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125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父今天也在逃婚(穿書 GL)、渣了師尊后我跑了、敗在石榴裙下的A(GL)、女主能有什么壞心眼呢(GL)、神醫嬌妻:山里漢子,撩炸天、帝國總裁,撩個寶、頂流官宣了[娛樂圈]、[綜漫同人]Mafia渣男手冊、無限攻略、戒煙(校園1v4)
好人當然要長命百歲才行??! 弘德法師對小沙彌管的并不嚴格,沒有叫他們禁葷腥。 一是小孩子是長身體的時候,需要補充營養;二是這幾個小沙彌只是廟里收養的孤兒,并不是受戒的出家人。 自從明庭有了爺爺奶奶,老人家也時常邀請其他小沙彌到家里吃飯。 他們很喜歡孩子,更憐惜這幾個娃娃孤兒的身份,每次都會準備很多好吃的飯菜和零食。幾個小沙彌也非常喜歡項爺爺和項奶奶。 就這樣,明庭春天跟著師兄在山上掰筍子、摘桑葚,夏天跟他們采蘑菇、撿地衣、摘木耳,秋天去打野板栗和核桃,冬天就老老實實呆在廟里看雪中紅梅。 等到6歲,明庭鬧著要和師兄們一起上學。 雖然項爺爺希望明庭去縣城念書,可明庭更愿意和幾個師兄們一起,項爺爺和項奶奶干脆搬到山腳下。 他們的身體被明庭調養了一年多,現在爬山腰不酸腿不軟,去體檢的時候身體各項指標都很好,醫生說他們能再活20年,把老兩口樂壞了。 兩人像義工一樣,有時間會到山上來,幫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項奶奶幫忙做齋飯,爺爺會買一些水果送來。 自從上學后,早上明庭和小沙彌們一起去學校,中午在爺爺奶奶家里吃飯午休,下午繼續去學校。 廟里的小沙彌都在這里念書,所以明庭的到來,并沒有引起太多的關注。 許多同學看到他光頭,只覺得明庭很可愛。 剛上學一個月,明庭的班主任發現他是個天才,課本上的知識早就學會了。 班主任非常驚奇,特地拿了三年級的試卷來考明庭,結果他交了滿分卷。 最后,班主任跟校長申請,明庭直接跳級到了四年級。 之后他又跳級好幾次,每次都是班上年紀最小的同學。 因為小學和初中相鄰,老師們都知道有一個小沙彌連著跳級,讀書非常厲害。 等明庭15歲完成了高中的課程,成了縣一中年紀最小的高三學生,還參加了高考。 項爺爺和項奶奶對他沒有什么要求,就是希望小孫子能開開心心,身體健康,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弘德法師早就發現明庭和別的孩子不一樣。 他過目不忘,讀小學就把經書背得滾瓜爛熟。做早課和打坐的時候,別人在明庭這個年紀會打瞌睡,坐不住,根本靜不下心來,只有明庭能耐下性子。 弘德法師跟項爺爺項奶奶說,明庭和佛有緣,只是塵緣未了,時機未到。 高考之前,項爺爺問明庭想考什么學校學什么專業,明庭說想學計算機。 其實這些年,明庭心里一直有一個小小的愿望,就是這世上再也沒有被拐走的孩子,學計算機能實現他的心愿。 當市理科狀元的喜報送來,明庭正在歸一寺做齋飯。 歸一寺比較偏僻,香客不是很多。 寺廟多年沒有修繕,有些簡陋,甚至有些房間很破舊。 廟里會給香客提供齋飯,收費很便宜。 九零年代是5毛錢,現在3塊錢一份,有一碗米飯、一份湯、一碟涼拌菜和兩道素菜,管飽。 明庭這些年暑假和寒假一直在歸一寺幫忙。 他現在廚藝大漲,許多香客都知道歸一寺里有個叫明庭的小師父,能把普普通通的豆腐做出絕美的味道。 因為明庭還是學生,只有假期在,所以假期的時候來歸一寺的人會比平時多很多。 有的人是信佛,也有一些是喜歡素食的食客,甚至還有一些來旅游的游客。 口碑就是這樣一點點打造出來,傳播出去。 “師兄,只要我們努力下去,總能湊到修繕的錢!” 明庭很樂觀。 自從他來了歸一寺后,歸一寺的香火錢相比之前增加了許多。 拜佛的人許愿,很多心愿都能靈驗,再加上這里的齋飯好吃,如今的狀況比原世界好出很多。 教育局的領導沒想到理科狀元年紀這么小,還是在寺廟長大的孤兒,獎勵了10萬元獎金,加上縣里和學校給的獎金,明庭手里也有了14萬。 他把錢分成兩份,一份孝敬項爺爺和項奶奶,一份捐給歸一寺,作為修繕的費用。 至于學校,明庭并沒有選擇京城的學校,而是選了一個省內的985,這是大家都沒有想到的。 “我想離家近點兒?!?/br> 鏡頭那邊五官漂亮的光頭少年,笑得十分靦腆。 這時候大家才想起來,他也不過才15歲,正常人在這個年紀還是初中生。 