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書迷正在閱讀:[綜漫同人]狐系夏油飼養手冊、我沒那么喜歡你、[精靈寶可夢同人]精靈之性格大師、我們不合適、炮灰復仇指北(快穿)、極品CEO:追愛綠眸、北周遺孤、今夜星辰似你、風骨[民國]、當你風情萬種時
“記得。和這個有關?” “嗯,現在晚上沒有人要求我讀這個,總覺得好像有件事沒完成,身體就不愿發出‘睡眠信號’?!?/br> 真是一派胡言,瞎掰扯淡。 唐朵瞇了瞇眼,顯然不信。 誰知梁辰還掰出一套理論:“就像有發作性睡病的人,大腦無法及時產生讓人醒來的信號,會導致一年四季都在嗜睡。有的人可以整宿不睡覺,或者每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也不覺得困。我想,我大概是得了后者那種病?!?/br> 唐朵:“……” 唐朵真是一陣無語。 她知道梁辰是在一本正經的哄騙她。反正他在這方面是專家,理論一套一套的,稍微摻點假別人也不會發現,典型的就怕文化人耍心機。 然而,見他眼下都有了青色,眼里也透著疲倦,聲音沙啞,還透著一點埋怨,她一時又有些不忍。 唐朵安靜了幾秒,只好問:“那你想怎么辦?” 梁辰淡淡笑了:“不如,從今晚開始,我用微信語音給你念報紙?” 只是這樣? 唐朵點頭:“好,這樣你就能睡著了?” 梁辰:“我不知道,先試試看?!?/br> 一陣沉默。 唐朵輕笑著:“好?!?/br> 直到梁辰神色一變,又突然皺起眉頭:“不過你這身穿著,這說話的腔調……” 唐朵:“怎么,又有意見?” 梁辰只是一聲輕嘆:“只是突然覺得有些不公。如果不是今天出來相親,我還見不到你這樣子?!?/br> 哎呦,有人說話開始變味兒了。 唐朵沒吭聲。 梁辰接著道:“還有這相親,如果今天不是有我在,你還真打算跟個陌生人在這里喝茶聊天,孤男寡女?” 唐朵頓時覺得好笑:“這哪里是孤男寡女,外面好幾個人呢?!?/br> 梁辰沒糾纏這個問題,繼續往下盤問:“萬一對方對你印象還不錯,你還打算見第二次?第二次總不會一大幫人都在了,那時候不就是孤男寡女?” 唐朵斜了他一眼,睫毛輕眨:“我這可是為了工作,我一向是個公私分明的人?!?/br> 只是她話音剛落,就聽到一道腳步聲從外間往這里走。 梁辰深深看了唐朵一眼,便站起身,背脊筆直,一雙長腿立在那兒,眼皮子一抬,就對上掀開珠簾走進來的方霄。 兩個男人差不多高,隔著幾步看著彼此,中間坐著唐朵。 很快,就聽方霄說:“梁先生,頭次見面,你好。我家里的事,多虧了你們幫忙?!?/br> 與此同時,伸出手。 他的音量很低,外間的人聽不到。 梁辰和方霄握了手,說:“方先生客氣,這是我們應該做的?!?/br> 方霄笑了笑,轉而坐到唐朵另一邊,顯然是打算聊一會兒,暫時不準備出去了。 梁辰默默看著,挑了下眉,又坐回剛才的位子。 這下,唐朵反倒不適應了,她左看看,右看看,這里那么大地方,那么多位子,干嘛夾著她坐,不熱??? 方霄率先開口:“以前,我常聽梁姨提起你。等將來梁姨和我小叔結婚,你我兩家就會成為親戚,也許在生意場上會經常碰面?!?/br> 梁辰勾唇淺笑:“我家里的生意,我一向很少理會,比起那些我還是更喜歡現在的生活,將來方先生或許會經常和我弟弟梁星碰面?!?/br> 方霄:“哦?我怎么記得前陣子梁輝地產一系列的大動作,都是和梁家大公子有關?” 梁辰:“那不過是階段性的,我只是開了個頭,余下的都是梁星負責?!?/br> 方霄:“萬事開頭難,梁先生既有手腕,又有魄力?!?/br> 梁辰:“方先生過譽了?!?/br> 這時,一直坐在中間當擺設和障礙物的唐朵終于忍無可忍,倏地站起身。 兩個男人的目光一同落在她身上,只見她挪開椅子,說了一句“借過”,他們便不約而同的起身讓開路。 唐朵選擇了一邊,走出去,又找了一個距離遠的位子坐下,蓬蓬裙很快將椅子淹沒。 等他二人不明所以的看過去時,只聽唐朵皮笑rou不笑的說:“你們繼續聊,我歇會兒?!?/br> 作者有話要說: 關于等級階級,其實那本《格調》是一本比較通俗的大眾讀物,講的細節很有美國文化背景,并不適用于本土,但是反映的問題是有趣的。 我個人認為,中國現階段還沒到等級劃分的時候,也許再過幾十年有了一代傳一代的富人,才會慢慢將時間和金錢放在修養和細節等級劃分上。就好比說現在的北京,你有錢沒錢,你周圍的鄰居都有可能是名人,你的生活圈子里都可能出現土豪,并沒有純粹的等級壓力和鄙視,現在的富人都是爆發的一代。 美國和中國的社會階層其實有個本質區分,中國是農業大國,中產階級是少數群體,富人更是少之又少,而美國中產階級是中流砥柱,是大多數人,所以美國的中產階級和上流社會的互相仇視就很明顯。但是在中國呢,你有錢不會花,你有錢但是很土,并不會受到美國那么強烈的鄙視,因為其實大部分人都不會花??墒窃龠^幾十年,當富人慢慢學會了培養修養這回事,一般人繼續被貧窮限制想象力,慢慢的就會拉開非常明顯的差距。 我記得前陣子和一個北漂來的朋友聊天,我們就說到等級,我說在日本美國是有非常明確的富人區的,一般人根本插不進去,格格不入。我說在北京這東西還沒有明確的分界線。但是那個朋友卻覺得北京也有,來這里奮斗,覺得焦慮,錢不夠花,買不起房,而且沒有歸屬感。我當時就意識到,我們聊的不是一個話題,我說的是難以逾越的那種社會等級,她說的是自我實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