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主他渣得明明白白[快穿] 第107節
書迷正在閱讀:師父今天也在逃婚(穿書 GL)、渣了師尊后我跑了、敗在石榴裙下的A(GL)、女主能有什么壞心眼呢(GL)、神醫嬌妻:山里漢子,撩炸天、帝國總裁,撩個寶、頂流官宣了[娛樂圈]、[綜漫同人]Mafia渣男手冊、無限攻略、戒煙(校園1v4)
若是明庭惹毛了他們,這些人說不定會對幼兒園的孩子們下毒手。 所以,幼兒園的安保工作非常重要,這是重中之重。 明庭這么心細,方方面面都考慮到了,齊銘自愧不如,拍胸膛保證這事兒一定會給他辦好。 他絕對能挑出可靠的人選,不會讓孩子們遇到危險。 短短幾天休假,明庭忙得像騾子一樣。 除了每天花半天陪蕙娘,剩下的時間他不是在忙酒樓的事情,就是在忙幼兒園。 這兩樣不是幾天就能建好的。 明庭給酒樓畫了設計圖,要重新裝修,如何布置,都寫得清清楚楚。 幼兒園也要有教室,休息室,廚房,還得有許多適合孩子們的玩具,甚至這些小朋友也要強身健體,學一些簡單的拳法。 休假的最后一天,明庭把將士們叫來,跟他們說了自己的打算。 “只要我在瑤州一天,幼兒園就會辦一天,大家的孩子都能送來,有專人照顧,吃飯睡覺完全不用cao心?!?/br> “等以后咱們條件好了,說不定我還會辦學校,請老師給孩子們啟蒙,教他們識字學文化,學習好的,還可以去考科舉?!?/br> “總不能叫孩子們跟咱一樣,是大老粗。以后天下太平,需要武將的時候少,讀書人才吃香!” 這是明庭的承諾,他要讓大家無后顧之憂。 本來,大家伙兒以為明庭有啥重要的事情要說,誰知道居然辦幼兒園,給他們婆娘提供工作,這是誰都沒想到的。 明庭的話說的極有道理,將士們都非常認同。 要不是沒文化,他們怎么會走上打打殺殺的道路呢! 現在有了子女當了父親,誰不希望孩子有出息,不希望兒子能讀書識字有本事呢! 如今有這么好的事兒,他們當然是雙手支持,一個個都對明庭感激萬分。 回家,這些人跟家里媳婦兒一說,那些娘子們也很開心,紛紛說伯爺是個好人,重情重義,還讓自家男人一定不能辜負了伯爺。 在家呆了短短五天后,一行人又整裝出發,去海邊訓練。 回來的時候,風平浪靜,天氣不錯。 明庭也沒放他們休息,大家吃了飯直接上船。 一百多號人分成兩批,第一批上船的人很興奮,見明庭叫人準備了許多木桶,他們還挺好奇。 “伯爺,這些木桶做什么用???” 明庭笑得神秘:“等會兒你們就知道了?!?/br> 等到了海上,開始起了風浪,有人受不住了,撲到木桶跟前,抱著桶開始吐了起來。 有了第一個,就有第二個,很快,一大半人都開始暈船狂吐。 看到這群旱鴨子的反應,明庭有些頭疼。 暈船的人很多,還得好好治一治。 不然到了海上,敵寇殺過來了,大家還在吐,這怎么行! 等第一批人下去,木桶又換了一遍,看到同行們臉色慘白,第二批上船的軍士們有些警惕。 不過警惕也沒用,這就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最后他們不但在船上吐,下了船還趴在地上吐。 “伯爺,我寧愿在陸地上打,也不想上船……” “對啊,真是太痛苦了,晃晃蕩蕩,我連刀都拿不穩……” “為什么天在轉?有人可以扶我一把嗎?” 暈船這事兒,還真不是一兩天能治好的。 明庭只能不斷帶他們下海,不斷適應,上岸后又拿出空間的藥材做藥膳,改善大家體質。 至于暈船特別厲害的人,明庭還自己制作了類似暈船藥的藥丸。 幸好齊銘招募的士兵里面,不少人是瑤州本地人,從小船上長大,他們一幫一地照顧這些“旱鴨子”,傳授經驗,暈船的人倒是漸漸少了起來。 因為這事兒,明庭在給昌帝的信里跟他訴苦。 他把暈船是什么樣,會怎么把膽汁都吐出來,口里只有苦澀味,都寫了出來。 不過最后,明庭依舊跟昌帝保證,他肯定會把大家訓練出來,一定會讓鄭國擁有最先進的海軍。 “明庭忠心??!” 昌帝拿著信,跟周后說道。 自從周后懷孕,他就經常過來坐坐。特別是當太醫說,皇后腹中有雙胎,昌帝更是激動。 