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頁
書迷正在閱讀:女配靠烏鴉嘴飛升、嫁權臣、我給反派當皇后、[綜漫]論如何教重力使diss黑心上司、戒寵、替嫁給病秧大佬[美食]、[火影]從火影開始賣罐子、清穿嬌寵作精美人[穿書]、替嫁真千金、他不可能是綠茶
眼瞼左下的美人痣在她稚氣尚未全脫的臉龐上,平添了一絲不太刻意的成熟感。 蕭鯉臉上的怒氣還未完全消去:“對,長得還算過得去就學會沾花惹草了?!?/br> 不知是風動拂亂發梢,還是簪子松動,唐漣漪轉頭的時刻,鬢角的一縷發絲飄揚而下,她偏過頭讓其不礙視線。 “秦樓又不是壞人啊,剛才還救我一命呢?!?/br> 兩人足尖稍一點地,便輕而易舉地踏上了屋上磚瓦。他們朝著人群逆流而上。 蕭鯉眼眉低垂,松開了唐漣漪的掌心,冷哼一聲:“你剛剛就看見了他救你?” --------------------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7-22 13:40:36~2021-07-23 12:08:1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白日夢夢 1個;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11章 紛爭 蕭鯉明顯有些急躁:“他先來,我斷后。還是來晚了。還有,我給你的紙鳶呢,為什么不叫我?” 唐漣漪眼神瞥到他處:“被那些吃人腦袋的扔了?!?/br> “吃人?怎么不把你一口吃掉呢。這回夠了。我就不信他們都能給你毀了?!?/br> 蕭鯉將信將疑的回答道,又從袖子中拿出七八只紙鳶,通通塞給唐漣漪懷中,唐漣漪抱著紙鳶一趔趄,有些還險些掉到了地上。 唐漣漪皺眉,思索起蕭鯉的終身大事來:山神這個時晴時雨的樣子,真的可以找到媳婦嗎? 星漸沉,驟風起。 半晌,唐漣漪問道:“漠烏山怎么樣?” 蕭鯉一副欣慰的模樣:“還好。虧我來的及時,都則你和漠烏山一個都保不了?!?/br> 我就這么難自保嗎?唐漣漪嘆息一聲。 遠處已有三五黑影飛馳而過,那是合歡宗與醉月宗的弟子,他們早就揭下了懸賞。這兩大宗在仙門中分別號稱“鷹”與“鷲”,兩宗弟子們緝匪迅疾,百戰百勝,幾百年無一失手。 但是畢竟一山不容二虎。據說當年兩宗為了爭奪張一千金的懸賞,整整追捕了一個神秘人三年,兩宗的仙門弟子們俱是損傷大半,還結下了不少梁子。最后還是合歡宗宗主趁亂時親自出馬,才了結了這一次懸賞。 二人順著雜亂的腳印徑直追了上去。 “你之前的傷怎么樣?”蕭鯉緘默許久,還是心中不忍,想要去問問她的想法。 蕭鯉轉頭時,正趕上唐漣漪緩緩抬眸,蕭鯉心中忽有波瀾而起,具體卻不明原因,那種微妙的感情無法遏制。 如風起于青萍之末,從末微而始,從此便是大風整日掠過心原,隨著草長鶯飛、日月輪轉都不曾休止。 蕭鯉趕忙轉回頭,耳根后通紅。 “不妨事的?!碧茲i漪赧然。 唐漣漪迷惑的看著對方,沒有注意到細節:時不時看自己是什么意思,剛才蕭鯉和秦樓都看自己的臉,難道自己臉上是有什么麻子嗎? 通往京畿的路有兩條,鎖定目標不算容易。所幸這里林深,地勢并不算平坦,還能給而二人的追趕留出一些時間。只是兩宗弟子已在林中布下天羅地網,稍有不慎二人就可能暴露自身,殃及池魚。 “哦,對了?!?/br> 蕭鯉將一張黃色的符咒貼在唐漣漪的身上:“我去追趕魔族的人,你把紙鳶帶好,然后去穩住迎親隊伍。記得么?這個是‘飛檐符’,能夠讓你疾行。不過時效只有一個時辰?!?/br> 唐漣漪點點頭,收好自己的紙鳶,背后陣陣發暖: “記得了?!?/br> 果然,一語方落,蕭鯉就像當初一般消失了蹤影,只留下卷著殘花的清風,撩起唐漣漪鬢角的長發。 “都讓讓誒!讓娶親的隊伍先走咯!” 被貼了符咒以后,行動能力果然是快了不少,聽到了隊伍中排頭的人喊話,唐漣漪猛地一停,差一點就撞上隊伍中的一個小丫鬟。 “對不住,真是對不住?!碧茲i漪賠禮道歉。 所幸鑼鼓喧天,而且嗩吶聲吹的起勁,鞭炮燃起的塵煙太濃,沒有人注意到這一個細節。那小丫鬟人倒也心寬,只是泰然笑之,并沒有計較什么。 大抵就是楚千金楚應憐的娶親隊伍吧。 唐漣漪和遠方的兩宗弟子被長長的娶親隊伍一隔,那娶親的隊伍中的花轎便是離自己更遠了一些。 眼看火就要蔓延到這里,方才逃亡的人都面露痛苦之色,為何是夜晚娶親,為何這娶親隊伍的幾百個人還是如此泰然自若? 正待唐漣漪困惑之時,那丫鬟忽然起了婉轉調子,高聲唱著曲,嗩吶聲驟止。 “楚家有女名應憐,年方二八青春也。小花轎,藏嬌娘,繡閣又聞綺羅香!胡丞相,娶嬌娘,蓋頭一掀朱顏巧。巹巹相合,瑜珮補缺,永結秦晉好!” 唐漣漪思忖著,丞相娶親娶的還是楚氏的千金?不是說朝中難有和楚氏相好的權臣嗎? 巹巹相合,瑜珮補缺。 “瑜珮瑜珮,怎么又是初來時老漢所唱的‘瑜珮’?怎么處處都有‘瑜珮’,為什么這些事情如此巧合?” 唐漣漪鬼使神差地跟了上去。 而此時此刻的漠烏山上,蕭鯉屏住呼吸,極力聽清周圍每一個反常的聲音,這里只有風刮過竹片的颯颯聲。 他的步調放慢了許多。畢竟兩宗最是痛恨投機取巧、跟蹤兩宗順藤摸瓜的人,若是被發現自己正在跟蹤合歡宗和醉月宗的人,他孤身一人也不好應戰兩宗的弟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