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6)
他試探著說:我一直在這邊賣貨,鵝灣村曾經到過一次,然后附近村還沒去過,我想去那邊轉轉,然后順便把貨擔到那邊去賣。 何君可聽出他意思了,估計他是想借著賣貨的由頭好跟自己去鵝灣村玩,便立刻回應。 好啊,去那邊附近村子里賣賣貨也好的,景文你說是吧? 景文對童濤印象也不錯,覺得他爽朗愛幫助人,是個值得結交的朋友。 景文也對童濤發出熱情邀請。 去鵝灣村轉轉吧,順便認認我家。 這話正中童濤心意。 于是三人樂哈哈地一起出面館。 路過集市,何君還不忘買了兩斤豬排,還順帶捎上兩串糖葫蘆。 三人渾身輕松地回到了鵝灣村。 剛走到鵝灣村村口,就見容兒開心地蹦蹦跳跳跑過來喊著:大哥,三哥你們回來啦? 景文停下摸摸小容兒的臉蛋,寵溺地問:你這小調皮蛋,怎么一個人跑到村口來玩了? 才不是我一個人呢?娘和jiejie都在那里。 景文抬頭朝前一看,還真看見娘和琴兒就站在村口。 原來這景文和何君去縣里賣衣服,她們心里總是忐忑放心不下,就連做繡活兒好像也心不在焉。 所以娘倆干脆帶容兒到村口來玩,順便看看他們回來沒有? 何君笑瞇瞇地遞給容兒兩串糖葫蘆,可把個容兒高興壞了,大口咬下一個紅紅的又酸又甜的糖葫蘆,邊嚼著邊沖何君笑:謝謝三哥哥。 徐慧芝與琴兒迎上來,徐慧芝拉著容兒邊走邊問。 景文,何君回來了,這一趟累了吧?送上去的衣服賣了嗎?好賣不? 景文故做神秘地笑了笑:嗯,還好。 何君:大娘,我們去綢緞莊寄賣,然后綢緞莊的老板把我們的貨全收下來了,而且他答應以后我們做多少他就收多少。 這可太好了,我回去要多燒些香給祖宗,以后好保佑我們都這么順順利利。 徐慧芝與琴兒都松了一口氣,臉上皆露出久違的笑容。 徐慧芝這才發現何君旁邊有一個擔著籮筐的小哥。 喲,這小哥面生的很。 景文趕緊介紹。 娘,這是童濤,我們在縣里賣東西時候認識的,上次買菜種,還有去綢緞莊買布料都是他介紹的,而且都很便宜,這次我們邀他下來玩。 童濤,這是我娘。 童濤憨憨地笑了笑,熱情地喊了聲:大娘好。 景文轉頭介紹妹子:這是我meimei張景琴。 琴兒含蓄地對他微微一笑。 童濤不由地征了一征,他從未見過如此純凈而秀氣的女子。 琴兒雖然談不上很驚艷,但卻如那剛出清水的芙蓉,自有一番質樸的美。 向來快人快語的童濤說話結結巴巴起來。 姑娘好,我我叫童、童濤。 徐慧芝:今天是個好日子,值得慶祝,難得又來了客人,回去我好好燒幾個菜。 晚上,徐慧芝用何君買的豬排燒了一大鍋土豆燉排骨,又燒了幾個蔬菜。 大家圍坐在一桌,其樂融融。 何君把五十四兩,還有另外綢緞莊周掌柜給的七兩四十文一并交給徐慧芝。 徐慧芝考慮到何君他們以后還要去綢緞莊買布,還有若要買菜種和果苗的話也會需要很多銀子,于是她不肯收這么多,只肯收幾兩算大家的生活開支費用。 第47章 果樹開花了魚苗長大了 何君:大娘,這些是大家共同勞動所得的費用,還有要給那些做工的嬸嬸嫂子們的工錢。 工錢我覺得好綢布料子衣服上刺繡精細,就算二十文一件。 縫制衣服也二十文一件,一般的衣料做工、刺繡簡單點就十五文一件。 大娘你還是統一收著,由你開支分配,需要支出費用的時候再到你這里領取。 景文:娘你就先收著記總帳,到時候還需要其他開支再來。 徐慧芝聽聞才收好銀子。 何君心里還有更多的思量。 他覺得這衣服上的刺繡,還有改進新款服很有前途、有銷量,何君就想把它做好、做大。 他便在飯桌上提出自己的想法。 我覺得這個衣服上刺繡很有前途,因而我想把它做大一點,我們可多招些人手,這樣就可以多做些衣服出來。 琴兒很是贊同:何君的提議我贊同,我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生財路,既然做了,我們就把它做好,做大。 徐慧芝想了想說:要不我等下把工錢給她們送去,然后跟她們說,叫她們幫我們再找些會做刺繡和縫制衣服的人來。