周后是他平定天下后第一個懷孕的人,她懷的本就是嫡子,一來還是一對兒,昌帝能不高興么! 哪怕太醫說周后懷相好,身體很健康,昌帝還是忍不住擔心,每天都要來看看她。 老夫老妻,說話沒那么多規矩,昌帝倒也不會把明庭的事情瞞著。 “二郎,我打的賭贏了。你看,定遠伯每個月寫兩封信,信上的錯字越來越少,會的新詞也越來越多,可見他是在真心學習,提升自己?!?/br> 周后看完明庭的信一邊夸他,一邊擔心那些將士們。 “臣妾覺得,明庭說的辦幼兒園很好。沒想到他粗中有細,還能為將士們考慮這么多。到底是要當父親的人了,比以前成熟穩重多了?!?/br> “只是,這孩子也忒小心謹慎了,事事都寫信匯報,還說怕人告他,拉攏人心?!?/br> 周后掩口而笑。 “就這么些人,他能做什么!這也太小看二郎的心胸了?!?/br> 周后的話,昌帝很認同。 不過,明庭這么實心實意地坦誠,他很高興。這是把他當成君上,才這般謹慎行事。 “明庭是個不錯的,長進了不少,就是這字怎么還是歪歪扭扭?” 昌帝有些嫌棄。 “朕下次賞一些字帖給他,讓他好好把字練一練?!?/br> 等朝廷的兵馬糧草都到了的時候,已經是一月份。 北方天寒地凍,瑤州地處南方,雖然沒有那么冷,但潮氣大濕氣重。 這種冷和京城不太一樣,為了防止士兵們凍手凍腳,明庭讓軍醫研制出了凍瘡膏。 因為新朝建立,許多地方還需要用兵。 哪怕昌帝很想多給明庭一些兵力,在兵部的大臣們研究了很久后,也只不過派來了三萬。 剩下的,昌帝讓齊銘在瑤州本地征。 考慮到冬天倭寇都龜縮起來,不會出動,明庭干脆讓三萬人在一起訓練。 鎮山拳和降龍掌練起來,體能也要狠抓,同時,將士們的伙食也得安排好。 雖然昌帝撥了軍餉,可軍隊的伙食就那樣,對運動量大的士兵們來說,完全不夠。 哪怕以前大家都是這么過來的,可明庭還是絞盡腦汁在想了辦法。 齊銘弄來一些船,在加上之前明庭干掉倭寇搶了十艘船,他叫三萬人輪著出海,進行海上訓練。 有的人的的確確是暈船,不管是鍛煉還是吃藥都沒用。 這一波人數還不少,被明庭弄下來,成立了炊事班。 明庭讓炊事班的戰士們學著養豬,養雞、鴨、鵝,等這些都養大,正好供給軍隊。 至于蔬菜什么,士兵們輪換著墾荒種地。 這就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在炊事班士兵捉來小豬圈養的時候,明庭還動手給它們做了小手術,保證這些豬一個個都能長成大肥豬。 不少人大開眼界,說原來伯爺全能,什么都會。 最開始跟明庭來瑤州的人,已經被他訓練出來?,F在他們分散下去,訓練新兵,整個練兵都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明庭終于空出時間,開始研究船。 瑤州很多人從事海上貿易,前朝就有不少人南下南洋諸島,東行到倭國,把瑤州的東西賣到海外。 所以在造船上,瑤州有很多老工匠,都是專家級別。 齊銘知道明庭要造船,把這些老工匠都安排過來,看他有什么要求。 本來,大家還以為這位伯爺是個外行。 沒想到不管是畫圖還是對船的了解,他都講的頭頭是道,甚至明庭還結合了這些船的優點,做了改進。 他想造軍船。 船上除了糧食之外,要儲放大量彈藥,所以需要相當大的儲存容量,同時要堅固結實。 最最重要的是,船身要有炮筒,不止一枚。 炮本身就重,一枚18磅炮就有兩噸重,所以船的承載力是最關鍵的。 “大人,這炮筒是何物???” 有老工匠問道。 “這是機密,不過,有了炮筒,就能把倭寇趕走,讓海上恢復平靜,瑤州人又可以大大方方地坐船出海?!?/br> 明庭笑著,讓工匠先按照他畫的圖紙,比例縮小,造出模型來,剩下的事情他要先和齊銘商量。 “造炮?” 聽了明庭的計劃,齊銘大吃一驚。 之前起義軍曾經用過炮,可是那么笨重的東西,能放到船上去嗎? 而且海面起起伏伏,哪怕船上裝了炮,命中率也成問題。 “齊大哥,你不能這么想?!?/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