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全家穿越日常[年代] 第6節
書迷正在閱讀:有妖(GL)、[綜漫同人]光頭披風咒術師、[綜漫同人]在文豪堆里當首相、直播東北虎進村身份被外孫女曝光、[綜漫同人]中也和中也、我在古代開男團(穿越)、大夏紀、從影評人到文娛大佬、影后的萌寶助攻已上線、修真之超級兌換系統
李山有些無奈,他跟媳婦都是能干的,家里本不缺這一籃子雞蛋,以往爹娘偶爾為了孩子也會送一些東西過來,李山念在是父母的心意,也就收下了。 只是這次他卻拒絕了,這也是他想錯了。他和媳婦兩個人從來都沒有缺過這些,所以自然不覺得這些算什么,但是對于大嫂一家,這點雞蛋也是些金貴的東西,也難怪大嫂會因為這雞蛋而有些埋怨了。 他既然不缺這一點雞蛋,又何苦為了這點雞蛋非要讓爹娘跟大嫂起嫌隙呢?爹娘現在還在跟大哥大嫂住,李山還是不太愿意讓大嫂對爹娘生了埋怨。 所以這會兒李山只是道“這雞蛋還是留給滿倉他們幾個吃吧,一個個正是到了長身體的年紀,多吃點也好,爹娘你們也吃,這既是小妹孝敬你們的,就該你們吃,給我們干什么?而且我這還急著要去幫公社那邊修拖拉機,帶著雞蛋也沒地方放啊,您就留著吧?!?/br> 梁金花如何能看不出小兒子不愿意讓自己為難,所以想了想也就將雞蛋收了回去。哼,小兒子是出于孝心才不要這籃子雞蛋,但是她也不想便宜一直盯著這籃子雞蛋的大兒媳婦,索性狠狠心,這籃子雞蛋就她跟老頭子吃了,誰也不便宜。 雖然按照梁金花一貫的習慣,這雞蛋不塞給幾個孫子吃有些不習慣的,但是為了治一治她這個大兒媳婦,改一改她老盯著自己跟老頭子手里那點 子東西的毛病,梁金花這次是打定了主意這樣做的。她必須得讓大兒媳婦明白,她手里的東西想給哪個就給哪個,鬧急了她一個都不給自己跟老頭子吃了。 蔣招娣站在一旁不再說話,不過看著老二光著手走了心里也有些滿意了,看著婆婆將那籃子雞蛋提屋里去,有些眼熱,不過到時候沒有說什么,反正這些雞蛋只要不被送到老二家去,肯定就是進她兒子肚子里了,這樣就算不放她那也沒有關系了。 而李山他也得趕著去公社去,這會兒也就沒有再留下說什么,對大嫂剛剛的態度也沒什么反應,畢竟他只是半路穿越過來的人,雖然有了些記憶,但到底還是是對原身這一家人沒有什么真切的感情,自然也就無所謂這態度問題了。 只是從原身記憶里,李山看到原身跟大哥關系還行,爹娘對原身這個小兒子也很是疼寵,而他雖然是原身死后才穿過來的,但到底還是占了人家的身體,這便是一份恩了,他自然是要幫著原身好好孝順爹娘的,當然就爹娘對他的態度,也讓他樂得孝敬一番。 而大哥一家,他因為原身更大哥關系還行,并不是多么親密,所以是打著順其自然相處的心思的,能處的來就處,處不來就算。而現在看來,他這個大嫂對他們一家的態度有些微妙了,大概是不太可能相處地像一家人一般的,而大哥的態度雖然不甚清晰,不過照著他這十年來的一些相處來看,大哥倒是個憨厚的,應該是沒有大嫂對自己家那樣有些埋怨的心思的。 林谷蘭那邊已經到了上工的地方了,她今天來得還算早,田邊只有三三兩兩的人站著。這會兒林谷蘭估摸著丈夫估計已經從爹娘家出來了吧!運氣好的遇不上那個大嫂,運氣差的話要是遇上了,手里萬一又那些婆婆給的東西,這肯定又是少不了一番掰扯。 是的,林谷蘭早就知道她這個妯娌是個什么脾性了,也正是因此,一貫憑力氣說話的林谷蘭,實在是不想和自己的這個妯娌打交道,懶得分辨磨嘴皮子。而也因為自己不耐煩,所以才讓丈夫去這一趟的。不然她去公婆家那邊也只是多跑幾步的事情,上工自然是晚不了的。 丈夫作為大 嫂的小叔子,就算是到時候因為見了婆婆拿了什么東西給他,大嫂作為老大的媳婦,自然也不可能上去拉住掰扯,一個勁靠近說話的,這總得避嫌,要是換做林谷蘭過去,大嫂肯定是非要拉著她這個妯娌說個大半個小時,這話里話外,說來說去,就是想讓她主動把東西留下,留給三個侄兒吃,也難為她能七拐八拐說上大半個小時才說出自己的目的。 