明庭報考的學校為他提供獎學金,免去了學雜費,甚至提供了在圖書館幫忙整理圖書的勤工儉學工作。 這時候網絡已經比較發達,關于明庭的新聞被傳到網上,網友們親切地稱他為學霸小沙彌。 因為歸一寺出了高考狀元,許多人慕名前來,一時間,變得非常熱鬧。 反倒是明庭,生活和之前沒有什么改變。 之前比他年長的小沙彌們都已經長大成人,有人考了大學,有人去了佛學院,還有人上了職業學?!?/br> 明覺的海員夢沒有實現,受明庭的影響,明覺愛上了美食,他去了烹飪學校,學習廚藝。 總之,大家都有了各自的的出路。 而且現在孤兒都會被福利院收養,廟里目前只剩下明庭一個小沙彌。 廟里的人變少了,來的香客增多,分攤在大家身上的事情也變得多起來。 明庭做的齋飯味道好,廚房就徹底由他來負責。 以前他只是幫廚,這回明庭好不容易成了“主廚”,為了打響歸一寺齋飯的名號,他十分賣力,每天都變著花樣來。 歸一寺齋飯的種類比較少,一般根據時節特點來準備。 每天都是兩個素菜,一碟涼菜,一份湯,一份主食。 明庭做飯,花樣會更多一些。有時候準備米飯,有時候做雜糧飯,有時候蒸花卷饅頭。 正好是夏天,雨后山林里的蘑菇很多,明庭抽空摘了許多蘑菇,做了香噴噴的菌子湯。 吃不完的菌子他會切片曬干,日后可以燒蘑菇干,這又是一種美味。 今天,明庭準備的涼菜是涼拌水蘿卜,紅皮白芯的蘿卜,脆爽辣口。 蘿卜切絲后,用鹽先腌制一下,除去辛辣味,殺去水分,加上切成小節的香菜,撒上一些白糖、鹽和自制的噴香油辣子,添一點香醋,拌兩勺油炸的酥脆的花生米。 兩素菜,分別是黃瓜炒木耳和香椿豆腐。 湯是熬成奶白色的蘑菇湯。 今天的主食,明庭做了蔥油面。 明庭在學做齋飯的時候,弘德法師就告訴他,有些人是甜口,有些人喜好麻辣,做齋飯的人不能只考慮到自己的喜好,最適合的味道,是大眾口味。 這一點,明庭一直記在心里。 當他把盛菜的盆端出去,不少人笑著跟他打招呼。 “又是明庭小師父做飯??!” “最喜歡吃小師父做的齋飯了!”“早就聞到香味了,就一直等著呢!” 許多人是對狀元好奇,上山來看看在寺廟里長大的狀元是什么樣,順帶吃一下狀元做的齋飯。 結果他們剛嘗了第一口,就停不下來。 黃瓜炒木耳,十分簡單的菜,可火候掌握不好,黃瓜很容易熟透,變得軟綿,顏色發黃,既不好吃也不好看。 明庭做的這道菜,黃瓜翠綠,看著就很有食欲,嘗一口黃瓜片,脆生生又沒有生味,吃起來剛剛好。 木耳是選擇大拇指大小的小木耳,rou頭厚,耳蝸里沾著汁水,咬在嘴里,脆脆的黃瓜,滑溜的木耳,汁水爆開,十分美味。 再說這道香椿豆腐。 每到春天,山上的香椿樹剛冒出嫩芽的時候,明庭就會和師兄們去山上摘香椿芽。 香椿的做法有許多,最簡單直接的是涼拌香椿,和香椿炒雞蛋。 項奶奶還喜歡用香椿煎蛋餅。 香椿豆腐里的香椿,是明庭把春天吃不完的香椿焯水后切成小碎丁,拌上鹽,浸泡在菜籽油里,做成了香椿醬,這樣可以儲放很長時間。 做這道菜,先把豆腐放在鐵板鍋里,煎得兩面微黃,有一點焦脆的皮。再用香椿醬加水,一點素耗油,煮沸成香濃的汁液,加少許勾芡,淋在煎好的豆腐上即可。 本來有人不喜歡香椿的味道,覺得香椿和魚腥草、香菜一樣,都是無法接受的帶異味的植物。 可是看到菜色后,他們還是忍不住,決定嘗試一下。 結果,豆腐入口即化,咸鮮可口。 香椿在菜油浸泡的時間很長,那種特殊的味道已經消失了許多,只留下淡淡的木葉香。 “怎么會這么好吃?煎豆腐為什么這么嫩?” 有人驚奇地捂著嘴。 “因為這本來就是嫩豆腐做的??!” 經常來吃齋飯的人,立即給人科普道。 “這豆腐是小師父自己泡黃豆磨豆漿,親手制作的。比水豆腐略微緊實一些,又不像柴火豆腐那么老氣。而且,我親眼看過明庭煎豆腐哦,他的手速又快又穩,這是煎嫩豆腐的訣竅?!?/br> “如果動作稍慢一些,會把嫩豆腐弄破,很考量一個人手上的功力!” “原來是這樣??!小師父年紀不大,做齋飯的水平真的是一流呢!”問問題的中年人連忙對著齋飯一頓拍照。 “等你嘗了明庭小師父做的湯,會更舍不得放下碗?!迸赃叺陌⒁绦χf道,“要不是我家離得太遠,我恨不得天天來這里吃齋飯呢!” 中年人已經被香椿豆腐征服,有些不相信蘑菇湯能做出什么花樣來。 蘑菇本身就很鮮美,隨隨便便,就可以煮出很好吃的湯。 難道歸一寺的蘑菇湯還有什么與眾不同的地方? 等他舀了一勺蘑菇湯喂進嘴里,眼睛立刻睜得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