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5)
張茂昌特意喊了他那些狐朋狗友在門口拉人叫賣。 都過來瞧瞧,過來看看,最新款式的小孩衣服。 衣服上面都有很好看的刺繡,而且我這鋪面的衣服是陽崗縣賣得最低價的一家。 走過路過可不要錯過。 盡管他們這些人熱情洋溢的在門口叫喊,可周邊百姓沒有幾個愿意進去看個究竟。 這是啥原因呢? 也怪張茂昌,你想想他認識的人能是什么好人? 一個個都是潑皮無賴的樣,那些人的樣貌,有的象滿臉橫rou的打手,有的長的賊眉鼠眼,有的一臉衰相,沒一個看得順眼的。 別人勐一看還以為這里開了一個賭坊。 外面這些人叫喊的人特象是賭坊的打手。 青鳳見那些百姓遠遠站在一旁觀望而不進來,就覺得不對勁了。 她趕緊叫張茂昌把那些潑皮喊走。 她自個兒拿著幾件衣服,臉上笑得像朵花似的走到門口,對著那些圍觀的百姓說道。 各位鄉親,你們看看這個綢緞的料是多么的滑,多么的好。 你們再看看這款式可是最新的。 還有這衣服上面的刺繡多好看吶,而且我這衣服可是賣得最便宜。 你們若不相信,就到那周記綢緞莊去打聽打聽。 他們也賣跟我們一樣的小孩衣服,可他們哪件也比我賣得貴的多。 快來看看吧,等下錯過了就沒有啦! 聽著青鳳這么巧舌如簧的一喊。 便有些百姓進去看了看,摸摸這料子確實還挺好。 而且這衣服價位的確便宜。 因而也有些普通百姓買了幾件回去。 然后青鳳又讓張茂昌找到他那些狐朋狗友,讓他們那些人的婆娘全裝作是來買小孩衣服的百姓。 并且讓她們拿著這些小孩衣服上街逢人就說、見人就夸。 大夸特夸這衣服料子好、做工好,刺繡漂亮,關鍵是很便宜。 不消說這一招確實奏效。 后面幾天,周邊百姓聽說這里衣服便宜,又是好綢緞,漸漸的買的人就多了起來。 但來買的也只是一些普通老百姓。 他們平時也不會去買這么貴的綢緞料子的衣服,這次是看這料子好像很好,最關鍵是便宜,所以很多人都買了幾件回去。 但是那些大戶人家的富奶奶們根本不屑一顧。 因為她們一般都有人專門上來定做的,要的料子也是極好的,所以根本就不屑于跟一般百姓去搶這樣的,在她們眼里看來的三等貨色。 那些夫人們可是個個眼光極高,也非常挑剔的。 青鳳鋪子這幾天衣服賣得非常好,那些被她們拉來做戲的婦人,拿著衣服滿大街地炫耀和夸贊。 這天就剛好被路過的秀蘭給看見了。 秀蘭也是鵝灣村人,所以她是認得這青鳳的,她也知這青鳳的人品是極差的。 秀蘭見她在鋪面里賣小孩的衣服,當時心里就有些奇怪,于是她踱進店中。 青鳳知這秀蘭是給大鹽商徐老爺的四奶奶做貼身丫鬟的。 便有心想籠絡和巴結她。 青鳳此時笑得臉上的皺紋都出來了,她迎上前熱情地招唿。 喲,秀蘭你進我的鋪子了,搞得我這個鋪子都蓬蓽生輝起來。 你快來看看我這衣服不錯吧。 我在家里也開了個制衣坊。 你看看我這衣服繡得不比徐慧芝她們家的差吧? 你看著哪件合適給四奶奶她們帶幾件去。 若她們覺得滿意,以后徐府的衣服就在我這里定制怎么樣? 我絕對會算得比徐慧芝她們家便宜。 這青鳳可夠狠辣的,不光偷拿了徐慧芝家里做衣服的方子,哄走了她們家做活的婦人。 現在連固定客人都想給拉走。 秀蘭心里很鄙視她,面上卻是一派平靜溫和。 秀蘭拿起幾件小孩衣服,仔細看了看。 秀蘭在徐府呆了那么多年,見過的好東西沒有成千也有上百了,對這些綢緞衣服更是一眼望去就能辨出好丑來。 這衣服摸上去綢緞布料是滑滑的,看似很上品,但那料子的顏色就有些不正,還有那料子織得也較粗糙。 再看這繡工針腳疏松,完全就是敷衍之作,圖案一點都不精美,也不凸顯。 秀蘭冷冷地輕哼一聲,就這貨色的衣服,也想以次充好,還想讓四奶奶她們到這里定做,確實是癡人說夢話了。 青鳳還在不斷地說著好話,討好著秀蘭,還說什么自己這幾件衣服送給四奶奶她們,想托秀蘭在四奶奶面前說些好話,好跟自己簽下做衣服的長期契約。 第90章 得意洋洋的周映秋【二更】 秀蘭心思這等次品,就算白送給自己也不會要。 這要是買回去給幾個奶奶們,還不被她們給責怪死。 