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品人生[快穿] 第62節
舒遙橫了他一眼,直接走進房間,選擇眼不見為凈。 陸子瑜看著被合上的房門,嘴角微微翹起,神情愉悅地去張羅今天的晚飯了。 第81章 七零極品原配 第二天,陸子瑜的計劃還是沒能成行。 不是舒遙這邊的問題,而是有不速之客上了門。 “陸小六,快給老子開門!” 大門口傳來一陣嘈雜,砰砰作響的拍門聲直接把舒遙給吵醒了。她看了眼天色,發現外面灰蒙蒙的,天色還沒有大亮,又瞧了瞧床頭的手表,發現還不到六點鐘。這個時候誰會來敲門呢? 她起身走到窗戶邊看了一眼,發現陸子瑜也剛從隔壁出來,不過對方的臉色似乎不太好看? 舒遙自覺地待在房里沒有出去,而很快她就知道了來人是誰——竟然是陸家一大家子全來了! 不過,陸子瑜并沒有把人放進來,她只聽見門口亂糟糟一片,不時夾雜幾句叫罵和痛呼聲,沒多久聲音就小了下去。 她想想覺得不放心,穿好衣服準備去看個究竟,結果剛到大門口,就看見陸子瑜繃著臉走了進來。 “吵醒你了?”陸子瑜面色緩了緩,開口安撫道,“沒事,不用管?!?/br> 舒遙聽著門外稀稀落落的叫罵聲,不太放心地問道:“他們怎么會突然過來,這樣子會不會惹麻煩?” 陸子瑜看向門口,臉上閃過一絲陰霾:“他們說漏了嘴,是竇家人慫恿的,還給他們出了路費,打了主意想要叫我不痛快,不過他們打錯算盤了,一群烏合之眾也配當對手!” 舒遙聽他語氣篤定,倒也放心幾分,只是竇家人這般作為,和搬弄是非的小人也沒什么區別。果然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男女主連找茬的法子都一樣,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對,不綁死在一起太可惜了! “你在想什么?”陸子瑜扯了扯嘴角,“該不會慶幸今天不用去了吧?” 舒遙斜了他一眼,他不說她還沒想到呢! “我是覺得,就該讓梁艷秋和竇建國配在一起,免得又禍害了其他人?!?/br> 陸子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你說的有道理,與其讓他們閑著找麻煩,還不如給他們找點事做做?!闭f著他把鑰匙遞給舒遙,“我今天不去學校了,你這幾天也不用過來,等我解決了陸家人再說?!?/br> 舒遙心下了然,陸家興師動眾前來,肯定不會善罷甘休,剛才還試圖強闖進來,意思是這里他們也有份,陸子瑜又不能真的把人打死,這里暫時是不能住了。 “那你去店里嗎?” 陸子瑜搖搖頭:“我還是住宿舍好,學校他們不容易進去,真要鬧事也不用擔心?!?/br> “那好吧,你自己小心點?!?/br> 兩人收拾妥當,陸子瑜先行離開,陸家人隨即跟著他走了,舒遙這才鎖了門去學校。 當天晚些時候,舒遙就聽說陸家人到學校來鬧過事,只是陸子瑜并不在校內,他們吵吵嚷嚷了一陣,才不甘不愿地被請走。 如此兩天,舒遙一直沒見到陸子瑜,他的舍友只說他每天熄燈前才回寢室,白天根本見不到人。而陸家人每天都要到學校鬧一場,要不是陸子瑜被老師看中,搞不好都得被學校勸退。 舒遙試圖聯系陸子瑜,但對方那天走得匆忙,似乎沒有帶通訊器,她只好安慰自己,誰吃虧也不可能是陸子瑜吃虧。 后來,陸家人還試圖找過舒遙,但舒遙并沒有去見他們,對方便揚言要去她店里搗亂。 舒遙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報警稱自己受到了人身威脅,把人證物證一交,陸家人都被請去了喝茶。 而就是這一天,陸子瑜終于出現了。 一見面,他就將舒遙打量了一遍,猶不放心地問道:“他們沒傷到你吧?” 舒遙搖搖頭:“我都沒見他們,他們也傷不到我,倒是你,究竟做什么去了?” 