按件數結工錢,絕不拖欠工錢,這樣讓她們一傳十、十傳百,到時必然會招到很多人。 景文聽了點點頭:行,這是個能很快招人的方法,村子里別的不快就是傳話快,只要有人傳,很快連角落旮旯里的人都會知道。 童濤一頓飯吃得既美味又心悸,原因是他對面坐著的是琴兒,搞得他眼里的余光全是秀美的景琴姑娘。 何君注意到童濤一反常態的拘謹,還有他總是偷偷看向琴兒的眼光,頓時心里有些明白了。他便好笑地挾了塊排骨給童濤,并朝他擠擠眼。 把個童濤弄得不好意思起來。 吃過晚飯,徐慧芝便帶上銅板去找那幾個在這干活的婦人去了。 何君今天因為衣服賣得好也挺興奮,又加之童濤來做客,反正晚上定是睡不著,剛好可與童濤來個徹夜交談甚歡。 他便對童濤說:大娘家沒有多余的房間,晚上就和我擠擠睡一屋吧。 景文聽見了想起當初和何君睡一張床上,何君曾像個八爪魚似的把自己抱得緊緊的,也不知怎么的,就不太想讓別人見識到他那風sao的睡姿。 景文馬上接口:何君,你那床小,兩個人睡太擠了些,我床大,睡兩個大男人綽綽有余,童濤還是去我房里睡。 何君倒無異議,只是覺得無人促膝長談有點可惜。 童濤也無所謂,他這人隨性只要有個落腳點哪都可以睡,當下就答應了。 翌日,大家用過早飯,童濤就告辭準備去附近幾個村賣貨。 臨走時,他留下了一些胭脂水粉小首飾送給琴兒。 琴兒哪好意思收,硬是不要。 童濤見琴兒不收急得臉都紅了。 何君是看出童濤的心意了便打了圓場。 琴兒權當這小玩藝收著好玩吧,你就收下吧。 琴兒聽何君這么一說也就收下了,童濤暗自用口型對何君說了聲謝謝。 何君笑著對他擺擺手:童濤,認識路了下次來玩。 童濤愉快地回應:會來叨嘮的,來縣里記得找我。 童濤與景文、徐慧芝告辭便去了其他村子賣貨。 沒一會,王靜荷、梅香嬸、何英、青鳳還有那已招收的三人就來做活了。 她們還各自帶了幾個相熟的婦人來試活。 總共帶來了九人,經過試活甄選最后選中了五人。 隨后徐慧芝與琴兒便忙開了,帶著眾人裁衣、刺繡分工合作。 而何君早已在后院調好了魚的飼料,帶上工具同景文去了自己的菜園。 到了菜園,二人驚喜地發現石榴苗、梨樹苗、橘子苗、桃樹苗又長高了許多。 棵棵枝繁葉茂的。 何君喜上心頭看著果樹忽然喊了一聲。 景文,快看梨樹、桃樹開花了,橘子樹石榴樹好像也有花蕾了。 順著何君手指的方向,景文確實看到了些星星點點的小花,只是還不多,但花蕾卻長得很多,估計要不了幾天就會開滿枝頭。 這景文不由發出驚嘆。 這春天已過,沒想到還能看到這些果樹開花,太神奇了,何君你是不是天上神仙下凡了?你的手怎么會有這么神奇的靈力? 何君羞澀地笑了笑,他怎能知道自己如何得到這個力量? 他只知自己是重生了的,但重生這件事情是無論如何說不出口的,就是說出來景文也會以為自己開玩笑。 這雙手有催熟催生長的靈力,這也是經過景文親自證實了他才會相信。 也不管這神秘力量從何而來現在已經不重要了,在何君看來這是上天在他重生后賜予自己的最大的禮物。 何君已心存感激不盡了,往后余生能跟景文一起攜手共建自己美好的家園才是最重要的。 景文,瞧你說的,我哪是是什么神仙下凡,無非是有點特別些的能力而已。 在這朝代總有些奇人異事層出不窮,也有修仙道士法術高強,還有些人天賦異稟異于常人,大家也都見多識廣,也沒什么好稀奇的。 景文就認為何君就屬天賦異稟的那一類人,只不過剛巧讓他碰上了而已,便也不覺得有多奇怪。 景文拿鋤頭去松土。 何君又去察看了菜園,上次摘了卷心菜、蘿卜、花椰菜、絲瓜、波菜去賣。 菠菜是全摘完了,蘿卜與絲瓜還有沒摘完,卷心菜與花椰菜也是摘完的。 不過卷心菜與花椰菜又長了,這兩種菜是可收二至三次的。 再一看白菜、大頭菜與甜菜也長勢喜人,過段時間也可摘下去縣里賣了。 何君拿了魚飼料去池塘旁喂魚,這原來如小泥鰍般的小魚苗幾天沒見已經長成四、五寸那么大了,已經是2齡了。 