幾個奶奶都心性高傲,互相攀比,不論吃穿用度只管揀最好的。 秀蘭心里如實想,面上卻很客氣地找理由推拒。 不瞞您說,這個月大娘、琴兒她們已將幾位奶奶們的衣服都做好了。 大娘她們做的衣服,很得府里幾位奶奶的賞識。 估計以后很長一段時間,也不會到別家再去定做了。 你的衣服只能等下次再說吧。 秀蘭也不管青鳳是啥臉色不再理她,徑直出了門。 青鳳也看出秀蘭是在敷衍她,而且她也聽出秀蘭挺護著徐慧芝一家,便陰陰地損了秀蘭一句。 在我面前得瑟個啥勁? 以為到了大戶人家就攀上高枝了,還不就是一個下等丫頭的命。 還看不上我家的貨,你自己一個窮苦的命,還假清高挑三揀四的,我呸。 青鳳眼里露出陰狠的目光,直到有幾個客人進來,她立馬就跟變臉似的,馬上換了個假惺惺的笑容迎了上去。 而鵝灣村會做繡活的婦人,一大半都跑去了青鳳家里做活。 青鳳在縣里的鋪子里管賣衣服的事,所以家里邊婦人們做活的事全權交于周映秋管理。 周映秋原來從徐慧芝那里出來,還遭到她公公鄭輝的責怪。 鄭輝就覺得自己好不容易求何君答應兒媳婦進去做事,周映秋就該安安分分把自己的事做好。 別再生出其它不該有的念頭。 而周映秋卻一撅嘴,說要跟青鳳合伙開制衣坊,說是不愿再去徐慧芝家里看別人的眼色,給別人打下手。 蘇紅開始聽到周映秋要跟青鳳搭伙,心里多少覺得有點不靠譜。 至少青鳳那人就不太好惹,但聽到周映秋說不愿再為徐慧芝一家打下手,要自立門戶,開制衣坊,便覺得這的確是一條給自家長了臉,又能夠賺錢的好法子。 還有她心里一直嫌棄何君,自己兒媳在他手下做事,心里多少有點不舒服。 因而蘇紅就站在自己兒媳周映秋的一邊,很贊成她去開制衣坊,反而怪鄭輝羅嗦,不知輕重。 鄭輝被她倆這么一說便焉了吧嘰,不吭聲了。 于是周映秋異常的興奮,天天在青鳳家趾高氣揚地指導這個,指導那個。 她也是個腦子簡單的。 還是好不容易自己可以做半個主了,又覺得自己的刺繡本領在村里數一數二,不免有些得意洋洋。 等會兒說這個繡得不好,等會兒又說那個縫錯了,還盡說這些婦人手腳不利索,活做得又慢。 因而這一來一去的,很多被周映秋說過的婦人心里對她都有意見了。 但大家都看在青鳳給的工錢還比較高的情況下,都選擇了沉默。 大家想得都很實在自己努力做活,做完了能賺到錢就是好,管那么多干啥? 便都不跟那周映秋一般見識。 自從很多婦人到青鳳家做活以后,青鳳為了避嫌,怕自家老頭和兒子接觸多了,這些婦人會被村里人說閑話。 便叫張承剛陪自己來了陽崗縣鋪子里賣衣服。 本想叫張茂昌也隨自己來縣里,但又怕家里有事需要支應著,再加上張茂昌并不太愿意去縣里,他情愿在鵝灣村跟他那些無賴手下廝混著,青鳳便由著他了。 但青鳳還是怕張茂昌性子魯莽起事端。 便跟張茂昌約法三章:白天有婦人在家做活時,一律不準他往家里去。 如果要送布料回去也不準跟那些婦人們有太多接觸,不跟她們多說話,更不準打她們的主意。 青鳳是再三交代了張茂昌,直到他點頭同意才放下心去縣里。 這日張茂昌從縣里雇了輛馬車,從那倒賣綢緞的人手上又買了一大批綢緞回來。 他讓兩個無賴手下直接拉到家門口,他自己則跟在馬車后頭。 他叫兩個手下把綢緞搬進去,正瞅見周映秋走了出來。 平時周映秋在家里時根本也不太出門,因而張茂昌也不大認得她。 這會兒勐然一瞧,便覺得這周映秋頗有姿色,風情萬種,別有一番風味。 他記起母親曾說過,在家里這段時間主事的是鄭輝的兒媳婦,叫周映秋的。 張茂昌估摸著這婦人就應該是周映秋。 便嬉皮笑臉地湊過去。 喲,敢問這位美人是是不是鄭輝家的? 周映秋抬眼一瞧,見是個壯壯實實個不高的男子,又見他長的跟青鳳有點像。 再一看他后面一馬車的綢緞,便猜到他定是青鳳的兒子張茂昌。 便點點頭回道:是的,我是鄭輝的兒媳,你是青鳳的兒子吧?這是買了綢緞來了。 嘿嘿,是的,我特意從縣里把綢緞送過來了。 這段時間家里做衣服的事就辛苦你了。 這次買的綢緞好像又更多了,而且花色也更漂亮了。 周映秋邊說邊用手撫摸上那些滑滑的綢緞。 