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書迷正在閱讀:[精靈寶可夢同人]精靈之性格大師、我們不合適、炮灰復仇指北(快穿)、極品CEO:追愛綠眸、北周遺孤、今夜星辰似你、風骨[民國]、當你風情萬種時、攻略邪宗祖師爺[穿書]、只想逼著反派學習[快穿]
周垚瞇著眼看著, 不由自主的站起身, 走向那幅畫。 畫擺的很高, 她仰著頭, 仔細的看細節。 應該是幾年前的作品, 油彩干涸,卻沒有干裂, 如浮雕糾結在一起,仿佛透露了繪畫者的心情, 線條又是那樣流暢,是一氣呵成的,沒有底稿。 …… 周垚在美國念的藝術專業, 主要是油畫。 她去之前,以為繪畫就是模仿,畢竟中國的美術老師都是這么教學的,每個畫家都像是批量加工廠出來的。 有人說,藝術的最初就是借鑒和模仿,甚至抄襲,到后面通過不斷的變化,漸漸形成個人風格。 周垚沒經歷過后面的不斷變化,她尚在老師所謂的“臨摹”階段,經常對照著老師畫出來的一幅工筆畫著色描邊。 她記得上小學時,學校每個學期剛開始集體校會上,都會對前一年在美術領域有杰出作品的同學進行頒獎。 周垚參加過一次,得了三等獎。 那個獎項得的可笑,主要因為她暑期參加了學校的美術培訓班,第一節課大家只干一件事,就是“創作”。 周垚隨心所欲的畫了一幅畫,被老師批評太差,如果只是二年級的話可以給個三等獎,但周垚當時五年級了。 緊接著,老師讓她在紙上畫一個老虎的頭,大圓臉,頭上一個“王”字,胡子炸著,像是一只肥貓。 然后,老師找來一些廢舊的掛歷紙和熒光紙,讓周垚把這些不同顏色的紙撕碎,按照老虎的五官和周圍背景,見這些碎紙片貼上去,形成一個碎紙拼貼的作品。 后來那整個星期,周垚都在干這件事。 …… 開學后,開學典禮上,周垚拿了個三等獎。 周垚拿了獎一點不開心,同學和班主任老師都問她哪來的創意,她一句話都不說,覺得自己啥都沒干,就給美術老師當了回搶手,掛名拿獎。 這哪是小學生之間的競爭?這分明是美術老師這種大人之間玩的游戲。 別的報名參加卻沒有加入暑期培訓班的同學,怎么拼得過美術老師?評獎的人也是美術老師啊。 幾個老師在培訓班上都商量好了,這個可以給個幾等獎,這個是學生會大隊長,這個是某某班學習微言,這個一定要做個特等獎出來,等等。 周垚就坐在那里聽著,不搭茬兒,心里想,哦,原來藝術是這么玩的。 …… 從那以后,周垚對美術課興趣缺缺,初中到高中的美術課她都拔尖,一個是因為會點繪畫技巧,一個是因為一早就知道了這種規則。 但她的桀驁不馴,讓高二時的一個美術老師看出來了,那個女老師很煩她,給她作品的分數只能算中等。但和高分同學的作品比起來,周垚的明顯高出幾個段位。 周垚起初不明白,后來班上有個女同學說是要接受美術老師的單獨培訓,問周垚要不要一起,周垚一想,上小課好啊,多開闊一下思路,就跟著去了。 誰知美術老師一見到周垚當場變臉,直接說小課只給那女同學一個人開,讓周垚走。 周垚沒說話,就開門出去了。 她人沒走遠,站在門口聽了一會兒,聽那美術老師如何咆哮,對那女同學指責周垚如何不尊師重道,如何心高氣傲,自以為畫的有點樣子就藐視老師等等。 周垚聽的一臉懵逼,回憶了一下好像沒得罪過這位老師,連面對面直接交流這都是第一次,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藐視? …… 后來,周垚去了美國,真正接觸到外國的活動教學,思路自由發展,開闊性思維等等。 藝術課上她覺得自己像是個傻白甜,屁都不會,空有一點點藝術所需的“靈氣”,也不知道如何運用和發揮,連班上天分最差的華人學生的作品都比她的亮眼。 周垚連續拿了一個多月的低分,終于有一天,她自暴自棄的畫了一張畫,交了上去,意外的得了夸獎。 周垚不懂為什么,就去問老師,那美國老師嘰里呱啦講了一大堆,周垚也沒聽懂,直到那老師用表演的方式,一邊用手畫一邊告訴周垚,她才隱約明白,這次高分是因為她發揮了“自我”。 而她以前那些東西又空洞又空泛,就像中國人學習英語統一的模式都是“how do you do”和“I’m fine,and you”。 事實上,這兩句話在美國人的生活中并不常用。 …… 周垚又看向那幅畫,將自己代入畫中場景。 畫畫的人一定是在一個山洞里往外看,她很好奇,這個人為什么在山洞里,這個人是誰,畫者有這樣的繪畫技巧,有點俄國當代畫家希施金和瓦西里耶夫的意境,似乎又有點像她當年在美國學校里見到的一幅作品,但這幅畫的內容卻是中亞地區的風貌。 周垚仔細看著,墊高腳尖,在四周邊緣尋找畫者的簽名,但找不到。 她四處一看,看到一個矮墩,搬到油畫下面,脫掉高跟鞋踩了上去。 矮敦很軟,她依然點著腳尖,將身體托高,仰著下巴,雙手撐著墻壁,撅著屁股,幾乎將臉貼上那幅畫。 仇紹關上門越過客廳,走進臥室時,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場景。 他的臥室里沒有座椅,只有一張床能坐人,但床上沒有人,床沿有一塊微微下陷的半弧形痕跡,說明剛有人坐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