這魚又是個過于快速生長的,難不成也是自己的手攪拌了這些飼料,然后魚吃下去把它們催長大了嗎? 若是這樣,那過段時間魚就可進入三齡或四齡,那時都有好幾公斤重就可去賣了,要知道平時一條魚要長到三、四齡的樣子需得二、三年。 何君心里狂喜,看著這游來游去的魚真是心里那個快樂。 景文松完土看見何君滿臉的喜悅,呆在那一動不動便問。 怎么啦?看你那高興的樣,又有什么好事? 景文,這小魚苗這幾天就長到了二齡,照這樣生長下去,過不了多久,就可以長到三齡,到時候又可以去賣了。 景文看著這長大的魚苗也被震住了。 這,這難道又是你手上的這個神奇靈力嗎?太不可思議了,何君,你的手真的是寶貝,反正這些水,飼料,只要靠你的手去觸碰就具備靈力,這樣的話不論什從就會快快生長。 何君喜滋滋地嗯了一聲,將魚飼料投放下去。 喂完魚,二人已知干坤奧妙豈肯錯過。 于是景文拎水上來,何君就在水桶里洗下手,而后再去給果樹和蔬菜澆水。 二人忙乎了好一會才干完活,雖然有些小累,可心里那份知足和喜悅卻是什么也不能比擬的。 何君拔了些白菜、大頭菜、甜菜和蘿卜回家。 自己親手種得這些蔬菜硬比集市上那些賣得更好吃,得讓婆婆家的人先嘗為快。 景文與何君回到家,徐慧芝與大伙還在做活。 于是何君去了灶火房做主廚,景文打下手。 忙乎了好一會,燒好了清炒大白菜、蘿卜煮排骨、涼拌甜菜、大頭菜煮豆腐。 然后去喊徐慧芝琴兒她們吃飯,王靜荷硬被徐慧芝留下來吃飯。 現在徐慧芝已琢磨出王靜荷的心思。 她這是看在眼里,喜在心上,她已經把王靜荷當成準兒媳婦來看待了。 徐慧芝是心急,家里的二兒子景行是個木頭疙瘩,不開竅,這件事還得需自己多添些柴火加加溫促成才行。 而梅香嬸返回去幫兒子燒飯了。 那青鳳同那幾人是縫制普通衣料的,因而她們幾人跟徐慧芝說了聲,每人帶幾件裁好的衣片回去縫制,過二天再交回。 徐慧芝理解各自家里都有很多農活干,這樣帶回去既可以干到農活,又可以做到衣服,還不會耽誤時間兩頭跑,便點頭答應了。 不一會兒景行也回來了,于是一家子合合美美地吃了一頓午飯。 可能是衣服賣得好又接到了大單,大家都覺得生活有了盼頭,每個人臉上都喜笑晏晏的。 何君望向婆婆家的每一人,心里也涌上久違的舒心愜意。 過了兩天,何君與景文從菜園澆水、鋤地,喂完魚苗剛回來,就見琴兒忿忿不平地對徐慧芝說:娘,這交上來的衣服跟上次她們拿走的件數明顯對不上。 景文剛進門耳朵聽到了琴兒說得后半句,便走上前問:大娘,琴兒什么不對? 何君已經聽出點意思來了,這大概是有人沒把衣服全交上來。 琴兒見二人回來,便拿出一本賬本。 我上次特意記了下的,哪個人領了幾件衣服走,我都記得明明白白的。 徐慧芝拿起桌上那些婦人送來的衣服算了算,又拿起帳本對了下說:確實有漏,數目不對。 何君看見帳本,他沒曾想琴兒把衣服的出入竟一筆筆地都記好了,不由感嘆琴兒做事細致認真。 他猜婆婆與琴兒肯定已經找到誰沒上交衣服便問:這件數不對,查到誰沒交。 琴兒:王靜荷、何英與梅香嬸是在我們自己家里做的,沒有帶料子回去做,而青鳳和其他幾人都是帶料子回去的。 上次青鳳是拿了六件回去做,另外幾人都是三件。這次交回來,每個人都交了三件,那么只有青鳳沒交清。 何君聽說過這青鳳一家都是波皮一樣的,可能就是她私藏了料子不交出來,又或許是沒做完? 第48章 青鳳這個潑婦 何君:這青鳳衣服沒有交清,會不會是她還沒有做好呢? 景文:那一家子都不是省油的燈,本來招她進來,我就不放心,實在是二叔公開口了,我這就去催催看她怎么說,我就看她到底是沒做好呢,還是私藏了衣服? 徐慧芝想起上次景文曾同張茂昌打了一架,生怕他上門去碰到張茂昌再起沖突,便站起來往門口走。 我剛好出去找靜荷有點事,就由我去青鳳家問下。 大約過了半個時辰,徐慧芝回來了,臉上很不悅。 這青鳳一家果然是無賴,都說他兒子霸道,我覺得這跟他父母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