張茂昌也馬上接口。 哦,你們做得這么好,這么快,所以我得多備點綢緞回來。 縣里鋪子里的衣服都不夠賣了。 你看這綢緞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不錯吧? 張茂昌三角眼瞄著周映秋也慢慢挨近過來,手放在綢緞上摸過去,趁機在周映秋手上捏了一把。 周映秋臉刷的紅了,趕快收回手,瞪了張茂昌一眼,便急忙進門去了。 而張茂昌被周映秋這似嗔似怪的一眼,給迷得七葷八素,一雙色眼緊緊盯著周映秋的背影,露出壞壞的笑容。 這小娘子真夠味兒,我喜歡,嘿嘿。 再反觀徐慧芝這邊,包括自己家里這些人,做活的一起才九個人。 就算何君這邊給的工錢再多,可這些留下的人都是年紀大些的,跟徐慧芝關系比較好的大嬸們。 她們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算工錢多她們也做不了那么多衣服。 她們年歲大一點因而都熬不了夜,眼睛更花些,手的靈巧度都比不上那些年輕的婦人。 因而她們做衣服的速度就大大地降低下來。 何君無法,只得減了衣服的數,只是周記綢緞莊的衣服數減少了。 徐府的那二十七件衣服是萬萬不能減的。 這次他們去送衣服也準備帶幾車蔬菜和果蔬,還有幾大桶魚去縣里賣。 何君又讓蜂王帶他去把那靈氣地上的番紅花全部采摘出來。 這批番紅花如果賣掉也還是挺值錢的。 雖然衣服的數減少了一大半,收益也會跟著減少。 但這番紅花的收入多少能讓何君的心理平衡一些。 蜂王在幫著何君用法術采摘這些番紅花的時候,得知何君要去縣里賣這些果蔬,便提出想跟著去見識見識。 何君一想,谷清想去可以,但不能變成了人形跟著去,不然他如何跟景文那些人解釋。 于是何君對他說:你跟著我去可以,但是你不能變成人形,不然我沒法跟他們說,你要去,你就還是變成蜜蜂的樣子,行不? 蜂王也很好說話就答應了。 他們一大早把這些果蔬、魚,番紅花還有衣服裝在馬車上,奔向縣里。 這次也是景文跟何君一輛馬車,童濤跟遠明、小榮分別帶一名幫工駕一輛馬車。 等他們馬車跑動的時候,蜂王悄無聲息地停在了何君的肩頭上,跟著他們一塊兒進了縣城。 一進縣城,他們首先是去福春酒館送了菜,等馬車駛到榆林街的時候,早就有探子向蘇林報告了。 蘇林就趕著馬車來了,他其實是周老爺授意而來的。 周老爺不便出現,但他出門命人抬轎子往榆林街那邊走了一圈,然后讓人將轎子停在隱蔽處。 他掀起轎簾,從這邊剛好可以看到何君正在渾身是勁地賣著蔬菜。 他看了一會兒,嘴角噙上一抹笑容,接著放下轎簾。 用沉穩的聲音說了句:走吧! 轎夫抬起轎子穩穩的朝前走了。 上回何君還腰牌,然后又說出那番委婉拒絕的話,這周老爺何曾不明白,何君是想跟他劃清界線。 周老爺想是不是因為自己是所謂的上等人、富人、生意人。 而何君他只是個很普通的老百姓,因而何君會覺得兩個人之間是不同層面的人,是天差地遠的兩種人。 所以何君會對自己心里生出嫌隙,有意地疏遠自己。 周老爺就打定主意,決定要從側面攻防何君的心。 周老爺囑咐蘇林時刻關注何君的動向,竭盡全力地幫助于他,讓他慢慢放下戒備的心。 周老爺想讓何君覺得自己不是那么難以接觸的商人,讓他感受到自己的好,從而存有感激之心。 周老爺就不相信何君還忍心避開自己。 周老爺就是一個執拗的人。 他想滴水石穿、積習沉舟,自己持之以恒總有一天,何君會被自己感動,而接納自己。 蘇林駕馬車趕到他們旁邊。 他上前幫何君賣起了菜。 何君與景文忙得手都沒停一下,何君往旁邊一瞅就瞧見了蘇林。 何君便朝他笑一笑。 太忙了,都沒看到你。 這些事由我們來做就行了,你在旁邊歇著吧,小心臟了手。 蘇林也客氣地回道。 沒事,你忙吧,我在旁邊閑著也是閑著,我來幫幫你。 第91章 孰好孰壞就要見分曉【一更】 景文也看見了蘇林,他頓時眉頭皺了一皺,心思這周老爺家的人怎么老是陰魂不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