陸子瑜沒有明說,他指了指天上,隱晦地說:“給人當月老去了?!?/br> “呃……”舒遙很快反應過來,剛要開口,就見對方做了一個噤聲的動作。 陸子瑜笑了笑說:“別問,過兩天你就知道了?!?/br> 然而,兩天過后,舒遙先一步在報紙上看到了陸子瑜的消息,有人用大版篇幅寫了一篇名為《人品和學問,孰輕孰重?》的文章,矛頭直指曾經的省狀元陸子瑜。 文章用了大量詞藻抨擊陸子瑜的人品,說他們不孝父母,不敬兄長,不友愛弟妹,是個人品敗壞的偽君子,又舉例許多有名的歷史反面人物,直接將陸子瑜視為他們的一丘之貉,直言如此品行不端之人,根本不配狀元之名,最后還呼吁學校將人開除掉,以此來肅清學風學紀。 對于這些片面之詞,陸子瑜并不以為然,見舒遙擔心,還反過來安慰她:“我又不在乎名聲,讓他們說去好了,學校也不可能真的開除我?!?/br> 舒遙對此并不認同,這個時候的報紙是大眾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大家對上面的文章論點幾乎是深信不疑,因此報紙一經發售,陸子瑜等于是被人架在了火上煎烤。 她看了眼撰稿人,立刻找人打聽了一番,結果得知對方竟是竇建國的熟人。 這下事情就很清楚了,那些人想要發動輿論攻勢,讓陸子瑜下不了臺,甚至以此來毀了他! 舒遙當然不能放任不管,她對陸子瑜說:“眾口鑠金,積毀銷骨,就算你不在乎名聲,但我不愿意看到你被人污蔑!” “那我要怎么做?”陸子瑜抓了抓腦袋,一臉苦惱地說,“難道要我和他們一個個解釋嗎?” 舒遙搖了搖頭:“不用解釋,解釋只會越描越黑,既然他們敢做初一,我們就做十五,誰還沒點把柄不成?” 陸子瑜頓時興味盎然,追問道:“你要怎么做?” 舒遙的辦法很簡單,借力打力,對方把陸子瑜的身世交代了一清二楚,那她就添上一把火,給大家增添一些茶余飯后的談資! 很快,一篇匿名求助被登上了報紙,名字就叫做《我的爸爸mama在哪里?》。 文章以幼兒的語氣,描述了自己出生即被拋棄的悲慘身世,語言極盡凄婉,可謂見者流淚,聞者傷心。在文章的最后,求助人希望有好心人可以幫孩子找到親生父母,而留下的線索中,清晰地標明了幼兒被遺棄的地點。 與此同時,另一家報紙也刊登了一篇爆料,名為《雙胞胎的身世之疑》。 這篇爆料以雙胞胎母親的身份,講述了自己面對親生孩子時的種種疑惑,從最初生下雙生子的“驚喜過望”,到后來生活中點點滴滴的疑竇,一點點揭示了雙胞胎極有可能不是她的親生孩子。最后她表示,自己無意中得到過線索,自己的親生孩子可能被丈夫一家人給調包了,至于原因她百思不得其解,只希望有知情人可以告訴她真相,她只想和自己的親生孩子團聚。 兩篇文章一前一后發表,雖說有太過巧合的嫌疑,但后者時間地點都被隱去,只有同時看到兩篇文章,且思維活躍的人才會將其聯系到一起去。 當然,這只是第一步。 在轉移視線的同時,舒遙也不忘給陸子瑜做一些澄清。 何為孝?古人從未將“慈”與“孝”割裂開來,兩者相輔相成,方能成就“父慈子孝”的美名,而有人卻片面強調孝,只提了子輩的義務,卻忽略了長輩的責任,這就像只懂得“批評”卻不知“自我批評”,完全是一種錯誤的觀點。 這一言論發表后,引起了不小的討論,很多人以身邊的實例為證,分別站在了正方和反方的角度來闡述自己的觀點,雙方各執己見,誰也沒法輕易說服對方。 舒遙就等到大家議論正酣的時候,將陸家人的真面目揭露了出來:將生病的兒子趕出家門不聞不問,又當著全村人的面寫下了“斷親書”,等到兒子考上大學,卻又想要分一杯羹,不達目的就把人逼走……如此行徑,又怎么配當人父母兄長?至此,輿論很快反轉。設身處地,誰會甘心遭受一系列不公平對待后,還將刻薄寡恩的父母兄長,當成骨rou相連的親人呢?生恩無法抹殺,但養恩不提也罷,加上那份斷親書,雙方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算恩斷義絕。 