?” 林芷點頭道:“我來盈都也有段時日了,正好借此機會可以認識一下同齡之人?!?/br> 花朝游園會在每年春日百花齊放之時舉辦,屆時盈都年輕男女才子佳人都會相約賞花游園,而這一日太學院亦會舉辦雅集,邀請高門貴族與盈都有名望的年輕男女入太學院游園交流,這一活動幾乎堪稱盈都最為盛大的非官方集會。 三月初八,往日里清雅幽靜書聲瑯瑯的太學院這一日一反常態,盛裝打扮的才子佳人們攜伴而來,花間映著一幅幅年輕鮮活的面容,歡聲笑語一時間熱鬧非凡。 從安定候府過去太學院正好途經沈府,林芷便早一步出門從沈府接了沈音兒共乘一輛馬車。 沈音兒一上馬車看見端坐在車內超自己笑的林芷便忍不住贊道:“表姐你怎么又好看了,再這樣下去我都得為你心動了?!?/br> 蒹葭今日替林芷化了一個漂亮的桃花妝,淡粉的妝容將林芷本身美艷的氣場淡化了一些,令她整個人平添了一份清冷的仙氣,一身粉白長裙與妝容相應,簡單的衣裙溫柔淡雅,將遙不可及的仙女又拉回了紅塵人間。 林芷輕笑道:“今日你穿水綠色,我穿粉白色,咱倆走出去便是春日了?!?/br> 沈音兒笑倒在林芷身上,“那過會兒游園也不需要賞花了,你我對著鏡子顧影自賞就好了?!?/br> 林芷與沈音兒到達太學院時,太學內已經很熱鬧了,林芷是第一次來太學也并無熟識之人,便一路跟著沈音兒樂得輕松。 林芷與沈音兒容貌出眾氣質不俗,兩人一走進太學院便引來無數人的注目,尤其是林芷這張堪稱傾國傾城的臉更是令不少偷看的年輕才子偷偷紅了耳朵。 沈音兒拉著林芷穿過人群,她湊近林芷小聲耳語:“表姐,你看柳樹下那人因為偷看你都撞樹上了,” 林芷抬眼看去,果然不遠處蓮花池邊的柳樹下正有一男子在偷眼朝著自己這邊看,那男子見林芷看了過來一時慌亂,真如沈音兒所言一下撞到了樹上。 林芷收回目光,無奈地看了一眼沈音兒,“你就是唯恐天下不亂?!?/br> 沈音兒若不是估計形象大概已經笑得前仰后合了,她拉著林芷朝某處走去,邊道:“今日我二哥應該在這兒,我先帶你去找我二哥,等一會兒再來禍害這些書呆子?!?/br> 第19章 沈喻 芷兒見過誠王殿下 沈音兒口中的二哥乃是沈善思之子沈喻,沈喻的年歲與林如慕相仿,如今在國子監任了一個閑職,不過他心思不在官場而是熱衷于生意買賣,不夸張地說如今整個盈都一小半的鋪子都為他所有,甚至連江南那邊也有他不少買賣。 坊間傳言沈喻庫房里堆的銀錢堪比國庫,不過沈喻為人親和又樂善好施,所以世人每每提及這位沈小老板,多為感慨與贊譽。 林芷隨著沈音兒朝平日里國子監官員們處理公務的望云閣走去,問道:“二表兄什么時候回來的?”之前她去沈府請安時并未遇見沈喻,聽二舅母說沈喻這段時日一直在江南未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