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頁
書迷正在閱讀:[遮天同人]證道從遮天開始、盛夏、當虐文女主女扮男裝后、皇叔的第一寵妃、[精靈寶可夢同人]精靈掌門人、我是康熙白月光[清穿]、我在妖界C位出道、團寵皇后重生了、[火影同人]這個宇智波過于謹慎
老婦人感恩之情溢于言表。又言,可惜見不到那人一面,無法當面致謝。 阿誠忙安慰道,他已經于宮中見過,已向那人言謝。 顯而易見,老婦人所言之人便是龐秋沉。 老人又聊起京畿地方的災情,此次朝廷撥款賑災,安撫災民,又下令免去受災地方的勞役賦稅,按人口重新劃分田畝,趁著春忙,家家戶戶有了自己的田地熱情高漲,紛紛忙碌于春種之事。 廣大民眾對朝廷勤政仁厚,休息養民之措無不交口稱頌,感念皇恩潤澤,普濟四方。 溫惟這次出城上山,一路上親眼看到原本曠野不毛之地開始重新耕犁翻整,有的已經種上莊稼,抽出了綠油油的小苗。 比起原本的滿目狼藉,一片凄涼,此番景象讓人心生希冀,等到秋日里,這里便是大片大片金燦燦的麥田,風吹麥浪,耕耘希望。 一切都會好起來 老婦人一臉喜悅,眉飛色舞,笑的滿臉縱橫的皺紋都聚在一起。 來的路上,途經一露天茶舍歇腳時,溫惟聽幾個鄉里人閑嘮說,這里來了一個外地商賈,聽說財力雄厚,富可敵國,傳得甚是邪乎。 除了朝廷下放的救災糧,他高買低賣,從別地收了糧食,不論成本,不計路途,只要是流民鄉眾一律放糧,價格要比一般糧店低了三成不止。 原本那些坐地起價,見利忘義的無良商家見勢頭不好,紛紛聚眾打壓,可是越打壓勢頭越盛。 聽說那商賈大放豪言—— 他、人不死!糧不斷! 不僅如此,眼下正值農忙時節,各家各戶有朝廷分劃的田地,但手頭拮據早已窮的無入土良種。 那商賈二話沒說慷慨借糧,并與農戶達成協議,帶秋收之時,按當年實際收成只抽三成便可。 如此出力不得濟的賠本交易,農戶簡直不可置信,這世間竟然有如此不差錢之人,出于好奇紛紛打聽此人是誰,到時必定組織鄉里民眾到府上好生致謝。 后來聽人說,那人乃外地人士,身份隱匿,且長年不居于京都。 只知道在京畿之地有一家規模不小的糧行。 溫惟出于好奇,反正也難得空閑,辭別老婦人之后,帶著呼蘭阿誠,順道前去一探究竟。 原本想著路途不熟,要找到那地得費些功夫,結果一打聽,方圓幾里鄉人對那糧行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其實那地就在離京都不遠的一個鄉間鬧市區。因受災患影響,一條街其他鋪子都冷冷清清,慘淡經營。 遠遠望去,只有一家鋪子與眾不同,門前人聲鼎沸排起長龍。 走到近前,溫惟被擠得落不下腳,前來買糧的人絡繹不絕,幾個商隊源源不斷地將糧車駐于門前,十幾個伙計,一肩扛一粗布麻袋往來補給,干的熱火朝天。 店前還支起幾口十印大鐵鍋,里面盛著白花花的米粥,免費供應于往來的流民乞丐。 店內的伙計忙里忙外,柜臺上幾個記賬師父聽著伙計大聲報數,頭也不抬熟練的撥弄著手中的算珠,算珠上上下下發出噼里啪啦清脆的碰撞聲。 雖然忙碌,但人人各司其職,店內事務有條不紊。 溫惟站在一旁,看著這個諾大的糧鋪,板墻上到處掛著各色頌德牌匾。 她不禁感慨,這大千世界,竟然有如此奇人…… 趁京都城宵禁之前,三人輾轉回了玲瓏府,溫惟檢查了阿誠的箭術,作為初學者,勉強滿意。又讓呼蘭陪著阿誠練了會撞球。 晚飯阮媼與玉靈做了四菜一湯,幾個人吃這些足夠了。溫惟一向不拘小節,叫著他們一塊入桌,見溫莛知不在,阮媼幾人也就沒再推辭。 阮媼在飯席上笑的合不攏嘴,直夸溫惟這兩日請來的那個幫工手腳勤快不說,人也有眼力勁說話也討人喜歡。 溫惟一邊含笑應承著,一邊往嘴里塞著吃食。 幽幽道了句:“既然阿姆喜歡,就留下來,有什么事支使就是,別客氣!” 阮媼樂呵呵地嗯了一聲 正說著,從外面傳來一陣馬蹄聲,阿誠忙跑出去出去一看。 人前腳剛出去,就聽著阿誠在院里喊著 “少主,使君回來了!” 溫惟連忙放下碗箸,快步迎了出去。知是父親溫莛知祭祀回來,忙上前相迎問道 “父親回來了,可要備晚膳?” 溫莛知面色肅然,不茍言笑地擺了擺手:“不用了,我已在你陶叔父家用過?!?/br> 說著,就往書房徑直走去,快要進門的時候喊來聲溫惟,溫惟知道父親有事要說,一前一后跟了屋。 溫惟了解父親,心中一有事就坐不下,習慣在書案前來回踱步。 看了眼溫惟,眼神幽深而復雜。 溫莛知駐足立在窗前不動,暮色陰森,夜風幽涼。 “這大夏國的天怕是又要起風了”說完,溫莛知嘆了口長氣。 “這次春朝祭祀,近幾天我總感覺李榮賑與趙翀兩人關系頗怪異,李榮鎮對趙翀似乎有些看法” 溫惟一聽,立馬領悟,倆人的關系當然不一樣,依她之見,李榮賑大概很快會成為趙翀的乘龍快婿。 趙茗芳成為攝政王夫人也是預料之中的事。 溫惟對比并不吃驚,而是安慰溫莛知 “父親莫急,雖然現在局勢于我們東平并不占優勢,但我們不能自亂陣腳,而要因勢利導,綢繆桑土,靜觀其變?!?/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