這個時候,陸子瑜終于出聲。他表示,自己可以不計前嫌,盡到贍養父母的義務,標準就按農村一個壯勞力每月工分的一半,但家里的兄弟姐妹各個如狼似虎,他只擔心自己給父母的養老錢,最終會落入的他人的口袋。 為免有人因此說他弄虛作假,他會留下每月的匯款單作為憑證,不相信的人可以親自查證。 到了這個時候,對于陸子瑜的負面批評基本上都消了下去,只除了少數人還覺得他給的贍養費太少,憑他的能力完全可以多給些。但這話很快就被人反駁了回去:陸家那么多兄弟,總不能叫最小的兒子負擔全部養老吧,再說農村壯勞力一半的收入少說也能養一個人,等于他一個人承擔了一半的養老,難道這樣還不夠嗎? 陸家人自然是覺得不夠的,他們曾大言不慚地說過,陸子瑜的所有東西都應該孝敬父母!甚至他們還打了那座院子的主意,想要陸子瑜把房子讓給他們住,口口聲聲說那里地方夠大,可以讓所有人都住下來,最好再讓陸子瑜當牛做馬養活一家子所有人。 為此,不甘心的陸家人又鬧了一番,想要讓陸子瑜給他們更多好處,而那處院子再次被提及,他們還說其他都可以不要,只要陸子瑜交出那座房子,他們就可以不再糾纏。 但這回輿論的風向已經變了,隨著他們那番貪婪的言論被曝光,原本還同情他們的人,也不由地感慨自己被誤導了。 這個時候,有聲音表示,其實是陸家人買通了最初的撰稿人,故意發表了那番偏激的言論,目的就是為了攻擊陸子瑜,想要以此來破壞他的前程,并逼迫他就范。 眾人的視線一下就轉移到了撰稿人身上,一番抽絲剝繭地發掘后,撰稿人和陸家以及竇建國的關系被明明白白地擺到了臺面上——竇家和陸家是同鄉,明擺著是陸家利用熟人的人脈給自己造勢,想要利用大眾輿論替他們達成目的! 這一真相曝光后,深感被愚弄的人們,一下就將怒氣發泄到了撰稿人以及報紙的頭上。報社立刻表態不會再用那人的稿子,但隨即又被爆出對方就是報社的職員,不得已,報社只能將人開除以平息眾怒,但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卻不是一時半刻可以消除了。 但舒遙并沒有就此罷休,反手就將撰稿人還有報社一起告了,起訴的名義就是侵害名譽權,要求對方賠償名譽損失,并置頂公開道歉以消除不利的社會影響。 報社仗著財大氣粗,自然是不予理會,對他們來說,處理了撰稿人就已經足夠了,而陸子瑜不過是一個學生,哪里值得他們彎腰低頭。 舒遙并沒有在意對方的態度,若報社沒點背景她還不好意思告,反正到最后耗不起的肯定不是她。 回過頭,她就讓陸子瑜停下了手里所有的事,什么研究啊項目的,一律做擱置處理,反正大家都知道他受了輿論的影響,心情不好不是理所當然嗎?工作和生活受點影響,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至于什么時候恢復?這個連心理醫生都沒法保證,當然是他們自己說了算。 事情到了這還不算完,舒遙可沒忘記還有一個罪魁禍首,又怎能厚此薄彼呢! 第82章 七零極品原配 按照陸子瑜打聽到的說法,竇建國一家來省城,并不是為了找秦圓圓,只不過正好遇到了梁艷秋,后者自以為是地揣測了對方的來意,還“好心”地把舒遙牽扯了進去。 舒遙想到了原本的劇情,竇建國也差不多是這個時間點轉業回家,并且依靠梁艷秋做小生意賺來的錢,在省城買房安頓了下來,并把生意也帶到了省城。但現在,沒有了梁艷秋的資金支持,竇建國照樣在省城安了家。 不同的是,劇情里梁艷秋花錢買了一處小院子,一家人寬寬敞敞地住著,還能種點菜養兩只雞,生活稱得上愜意。而現在,竇家五口住在了一處兩居室的房子里,雖說沒有筒子樓那么逼仄,但四十來個平方的屋子實在稱不上寬敞。不過這屋子是上面給竇建國的福利,很多人想要都沒有,他也不可能挑三揀四。 但舒遙覺得,這點就很耐人尋味,原本的劇情里,竇建國究竟有沒有分到房子呢? 