林谷蘭對大嫂這個妯娌沒有什么太大的厭惡之情,但是她實在是煩的緊,不太想和大嫂打交道。就那么車轱轆來車轱轆去的酸話,她總不能打她一頓吧?而且林谷蘭一直不明白了,她這個大嫂是怎么會一直覺得爹娘給他們二房一點東西大房就吃大虧了呢?總覺得爹娘偏心,但從分家上看,他們大房可是占了便宜的。 當年分家的時候林谷蘭她已經嫁進來了,自然也是參與到這個過程里的。當初因為分家老宅留給了老大一家,老兩口也跟著老大一家住,這個是村里的慣例了,你要是不跟大兒子而是跟小兒子住,大家才會疑惑呢。在李家村里的人眼里,除非大兒子不孝,否則以后肯定是要跟著大兒子一家住的。 而當時老兩口子那個年紀身體還硬朗,每天下地掙的工分兩人加起來也就比兒子兒媳少一點,要到干不動的年紀還得過個幾年呢。所以這么一來老大一家就是占便宜的。 而林谷蘭她和丈夫兩個作為被分出去的,因為需要自己再蓋房子,雖然有地基,但是在和到底也是一筆不少的花費,所以這分家的時候錢這一塊就自然是要偏著她和丈夫一點了,而那些錢在她和丈夫蓋完大瓦房之后,也剩下的不多了。 實際上那筆錢不算少,畢竟是一整個家的三分之二的積蓄,只是耐不住林谷蘭和丈夫兩人對新建的房子要求高一些,所以花費自然比旁人家多一點。 而這么分家之后,分家的契書上也規定了作為不跟著爹娘住的二房,因為分家的時候吃虧了一點,所以這以后的養老自然就可以少出一點力了,只要在過年的時候送二十斤糧食和三十斤紅薯就行,以后在兩口子老了以后,跟大房一起平分老兩口的醫藥費。 雖然這么一來,仔細看還是林谷蘭他們這二房吃虧了,但是實際上老兩口自然是有他們的考量的。,請牢記:, 9、好消息 在分家之前,小兒子才剛剛結婚,但是那個時候大兒子已經有了兩個孩子了,兩個孩子一個五歲一個兩歲,雖然年紀小,口糧吃不了多少,但是這麥乳精、紅糖水、雞蛋是吃了不少的,平時精細面和rou也是緊著兩個孩子吃的,而沒有分家,兩房掙的工分和錢,最后分的糧都是要交入公中的,而兩個孩子花的這些錢自然也都是從公中出的。 大兒媳婦當年是嫁進來三年才生下大孫子滿倉的,這二兒媳婦剛剛嫁進來,再快這生孩子也得一年,更何況這會兒老大媳婦肚子又懷一個,這孕期補身體的雞蛋還有到時候坐月子吃的雞湯等,都是一筆支出。這么一來,不分家小兒子和小兒媳婦總歸是吃虧的,畢竟賺的工分充入公中,最后大頭都是花到了大房身上。 之前便說了,雖然老兩口在心里是有些偏疼小兒子的,但是這做事上從來都是一碗水端平的,也沒有因為小兒子賺來的錢都花到了大房那兒,而克扣大房生的兩個孫子和大兒媳婦。 大兒媳婦坐月子的時候,那吃的雞蛋,煮的雞湯不都是她這個婆婆做的嗎?而且大兒媳婦坐足二十天的月子,這期間都是不賺工分的,這個時候吃的口糧也全是公中出??梢哉f整個李家村,都沒有梁金花這么好的婆婆了。 基于當時這個情景,正因為老兩口有些偏疼小兒子,但是卻又要在做事上一碗水端平,所以最后才想出分家的這個法子的。 雖然分家的時候,作為小兒子有些吃虧,但是這分出去之后,他們小兩口掙得工分就只需要養他們自己就行了,雖然剛開始因為剛剛分家需要蓋房子買各種鍋碗瓢盆啥的,花的錢有點多,但是加上分家的多分一點的錢,久了這日子怎么都過不差。 再加上梁金花也想到,大兒媳婦是她們這隔壁村的,但是小兒媳婦卻是城里來的知青,這天天在一起,也不知道合不合得來,不過照著梁金花在小兒媳婦結婚后住進來后這段時間大兒媳婦的表現來看,以后要是不分家,讓兩個媳婦做妯娌,早晚得鬧起來,現在分家了,也是為了家庭和睦著想。 而雖然梁金花這么早提出分家有些奇怪了點,但是最后對于兩房來說,他們都是挺樂意的。于大房而言,老大李飛雖然對分家沒有什么感覺,但是老大媳婦媳婦蔣招娣卻是心里高興地不得了的。她還在心里得意,他們大房可是分到了房子的,這不加灶間和正屋的三間大瓦房,以后就是她兩個兒子娶了媳婦都住得開。 