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三百一十一章內圣外王
單手開戰車— “內圣外王?” “聽到這里我就不困了?!?/br> 孔夫子一下就來了精神。 “這個思想很不錯,我很喜歡?!?/br> “正所謂只要思想不滑坡,什么事都不叫事,辦法總比困難多?!?/br> “而且論心比論跡重要,忠君愛國才是最重要的?!?/br> “這是立國根本?!?/br> “我們之所以比別的國家壽命長,主要就是我們在每個時代都有優秀的制度,都有足夠的愛國思想?!?/br> “華夏流傳五千年的愛國思想,流傳五千年的國家思維?!?/br> “顯示的終極結果看看那次抗戰就知道了?!?/br> “全民抗戰,多么耀眼的愛國和種族存亡思想?!?/br> 孔夫子對于儒家傳承下去的愛國思想看的老重了。 這簡直就是他用來洗白儒家的根本。 我儒家雖然有很多缺點,甚至于有很多敗類,但是我們做到了最重要的一點,我們做到了宣傳愛國教育。 其他諸子百家牛逼吧,一個一個在各個時代和我們儒家對抗,但是那又如何。 我們儒家依然在宣傳愛國教育和種族教育。 剩者為王,這就是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一點一點完善思想,我們迎合統治者的思維。 有史以來對于愛國教育做的最好的地區叫亞洲,再縮短一下是東亞,東亞的愛國思想起源是華夏。 五千年流傳的民族思想,將近三千年流傳洗禮的愛國思想,這些都是我們最基本的東西。 ……… 孔夫子的暴躁怒懟,讓大家都興奮起來。 確實,我們最值得拿出手的就是愛國教育。 真-白手起家— “嘖,被懟了?!?/br> “但說的不錯,愛國教育,真的很重要?!?/br> “想想我收服的兀良衛,他們就是缺乏愛國教育?!?/br> 朱元璋眼睛中閃爍著精光。 愛國教育,真好,元朝那群傻子沒有。 …… 華夏之祖— “我一直好奇一件事,內圣外王,這四個字有了好多解釋?!?/br> “那么,到底那種是對的呢?” 始皇笑了。 內圣外王,在國家層面是對國內進行圣人大道,也就是仁慈,對外進行王者之路,也就是征服。 在個人層面,就是內心逐漸圣潔,去除欲望,變的高貴,在外部就是豐富自己的雙手,學會各種技能,多學。 還有其他的解釋,比如圣德和王者并存,再比如就是思想道德上的雙者并存,亦或者是其他的想法。 總之就是一句話,內圣外王的理解太多,每個人每個時代,每個時空,都有自己的理解。 ……… 孔夫子收起笑容,逐漸嚴肅起來。 單手開戰車— “對于詞語的注釋注解,這個分為很多意思?!?/br> “就像六經注我,我注六經一樣?!?/br> “學習的最開始是學習書本知識?!?/br> “學習的最高境界就是我去解釋書本中的知識?!?/br> “就像鶴立雪上,愚者見鶴,智者見雪,禪者見白一樣?!?/br> “內圣外王最初提出只是一個理論,誰都不知道他最初的意思,但是大家會學習上一家,然后當自己成長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自己的理解?!?/br> “實際上是沒有辦法進行對比對錯的,大家的結果都是對的?!?/br> 孔夫子一點一點解釋道。 “在帝皇眼中,是以施政者的角度看?!?/br> “在大儒眼中,是以修身的角度看?!?/br> “在官員眼中,又是以地區和勢力的角度?!?/br> “在將士眼中,又是以保家衛國的角度看?!?/br> “而每個人對于圣和王的理解又不同,繁衍出的意思自然就不同?!?/br> 孔夫子覺得自己應該自己教育一下眾人,天天覺得自己牛逼哄哄,天天覺得自己理論是對的,實際上不然,哪里有那么多非黑即白。 “皇帝眼中,圣是圣人大道,王是征服的意思?!?/br> “在將士眼中,圣是仁慈,對自己人可以留一手,王是毀滅,是蕩平自己面前的一切敵人,是剿滅一切對國家有害的東西?!?/br> “在大儒眼中,圣是一種品德,是一條素質的進化之路,王是學習技能?!?/br> “在官員眼中,圣是自己人,王是抵御外人?!?/br> “這層層分類而下,你們覺得還有決定正確與否的必要嗎?” 包括始皇在內,大家都沉默了。 他們每個角度的人都有,他們仔細分析,發現,的確如此。 ……… 武安君白起— “所以說,上古先賢留下的書籍,留下的知識,更多的是啟蒙,如何應用就看你自己的了?!?/br> “這就和兵法是一個道理?!?/br> “所有優秀的兵書,基本上寫出來的東西都是自相矛盾的?!?/br> “你用兵法打贏了,你就學會了,打輸了,怪你沒看懂?!?/br> “畢竟寫兵法的那個人,他敢寫,就代表他遇見過?!?/br> 白起覺得這都是坑。 不過,他也是喜歡留坑的人。 蘇曦點頭無奈,這就是閱讀理解。 黃忠和馬謖用的一樣的戰術,同樣是在山上存兵往下沖,黃忠一戰成名,世人震驚,馬謖一戰輸盡一切,包括自己的小命。 這哪里有道理可講。 閱讀理解就是這么坑,但是閱讀理解也是最容易得分的題。 固定答案? 沒有。 意思對了就行。 你能把意思寫到老師認可的地步,那你就是滿分。 說到這里,蘇曦想到了某件事,某位牛逼的家長拿著自己孩子的閱讀理解文章去找原作者,讓他幫忙解答,結果孩子拿著原作者寫的閱讀理解答案去找老師,只拿了一半的分。 真實發生的事。 原作者看到所謂的標準答案后,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這才是我的思想,然后就想罵人。 這簡直就是天坑。 坑到無數的地步。 后來很多閱讀理解的文章,盡可能選一些年代久遠的文章,畢竟,一些近代人的文章,實在是怕遇見牛逼的家長,甚至于會出現一些作者自己考試做自己文章,這就是坑。 你說原作者做自己的文章,寫的閱讀理解正確,還是考試標準答案寫的正確。 正是如此,大家就盡可能選一些年代久遠的文章。 蘇曦越想越覺得有坑,閱讀理解太難了。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