有一件事可以肯定,從女主梁艷秋的角度,她并不知道竇建國有這一處房子,至少在她花費自己辛苦賺來的錢去買房的時候,竇建國一個字都沒有提起過。 可竇建國本身的經歷并沒有太大變化,沒道理這輩子分到了一處屋子,上輩子卻沒有。 舒遙想到了一個細節,竇家后來請的那位保姆,恰好就住在那片居民樓。她不能確定是不是同一個屋子,但僅僅是表面的巧合就很值得懷疑了,那曹姓女子原本并不是住在省城的,就那么巧買了那里的房子? 陰謀論一下,最大的可能,是竇建國隱瞞了這一處住所,后來成為了他金屋藏嬌的最佳地點??上?,劇情一開始就亂了,舒遙也沒法驗證這件事,要不然把這么個“真相”擺到梁艷秋面前,想來她的臉色一定會很精彩。 但讓舒遙沒想到的事,生活處處都是意外。 “他們真的在一起了?” 聽到陸子瑜說,竇建國和梁艷秋成了,舒遙差點以為自己幻聽了,“那張兆和呢,梁艷秋把他解決掉了?” “張兆和那樣半死不活,連話都說不出的人,對梁艷秋已經沒有任何威脅,何況兩人多半沒有領證,梁艷秋根本沒必要顧忌張兆和?!标懽予ふf著還給舒遙聽了一段錄音,是竇家人的談話,其中竇父竇母還多此談到了梁艷秋。 舒遙越聽越驚訝,竇父竇母竟然算計上了梁艷秋,而他們最終目的還是一個“錢”字。 竇建國工資不少,一直都是竇家父母存著,這些年下來也有了一筆不小的積蓄,但幾千塊錢在農村稱得上富裕,到了省城卻有些不夠看了。物價貴是一個,各種花錢的地方也多了,光是買菜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而竇建國的工作還在等待落實,就算安排到一個好崗位,一個人的工資養五口人還是非常捉襟見肘的。加上竇家父母清閑慣了,又非常好面子,體力活干不來,擺攤這樣的又嫌跌份,最終把希望寄托在了兒子的婚事上。 秦圓圓其實是被他們逼走的。在下灣村待的那幾年,除了生孩子之前秦圓圓過得還像個樣子,后來生完孩子她就失去了“利用價值”,吃的穿的都是全家墊底,還得照顧孩子,打理所有的家務,要不是竇家以前就不怎么上工,秦圓圓多半還得去掙工分。這樣的日子無異于是折磨,但竇家表面功夫做得好,秦圓圓說出來都沒人信,只能打落牙齒往肚里吞。要不是這樣,梁艷秋鼓動她的時候,她也不會一下動了心,籌謀許久之后,利用帶一對雙胞胎上街的機會逃離了竇家。 但對竇家來說,秦圓圓的離開卻是正中下懷。她一走,等于是把竇建國妻子的位置讓了出來。 竇父竇母理所當然地把兒子當成了金疙瘩,在他們眼里任何女人嫁給他們的兒子,都是修了八輩子的福。而他們來到省城之后,第一件事就是給兒子找對象,恰好梁艷秋說了許多關于舒遙的事,他們就把主意打到了舒遙頭上,目的無非是看中了她賺錢的能力,還有那幾間能生錢的鋪子。 然而,那次不愉快的見面后,竇家父母不得不打消了念頭,當然他們不是因為舒遙不愿意,而是覺得陸子瑜手段太狠辣,怕自己兒子犯在他手里吃虧。 之后,他們沒少打聽合適的人選,但對方一聽家里已經有兩個孩子,直接就退避三舍了。就像舒遙說的那樣,只要條件過得去的,誰會愿意年紀輕輕給人當后媽,不實惠不說,家里人的面子上也不好看。當然,也不是沒有愿意的人家,但這樣的不是沒有嫁妝,就是長得太寒磣,竇家人又怎么看得上。 錄音中,竇父竇母將人選篩了一遍又一遍,又說兩個孩子越大越難帶,女方也會顧忌小孩和自己不親,最好能盡快定下來。之后,他們就提到了梁艷秋,一會在那里暗搓搓的算她一年能賺多少錢,一會又覺得她嫁過人了配不上自己的兒子。 就在他們百般糾結的時候,竇建國聽到了兩人的談話,當即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梁艷秋除了嫁過人,其他條件還算不錯,最重要是孩子還小,找個知根知底的人比什么都強,而梁家人都是重名聲的,這事要成了,也不怕梁艷秋對孩子不好。而且我聽人說,她在省城的店鋪是自己買下來的,現在那塊地方已經翻了好幾倍,生意就更不用說了,每個月打底也有千把塊進項……”