更何況公婆現在跟著他們住,身體正好,每天賺得工分和她和她男人差不多,而公婆跟著他們大房住,以后給他們的貼補肯定少不了。而且等老了以后,公婆生病出錢也是兩家平分出錢的,所以雖然現在老二一家只有過年送一些糧食來,不用贍養,但是這么一看,還是他們大房賺了的。所以蔣招娣對分家喜聞樂見。 至于林谷蘭和李山這對新婚夫妻倆,自然也是愿意分家的。他們是穿越的,本就是有秘密在身上,要是一直跟著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肯定早晚會露出些端倪。林谷蘭就算了,是知青也不用跟原身家人相處,但是李山不行,跟原身家人一起生活在一起,他連合理改變自己,拿出自己會的那些東西的機會都沒有。 所以這分家對于他們夫妻倆來說可以算是一道及時雨,免去了他們露餡的風險,也給了他們慢慢改變自己的時機。而且除此之外,分家自己住也輕松一點,一大家子住在一起,這吃的用的都是一筆麻煩賬,想吃什么也都是隨大溜,家里做啥吃啥,沒有半點開小灶的機會。 而且兩人都是穿越的,不管怎么樣,跟原身家庭的生活習慣多多少少都有些不同,這時間短還行,要是一直生活下去,他們兩個也早晚受不了,現在分家正好。 總而言之,分家得到為了所有人的同意,大家都高高興興的,也都不覺得自己是吃虧的那一個,這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林谷蘭和李山兩人,因為老兩口對他們實在不錯,再加上李山也算是占了人家兒子的身體,總是得投桃報李些。 所以并沒有只像分家契書規定的那樣,只有過年的時候送些糧食過去,他們兩人平時也會時不時地送些東西過去,雖然那些東西不少也是進了大房嘴里,畢竟雖然老兩口心里更疼小兒子 一些,但是大兒子和孫子也都是親的,有了好東西自然是不會舍得只自己吃的。但李山和林谷蘭也不在意這事,總歸老兩口也吃到了,他們心意盡到了就行。 只是林谷蘭沒想到的是,她跟她男人給爹娘送去的東西,大嫂明里暗里也是跟著占了便宜的,她怎么就能一直盯著那一畝三分地,只看著爹娘手里給他們二房這邊的東西,老覺著吃虧了呢? 而大嫂越是眼紅,林谷蘭她還就越不稱大嫂的意,婆婆那邊給的東西她就是要收下。大嫂一家跟著爹娘也能蹭到她跟她男人送去的好處,分明是沒有吃虧的反而一直覺著自己吃虧,既然這樣,那么就讓她一直這么嘗著那種吃虧的感覺就好了。 李山沒有在意剛剛發生的事情,提著從省城那邊采購回來的零件去了公社。 “李技術員可算是回來了,幸虧今天我來公社這了,等會你一定要給我們生產大隊的拖拉機先修??!”說話的是隔壁村的拖拉機手胡二,他對李山的態度有些殷勤。 這也不怪他對李山這么殷勤,實在是李山修拖拉機的技術實在是好,他們幾個生產大隊的拖拉機都得靠著李山這位技術員,不供著不行。這次也幸虧他來的勤,能趕在其他生產隊之前把李山請到自己村修拖拉機。 李山笑著道“嗯,都會修的,我先進去跟吳干事匯報一下這次出去采購的情況?!?/br> 胡二聽了也只是點了點頭,但是在李山進去之后也沒走,還是繼續在公社外面等著。笑話!他要是直接走能行嗎?萬一中間被其他大隊捷足先登了,他腸子都得悔青,回去大隊長肯定得罵他一頓。這種能更換零件的好事可不是年年都有的,平日里零件磨損或者壞了,只要不影響整體使用,基本都是只能將就著的。 而且擱以前沒有李技術員的時候,他們生產大隊拖拉機壞了之后就只能認命,干瞪著眼,看著其他生產大隊用拖拉機運糧食,運石頭,他們只能用板車拉,這種滋味實在是不好受,而且生產隊的指標任務也得耽誤。這也是因為農機站的技術員的技術都有限,能不能修好都看運氣,而自從有了李技術員之后,他們這可算是有了救星了。你說這能 不對人家客氣一點嗎? 那邊李山進了公社,把采購單交給了吳干事,然后簡短地匯報了一下這次采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